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高三生物高考稳态与环境专题模拟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B.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依赖于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C.正常情况下,组织液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血浆D.剧烈运动后血浆pH仍保持相对稳定与HCO₃⁻/H₂CO₃缓冲对有关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血浆中的血红蛋白能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B.组织液和淋巴液中蛋白质含量相近C.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D.神经递质、消化酶、激素均属于内环境的成分研究发现,重症肌无力患者体内存在抗乙酰胆碱受体的抗体,该抗体与受体结合后导致乙酰胆碱无法发挥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病属于自身免疫病B.患者的神经-肌肉突触间隙中乙酰胆碱含量可能增多C.抗体与受体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D.注射免疫抑制剂可缓解患者的症状下列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出生率和死亡率均为零B.调查某草原田鼠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会导致结果偏小C.年龄结构为增长型的种群,其数量一定呈“J”形增长D.气候因素对种群数量的影响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某生态系统中存在食物链:甲→乙→丙→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是生产者,乙、丙、丁是消费者B.该食物链中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丁的同化量最大C.乙的数量增加会导致甲减少、丙增加,体现了负反馈调节D.若丁被大量捕杀,则短期内丙的数量会增加,乙的数量会减少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A.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起始条件不同B.人类活动往往会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C.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一定逐渐增加D.森林阶段是群落演替的顶级阶段,但并非绝对稳定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抵抗力稳定性弱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一定强B.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自我调节能力越强C.热带雨林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均高于草原生态系统D.引入外来物种一定会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下列关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调节反应迅速,作用范围准确、局限B.甲状腺激素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C.体温调节过程中,只有神经调节发挥作用D.不少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列关于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抗利尿激素由垂体合成并释放B.饮水不足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减少C.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D.醛固酮的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某实验小组探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对插条生根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生长素类似物浓度(mg/L)050100200400生根数(条)51218103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类似物浓度,因变量是生根数B.浓度为100mg/L时,促进生根的效果最佳C.浓度为400mg/L时,抑制插条生根D.实验结果表明生长素类似物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下列关于免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体液免疫中,抗体与抗原结合后直接将抗原消灭B.细胞免疫中,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后使其裂解死亡C.过敏反应是机体首次接触过敏原时发生的免疫反应D.吞噬细胞只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过程如下表所示(单位:kJ·m⁻²·a⁻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营养级同化量呼吸量流入下一营养级分解者分解甲8000500010001500乙1000600150200丙15090050A.甲是生产者,乙是初级消费者,丙是次级消费者B.能量从乙到丙的传递效率为15%C.甲的净初级生产量为3000kJ·m⁻²·a⁻¹D.该生态系统的能量输出途径只有呼吸作用和分解者分解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B.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密度变化的直接因素C.年龄结构为稳定型的种群,数量在近期一定保持稳定D.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A.碳循环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主要以CO₂的形式进行B.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和循环性的特点C.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两个独立的过程D.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维持稳定的基础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探究“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时,需设置蒸馏水组作为对照组B.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可用样方法或标记重捕法C.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时,无需进行预实验D.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应统计方格内和边缘线上的酵母菌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70分)(14分)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图1表示人体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图2表示人体血糖调节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A液为__________,B液为__________,C液为__________。三者共同构成了人体细胞生活的__________。(2)图1中,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__________(填字母)。氧气从红细胞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至少需要穿过__________层生物膜。(3)图2中,激素甲为__________,激素乙为__________。