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届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 生物高二上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6届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 生物高二上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6届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 生物高二上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6届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 生物高二上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6届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 生物高二上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6届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生物高二上期末检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关于DNA分子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A.复制时需要解旋酶和RNA聚合酶的催化B.双螺旋结构完全解开后,再进行复制C.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D.复制过程只有氢键的断裂,没有氢键的形成2.2020年夏天,南方多地发生洪涝灾害,部队官兵战斗在救灾第一线,在救灾中官兵连续奋战不能及时吃饭和喝水,下列与他们内环境稳态调节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不进食的情况下,内环境中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的比值降低B.大量运动中,机体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量降低,减少代谢C.喝水减少的情况下,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D.若不能及时进食、喝水导致官兵内环境中的稳态会很快失去平衡3.有关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叙述错误的是()A.达尔文和他的儿子最先设计了简单而又富有创造性的实验进行研究B.鲍森·詹森的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C.拜耳的实验认为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分布不均匀D.荷兰科学家温特发现、命名并提取出生长素4.下列关于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B.当内环境处于稳态时,人就不会患病C.如果没有稳态,则必然没有正常的生命活动D.内环境是机体进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5.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在促进细胞分裂时起协同作用B.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处理休眠的种子可促进种子萌发C.黄瓜茎段的脱落酸与赤霉素的比值较低时,有利于分化形成雄花D.在促进根、茎两种器官生长时,茎是对生长素更敏感的器官6.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维持机制的经典解释中,分别属于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美国生理学家坎农提出的是①内环境恒定主要依赖于神经系统的调节②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主要依赖于体液调节③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依赖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作的共同作用④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依赖于神经—体液—免疫调节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下图是一个食物网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此食物网中共有______条食物链。在整个食物网中,猫头鹰共占有______个营养级。(2)属于三级消费者的生物有______和______。鸟类和昆虫的关系是______和______。(3)图中只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成分中的两种,未体现的另两种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4)在对植物进行种群密度取样调查时,常采用__________________。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____________。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8.(10分)胰腺是人和高等动物体内兼具外分泌部和内分泌部功能的腺体。它的外分泌部能够分泌胰液参与食物的消化过程;内分泌部由大小不同的胰岛所组成,能够分泌激素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下图是某人进食后胰液分泌活动的相关调节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食物刺激引起神经中枢兴奋,通过传出神经引起胃窦分泌胃泌素,进而引起胰腺分泌胰液。该过程的调节方式是__________调节。(2)进食一段时间后血糖浓度上升,人体可以在__________(中枢)的调节下,增加__________细胞分泌胰岛素的量,促进__________,使得血糖浓度降低,以维持血糖的稳定。食物还能够刺激小肠K细胞合成并分泌肠抑胃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若通过口服或静脉滴注葡萄糖,使空腹的健康成年人血糖升高同样的数值,则通过__________(选填“口服”或者“静脉滴注”)的方式使人体胰岛素的分泌量会更多。(3)食物中蛋白质水解产物可刺激小肠黏膜释放一种胆囊收缩素释放肽,引起胆囊收缩素分泌增加;胆囊收缩素能够促进胆囊收缩,排出胆汁,促进胰腺分泌胰液,而胰液中的胰蛋白酶又可使胆囊收缩素释放肽水解,胆囊收缩素分泌减少,这种调节机制是__________调节。(4)长期高糖高脂饮食可引发肥胖,进而引起“胰岛素抵抗”,诱发Ⅱ型糖尿病。人脂肪细胞能够合成并分泌瘦素、脂联素等激素类物质,“胰岛素抵抗"可能与瘦素、脂联素的分泌功能异常相关。为探究瘦素、脂联素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科学家用小鼠进行了下列实验。实验一:给予已经表现“胰岛素抵抗”的瘦素缺失小鼠一段时间瘦素治疗之后,“胰岛素抵抗”得以明显改善,而对照组无明显改善。实验二:实验组正常鼠给予高脂饮食,对照组正常鼠给予正常饮食,食物不限量,一段时间之后测定两组鼠相关代谢指标,结果如下表。分组体重(g)胰岛素抵抗指数脂肪含量(mg/dL)脂联素含量对照组38.73.4325210.6实验组49.24903455.7根据实验二结果可以推测脂联素能够__________胰岛素的敏感性。根据实验一可知瘦素能够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但实验二实验组中少数鼠体内的瘦素比对照组还高,且胰岛素抵抗指数仍高,请从瘦素角度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实验二中对照组小鼠因长期的胰岛素抵抗患糖尿病,与正常小鼠相比较,对照组小鼠体内的抗利尿激素的含量___________。9.