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6届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实验初级中学物理八上期末质量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物体AB直立于平面镜前.现在物体与平面镜之间稍靠近镜面上方的一侧插入一块不透光的木板CD,木板CD的下端与物体AB的中点等高,则物体在平面镜内()A.只有AB下半部分的虚像B.不出现AB的虚像C.只有AB下半部分的实像D.仍有AB完整的虚像2.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A.学生课桌的高度为1.5m B.一瓶矿泉水的质量约为500gC.人的正常体温为38.5℃ D.我国高速公路的最高限速为120m/s3.对下列现象的成因解释正确的是()A.早春,河中的冰逐渐消融——熔化B.盛夏,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汽化C.深秋,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液化D.严冬,玻璃窗内壁结了一层冰花——凝固4.小华喜欢物理,下列各项是他对生活中的—些物理量的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一本八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约5kg B.人正常呼吸一次所用的时间约1minC.人的正常体温约37℃ D.学校旗杆的高度约3m5.下列现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在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 B.射击瞄准时要做到“三点一线”C.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 D.人在月光下,地面上会出现影子6.下列有关光的现象中,正确的说法是()A.月食是因为光的反射而形成的B.光与镜面成30°角射在平面镜上,则其反射角也是30°C.湖边的景物在湖中形成的“倒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D.投影式电子白板屏幕通常都比较粗糙,这里利用了光的漫反射7.如下图所示的四幅图中,分别表示远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A.②、① B.③、① C.②、④ D.③、④8.下列对各诗句中的物态变化解释正确的是A.“皓月方离海,坚冰正满池”中的冰是凝固形成的B.“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中的霜是升华形成的C.“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中的雪是凝固形成的D.“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中的露是熔化形成的9.古人称黄河是“一石水,六斗泥”,经测定黄河水每立方米的平均含沙量约为35kg,合每立方厘米含沙量约为()A.35g B.3.5g C.3.5 D.3.510.下图四种情况中所成的像,是实像的是A.幻灯机 B.在岸上看到水中的鱼C.放大镜成的像 D.水面上的倒影11.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水,小华对试管口吹气,先轻轻吹、后用力吹,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下列对该实验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声音是由于试管中空气柱振动引起的,声音的响度不同B.声音是由于试管中空气柱振动引起的,声音的音调不同C.声音是由于试管中水柱振动引起的,声音的响度不同长D.声音是由于试管中水柱振动引起的,声音的音调不同12.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无数的诗歌辞赋,我们在欣赏这些诗歌辞赋时,不仅要挖掘其思想内涵,还可以探究其中所描述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面是某位同学对部分诗句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①“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特征“响度”②“露似珍珠月似弓”——露实际是小水珠,是由冰熔化形成③“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是光源,发出的红光映红了人的脸④“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运动,是以江岸为参照物的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二、填空题13.如图所示,a、b学生面对面地坐在相同的椅子上保持静止,一会儿,a学生用双脚推b学生,这时a、b都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起来。a、b学生都运动而不仅仅是b运动的现象表明了___________。14.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m/s,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钢铁中的传播速度是5200m/s。说明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传播声音的_________有关。15.医生给病人检查口腔时,常将一带柄的金属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烤一烤,然后再放入口腔,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口腔中温度较_______(高/低)的水蒸气在镜面上_________(填物态变化)而影响观察。为了成像更清晰医生应将灯光照亮_________(选填“平面镜”或“牙齿”)。16.如图所示,OA、OB和OC是射到空气和玻璃界面上的入射线、反射线和折射线三条光线,则_____是法线,反射角为_____度,折射角为_____度.界面的_____边是玻璃.三、实验题17.(8分)如图所示是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你认为本实验小明应选择较_______(选填“厚”或“薄”)的玻璃板来完成实验,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2)在玻璃板前面放支点燃的蜡烛A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动,直到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做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关系;(3)移去蜡烛B,在其原位置上放置一块白屏,白屏上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____像(选填“实”或“虚”);(4)小明第一次将蜡烛A置于玻璃前5cm,第二次将蜡烛A向远离玻璃板的方向移动3cm,再次放置蜡烛B直到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则A与B的间距为_______cm。18.(8分)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小球从高处沿斜面由静止开始滚下,频闪照相机记录了小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用刻度尺测出小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根据测量数据作出了s—t图象如乙所示,由图可知,频闪照相机拍照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_____s;(2)根据图乙可知,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__m/s;(3)假设斜面足够长,小球从A处滚下,经过2s到达E点(图乙中未画出),则该小球到达E点时通过的路程为______m。