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物态变化》专题训练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2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1、以下描述中“变多”、“变少”的过程,吸热的是()①金属盘下水滴变多②烧杯中冰变少③推动活塞液态乙醚变多④碘锤中碘颗粒变少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缺电地方的人们发明了一种陶制的罐中罐“冰箱”,内外罐之间填有沙子,如图。盛夏季节里,有利于给“冰箱”中食物降温的做法是()A.换用铁质材料制作内外罐 B.经常给两罐间的沙子浇水C.把“冰箱”放在密闭房间内 D.把“冰箱”放在湿热环境中3、歌曲(云在飞)唱道∶“水是流淌的云,云是飞翔的水”“水是前世的云,云是来生的水”歌词描绘了大自然美丽的轮回。下列关于“水循环”中的物态变化,说法不正确的是()A.阳光晒暖了海洋,海水吸热蒸发成为水蒸气上升到空中B.云中的小水滴是水蒸气上升到高空遇冷液化形成的C.小水滴如果在高空遇到更加寒冷的气流,就会凝固成小冰珠,有可能形成冰雹落到地上D.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从而凝固成微小的冰晶,这些冰晶聚集起来形成雪花飘落大地4、铸造青铜器时,工匠将铜料加热化为铜液注入模具,铜液冷却成形,青铜器铸造初步完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铜料化为铜液需要放热 B.铜料化为铜液是熔化C.铜液冷却成形需要吸热 D.铜液冷却成形是凝华5、每年3月至4月,贵港会出现“回南天”这种气候现象,即从中国南海吹来的暖湿气流,与从中国北方南下的冷空气相遇,使贵港地区的天气阴晴不定、非常潮湿。下面解释正确的是()A.这是熔化现象,需要吸收热量 B.这是汽化现象,需要吸收热量C.这是液化现象,需要放出热量 D.这是升华现象,需要放出热量6、下列现象中,物态变化相同的一组是()①雾的形成②蜡烛滴“泪”③冻衣服晾干④露珠的形成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④7、一个标准大气压下,一刻度均匀的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为10℃;用它测沸水的温度时,读数是90℃。若用它测得某容器中的温水为70℃,则温水的实际温度应为()A.56℃ B.60℃ C.75℃ D.80℃8、四季分明的临沂有许多美丽的自然现象.下列现象由于凝华形成的是A.春天,冰雪消融 B.夏天,薄雾缥缈C.秋天,露珠晶莹 D.冬天,雾松簇簇9、甲、乙两支刻度不准确但均匀的温度计分别测量冰水混合物、沸水和教室内的温度,结果如表所示。则下列对t1和t2大小的判定正确的是()温度计温度计示数(℃)冰水混合物沸水教室甲793t1乙496t2A.t1<t2 B.t1>t2 C.t1=t2 D.无法确定10、日光灯用久后,灯管两端会出现黑斑,这些黑斑是灯丝中的钨()A.汽化而成 B.升华而成C.先汽化后液化而成 D.先升华后凝华而成第Ⅱ卷(非选择题80分)二、填空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如图所示,这是热播电影《长津湖》中的一幅画面,趴在雪地上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岿然不动,以坚强的毅力、勇猛的战斗精神取得了胜利!从中国人民志愿军口中呼出的水蒸气在眉毛上结了一层厚厚的“霜”。“霜”的形成是______现象。帽沿上悬挂的冰凌是雪先______成水后再______形成的。(均填物态变化名称)2、如图所示,将一些干冰颗粒撒到盛水的容器里,可以看到杯底水中有大量的气泡冒出,如同水被煮沸一般,同时杯口有大量的“白气”生成,其中“白气”的形成是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3、如图所示是饭店服务员在干冰上加一点热水,使菜品上形成了这种烟雾缭绕的感觉。固态干冰在加热状态下极易发生___________现象,而变成二氧化碳气体。这一过程需要_______大量的热,使得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___________从而形成美丽的白雾。4、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棒冰的周围会产生“雾气”,这是______形成的(填物态变化名称);寒冷的冬天,早晨起来会看到窗子上有千姿百态的霜花,它是______形成的(填物态变化名称),霜花在窗的______(选填“内表面”或“外表面”)。5、如图,烧杯里盛有足够的水,把盛着水的试管放在烧杯里用酒精灯加热,当烧杯中的水沸腾后继续加热,则试管中的水______(填能或不能)沸腾,原因是______。6、如图所示为汽车的后视镜。为了扩大视野范围,汽车的后视镜都采用___________(选填“凸面镜”、“凹面镜”或“平面镜”);在雨雪天气后视镜的表面极易产生水雾而影响驾驶,为了消除水雾的影响,有的汽车后视镜具有加热功能,用加热的方法消除水雾是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现在汽车中普遍安装的倒车雷达,是利用的汽车发出的_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进行回声定位。7、如图所示是某种固态物质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加热相同时间,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观察图象并回答:(1)这种物质是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判断理由:______。(2)物质在A点处于______态;物质在B点处于______态;物质在C点处于______态。8、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象征了温度的变化,要准确地判断温度的高低,就要用温度计进行测量。