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解析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从粒子到宇宙》专项测试试卷_第1页
综合解析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从粒子到宇宙》专项测试试卷_第2页
综合解析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从粒子到宇宙》专项测试试卷_第3页
综合解析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从粒子到宇宙》专项测试试卷_第4页
综合解析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从粒子到宇宙》专项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从粒子到宇宙》专项测试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下面关于能量转化的描述正确的是()A.来回迅速摩擦双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是通过做功来改变手的内能B.黑塑料袋内盛水,系好口袋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水的内能增加,是通过做功来改变水的内能C.将太阳能电池连在小电扇上,并使它们对着太阳,小电扇转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动能D.将钢笔杆在头发或毛衣上摩擦后靠近细碎的纸片,纸片吸起,机械能转化为电能2、下列现象中,不能运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A.铅块紧压后粘在一起B.红墨水在水中散开C.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D.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吸引纸屑3、把一个轻质的小球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它们相互排斥,则这个小球()A.一定不带电 B.一定带负电 C.一定带正电 D.可能不带电4、气体容易被压缩,是因为()A.气体分子间没有作用力 B.气体分子间隙大,分子间作用力很小C.气体分子间的引力大 D.气体分子之间没有斥力5、如图是物理上的一些插图,对插图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a)图所示装置是演示液体的扩散的B.(b)图所示装置是演示固体的扩散的C.(c)图所示装置是演示空气被压缩时内能增大的D.(d)图所示装置是演示内能转化机械能的6、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摩擦过程中,玻璃棒失去电子 B.摩擦过程中,玻璃棒创造了电荷C.摩擦过程中,玻璃棒得到电子 D.金属箔张开,是因为带异种电荷相互排斥7、有两个都不带电的验电器A和B,当把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A验电器的金属球后,金属指针张开;再用一个带有绝缘手柄的金属棒把验电器A和B的金属球连接起来,B验电器的金属指针也张开了,如图所示,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丝绸与玻璃棒摩擦时,丝绸由于失去电子带正电B.当玻璃棒接触A验电器的金属球时,正电荷从玻璃棒向验电器转移,使验电器A带正电C.当金属棒把A、B两验电器连起来时,B验电器由于失去电子带正电D.当金属棒把A、B两验电器连起来时,持续电流方向从验电器A到验电器B8、如图所示,手持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用餐巾纸摩擦过的塑料吸管A端,A端远离橡胶棒。则塑料吸管()A.一定带正电 B.一定带负电C.一定不带电 D.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9、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靠近甲、乙两个轻小物体,结果甲被排斥、乙被吸引。由此我们可以判定()A.甲带正电,乙带负电B.甲带负电,乙带正电C.甲带正电,乙不带电或带负电D.甲带负电,乙不带电或带正电10、下列关于导体和绝缘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铜丝做导线是因为铜内部有大量自由电子B.导体容易导电是因为导体内部有大量自由电子C.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绝缘体内部几乎没有电荷D.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绝缘体内部几乎没有自由电子第Ⅱ卷(非选择题70分)二、填空题(10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1、图是与电学有关的三个实验情景。(1)梳子与头发摩擦前不吸引纸屑,与头发摩擦后能吸起纸屑如图甲所示,说明:___________。(2)两根没有与丝绸摩擦的玻璃棒按如图乙所示的方式放置,不发生排斥现象;它们分别与丝绸摩擦后再次按如图乙所示的方式放置,出现了排斥现象,说明它们带上了________电荷。(选填“同种”或“异种”)(3)如图丙所示,将不同的水果,通过电极和导线连接起来,接在发光二极管的两端,发现二极管发光,这里的水果在电路中扮演了_________的角色。2、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______,异种电荷相互______。与丝绸摩擦的玻璃棒A分别靠近悬挂的轻质带电小球B和C,发现B被排斥,C被吸引,则______球带正电。3、赣南脐橙甲天下,寻乌脐橙甲赣南,寻乌脐橙以肉质脆嫩、浓甜芳香闻名。剥橙子时,我们能闻到浓浓的橙香,这属于_______现象,此现象说明分子在_______。