郑州信息工程职业学院《温病学理论与实践》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_第1页
郑州信息工程职业学院《温病学理论与实践》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_第2页
郑州信息工程职业学院《温病学理论与实践》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_第3页
郑州信息工程职业学院《温病学理论与实践》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_第4页
郑州信息工程职业学院《温病学理论与实践》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装订线装订线PAGE2第1页,共3页郑州信息工程职业学院《温病学理论与实践》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院(系)_______班级_______学号_______姓名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批阅人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生物的变异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例如,在太空环境中,植物种子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产生新的性状。以下关于生物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一定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B.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够产生新的基因和基因型C.染色体结构变异会使染色体上的基因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性状的变异D.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实验中,卡诺氏液的作用是固定细胞形态,改良苯酚品红染液用于染色体的染色2、在动物的免疫系统中,关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特点及协同作用,以下哪种说法是恰当的?()A.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是完全独立的两种免疫方式,互不影响B.体液免疫主要通过产生抗体来清除抗原,作用于细胞外的病原体;细胞免疫则通过效应T细胞直接杀伤靶细胞,针对细胞内的病原体。两者相互配合、协同作用,共同抵御病原体的入侵C.细胞免疫是主要的免疫方式,体液免疫作用不大D.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作用相同,只是作用的病原体类型不同3、在生物技术领域,关于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和应用,以下哪种说法是不准确的?()A.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骤包括获取目的基因、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B.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人工合成等C.基因表达载体通常由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和复制原点等部分组成,其作用是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表达D.基因工程技术只能应用于农业领域,如培育转基因作物,在医学、工业等其他领域没有实际应用4、关于细胞的信号转导通路,以下哪种描述能够清晰地解释其过程和意义?()A.细胞的信号转导通路是混乱无序的,没有规律可循B.细胞通过细胞膜表面的受体接收外界信号,经过一系列的信号分子传递和细胞内的反应,最终引起细胞的生理响应。信号转导通路具有特异性、放大性和整合性等特点,能够使细胞对外界刺激做出准确、快速和协调的反应,调节细胞的生长、分化、代谢等生命活动C.细胞的信号转导通路一旦启动就无法终止,会一直持续下去D.细胞的信号转导通路对细胞的生命活动没有实质性的影响5、在生物的应激性和适应性方面,以下关于其概念和意义的描述,不正确的是哪一项?()A.应激性是指生物对外界刺激做出的反应,如植物的向光性、动物的趋性等,应激性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B.适应性是指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与环境相适应的特征和行为,如保护色、拟态、休眠等C.应激性是生物对环境的短期反应,而适应性是生物对环境的长期适应结果,两者都是生物生存和繁衍的必要条件D.生物的应激性和适应性是完全相同的概念,没有本质区别,只是表述方式不同6、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储存起来的重要过程。在光合作用中,光反应和暗反应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有机物的合成。以小麦为例,其光合作用效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以下关于光合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A.光反应在类囊体薄膜上进行,产生的ATP和NADPH用于暗反应B.暗反应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CO2的固定和C3的还原都需要酶的催化C.光照强度、温度和CO2浓度都会影响光合作用的速率D.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全部来自于水,有机物中的氧来自于CO27、动物的行为具有多样性和适应性。以下关于动物行为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是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决定,如蜜蜂的舞蹈、鸟类的迁徙B.动物的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如小狗算算术、鹦鹉学舌C.动物的社会行为具有明确的分工和等级制度,如蚂蚁、蜜蜂等群体生活的动物D.动物的所有行为都是由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共同调控的,不存在其他调节方式8、在生态学的知识体系中,当研究生物群落的结构和组成时,以下哪个因素对于决定群落中物种的丰富度和多样性起着关键作用?()A.竞争关系B.共生关系C.捕食关系D.寄生关系9、在生物实验中,关于显微镜的使用和细胞观察,以下哪种说法是不准确的?()A.使用显微镜时,需要先对光,将低倍镜对准通光孔,调整反光镜和光圈,使视野明亮B.观察细胞时,先在低倍镜下找到目标,将其移至视野中央,然后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并调节细准焦螺旋使图像清晰C.制作临时装片时,需要对材料进行处理,如切片、涂片或装片,然后进行染色,以增强细胞结构的对比度D.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的细胞结构和形态都是真实准确的,不会受到任何因素的影响和干扰10、在生态学的范畴,生物群落的结构和演替是重要的研究内容。当观察一个经历了火灾破坏的森林生态系统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群落的演替过程会如何发展?()A.