如图甲是一个自制温度计,把它从热水中取出,再放入冷水中,可观察到细管中液面的位置缓慢变_______;在读数时,乙图中的______方法是正确的(选填“A”、“B”或“C”);请读出丙图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温度计的单位是摄氏度)。9、2022年北京冬奥会秉持“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如图所示,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比赛场地的冰面是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环保的二氧化碳制冰技术,其原理主要是利用液态二氧化碳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时要吸收大量的热量,可以制冷使水凝固成冰。10、小明自制了一个温度计,在玻璃瓶里装满带颜色的水,给玻璃瓶配一个橡皮塞,橡皮塞上插进一根细玻璃管,使橡皮塞塞住瓶口,玻璃管与橡皮塞、橡皮塞与瓶口密封,如图所示。实验时,常温条件下将该装置放入温度较高的水中,观察到细玻璃管中液柱高度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请你分析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三、简答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1、现在戴眼镜的同学越来越多,在寒冷的冬天从室外进入暖和的屋内,镜片立即变得模糊不清,影响视线。过一会镜片恢复如初,又能通过镜片看清物体了。请你根据物态变化的知识解释这一现象。2、晒粮食时,为什么将粮食放在向阳、通风的地方,还要把粮食摊开?3、盛满水的铝壶放在燃气炉上加热不会被烧坏,但没有盛水的空铝壶放在燃气炉上加热就会被烧坏,严重时还会引发火灾,这是什么原因?4、炎热的夏天扇扇子会感到凉快,请你用相关的物理知识说明其中的道理。5、在烧杯中放一块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向烧杯中倒水,会看到烧杯向外溢出“白雾”,如果加的是热水,则制造“白雾”的效果更明显。这是为什么?6、北京时间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07秒,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577秒后,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这次飞船又“进化”了!轨道舱壳体结构使用质量轻、超塑性、超韧性和超强耐腐蚀铝合金材料,还给飞船穿了套“温控外衣”——低吸收、低发射型热控涂层,别看它薄,它可以保护飞船减少温度变化的影响,再大的温差也不怕,并且十分耐高温,它主要是应用在飞船的轨道舱和推进舱上。返回舱上的隔热层主要依赖蜂窝增强低密度烧蚀材料,其外面还有一层防烧蚀涂层,能抵御返回舱闯入大气层时产生的高温。如图所示,火箭点火升空时,降温系统向发射塔喷酒大量的水,顿时周围“白气”滚滚。请根据以上信息,提出两个与物理知识相关的问题,并做简要的回答。(不得与示例重复)示例:为什么“温控外衣”十分耐高温?
回答:因为它的熔点高。问题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回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回答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如图所示,生活中,我们常把碗放在锅里的水中蒸食物(碗与锅底不接触)。当锅里的水沸腾后,碗中的水是否会沸腾?请简要叙述原因。8、厉害了我的国!2021年9月17日,“神舟十二号”返回舱顺利着陆东风着陆场。如图甲所示,返回舱穿越大气层,防热大底温度剧烈升高,发出耀眼的光。2021年10月16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遥十三火箭成功发射“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如图乙所示,火箭点火升空时,降温系统向发射塔喷洒大量的水以保护发射塔不被损坏,请你从上述两个情景中提出一个物理问题,要求运用热学知识进行解释,不要与示例重复。(示例)问题:返回舱穿越大气层,为什么防热大底会温度剧烈升高?解释:防热大底与空气摩擦,以做功的方式增加内能导致温度升高。问题:___________?解释:___________。9、夏天,一位同学发现自己家的自来水管在“出汗”,就是在水管外有许多小水珠,这位同学认为是他家的水管破了,向外渗水,你认为这种解释对吗?如果不对,请你用所学知识来解释这种现象?_________10、物理学是一门十分有趣的科学,课堂上老师让同学们观察了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如图所示:水沸腾后把烧瓶从火焰上拿开,水会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则烧瓶中的水会发生什么现象?并解释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四、实验探究(5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30分)1、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装置。(1)图甲装置中,存在的错误是_________;(2)小明用质量为m1的水做实验,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绘出图乙中的a图线。