当血糖浓度升高时,激素甲的分泌量__________,促进组织细胞__________,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4)若某人因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糖尿病,可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原因是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口服会被__________分解而失去作用。(5)血糖调节过程中,激素甲和激素乙的作用相互__________,共同维持血糖浓度的稳定,体现了激素调节的__________特点。(14分)图3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4表示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部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3中,共有__________条食物链。鹰处于第__________营养级。若蛇的数量大量减少,则短期内鼠的数量会__________,鹰的数量会__________。(2)图4中,A表示__________,B表示__________。能量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3)该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作用是__________。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__________的形式进行。(4)若该草原生态系统被重金属污染,则体内重金属含量最高的生物是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5)为了提高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14分)某科研小组探究不同光照强度对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5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__。实验过程中,需控制的无关变量有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2)图5中,A点时,该植物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是__________。B点时,光合作用速率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速率。(3)C点对应的光照强度称为__________,此时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若适当提高CO₂浓度,则C点会向__________移动。(4)若将该植物从光照强度为C的环境转移到光照强度为B的环境中,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₃的含量会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5)请写出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__________。(14分)图6表示人体体温调节过程,图7表示人体免疫调节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6中,当人体处于寒冷环境时,皮肤冷觉感受器兴奋,兴奋通过传入神经传至__________体温调节中枢,该中枢通过传出神经使__________(填生理过程)增强,以增加产热;同时,__________收缩,以减少散热。(2)图6中,激素a为__________,激素b为__________。激素a和激素b在体温调节过程中表现为__________作用。(3)图7中,细胞①为__________,细胞②为__________,细胞③为__________。物质X为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4)若图7表示体液免疫过程,则细胞④为__________,其产生的物质Y为__________。当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__________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产生更强的免疫反应。(14分)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不同浓度的重金属镉(Cd²⁺)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Cd²⁺浓度(mg/L)发芽率(%)根长(cm)芽长(cm)叶绿素含量(mg/g)0956.54.22.85905.83.92.510804.23.12.020652.11.81.240400.80.50.5(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__(至少答出三项)。(2)由表中数据可知,Cd²⁺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具有__________性。当Cd²⁺浓度为40mg/L时,小麦种子的发芽率仅为40%,原因可能是Cd²⁺_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了种子中__________的活性,从而影响了种子的萌发。(3)Cd²⁺浓度为20mg/L时,小麦幼苗的根长和芽长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原因可能是Cd²⁺_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了细胞的分裂和伸长。同时,叶绿素含量降低,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阶段,导致有机物合成减少。(4)若要进一步探究Cd²⁺对小麦根尖细胞染色体变异的影响,可采用__________法观察根尖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实验的取材部位是__________。(5)根据实验结果,为减少重金属Cd²⁺对农作物的危害,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参考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C解析: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高于组织液和淋巴液,C错误;血浆渗透压主要与无机盐(如Na⁺、Cl⁻)和蛋白质有关,A正确;内环境稳态依赖于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B正确;剧烈运动后血浆pH通过HCO₃⁻/H₂CO₃等缓冲对维持稳定,D正确。C解析: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不属于血浆成分,A错误;组织液和淋巴液中蛋白质含量较少,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较高,B错误;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C正确;消化酶存在于消化道内,不属于内环境成分,D错误。C解析:重症肌无力是抗体攻击自身受体引起的自身免疫病,A正确;抗体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后,乙酰胆碱无法与受体结合,突触间隙中乙酰胆碱含量可能增多,B正确;抗体与受体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未体现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C错误;注射免疫抑制剂可抑制免疫系统的过度激活,缓解症状,D正确。D解析: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但不为零,A错误;标志物脱落会导致重捕中标记个体数偏少,计算出的种群密度偏大,B错误;增长型年龄结构的种群数量不一定呈“J”形增长,还受环境资源等因素影响,C错误;气候、自然灾害等对种群数量的影响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D正确。C解析: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甲是生产者,乙、丙、丁是消费者,A正确;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丁的营养级最高,同化量最小,B错误;乙的数量增加会导致甲减少、丙增加,丙增加又会抑制乙的数量,体现负反馈调节,C正确;丁被大量捕杀,丙的天敌减少,短期内丙的数量增加,乙的数量会因丙的增加而减少,D正确。(注:本题A选项表述正确,但C选项也正确,可能存在题目设计问题,需以高考标准答案为准。)C解析:初生演替起始于裸岩等无生物的环境,次生演替起始于原有植被被破坏但土壤条件保留的环境,A正确;人类活动会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如退耕还林,B正确;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一般逐渐增加,但也可能减少(如人类破坏),C错误;森林阶段是顶级群落,但仍会随环境变化而演替,D正确。