4、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因失去电子带___________电荷。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___________。5、北京园博园,是一个集园林艺术、文化景观、生态休闲、科普教育于一体的大型公益性城市公园。漫步在园中,阵阵花香沁人心脾,这说明分子在_____;将水和酒精混合,总体积会变小,这是因为液体分子间存在_____。6、经过加油站时,就能闻到汽油味,该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___________运动,而且在炎热的夏天,这种味儿更浓,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___________。7、如图所示展示了电流三大效应之一“电流的化学效应”:把A、B两根碳棒分别与电源两极连接后插入盐水中(A、B在盐水中没有接触,其中B接电源正极),盐水中的负电荷向B移动,正电荷向A移动,出现了正负电荷“分离”的现象,这种现象可以用_______的规律解释。8、有三个带电的轻质小球A、B、C,已知A带正电,A与C互相吸引,B与C互相排斥,则B球带______电,C球带______电。9、如图将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A的金属球,验电器A将带______电荷,再将AB两个验电器的金属球用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连接起来时,B验电器的金属箔______(“会”、“不会”)张开,此时自由电荷产生了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流的方向是______。10、如图所示,甲、乙、丙为三个带电小球,甲、乙两小球相互吸引,甲、丙两小球相互排斥。若乙小球带负电,则丙小球带______电。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30分)1、分子是肉眼看不见的,说明它很小.它不但是尺寸小,而且质量也很小.有关研究资料表明,1cm3的水中大约含有3.35×1022个水分子.据此,请你求出一个水分子的大致质量.2、质量为1g的水有3.34×1022个水分子,若这些水的流速是每秒1亿个水分子,那么需要经过多少年这1g滴水才流完?3、2020年10月26日,全年级组的同学和老师秋游来到了长沙方特东方神画,这是一座综合了激光多媒体、立体特效、微缩实景、真人秀等高科技设备资源,通过深度创意崭新诠释民间传统艺术,将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精粹与现代旅游产业完美结合的全新概念主题公园。融入了女娲补天、牛郎织女、孟姜女等多个民间神话传说故事,以一种现代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将华夏历史文明以一种全新而震撼的面貌展现在游客面前,将为游客呈现一个丰富多彩的“神话王国”。请根据"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运用相关的物理知识进行计算:(1)织女星与地球相距2.6×1014km,若牛郎从地球以光速飞行去织女星寻找织女,需要多少年?(2)牛郎星到织女星的距离为16光年,即相隔多少千米?(1年按3.2×107s计算,最终结果均保留1位小数)4、有一种估算分子直径的方法叫做“油膜法”,方法是将一小滴油滴到水面上,形成一层油膜,认为这层油膜仅由单层分子构成,想办法算出该油膜的厚度,即油分子的直径.若一滴2mm3的石油浮于水面上,其扩展的面积最大等于3m2,请根据以上数据,估计石油分子直径的大小.5、在研究分子模型时,把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发现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两液体的体积之和.为了确定减小的体积和酒精含量的关系,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A.把一端封口的细玻璃管固定在米尺上,封口端和零刻度线对齐;B.在玻璃管中注入一定体积的水,读出水面的刻度L1;C.然后快速注入酒精到100cm刻度线;D.封闭管口,将玻璃管反复翻转,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读出液面的刻度L.(1)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的总体积减小,这一现象表明_____A.分子间有引力B.分子间有斥力C.分子间有空隙D.分子是运动的(2)学习小组进行了多次实验,测出水柱的长度L1和混合后液柱的总长度L,并计算出混合后酒精质量的含量β和液柱减小的长度△L.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序号水柱长度L1/cm混合后液柱的长度L/cm液柱减小的长度△L/cm酒精质量的含量β/%176.298.11.920296.83.240344.096.43.6435.097.460516.798.41.680①第2次实验水面对刻度如图所示,读出水面的刻度_____cm.根据试题中信息,计算第3次实验后酒精质量的含量为_____%;第4次实验液柱减小的长度为_____cm.(酒精密度0.8g/cm3)②根据有关数据,请在如图坐标系中描点作出△L﹣β的关系图线.由图线可知,在水和酒精混合前的总体积相同的前提下,混合后的体积减小量(△L)随着酒精质量含量(β)的增大而____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A【详解】A.来回迅速摩擦双手时,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手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属于做功改变内能,故A正确;B.黑塑料袋内盛水,系好口袋放在阳光下,水从阳光中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是通过热传递来改变水的内能,故B错误;C.