若换用初温相同的质量为m2(m2>m1)的水做实验,得到的图线是图乙中的________(选填“b”、“c”或“d”);(3)实验中,小明同学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丙图中(a)、(b)所示,其中,图______是水沸腾前的气泡的变化情况;此时气泡大小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发生了______(填物态变化);(4)小明又将装有水的试管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对烧杯进行加热,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中的水沸腾,试管中的水不会沸腾,原因是_________,下列方案中可以使试管中的水沸的有:___________(选填字母)。A.给试管加盖子B.给烧杯加盖子C.给试管和烧杯都加盖子D.减少试管中水的质量E.减少烧杯中水的质量2、如图甲所示,小明同学设计了“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实验装置(标准大气压下)。(1)该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器材有______;(2)该实验采用这种加热方式的好处是使被加热物质______;(3)小明某一时刻观察到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该温度值为______℃;(4)根据实验数据,小明画出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分析图像可知:①冰熔化过程经历了______min;②当冰全部熔化后继续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是______(选填“CD”、“CE”或“CF”);③若该物质在第3min时比热容为c1,第12min时比热容为c2,则c1︰c2=______。3、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图乙是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乙可知,萘的熔点约是______oC,该物质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持续了______min;(2)乙图中CD段物质处于______(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4、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将温度计插入试管后,待温度升至50℃左右开始,每隔大约1min记录一次温度,在固体完全熔化后再记录4~5次,根据记录的数据,在方格纸上以纵轴表示温度,横轴表示时间,描点连线,得到如图(乙)所示的该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1)该物质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熔化过程持续了______min;(2)图中C点物体处于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3)图中B点物体的内能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图中D点物体的内能;(4)某同学把试管中的物质换成水,发现无论怎么加热,试管中的水都不会沸腾,请设计一种可以使试管中的水沸腾的方案:____________。(填写一种方案即可)5、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将装有少量碎冰的试管放入装有适量水的烧杯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按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组装器材,最后应调整___________(选填酒精灯或温度计)的位置。(2)观察图乙,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3)某同学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像可知:冰是_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第4min时,该物质处于___________状态。(4)该物质全部熔化后继续加热,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熔化后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丁所示)。若实验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进行,分析图像可知:试管中的物质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沸腾。-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D【分析】【详解】金属盘中水滴变多是液化现象,液化放热,故①不符合题意;烧杯中的冰变少是熔化现象,熔化吸热,故②符合题意;推动活塞液态乙醚变多是液化现象,液化放热,故③不符合题意;碘锤中的碘颗粒变少是升华现象,升华吸热,故④符合题意。故选D。2、B【分析】【详解】A.陶罐隔热效果较好,铁导热性好,不适合,故A不符合题意;B.经常在两罐间的沙子上洒些水,利用了水蒸发吸热,使食物的温度降低,故B符合题意;CD.把“冰箱”放在密闭房间或湿热环境内不容易蒸发,所以不适合,故CD不符合题意。故选B。3、D【详解】A.海水吸热蒸发成为水蒸气上升到空中,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云中的小水滴是高空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小水滴如果在高空遇到更加寒冷的气流,就会凝固成小冰珠,有可能形成冰雹落到地上,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从而凝华成微小的冰晶,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4、B【详解】AB.