19.(8分)小亮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其中凸透镜的焦距f=10cm,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的50cm刻度处,蜡烛和光屏分别位于凸透镜的两侧。(1)探究前需要首先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___________;(2)如上图所示放置时,蜡烛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形成一个倒立、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清晰的像;(3)保持上图中的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15cm”刻度线位置,要使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可以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适当位置放上一块__(选填“近视”或“远视”)镜片;移去蜡烛和凸透镜间的镜片后,继续改变蜡烛位置,观察虚像时,人眼应在凸透镜_______(选填“左”或“右”)侧透过凸透镜观察。四、作图题20.(8分)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______)21.(8分)请在图中,作出光线由空气中斜射到玻璃时的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五、计算题22.(10分)汽车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质量为1650kg的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s的速度匀速行驶400m,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100s,求:(1)该汽车在模拟公路上行驶的路程;(2)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23.(12分)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阻值为25欧,滑动变阻器R2上标有“1A”字样。(1)闭合开关S,若通过电阻R1的电流为0.4安,电压表示数为8伏。求:(a)R1两端的电压U1;(b)变阻器R2的阻值;(2)现分别用定值电阻10欧和30欧替换R1,闭合开关S,在电路能正常工作情况下,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发现两次替换中有一次滑片不能移到变阻器的两端,电压表示数的最大变化量如下表所示,求电源电压U和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序号R1(欧)(伏)110523012.5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详解】过B点做B关于镜面的对称点B′,过A点的任意两条光线沿CD的最下缘射到镜面上,由光的反射定律可作出像点A,连接AB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B在平面镜里仍有AB完整的虚像A′B′;故D选项正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物体经平面镜成的是虚像,物体和像之间大小相等,左右相反,物体和像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物体和像的连线与镜面垂直2、B【详解】A.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0.8m左右,不符合题意;B.一瓶500mL矿泉水的质量在m=ρV=1.0g/cm3×500cm3=500g,左右,符合题意;C.人的正常体温大约为37℃,不符合题意;D.我国高速公路的最高限速为120km/h,不符合题意。3、A【详解】A.春天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A正确;B.“白气”不是水蒸气,而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白气”的形成都包含液化现象,B错误;C.雾是极小的水滴悬浮在空气中,所以雾散去是水滴变成了水蒸气,是汽化现象,C错误;D.冰花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除此之外,还有霜、雪等,D错误。故选A。4、C【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详解】A.一个苹果的质量约200g,八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与此差不多,约为200g,即0.2kg,故A不符合实际;B.人在平静状态下,1min呼吸的次数在20次左右,呼吸一次的时间在3s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C.人的正常体温约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C符合实际;D.一层楼的高度在3m左右,学校旗杆的高度与三层楼高差不多,在10m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C。5、C【详解】A.在平静的湖面看到的蓝天白云是蓝天白云通过水平所成的虚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要想击中目标,瞄准时必须做到三点一线,即目标、瞄准器和眼睛在一条一直线上,这样目标发出的光线才能通过瞄准器射入眼睛,所以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C.泳池注水后,其底部发出的光线由水射入空气中时,发生了折射,据光的折射定律,池水看上去变线了,故C符合题意;D.人在月光下,地面上出现的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6、D【详解】A.月食的形成是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当地球转至太阳与月亮之间,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时,在地球的背光面观察月亮,就会形成月食,故A错误;B.一束光与镜面成30°角入射在平面镜上,则入射角为90°﹣30°=60°所以其反射角也是60°,故B错误;C.湖边景物在湖中形成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形成的,平面镜成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故C错误;D.屏幕做的粗糙,这样光可以在其表面发生漫反射,能够让各个方向的人看到屏幕上的像,故D正确。故选D。7、C【分析】远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太弱,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应佩戴凸透镜矫正.【详解】远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小,会聚能力减弱,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所以②表示远视眼成像情况;远视眼应佩戴会聚透镜,即凸透镜进行矫正.所以④是其矫正成像图.故选C.8、A【详解】A.冰是水遇冷凝固形成的,故正确;B.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故错误;C.雪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故错误;D.