(10分)下图表示人体内血糖变化调节过程,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若图中甲细胞为胰岛B细胞,则引起该细胞分泌激素的信号变化有__________,该细胞分泌的激素的生理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2)结构A为__________,在释放神经递质的过程中完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转化;若神经递质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其与受体结合后引起膜外电位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神经递质的释放过程与细胞膜的__________有关。(3)图中X激素与胰岛素均可作用于同一细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若X激素为胰高血糖素,则乙细胞最可能是__________。10.(10分)可以利用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提取纤维素酶,鉴别这类微生物可用_____________染色法,在长出菌落的培养基上,染色后需加入_____________溶液洗去浮色。11.(15分)科研人员对“肥胖与雄性动物生殖功能的关系”进行研究。请回答问题:(1)下丘脑-垂体-睾丸性腺轴对雄性动物生殖功能起重要的调节作用。下图中①②③过程体现了雄激素分泌的______调节机制。睾丸酮是一种重要的雄激素,可通过______运输,到达______细胞,启动减数分裂,促进精子的形成。(2)研究发现瘦素可调节“下丘脑-垂体-睾丸性腺轴”,瘦素(Lep)是由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下丘脑Kp神经元可分泌吻素(Kp),并可表达丰富的瘦素受体(LepR);下丘脑GnRH神经元不表达LepR,却表达丰富的Kp受体(KpR)。请在上图中完成瘦素调节“下丘脑-垂体-睾丸性腺轴”的过程图______。(3)科研人员发现肥胖雄性大鼠体内瘦素含量并未下降,为进一步探究肥胖对雄性大鼠生殖功能的影响,选取若干只健康雄性大鼠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实验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16周后分别测量两组大鼠体内有关物质的含量,结果如下表:LepRKpKpRGnRH对照组1.140.820.780.65实验组0.760.480.760.23据表可知,实验组的______含量均显著下降,综合(2)(3)信息可知,肥胖通过抑制______基因的表达,对“下丘脑-垂体-睾丸”的分泌产生影响,最终降低生殖功能。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C【解析】DNA的复制:条件:a、模板:亲代DNA的两条母链;b、原料:四种脱氧核苷酸为;c、能量:(ATP);d、一系列的酶。缺少其中任何一种,DNA复制都无法进行。过程:a、解旋:首先DNA分子利用细胞提供的能量,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把两条扭成螺旋的双链解开,这个过程称为解旋;b、合成子链:然后,以解开的每段链(母链)为模板,以周围环境中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在有关酶的作用下,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详解】A、DNA分子复制时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的催化,A错误;B、DNA复制过程表现为边解旋、边复制,而不是双螺旋结构完全解开后,再进行复制,B错误;C、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严格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了DNA复制准确的进行,C正确;D、复制过程既有氢键的断裂,又有氢键的重新形成,D错误;故选C。2、C【解析】由题干“不能及时吃饭和喝水”可推知:①不能及时吃饭会导致血糖有下降趋势,胰高血糖素会分泌增加;②不能及时喝水,细胞外液渗透压会升高,下丘脑合成、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多,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详解】A、在不进食饥饿的情况下,血糖浓度降低,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的量增多,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的量减少,因此胰高血糖素/胰岛素的值升高,A错误;B、救灾的大量运动中,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量增大,促进细胞代谢,B错误;C、喝水减少,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C正确;D、在不及时进食、喝水的情况下,体内的相关激素、神经系统、各个器官都协调活动,维持内环境稳态,D错误。故选C。【点睛】掌握“①机体有一定的调节能力、②血糖降低时机体的相关调节、③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机体相关的调节”是解此题的关键。3、D【解析】19世纪末,达尔文和他的儿子,设计了实验来探讨植物向光性的原因,发现在受到单侧光照射时,胚芽鞘会向光弯曲生长;如果去掉胚芽鞘的尖端,或者用锡箔罩子把尖端罩上,则不发生弯曲;如果罩上的是尖端下面的一段,胚芽鞘仍会弯向光源生长。达尔文根据实验提出,胚芽鞘的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后,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了某种“影响”,造成伸长区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使胚芽鞘出现向光性弯曲。1913年,鲍森•詹森的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1918年,拜尔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1926年,荷兰科学家温特把切下的燕麦胚芽鞘尖端放在琼脂块上,几小时后,移去尖端,将琼脂切成小块;再将经处理过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一侧,结果胚芽鞘会朝对侧弯曲生长;如果放上的是没有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胚芽鞘则既不生长也不弯曲。温特的实验进一步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确实是由一种化学物质引起的。温特认为这可能是一种和动物激素类似的物质,并把这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详解】A、由分析可知,最早设计实验研究植物向光性的是达尔文和他的儿子的实验,A正确;B、鲍森·詹森通过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某种“影响”,这种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B正确;C、拜耳在黑暗条件下,移动胚芽鞘尖端位置,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分布不均匀造成的,C正确;D、由分析可知,荷兰科学家温特将胚芽鞘尖端产生的、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命名为出生长素,但并未提取出生长素,D错误。故选D。4、C【解析】内环境稳态的调节(1)实质:体内化学成分和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详解】A、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维持相对稳定状态,A错误;B、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稳态时,机体可能患病,如遗传病,B错误;C、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因此可以说,如果没有稳态,则必然没有正常的生命活动,C正确;D、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D错误。