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透镜综合测评试题(含详细解析)_第1页
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透镜综合测评试题(含详细解析)_第2页
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透镜综合测评试题(含详细解析)_第3页
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透镜综合测评试题(含详细解析)_第4页
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透镜综合测评试题(含详细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透镜综合测评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0分,共计0分)1、如图是德国设计师设计的一个球形透镜太阳能系统,太阳光通过透镜聚光之后再发电,此透镜是一个(

)A.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B.凸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C.凹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D.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2、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射向O处的光学元件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S点,去掉光学元件后,光线会聚于S1点,则该元件一定是(

)A.平面镜B.凹面镜C.凸透镜D.凹透镜3、如果把一个玻璃球分割成五块,其截面如图所示,再将这五块玻璃a、b、c、d、e分别放在太阳光下,那么能使光线发散的是()A、a

B、b

C、c

D、d4、某同学探究“视力的矫正”原理,如图所示.他实验观察到如下现象:小明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当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时,测得这个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设该凸透镜的焦距为f,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f一定大于l

B.f一定小于l

C.f一定等于l

D.f可能小于l5、小明同学在森林公园游玩时,看到一个丢弃的透明塑料瓶.他想到,如果下雨使得瓶中进了水,就可能会引发森林火灾,于是她捡起瓶子丢进了垃圾筒.下雨使得瓶中进水可能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是()A.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太阳光有会聚作用B.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太阳光有发散作用C.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太阳光有会聚作用D.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太阳光有发散作用6、下列各镜片中,属于凹透镜的中()A.

B.

C.

D.7、如图所示,有一长方体玻砖,在它内部的中心位置有一圆形气泡,当一束平行光垂直于玻砖向下照射时(中心位置切面如图所示),在地面MN区域内可能会看到()A.矩形亮斑B.矩形暗斑C.矩形暗斑且中心有一亮点D.矩形亮斑且中心有一暗点8、下列有关透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不论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都是用玻璃等透明材料制成的B.凸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凹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C.凸透镜有焦点,凹透镜没有焦点D.薄透镜就是凹透镜9、把一个凸透镜固定于薄壁玻璃筒中间,在凸透镜的焦点F处放一个点光源S,然后注入水,使水面处于光源S和凸透镜之间,如图1所示,为使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是一束平行光,则光源的位置()A.应适当升高

B.应适当降低C.应不动

D.无论怎样变动,均无法实现10、如图所示,通过透镜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A.

B.C.

D.第Ⅱ卷(非选择题100分)二、填空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凸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_

作用。(选填“会聚”或“发散”)2、同学们在讨论“如何在野外生存”的问题时提出:在野外如果没有打火机,怎么生火取暖呢?一位同学想出了一个“削冰取火”的办法。你认为“削冰”就是把冰制成

,“取火”应把要点燃的物体放在

位置.3、要想利用凸透镜使点亮的小灯泡发出的光线变成平行光,应该把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

上.4、如下图所示,是一些透镜的截面图,在这些透镜中,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包括_______,它们是_______镜,其结构上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另一类包括_______,它们是_______镜,其结构上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5、为了测量凸透镜焦距,他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射向该透镜,须调节光屏位置直到在屏上得一个__________的光斑,如图是调节完成的状态,该透镜焦距f=__________cm,这个实验也证明凸透镜对光线具有__________作用.6、一束平行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传播方向如图3所示,

由图可知,此透镜的焦距为

cm;7、如图所示,一束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知,凸透镜对光有

作用,它的焦距是

cm.8、实验室里有一些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和凹透镜,老师请你和几个同学帮忙把它们区分出来

(1)可能的方法有________和________等几种.

(2)请你给你认为是最简单的方法取一个名称,叫做《________法》.

(3)简单说明每种方法的过程:_____________(两种)9、张家界因山而著名,吸引许多中外游客来旅游,有少数游客在山上游玩时将空纯净水瓶扔在山上,这样做既污染了环境,同时还可能引起山林火灾.这是因为,当下雨时纯净水瓶装入水后,就相当于一个透镜.晴天强太阳光照射它时,它对光线会产生作用,可能会引起枯叶着火.因此我们在山中游玩时一定要注意保护环境.10、如图所示,两条光线射向凸透镜.请在图中画出相应的折射光线.

三、实验探究(3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30分)1、如图所示,有A、B两个盒子,里面各放了一块透镜,手指接触不到透镜,无法判断透镜边缘和中间厚薄的差别,但盒子中间透明的,可在盒子的一侧通过透镜看到盒子另一侧发出的光线.小杰想知道盒子里装的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请你帮他想想办法.