会经历一系列的阶段,逐渐恢复到原来的群落结构,或者形成新的稳定群落B.群落无法恢复,永远处于混乱和不稳定的状态C.会直接恢复到火灾前的完全相同的群落状态,没有中间过渡阶段D.群落的演替方向完全随机,不受任何规律的制约11、关于生物的种群特征,以下对于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变化,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B.这些种群特征对种群的发展没有实际意义,只是理论上的概念C.种群密度是唯一能反映种群数量变化的特征,其他特征作用不大D.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是决定种群密度的最主要因素12、关于生物的内环境稳态,以下对于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之间的关系以及稳态的调节机制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血浆、组织液和淋巴通过动态的物质交换相互联系,共同构成内环境。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主要包括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维持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相对稳定,对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B.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之间没有物质交换,各自独立存在C.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完全依赖于神经调节,其他调节方式作用不大D.内环境稳态对生物的生存没有影响,即使失衡也不会造成严重后果13、在生物统计学的应用中,通过对样本数据的分析来推断总体特征是常见的方法。当样本量较小时,以下哪种情况可能会影响统计结果的可靠性?()A.抽样误差较大,难以准确反映总体特征B.样本能够完全代表总体,统计结果准确可靠C.样本量小对结果没有影响,任何样本都能得出可靠结论D.不需要考虑样本量,统计方法可以解决一切问题14、在生物的物质代谢中,关于糖类、脂质和蛋白质的代谢关系,以下描述不准确的是?()A.糖类、脂质和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例如糖类可以通过糖酵解途径转化为脂肪酸,进而合成脂肪B.当体内糖类供应不足时,脂肪可以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进一步转化为糖类,为机体提供能量C.蛋白质可以在体内经过脱氨基作用转化为糖类和脂肪,但糖类和脂肪不能完全转化为氨基酸,不能合成必需氨基酸D.糖类、脂质和蛋白质的代谢是相互独立的,不会受到其他物质代谢的影响,也不会影响其他物质的代谢15、对于生物的种群生态学,以下关于种群特征和增长模型的描述,哪一种是准确的?()A.种群具有数量、年龄结构、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等特征。种群的增长模型包括指数增长和逻辑斯蒂增长。指数增长在理想条件下发生,种群数量迅速增加;逻辑斯蒂增长考虑了环境容纳量,种群增长最终达到平衡。这些特征和模型有助于研究种群的动态变化和与环境的相互关系B.种群的特征对种群的发展没有影响,不需要关注C.种群的增长只遵循指数增长模型,逻辑斯蒂增长模型不具有实际意义D.种群的数量总是保持稳定,不会发生变化16、在生物分类学的学习中,当对生物进行分类时,以下哪个特征通常被认为是区分不同物种的最可靠依据?()A.形态结构B.生理功能C.生态习性D.基因序列17、在动物的行为生态学研究中,关于动物的迁徙行为及其适应性意义,以下哪种解释是合理的?()A.动物迁徙仅仅是一种本能行为,没有明确的适应性目的B.动物迁徙是为了寻找更丰富的食物资源、更适宜的繁殖场所或更有利的气候条件,从而提高生存和繁殖成功率,这种行为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并通过基因传递和后天学习得以维持和发展C.动物迁徙是对环境变化的一种被动反应,不能体现其适应性D.动物迁徙主要是由于群体压力导致的,个体本身没有内在的驱动力18、在生态学的研究中,种间关系对生物群落的结构和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当两种生物存在竞争关系时,以下哪种情况可能会发生?()A.竞争可能导致一方在资源利用上占据优势,另一方受到抑制甚至被淘汰B.竞争会促使双方共同进化,发展出更高效的资源利用方式C.竞争会导致资源的过度消耗,使整个生态系统崩溃D.竞争双方会自动停止竞争,和平共处19、在生物化学的范畴,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关系紧密。当一个蛋白质的三维结构发生改变时,以下关于其功能的变化哪种推测是合理的?()A.结构的改变可能导致其功能的丧失、改变或增强,取决于具体的结构变化B.蛋白质的功能不受结构变化的影响,始终保持不变C.结构的任何微小改变都会导致蛋白质完全失去功能D.结构变化一定会使蛋白质获得新的、完全不同的功能20、人体的免疫系统能够识别和清除“非己”成分,维持内环境的稳态。以下关于免疫调节的描述,哪一项是不准确的?()A.人体的三道防线共同构成了免疫调节的网络,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B.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是特异性免疫的两种主要方式,它们在免疫应答过程中相互配合,共同发挥作用C.免疫失调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如过敏反应是由于免疫系统对外来物质过度敏感引起的,自身免疫病是由于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组织和器官引起的D.免疫系统具有监控和清除功能,能够及时发现并清除体内突变或衰老的细胞,以及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二、计算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25分)1、(本题5分)某种疾病的治愈率为78%,在一个有220名患者的治疗组中,有多少人可能被治愈?2、(本题5分)已知某患者的呼吸频率为20次/分,潮气量为650ml,求该患者每分钟的通气量是多少?3、(本题5分)某医院的手术室利用率为80%,该医院共有手术室10间,每天可使用时间为10小时,求每天每间手术室的平均使用时间是多少小时?4、(本题5分)某患者进行一项尿液检查,测得24小时尿量为1200ml,尿蛋白含量为0.4g/L,求该患者24小时尿蛋白总量是多少?5、(本题5分)已知某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为115ml/min,若该患者摄入某种药物后,该药物的肾清除率为60ml/min,求该药物在体内的蓄积系数是多少?三、病例分析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25分)1、(本题5分)一名50岁男性,因右侧肢体麻木、无力1天入院。患者有高血压病史10年,未规律服药。头颅MRI显示左侧基底节区脑梗死。请诊断并制定康复治疗方案。2、(本题5分)一名40岁男性,因皮肤黄染、尿色加深2周入院。患者自觉乏力、食欲不振,右上腹隐痛。实验室检查发现血清胆红素升高,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也明显升高。腹部B超显示肝脏增大,胆囊壁增厚。请诊断并探讨病因。3、(本题5分)一名12岁儿童,因发热、头痛、呕吐2天入院,脑脊液检查显示压力增高,白细胞增多。请诊断可能的疾病,并制定治疗方案。4、(本题5分)一名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