太阳能电池直接把太阳能转化为了电能,小风扇转动,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C错误;D.将钢笔杆在头发或毛衣上摩擦,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了电能,钢笔杆在吸引轻小的纸屑的过程中,电能转化了机械能,故D错误。故选A。2、D【详解】A.两块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有引力。故A不符合题意;B.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红墨水在水中散开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C.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间隙。故C不符合题意;D.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吸引碎纸屑是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不是分子间的作用力,故D符合题意。故选D。3、B【详解】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把一个轻质的小球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它们相互排斥,根据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则这个小球一定带负电,故ACD不符合题意;故B符合题意。故选B。4、B【详解】由于气体分子间距很大,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小,所以气体容易被压缩,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5、B【详解】A.如(a)图所示,将硫酸铜溶液注入量筒中,上方注入清水,过一段时间后,整个液体会变成蓝色,演示了液体的扩散现象,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B.如(b)图所示,把两个铅柱的横截面削平整紧压在一起,即使下方吊着重物也不会分开,演示了分子间存在引力,故B错误,B符合题意;C.如(c)图所示,在筒中放入硝化棉,当迅速向下压活塞时,会看到硝化棉燃烧,这是因为活塞压缩筒内空气对筒内的空气做功,空气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达到了硝化棉的燃点,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D.如(d)图所示,对试管加热时,试管内水蒸气内能增加,然后水蒸气对木塞做功,木塞飞出,演示了气体的内能转化塞子的机械能,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故选B。6、A【详解】ABD.丝绸摩擦玻璃棒时,玻璃棒失去电子带正电,丝绸得到电子带负电,故A正确,BC错误;D.金属箔张开,是因为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D错误。故选A。7、C【详解】A.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因失去电子而带正电,丝绸因得电子而带负电,故A错误;B.当玻璃棒接触A验电器的金属球时,验电器上自由电子转移玻璃棒上,使验电器A带正电,故B错误;C.用带绝缘柄的金属杆将两个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时,B验电器上自由电子向验电器A转移,B验电器由于失去电子而带正电,故C正确;D.当金属棒把A、B两验电器连起来的瞬间,金属杆中有电流,且电流方向是从A到B,故D错误。故选C。8、B【详解】物理学中规定: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为负电荷;把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吸管A端时,吸管A端远离橡胶棒被排斥,说明吸管A端与橡胶棒带的是同种电荷,橡胶棒带负电,吸管A端也一定带负电。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9、D【详解】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是负电荷,用它去靠近甲和乙,甲被排斥,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特点说明甲与橡胶棒带的是同种电荷,即甲带负电荷;乙被吸引,根据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和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可知:乙可能带正电荷、也可能不带电,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10、A【详解】A.金属导电是由于金属里面有大量的自由电子,用铜丝做导线是因为铜内部有大量自由电子,故A正确;B.导体容易导电是因为导体内部有大量自由电荷,自由电荷包括正负离子、自由电子,故B错误;C.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绝缘体内部几乎没有自由电荷,而不是没有电荷,故C错误;D.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原因是因为绝缘体内部几乎没有自由电荷,故D错误。故选A。二、填空题1、见解析同种电源【解析】【详解】(1)[1]梳子与头发摩擦前不吸引纸屑,与头发摩擦后能吸起纸屑,因为带电体能吸引纸屑等轻小物体,说明梳子带有电。(2)[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两根玻璃棒分别与丝绸摩擦后,发现它们互相排斥,说明它们带同种电荷。