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卷-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专题攻克试题(解析版)_第1页
解析卷-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专题攻克试题(解析版)_第2页
解析卷-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专题攻克试题(解析版)_第3页
解析卷-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专题攻克试题(解析版)_第4页
解析卷-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专题攻克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专题攻克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夜晚,发着光的小萤火虫从放大镜的2倍焦距处沿着主光轴匀速飞行过程中,萤火虫发出的通过放大镜部分的光逐渐减少,则萤火虫的像(

)A.远离放大镜,平均速度小于萤火虫的飞行速度B.远离放大镜,平均速度大于萤火虫的飞行速度C.靠近放大镜,平均速度小于萤火虫的飞行速度D.靠近放大镜,平均速度大于萤火虫的飞行速度2、小明将凸透镜紧靠如图甲所示的一幅卡通图片,然后将凸透镜逐渐远离图片的过程中,通过凸透镜观察到如图乙所示四个不同的像,则四个像出现的先后顺序是A.③②④①

B.③②①④

C.②①③④

D.①②③④3、如图所示,小刚将盛满水的圆柱形透明玻璃杯贴近书本,透过玻璃杯观看书上的鹦鹉图片(圆圈中的鹦鹉图与书本中的鹦鹉图实际大小相等),他所看到的虚像可能是4、甲在阳光充足的教室内,小阳手持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在白墙和窗户之间移动,可以在墙上看到窗户的像,这个像是

A.倒立、等大的

B倒立、缩小的C.正立、放大的

D正立、缩小的5、一束平行光线沿主光轴射到凸透镜上,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透镜另一侧主光轴上距透镜中心12厘米处.若把点燃的蜡烛分别置于主光轴上距透镜15厘米和6厘米处,则这两次成的像()A.都是实像

B.都是放大的像

C.都是虚像

D.都是正立的像6、下列光学器件中,对光起会聚作用的是:A.平面镜

;

B.放大镜;

C.潜望镜;

D.近视眼镜.7、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下列哪种光学元件A.平面镜

B.凸透镜

C.凹透镜

D.凸面镜8、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某照相机的镜头焦距为f,用它照相时.要在底片上成缩小的清晰的像,被照物体与镜头间的距离应该:A.大于2f

;

B.大于f,小于2f

;

C.等f;

D.小下f.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光具座上各元件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恰好成一个清晰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这一原理制成了投影仪B.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会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倒立、缩小的像C.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放到刻度线45cm处,适当移动光屏也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D.若将蜡烛稍稍靠近凸透镜,则应将光屏远离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淅的像10、下列对①平面镜成像、②放大镜成像、③小孔成像、④照相机照相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应用光的反射定律的是①③

B.应用光的折射规律的是②③C.所成像是实像的有②④

D.所成像是虚像的有①②第Ⅱ卷(非选择题70分)二、填空题(10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1、太阳灶是________镜,为了受热快必须把加热物体放在________;汽车上的观后镜是________镜,使用它的目的是________。2、如下图表示的是近视眼成像示意图,矫正近视眼应佩戴眼镜的镜片是

透镜(选填“凸”或“凹”)3、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镜,被拍摄的物体应在距镜头____的位置,在相当于____的胶片上得到____的____的____像.4、如果一束来自远处某点的光经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形成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矫正的方法是佩戴一幅由__

___透镜(填“凸”或“凹”)做的眼镜.当白光照射在绿叶上时,叶片呈现_______色.5、清晨,露珠下面的草木叶脉更加清晰,这是因为露珠起到了镜作用的结果6、在森林里游客如果随地丢弃装水的透明圆饮料瓶,可能会引起森林火灾,这是因为饮料瓶相当于

镜,它能使太阳光

。7、把一张透明的塑料纸铺在桌面上,用筷子在塑料纸上滴一水珠(直径为5mm),双手平拿塑料纸透过水珠看报纸上的字,如图所示,看到的是

(选填“缩小”或“放大”)的

像.(选填“实”或“虚”)。8、如图2所示是上课经常使用的投影仪,请按要求回答。(1)平面镜的作用:

。(2)若在屏幕上的像比较模糊(与投影片无关),调整方法是:

。9、当我们刚看了近处的物体再看远处物体时,眼睛的晶状体变

,其折光能力变

(填“强”或“弱”),晶状体的调节后还看不清物体时,需要通过

(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来调节。远视眼镜片不小心被摔成三、四片,碎片

(填“能”或“不能”)起汇聚光线的作用10、小张同学最近感觉视力下降,他去看医生时,医生用如图所示的示意图为他讲解视力下降的道理.由图可知,他的右眼患有___________视,应佩戴_____________(选填“凹”或“凸”)透镜矫正视力.三、实验探究(3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30分)1、实验一:拿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直到纸上得到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14,用直尺测量出光斑到凸透镜之间的距离。

实验二:拿一个凹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仿照上图做实验。

根据上述实验完成以下题目:(1)实验一中最小最亮的光斑是

;用直尺量得的距离叫

;这个实验说明了

(2)实验二中纸上

(填“能”或“不能”)出现得到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个现象说明了

。2、小明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进行实验探究,他分别进行了若干次实验操作,并把测出的物距和像距准确地记录在以下两个表中.焦距f1/cm物距u/cm像距v/cm焦距f2/cm物距u/cm像距v/cm142047162080143026163034144022164027146018166022根据表中的数据,写出两条探究结论.结论1:;结论2:.3、小娟在探究某光学元件成像规律实验中,用装有6个发光二极管的有方格的白纸板做发光物体,如图16甲所示,又用这种有同样大小方格的白纸板做光屏。将发光物体、某光学元件和光屏组装到光具座上并调整好。(1)当发光物体在a点时,如图16乙所示,在光屏上成的像如图丙所示.则光屏上的像是倒立、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2)该光学元件名称应该是

A.平面镜

B.凸透镜

C.玻璃板

D.三者均可(3)将发光物体由a点移动到b点,要想找到像的位置,应移动光屏,直到

为止。光屏上成像的尺寸比物体

(选填“大”或“小”)。-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C2、答案:C【解析】小明将凸透镜紧靠书上的一幅卡通图片,说明物距小于一倍焦距,凸透镜成的虚像是放大的,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接近物体的大小,也就是成的虚像越小,故先看到②,当在一倍焦距远离凸透镜的过程中,看到的像逐渐变大,当大于一倍焦距时,成倒立的像,即看到的为①,继续远离大于2倍焦距时,看到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即为③,成实像时,物距越远,像越小.因此最后看到的是④,故四个像的顺序为②①③④.故选C.3、答:A4、答案:B5、答:B

6、答:B7、答案:B8、答案:A9、答案:D【解析】A.如图可知此时物距大于像距,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利用这一原理制成了照相机,故A错误;B.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根据光路可逆的特点,会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错误;C.成缩小的实像时,像距位于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即,由图知此时像距为15cm,可得:所以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放到刻度线45cm处,此时物距小于焦距,不能成实像,在凸透镜同侧成虚像,所以移动光屏是找不到像的,故C错误;D.若将蜡烛稍稍靠近凸透镜,即减小物距,根据成实像时物距与像距的变化规律知,像距应增大,即应将光屏远离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淅的像,故D正确;点睛: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常考试的内容,要掌握成像时物距和像距变化的特点,当物距减小时,像距增大,像也会变大,这里的像变大,是与之前比变大,要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要看像距和物距的比较,像距大于物距,像就放大.10、答:D二、填空题1、答案:凹;焦点;凸;扩大视野2、答案:凹3、答案:凸透镜、大于2倍焦距外、光屏、倒立、缩小、实;4、答案:凹;绿5、答案:凸透6、答案:凸透,会聚7、答案:放大

8、答案: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使图像成在屏幕上;适当调整镜头与投影片的距离、屏幕与投影仪的距离。9、答案:薄、弱、凹透镜

能10、答案:近;凹.三、实验探究1、答案:(1)焦点

焦距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2)不能

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2、答案:【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分析】(1)根据凸透镜的焦距相同时,比较物距和像距的数据即可得出结论;(2)根据凸透镜的焦距不相同时,通过比较物距的数据得出凸透镜的焦距长短和像距的关系.【解答】解:(1)由表可知,在成实像的情况下,凸透镜的焦距相同时(如焦距都为14cm),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长(由20cm增大到60cm),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就越短(由47cm减小到18cm).(2)由表可知,在成实像的情况下,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相同时,都为20cm时,焦距是16cm的凸透镜的像距为80c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