熔化是固态变成液态,铜料化为铜液是熔化现象,熔化过程需要吸热,故A错误,B正确;CD.凝固是液态变成固态,铜液冷却成形是凝固现象,凝固过程需要放热,故CD错误。故选B。5、C【分析】【详解】中国南海吹来的暖湿气流,与从中国北方南下的冷空气相遇,暖湿气流与冷空气相遇放热液化成水珠,使贵港地区的天气阴晴不定、非常潮湿。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6、D【分析】【详解】①雾的形成,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形成的;②蜡烛滴“泪”,是熔化现象;③冻衣服晾干,是升华现象;④露珠的形成,是液化现象。物态变化相同的一组是①④。故选D。7、C【分析】【详解】在温度的定义中,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水沸腾时的温度为100℃;然后将0到100℃平均分为100份,每份1℃;本题中,按照温度的定义,题中的温度计1℃对应的标准温度计的的度数为当测得水温温度为70℃时,实际温度为1.25℃×(70-10)=75℃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8、D【详解】冰雪消融为融化现象,雾为小水珠,薄雾缥缈为液化现象,露珠晶莹为液化现象形成小水珠,雾凇为气体遇强冷空气凝华形成.9、B【详解】甲温度计一个小格表示的温度与1摄氏度的比为乙温度计一个小格表示的温度与1摄氏度的比为设室温为t,用甲温度计所测得的教室内温度为则甲温度计的示数为用乙温度计所测得的教室内温度为则乙温度计的示数为所以当t1=t2时解得t=50℃由于室温一定小于50℃,故150℃-3t>0,所以t1>t2。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10、D【详解】日光灯用久后,灯管两端会出现黑斑,这是开灯时灯丝中的钨由于高温升华形成钨蒸气,当灯关闭时温度降低,在灯管两端凝华形成的。故选D。二、填空题1、
凝华
熔化
凝固【详解】[1]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从志愿军战士口中呼出的水蒸气在眉毛上结了一层厚厚的“霜”,是水蒸气直接凝华成的小冰晶。[2][3]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志愿军战士帽沿上悬挂的冰凌是雪先熔化成水,水在滴下来的过程中又凝固成冰形成的。2、液化【详解】“水被煮沸”是由于干冰撒入水中后,干冰升华成二氧化碳,是一个吸热的过程,导致周围空气温度下降,杯口的“白气”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3、
升华
吸收
液化【详解】[1][2][3]固态干冰在加热状态下极易由固态变为气态的二氧化碳,这是升华现象,这一过程需要吸收大量的热,使得周围环境温度降低,周围环境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小水滴,发生液化现象,从而形成美丽的白雾。4、
液化
凝华
内表面【详解】[1]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棒冰的周围会产生“雾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2][3]窗子上的霜花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在窗子的内表面。5、
不能
到达沸点后不能继续吸热【详解】[1][2]液体沸腾的条件是达到沸点继续吸热。当大烧杯中的水沸腾后,尽管不断吸热,但烧杯中的水温度不再升高,保持水的沸点温度不变,而小试管中的水要从大烧杯中吸热,温度达到水的沸点后,不能发生热传递,就不能从烧杯中继续吸热,所以试管中的水不会沸腾,即原因是到达沸点后不能继续吸热。6、
凸面镜
汽化
超声波【详解】[1]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凸面镜能扩大视野,应用于汽车观后镜。[2]用加热的方法消除水雾,是水变成水蒸气,属于汽化现象。[3]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来进行回声定位的。7、
晶体
有固定熔点
固
固
固液共存【详解】(1)[1][2]晶体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由图可知,该物质图象上有一段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表示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因此该物质为晶体。(2)[3][4][5]由图可知,BD段是熔化过程,AB段是熔化前,物质在A点处于固态,物质在B点处于固态;C点在熔化过程中,物质在C点处于固液共存状态。8、
低
B
20【详解】[1]如图甲是一个自制温度计,它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把它从热水中取出,再放入冷水中,瓶里的液体体积收缩,可观察到细管中液面的位置缓慢变低。[2]温度计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里面的液面相平,乙图中的B方法是正确的。[3]丙图中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温度计的示数为20。【点睛】.9、汽化【详解】二氧化碳制冰技术是液态二氧化碳变为气态,发生了汽化现象,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量,使周围的水向外放热,凝固成冰。10、
先下降后上升(或先变低后变高)