(3)[3]要使用电器工作,电路中必须要有电源,水果能使二极管发光,说明在这个的电路中水果能提供电压,所以水果相当于电源,2、排斥吸引B【解析】【详解】[1][2]人们发现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带正电的玻璃棒之间总是相互排斥,带负电的橡胶棒之间也是相互排斥;而带负电的橡胶棒与带正的玻璃棒总是相互吸引,故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3]由题知,由摩擦起电的规律,玻璃棒与丝绸摩擦过程中,玻璃棒容易失去电子而正电,所以A带正电,根据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B和C是两个轻质带电小球,A与B相互排斥,说明B带正电;A与C相互吸引,说明C带负电。3、扩散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解析】【详解】[1][2]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剥橙子时,我们能闻到浓浓的橙香,这属于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4、正排斥【解析】【详解】[1]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电子在物体间的转移,电子带负电,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因失去电子带正电。[2]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当带电体接触验电器时,它的两个金属箔片因带上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5、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间隙【解析】【详解】[1]漫步在园中,阵阵花香沁人心脾,这是扩散现象,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2]将水和酒精混合,总体积会变小,这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6、无规则剧烈【解析】【详解】[1]经过加油站时,就能闻到汽油味,是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属于扩散现象。[2]分子的无规则运动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运动越剧烈,汽油味就越浓。7、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解析】【详解】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所以负电荷向正极B移动,正电荷向负极A移动。8、负负【解析】【详解】[1][2]A、B、C都是带电的,A与C互相吸引,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则AC带的是不相同的电荷,A带正电,所以C带负电;B与C互相排斥,BC都带相同的电荷,则B、C都带负电。9、负会由验电器B到验电器A【解析】【详解】[1]毛皮与橡胶棒摩擦,橡胶棒得到电子而带负电荷,带负电的橡胶棒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A时,橡胶棒上多余的负电荷转移到验电器A,使验电器A也带负电荷。[2]验电器A带负电荷,B不带电,用一根带绝缘柄的金属棒把两个验电器的金属球连接起来的瞬间,A验电器上的自由电子向B验电器移动,使B验电器也带负电荷,两金属箔因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会张开。[3]自由电子带负电荷,物理学规定电流方向与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同,与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所以在连接的瞬间,金属杆中的电流方向是由验电器B到验电器A。10、正【解析】【详解】甲、乙、丙为三个带电小球,若乙小球带负电,因甲、乙两小球相互吸引,说明甲、乙两小球带异种电荷,则甲小球带正电;甲、丙两小球相互排斥,说明甲、丙两小球带同种电荷,故丙小球也带正电。三、计算题1、在油膜覆盖范围内有64个完整的小方格,周边有41个不完整的小方格,折合为5个完整的小方格,总计为84.5个完整的小方格(还有另一种计算格数的方法,超过半格算一格,小于半格不计).由此可计算油膜的面积为:,因为油膜的体积为:,所以,油膜的厚度即分子直径为:20.3×10-23g【解析】【详解】1cm3水的质量:一个水分子的质量为=2、1.06×107年.【解析】【详解】解答:水的流速v=108个/秒∵v=∴t===3.34×1014秒1年=3600秒×24×365=3.1536×107秒因此流完这些水分子需要:≈1.06×107年.答:需要经过1.06×107年这1g滴水才流完.【点睛】知道分子的总数量以及水流的速度,利用速度计算公式变形就可以求出相应的时间.3、(1)27.1年;(2)1.5×1014km【解析】【详解】解:(1)牛郎从地球以光速飞行去织女星寻找织女,需要的时间≈8.67×108s≈27.1年(2)牛郎星和织女星的距离约为16光年,即光从牛郎星沿直线传播到织女星需要16年,牛郎星与织女星的距离约s′=16×9.4608×1012km=1.5×1014km答:(1)若牛郎从地球以光速飞行去织女星寻找织女,需要27.1年;(2)牛郎星到织女星的距离为16光年,即相隔1.5×1014千米。4、0.67×10﹣9m.【解析】【详解】根据题意知道,石油的体积是:V=2mm3=2×10-9m3,扩展最大面积是:S=3m2,所以,石油分子的直径,即油层的厚度是:d=h=V/S=2×10−9m3/3m2=0.67×109mm.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分子和原子组成物质,要求对分子大小有了解,属于微观知识,有一定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