露是水蒸气熔液化形成的,故错误.9、D【详解】由题意知,黄河水每立方米的平均含沙量约为35kg,即黄河水的密度为35kg/m3=35×10-3g/cm3=3.5×10-2g/cm3那么每立方厘米含沙量约为3.5×10-2g,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10、A【解析】A、幻灯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制成的,故符合题意;B、水中的鱼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到空气中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向水面偏折,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上去,看到的是水中鱼的像,人看到的水中鱼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一些,故不符合题意;C、放大镜是利用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制成的,故不符合题意;D、水面上的倒影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11、A【解析】当用嘴向试管内吹气时,试管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声;轻轻吹和用力吹时,由于振动发声的空气柱的长度相同,所以声音的音调相同;之所以会发出不同的声音,是因为轻轻吹和用力吹时空气柱振动的幅度不同,即声音的响度不同;故选A。12、C【解析】①“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题中解释正确.②“露似珍珠月似弓”--露实际是小水珠,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题中解释错误.③“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不是光源,它反射太阳光中的红光照在人的脸上,在从人脸上反射出来,人脸就呈现红色;题中解释错误.④“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运动,是以江岸为参照物的;题中解释正确.二、填空题1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详解】学生a用双脚推b,对b施加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同时对a施加反作用力,所以两张椅子向相反的方向运动。14、340介质【详解】[1]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2]根据题意知道,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明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传播声音的介质有关。15、高液化牙齿【详解】[1][2]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烤一烤,然后再放入口腔,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口腔中温度高的水蒸气在镜面上液化而影响观察;[3]将灯光照亮牙齿时,牙齿会反射更多的光到平面镜,这样牙齿成像才会更清晰;医生应将灯光照亮牙齿。16、XX′3060右【详解】由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关于法线对称,故XX′是法线,YY′是界面,CO是入射光线,OB是反射光线,OA是折射光线,反射角为30度,折射角为60度.由于光从玻璃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界面YY′右边是玻璃.三、实验题17、薄便于观察到蜡烛像的位置大小不能虚16【详解】(1)[1]因为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影响到实验效果,所以应选用薄玻璃板。[2]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玻璃板不但能成像,还能透过玻璃板观察到未点燃的蜡烛。(2)[3]在玻璃板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拿一支没点燃的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的大小相等,故这样做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3)[4][5]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虚像是不能成在光屏上的,故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这时,光屏上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像。(4)[6]由平面镜成像中的像距等于物距,可知小明第一次将蜡烛A置于玻璃前5cm,第二次将蜡烛A向远离玻璃板的方向移动3cm,此时蜡烛A距离玻璃板8cm,蜡烛B距离玻璃板也是8cm,A与B的间距为16cm。18、0.50.61.6【详解】[1]由图乙可知频闪照相机拍照的时间间隔为;[2]由速度公式得到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3]由图乙知OB段即到内小球的平均速度为:CD段小球即到内的平均速度为:又由第一问知道小球到内的速度为可得到内小球的平均速度为,所以到内小球的运动路程为:所以该小球到达E点时通过的路程为。19、在同一高度缩小近视右【详解】(1)[1]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央,需要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2)[2]由题图知,物距大于像距,且光屏上能成清晰的像,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3)[3]将蜡烛移到“15cm”刻度线位置时,物距变大,则像距会变得更小,即像更靠近凸透镜;此时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EC 61754-37:2025 FR Fibre optic interconnecting devices and passive components - Fibre optic connector interfaces - Part 37: Type MDC connector family
- 【正版授权】 ISO 31657-2:2025 EN Plain bearings - Hydrodynamic plain journal bearings under steady-state conditions - Part 2: Characteristic values for calculation of multilobed journal
- 四川省德阳市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数学试卷
- 2025-2026学年度福建省莆田第十五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科组合班)历史试题(含答案)
- 2025年药店门店管理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度XX公司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总结报告
- 2025年职业选词测试题目及答案
- 重伤抢救应急预案(3篇)
- 商洛公务员考试题及答案
- 反应力挑战测试题及答案
- 智能消防水炮试题题库及答案
- 汽车行业发展概况及趋势
- 室内卧室门定制合同协议
- 工业机器人的行业应用
- 农村个人租地合同样本
- YS/T 3045-2022埋管滴淋堆浸提金技术规范
- 土地整治项目验收手册
- 2024-2025学年教科版(广州)英语六年级上册期末试题2
- 《电梯知识培训演示》课件
- 冲压车间安全培训
- 肝血吸虫病超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