故选C。5、D【解析】1、赤霉素合成部位主要是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2、脱落酸合成部位是根冠、萎蔫的叶片等,分布在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多。主要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3、细胞分裂素合成部位主要是根尖,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详解】A、生长素主要促进细胞核的分裂,而细胞分裂素主要促进细胞质的分裂,二者协同促进细胞分裂的完成,A正确;B、赤霉素能促进种子的萌发,打破种子的休眠,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处理休眠的种子可促进种子萌发,B正确;C、黄瓜茎段的脱落酸与赤霉素的比值较高利于分化形成雌花,比例较低有利于分化形成雄花,C正确;D、在促进根、茎两种器官生长时,根是对生长素更敏感的器官,D错误。故选D。6、A【解析】“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①调节网络;(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详解】①②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推测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神经系统的调节,①正确;②错误;③④后来美国生理学家坎农提出: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③正确;④错误。故选A。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①.5②.3③.蛇④.猫头鹰⑤.捕食⑥.竞争⑦.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⑧.样方法⑨.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⑩.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解析】分析图示中食物链为:绿色植物→田鼠→猫头鹰;绿色植物→田鼠→蛇→猫头鹰;绿色植物→鸟类→蛇→猫头鹰;绿色植物→昆虫→鸟类→蛇→猫头鹰;绿色植物→昆虫→青蛙→蛇→猫头鹰。【详解】(1)根据分析可知,此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在整个食物网中,猫头鹰占第三、四、五共三个营养级。(2)属于三级消费者(第四营养级)的生物有蛇和猫头鹰。鸟类捕食昆虫,鸟类和昆虫还都捕食绿色植物,所以二者为捕食和竞争的关系。(3)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图中构成食物网的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所以未体现的另两种成分是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4)在对植物进行种群密度取样调查时,常采用样方法。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点睛】本题结合某一食物网示意图,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营养结构,能正确分析食物网,包括其中食物链的条数、生物之间的关系及营养级别的判断等,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8、(1)神经-体液(2)①.下丘脑血糖调节中枢②.胰岛B组织③.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储存葡萄糖④.口服(3)负反馈(4)①.提高②.瘦素的特异性受体减少③.高【解析】1、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小肠黏膜产生的,进入血液,由血液传送到胰腺,使胰腺分泌胰液。2、分析表格: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高脂饮食的实验组体重、胰岛素抵抗指数、脂肪含量、瘦素含量都升高,而瘦素受体蛋白含量、脂联素含量下降。【小问1详解】食物刺激中枢神经,通过传出神经引起胃窦分泌胃泌素,该过程的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进而引起胰腺分泌胰液,属于体液调节,故该过程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小问2详解】下丘脑是血糖调节中枢,进食一段时间后血糖浓度上升,人体可以在下丘脑血糖调节中枢的调节下,增加胰岛B组织细胞分泌胰岛素的量,促进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储存葡萄糖,使得血糖浓度降低,以维持血糖的稳定。食物还能够刺激小肠K细胞合成并分泌肠抑胃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口服葡萄糖可通过血糖和肠抑胃肽两条途径促进胰岛素分泌,而注射只有血糖浓度升高这一条途径促进胰岛素分泌,因此口服葡萄糖后更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小问3详解】进食后,在蛋白质的消化产物作用下,通过胆囊收缩素释放肽引起胆囊收缩素释放和胰蛋白酶分泌增加,而分泌的胰蛋白酶又可使胆囊收缩素释放肽水解,胆囊收缩素和胰蛋白酶分泌减少,这种调节机制是负反馈调节,其生理意义在于保证激素和酶的含量相对稳定,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小问4详解】实验组小鼠胰岛素抵抗指数增高,而小鼠脂联素含量低,可以推测脂联素能够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实验组的瘦素含量高于对照组,但小鼠体重并未降低,据表分析主要原因是实验组小鼠的瘦素受体蛋白含量少,瘦素的调节作用减弱,从而影响了脂肪的转化。实验二中对照组小鼠因长期的胰岛素抵抗患糖尿病,与正常小鼠相比较,对照组小鼠血糖浓度升高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此时小鼠体内抗利尿激素含量分泌增加。【点睛】本题结合图表,考查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参与血糖调节的激素及其功能,掌握血糖调节的具体过程,能正确分析曲线图,并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准确答题。9、(1).血糖浓度升高、神经递质的释放(2).降低血糖浓度(或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3).突触前膜(4).电信号到化学信号(5).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6).流动性(7).细胞上存在这两种激素的特异性受体(8).肝脏细胞【解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原因: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详解】(1)若图中甲细胞为胰岛B细胞,据图可知,血糖浓度升高和神经递质的释放均可引起该细胞分泌胰岛素,胰岛素是人体唯一可以降低血糖的激素,作用机理是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2)突触是连接两个神经元之间的结构,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构成,图中的A为突触前膜,兴奋在突触前膜处的转化是电信化转化为化学信号;若神经递质是兴奋性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后,突触后膜对Na+通透性增强,Na+内流,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膜外电位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神经递质的释放过程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3)由图可知,X激素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