B解析: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一般呈负相关,但北极苔原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弱,恢复力稳定性也弱,A错误;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B正确;热带雨林的抵抗力稳定性高于草原,但恢复力稳定性低于草原,C错误;引入外来物种可能导致生物入侵,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D错误。C解析:神经调节反应迅速、作用范围准确局限,A正确;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B正确;体温调节过程中,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如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C错误;内分泌腺(如肾上腺)直接或间接受中枢神经系统调节,D正确。C解析: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A错误;饮水不足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量减少,B错误;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C正确;醛固酮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Na⁺,抗利尿激素促进重吸收水,D错误。C解析:浓度为400mg/L时,生根数(3条)低于对照组(5条),说明抑制生根,C正确;实验自变量是生长素类似物浓度,因变量是生根数,A正确;100mg/L时生根数最多,促进效果最佳,B正确;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体现两重性,D正确。B解析:抗体与抗原结合后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需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A错误;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后使其裂解死亡,B正确;过敏反应是机体再次接触过敏原时发生的免疫反应,C错误;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中也发挥作用(如处理、呈递抗原),D错误。A解析:甲同化量最大,是生产者;乙同化量来自甲,是初级消费者;丙同化量来自乙,是次级消费者,A正确;能量从乙到丙的传递效率为150/1000×100%=15%,B正确;甲的净初级生产量=同化量-呼吸量=8000-5000=3000kJ·m⁻²·a⁻¹,C正确;生态系统的能量输出途径还包括未被利用的能量,D错误。(注:本题A、B、C选项均正确,需以高考标准答案为准。)B解析:种群密度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年龄结构可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A错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密度变化的直接因素,B正确;稳定型年龄结构的种群数量在近期可能保持稳定,但受环境因素影响也可能变化,C错误;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D错误。C解析: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相互依存,能量流动为物质循环提供动力,物质循环为能量流动提供载体,二者不可分割,C错误;碳循环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以CO₂形式进行,在生物群落内部以有机物形式传递,A正确;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和循环性,B正确;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维持稳定的基础,D正确。A解析:探究“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时,需设置蒸馏水组和缓冲液组作为对照,A正确;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用取样器取样法,B错误;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时,需进行预实验以减少实验误差,C错误;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时,应统计方格内和相邻两边及其夹角上的酵母菌,D错误。二、非选择题(14分)(1)血浆组织液淋巴液内环境(或细胞外液)(2)A和B4(3)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增加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4)蛋白质消化道(或胃蛋白酶、胰蛋白酶)(5)拮抗反馈调节解析:(1)图1中A为血浆,B为组织液,C为淋巴液,三者构成内环境。(2)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A)和组织液(B);氧气从红细胞(1层膜)→血浆→毛细血管壁(2层膜)→组织液→组织细胞(1层膜)→线粒体(2层膜),共6层膜(注:题目问“被利用至少需要穿过”,若只到组织细胞则为4层膜,需以具体图示为准)。(3)血糖升高时,胰岛素(甲)分泌增加,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胰高血糖素(乙)与胰岛素相互拮抗。(4)胰岛素是蛋白质,口服会被消化分解,需注射。(14分)(1)5三、四增加基本不变(或略有减少)(2)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B/A)×100%(3)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CO₂(4)鹰重金属沿食物链富集,营养级越高,体内重金属含量越高(5)增加生物种类、保护食物链的完整性、减少人类活动干扰解析:(1)图3中食物链有:草→兔→鹰,草→兔→蛇→鹰,草→鼠→鹰,草→鼠→蛇→鹰,草→食草昆虫→食虫鸟→鹰,共5条;鹰在不同食物链中分别处于第三、四营养级;蛇减少,鼠因天敌减少而增加,鹰可通过其他食物链获取食物,数量基本不变。(2)A为生产者同化量,B为初级消费者同化量,传递效率=(B/A)×100%。(4)重金属通过食物链富集,营养级越高含量越高,鹰处于最高营养级。(14分)(1)光照强度光合作用速率(或CO₂吸收速率)温度、CO₂浓度、植物生长状况(2)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等于(3)光饱和点CO₂浓度右上(4)增加光照强度减弱,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减少,C₃的还原减弱,而C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鲜花长期供货合同范本
- 绿化保险理赔合同范本
- 绿化工程报价合同范本
- 罐头加工收购合同范本
- 网络设备改造合同范本
- 股份合伙经营合同范本
- 蓝牌自卸销售合同范本
- 装修半包合同补充协议
- 装修地板配货合同范本
- 装修工程日工合同范本
- 哈三中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和答案
- 2025江苏南通市通州区石港镇招聘便民服务中心人员2人笔试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考试题库及答案(5份)
- 2025四川成都空港兴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属企业招聘一线岗位104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直播诈骗课件
- 啤酒销售基本知识培训课件
- 铁路冬季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度中级经济师考试工商管理复习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度云南省大数据有限公司第二批公开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国家事业单位招聘2025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招聘拟录用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T/CRRA 2301-2024国有企业废旧物资交易平台服务流程管理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