见详解【详解】[1][2]玻璃瓶先受热膨胀,容积变大液柱下降,然后水受热膨胀,体积变大,液柱上升,所以液柱高度的变化情况是先下降后上升。三、简答题1、见解析【详解】冬天从室外进入暖和的屋内,镜片温度较低,镜片模糊是由于屋内水蒸气遇到低温的镜片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镜片表面;一会又清楚了,是镜片的温度上升至室温,镜片上的小水珠汽化成水蒸气的原因。2、见详解【详解】液体蒸发的快慢主要与液体的温度高低、表面积大小和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速度有关。晒粮食时,将粮食放在向阳的地方,是为了提高粮食中水分的温度,从而加快粮食中水的蒸发;将粮食放在通风的地方,是为了增大粮食中水分上面的空气流动速度,从而加快粮食中水的蒸发;把粮食摊开,是为了增大粮食中水分的表面积,从而加快粮食中水的蒸发。3、见解析【详解】铝壶加热时温度升高,由于装有水时,水温达到沸点后,温度就不再升高,铝壶的温度只比水的沸点稍高一些,未达到铝的熔点,因此铝壶不会被烧坏。若铝壶内没有装水,铝壶的温度就会一直升高到接近火焰的温度,超过了铝的熔点,铝壶就会熔化,严重得会引发火灾。4、见解析【详解】炎热的夏天扇扇子会感到凉快,这是因为扇子扇出的风加快了身体表面汗液的蒸发速度,蒸发吸热,带走身体表面的部分热量,就会感到凉快。5、见解析【详解】升华需要吸热,干冰能够更快更多地从热水那里吸热,从而加快升华,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成雾状小水滴的速度加快。6、
为什么发射塔周围“白气”滚滚
发生了液化现象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进入预定轨道后,运动状态变化吗
运动状态变化【详解】[1][2]问题1:火箭点火升空时,降温系统向发射塔喷洒大量的水,为什么顿时周围“白气”滚滚;回答1:降温系统向发射塔喷洒大量的水,高温气体遇冷液化形成白气。[3][4]问题2: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运动状态还发生改变吗;回答2: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进入预定轨道后,运动方向时刻在变,所以运动状态发生变化。7、见解析【详解】开始加热时,锅与碗中的水都会吸热升温,但当锅中的水达到沸点时吸热会沸腾起来,但温度不再升高;此时碗中的水也会达到沸点,但由于碗中的水与锅中水的温度相同,所以不能继续吸热,所以碗中的水不会沸腾。8、
降温系统为什么要向发射塔喷洒大量的水
水汽化时会吸收大量的热,从而对发射塔起到保护作用【详解】[1]根据文章的内容,可提出问题:降温系统为什么要向发射塔喷洒大量的水?[2]火箭发射时,喷出的火焰温度很高,降温系统向发射塔喷洒大量的水,水汽化时会吸收大量的热量,使周围的温度降低,从而对发射塔起到保护作用。9、见解析【详解】该同学这种解释是错误的;理由:夏天气温较高,水管温度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冷的水管表面发生液化现象形成的小水珠。10、见详解【详解】会观察到烧瓶中的水又重新沸腾了起来。水沸腾后把烧瓶从火焰上拿开,水会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这时烧瓶中部分水蒸气液化,烧瓶中气压变低,水的沸点也随之变低,低于烧瓶中水的温度,烧瓶中的水便能吸收热量继续沸腾了。四、实验探究1、
温度计的玻璃泡与容器底接触
c
b
液化
试管中的水不能继续吸热
B【详解】(1)[1]由图甲可发现,使用温度计在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与容器底接触。(2)[2]其他条件相同时,水的质量越大,水的沸点不变,加热至沸腾所需的时间就越长,由于m2>m1所以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加热至沸腾,得到的图像可能是图乙中的c。(3)[3][4]水在沸腾前底层水温高,上层水温低,气泡在上升过程中遇冷重新液化成水,因此气泡应该是越来越小,故图b是水沸腾前的情况。(4)[5]试管中水从槽内水中吸热,温度升高直到100℃,这样试管中的水温也能达到沸点,不过试管中的水一旦与槽内的水温度相等,试管中的水就无法吸热,不能沸腾。[6]A.给试管加盖子,试管中水的沸点增加,水不能沸腾,故A不符合题意;B.给烧杯加盖子,烧杯中水的沸点增加,水的温度增加,试管中的水能继续吸热,试管中的水能沸腾,故B符合题意;C.给试管和烧杯都加盖子,试管和烧杯中水的沸点增加,水温度相等,试管中的水就无法吸热,不能沸腾,故C不符合题意;D.减少试管中水的质量,对水的沸点没有影响,试管中的水能继续吸热,试管中的水不能沸腾,故D不符合题意;E.减少烧杯中水的质量,对水的沸点没有影响,试管中的水能继续吸热,试管中的水不能沸腾,故E不符合题意。故选B。2、
秒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矿井智能通风与安全题库及答案解析
- 产品用户反馈收集表
- 网络安全多选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清洁能源发展政策对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停车技术考试题目及答案
- 安全资格证a极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自贡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 跨平台网络舆情监控与分析工具快速响应版
- 毛笔书法五级真题及答案
- 成都基金从业考试面授及答案解析
- 国企管理组织架构调整方案
- 天津市便民专线服务中心员工招聘笔试真题2024
- 非法营运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2025年房地产评估师《土地估价基础与实务》真题卷(附解析)
- 2025年广东深圳高中中考自主招生数学试卷试题(含答案详解)
- DB14T 3551-2025能源数据安全保护分类分级指南
- 2025-2030中国工业自动化设备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职业卫生健康培训考试试题库(答案+解析)
- 消毒供应中心不良事件案例
- 国开2025年《畜产品加工技术》形考作业1-4答案
- 2025民航心理测评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