2、小明设计的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凸透镜对光有

作用。(2)A处红磷燃烧,B处红磷不燃烧,由此得出的燃烧条件是

。(3)熄灭A处火焰,可采用的方法是(写出一种即可):

。3、在利用太阳光测凸透镜焦距的实验中(1)小丽的方案如图所示.移动凸透镜白纸上的光斑最小时,凸透镜到白纸的距离为10cm,则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cm.(2)对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焦距的具体操作提出一条注意事项:_______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A【详解】两种透镜对光有不同的作用,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的作用,太阳能通过透镜聚光后发电,故为凸透镜。2、答案:D【解析】由题意可知,光线通过该元件发生了折射,故应为透镜;根据图示,没有光学元件时,光线会聚于S1点,有光学元件时,聚于主光轴的S,即经过折射后,光的会聚点后移,说明光线经过透镜后散射了一些,所以透镜为凹透镜.3、答案:B4、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当纸上出现最小的光斑时,此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即为该凸透镜的焦距.那么显然l并不是焦距,可根据这一特点进行判断.解:由于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时,即像距为l时,纸上并没有得到最小的光斑,所以凸透镜的焦距f≠l;而它们两者的大小关系无法确定,因此f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只有D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理解“光屏上得到最小物象”时,像距即为焦距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5、答案:A解:盛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可以将射来的太阳光会聚在一点上,会聚点的温度比较高,可能会引起火灾.故只有选项A的说法正确6、答案:C【详解】A.中间厚、边缘薄,是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不合题意;B.中间厚、边缘薄,是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不合题意;C.中间薄、边缘厚,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符合题意.D.中间厚、边缘薄,是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不合题意;故选C.【点睛】(1)透镜有两种:凸透镜、凹透镜;(2)凸透镜中间比边缘厚,对光线有会聚作用;(3)凹透镜中间比边缘薄,对光线有发散作用.7、答案:D【详解】垂直向下的光线经过气泡时,实际是从玻璃射向空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经过中间一点时,中间气泡相当于两个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不能会聚,所以中间比四周较暗,故选D.8、答案:A

解析:凸透镜、凹透镜都是用玻璃等透明材料制成的,选项A正确。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选项B错误。两种透镜都有焦点,选项C错误。薄透镜包括凸透镜和凹透镜,选项D错误。9、答案:B10、答案;A【详解】A.图为凸透镜,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故A正确符合题意;B.图为凸透镜,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C.图为凹透镜,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反向延长通过焦点,故C错误不符合题意;D.图为凹透镜,过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发散,将更远离主光轴,故D错误不符合题意.二、填空题1、答案:会聚【解析】试题分析: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的作用。考点:凸透镜的会聚作用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作用,属于基础题。2、答案:凸透镜

焦点

3、答案:焦点4、答案:A和D;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B、C和E;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解析】分析比较图中的五个透镜可以看出,其中A和D两个透镜的特点是中间厚边缘薄,属于凸透镜;而B、C和E三个透镜中间薄边缘厚,属于凹透镜.5、答案:最小最亮;10;会聚【解析】为了测量凸透镜焦距,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射向该透镜,须调节光屏位置直到在屏上得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光斑即为焦点;根据图示提供的信息,该透镜焦距f=10cm,这个实验也证明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6、答案:127、答案:会聚;10.0.解:由图中,平行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到一点,说明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光屏上得到的最小、最亮的光斑便是凸透镜的焦点,所以焦距为40.0cm﹣30.0cm=10.0cm.8、答案:观察厚度

成像

成像

中间厚,边缘薄的就是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就是凹透镜.能成正立放大的像的就是凸透镜.

【解析】(1)辨别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可以观察厚度,也可以观察其所成的像的虚实均可;(2)对于观察凸透镜厚薄的方法可以命名为“厚薄法”,对于观察其所成的像的虚实的方法可以命名为“成像法”;(3)对于观察厚薄的方法的具体操作是:中间厚,边缘薄的就是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就是凹透镜.

对于观察成像特点的具体方法是:能成正立放大的像的就是凸透镜.点睛: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区别有:①中间比边缘厚的是凸透镜;中间比边缘薄的是凹透镜.②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的作用.③凸透镜能成实像;凹透镜成虚像.④凸透镜能作为放大镜使用成放大的像;凹透镜成缩小的像.9、答案:凸;会聚.【分析】纯净水瓶内有水,容易形成中间厚边缘薄的水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能把太阳光会聚成交点,交点的温度高,达到枯叶的着火点,枯叶燃烧引起火灾.【解答】解:下雨时,雨水流入纯净水瓶,容易形成中间厚边缘薄的水凸透镜.水凸透镜对太阳光有会聚作用,形成温度比较高的光点,容易点燃枯叶,发生火灾.10、答案:三、实验探究1、答案:详见解析.

【详解】分辨凸透镜和凹透镜有四种方法:

(1)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2)中间比边缘厚的是凸透镜;中间比边缘薄的是凹透镜.

(3)凸透镜能使物体成放大的像,凹透镜只能使物体成缩小的像.

(4)凸透镜能成实像,凹透镜只能成虚像.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