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细胞学知识点总结_第1页
初中生物细胞学知识点总结_第2页
初中生物细胞学知识点总结_第3页
初中生物细胞学知识点总结_第4页
初中生物细胞学知识点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生物细胞学知识点总结细胞学是探索生命奥秘的基础,从微观视角揭示了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本质。初中阶段的细胞学知识围绕“细胞如何构成生命、如何维持生命活动”展开,以下从细胞的发现与观察工具、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的生活机制、细胞的分裂分化及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五个维度梳理核心知识点,助力同学们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一、细胞的发现与显微镜操作(一)细胞的发现与细胞学说17世纪,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用自制显微镜观察软木薄片,发现“小室”结构并命名为“细胞”(实际观察的是死细胞的细胞壁)。随后,德国科学家施莱登(植物)和施旺(动物)共同提出细胞学说:①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②动植物体均由细胞构成;③新细胞由老细胞分裂产生(后续魏尔肖补充)。这一学说奠定了现代生物学的理论基础。(二)显微镜的使用技巧显微镜是观察细胞的核心工具,需掌握“取镜→对光→观察→整理”四步操作:取镜安放: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距实验台边缘约7厘米处,安装好目镜、物镜。对光调光:转动转换器选低倍物镜,大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转动反光镜(光线暗用凹面镜,亮用平面镜),直到视野明亮。观察调焦:将玻片标本放载物台(标本正对通光孔),用压片夹固定;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眼睛看物镜,防压碎玻片),再反向转动使镜筒上升,直到看清物像;若需更清晰,调细准焦螺旋。整理收镜:取下玻片,转动转换器使物镜偏到两旁,镜筒降至最低,反光镜竖直,放回镜箱。易错点: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如目镜5×、物镜10×,总放大50倍)。物像为倒像(“b”的物像为“q”),移动玻片时,物像偏哪就向哪移(如物像偏左,玻片向左移)。视野中污点判断:移动玻片,污点动→在玻片;转物镜,污点动→在物镜;都不动→在目镜。二、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细胞的结构决定功能,动植物细胞既有共性,也有差异。(一)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对比结构植物细胞(如洋葱表皮细胞)动物细胞(如口腔上皮细胞)功能------------------------------------------------------------------------------------------------------------------------------------------细胞膜有(紧贴细胞壁)有控制物质进出(允许有用物质进入,阻止有害物质,排出细胞产生的废物)细胞质有有缓缓流动,加速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是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细胞核有有含遗传物质(DNA),是细胞的“控制中心”,指导生物发育和遗传细胞壁有(纤维素构成)无保护和支持细胞,使植物细胞保持一定形状叶绿体绿色部分有(如叶肉细胞)无进行**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线粒体有(所有活细胞)有(所有活细胞)进行**呼吸作用**,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供细胞生命活动利用液泡有(大而明显)有(小而多或不明显)含细胞液(溶解糖类、色素等物质),维持细胞渗透压和形态(二)特殊细胞的结构特点植物根尖细胞无叶绿体(不见光,无法光合作用),但有线粒体(需呼吸供能)。动物红细胞(人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为血红蛋白腾出空间,高效运输氧气)。三、细胞的生活:物质、能量与信息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同时依赖细胞核的“指挥”。(一)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细胞中的物质分为两类:无机物:分子小,不含碳(或含碳但结构简单),如水(细胞中含量最多)、无机盐(维持细胞形态、酸碱平衡)、氧气等。有机物:分子大,含碳,如糖类(主要供能物质)、脂肪(储能物质)、蛋白质(构建细胞、催化/运输等功能)、核酸(遗传物质,控制生物性状)。细胞膜的作用:控制物质进出——允许细胞需要的物质(如氧气、葡萄糖)进入,阻止不需要的(如病菌)进入;将细胞产生的废物(如二氧化碳)排出。(二)细胞的能量转换细胞的能量来自有机物,但需通过“能量转换器”转化:叶绿体(植物绿色部分):将光能→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如光合作用合成淀粉)。线粒体(动植物细胞都有):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如呼吸作用分解葡萄糖,释放能量供细胞分裂、运动等)。联系:叶绿体制造的有机物,可通过线粒体分解,释放能量;线粒体分解的有机物,最终来自叶绿体的光合作用。(三)细胞核:细胞的“控制中心”细胞核内含DNA(脱氧核糖核酸),DNA上有基因(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如眼皮单双、植株高矮)。克隆羊“多莉”的实验证明:细胞核控制生物的发育和遗传(多莉的性状与供核母羊一致)。四、细胞的分裂与分化:生长与发育的基础细胞通过分裂增加数量,通过分化形成组织,共同推动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一)细胞分裂:细胞数目的增加过程(以植物细胞为例):1.细胞核分裂:染色体(含DNA)先复制加倍,再均分成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核。2.细胞质分裂: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含一个细胞核。3.形成新结构:植物细胞在中央形成新的细胞壁和细胞膜,将细胞分成两个;动物细胞则是细胞膜向内凹陷,缢裂成两个细胞。意义: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遗传物质先复制再均分,保证新细胞与原细胞遗传物质相同)。(二)细胞分化:细胞种类的增加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在形态、结构、功能上出现差异,这一过程叫细胞分化。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不同的组织:植物组织:保护组织(如叶表皮)、输导组织(如导管、筛管)、营养组织(如叶肉)、分生组织(如根尖分生区)。动物组织:上皮组织(如皮肤表皮)、肌肉组织(如心肌)、神经组织(如脑、脊髓)、结缔组织(如血液、骨组织)。注意:细胞分化后,遗传物质不改变(只是基因选择性表达);干细胞(如造血干细胞)可分化为多种细胞。五、单细胞生物的结构与生活单细胞生物仅由一个细胞构成,却能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一)代表生物:草履虫(淡水环境)结构与功能:纤毛:摆动,使草履虫旋转前进。表膜:呼吸(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控制物质进出。口沟:食物(细菌、浮游植物)进入的通道。食物泡:消化食物,随细胞质流动,营养被吸收,残渣从胞肛排出。收集管和伸缩泡:收集并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物。细胞核:大核(营养代谢)、小核(遗传)。生命活动:通过分裂生殖(细胞分裂产生新个体),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如趋利避害,避开食盐,趋向肉汁)。(二)与人类的关系有利:草履虫净化污水(吞食细菌);酵母菌发酵(酿酒、做面包);衣藻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有害:疟原虫引发疟疾;某些单细胞藻类大量繁殖引发“赤潮”,危害渔业。六、学习建议:从理解到应用1.结构与功能相统一:记忆细胞结构时,结合功能理解(如叶绿体的结构适合捕获光能,线粒体的内膜折叠增加呼吸面积)。2.对比归纳:用表格对比动植物细胞结构、细胞分裂与分化的区别、单细胞生物与多细胞生物的生活方式。3.实验强化:动手操作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口腔上皮细胞),绘制细胞结构简图,理解“结构决定功能”的生物学观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