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从粒子到宇宙》专项测试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摩擦过程中,玻璃棒失去电子 B.摩擦过程中,玻璃棒创造了电荷C.摩擦过程中,玻璃棒得到电子 D.金属箔张开,是因为带异种电荷相互排斥2、下列物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A.塑料尺子 B.橡胶手套 C.玻璃杯 D.铁钉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晚上月亮可以照亮地面,月亮是光源B.光年是一个很长的时间单位C.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D.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4、下列事例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A.擦黑板时,粉笔灰在空中飞舞B.扫地时,阳光下看到微小尘埃不停地运动C.炒菜加点盐后,菜就有了咸味D.水和酒精混合后体积变小5、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破镜很难重圆,说明分子间有斥力,没有引力B.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C.封闭在容器内的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D.在做墨水滴入水中的扩散实验中,我们看到墨水分子在运动6、如图,利用静电喷漆枪给物件上漆,涂料小液滴之间相互排斥,但被物件吸引。则()A.物件一定带负电B.小液滴一定带同种电荷C.小液滴可能不带电D.涂料小液滴喷向物件是因为分子热运动7、如图所示,小叶同学用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看到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玻璃棒和金属球都是绝缘体B.瞬间电流的方向是从验电器到玻璃棒C.玻璃棒带正电,验电器带负电D.金属箔张开是因为它们带上了同种电荷8、关于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结成冰后分子会保持静止不动B.破镜难圆,说明分子间有斥力C.腊梅飘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密度很大的固体物质的分子间是没有间隙的9、原子的中心是原子核,周围有电子绕核运动,图中是四种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由图中信息可知()
A.质子和电子带同种电荷B.所有原子核的中子数与质子数相等C.中性原子的电子数与质子数相等D.所有的原子都是由电子、质子、中子组成10、在以下四个图示的现象中,能够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A.抽去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B.两根铅棒压紧后能够吊住大钩码C.上下两层液体一段时间后互相进入对方D.地球月亮互相吸引,月亮绕地球转动第Ⅱ卷(非选择题70分)二、填空题(10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1、按要求填空。(1)如图甲,实验时应先向试管中注入______(选填“水”或“酒精”)至一半位置,再注入另一种液体直至充满,封闭管口,并将试管反复翻转,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观察液面位置,发现混合后与混合前相比,总体积变______;(2)如图乙,将两个表面______(选填“光滑”或“粗糙”)的铅块相互紧压,它们会粘在一起,此现象说明分子间有______。2、早在公元前600年,人们就发现了摩擦起电现象,摩擦起电的实质是______的转移。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带______电。如图所示,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悬挂的气球,气球被推开,则气球带______电。3、(1)读出下列各图的示数:微安表示数______;电流表示数______;(2)利用我们身边的常见物品也可以完成一些物理小实验:物理老师展示了一个有趣的“静电章鱼”实验,用干毛巾分别摩擦丝状塑料绳和塑料管,将绳放在管上方,塑料绳就会像“章鱼”一样散开并悬在空中,如图所示。这是因为经摩擦后绳和管带上______(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相互______(选填“吸引”或“排斥”)引起的;(3)如图所示,把一个带电的物体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它们互相排斥,这个带电物体所带的是______(选填“正”或“负”)电荷,这是因为这个带电体在摩擦的过程中______(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4、飞机在空中飞行时由于和空气摩擦机身会带电,这种现象叫______,发生这种现象实际上是因为______(选填“电子发生转移”或“产生了新的电荷”);飞机降落后为避免机身带电而产生危险,飞机着地轮采用了一种特殊的橡胶轮胎,这种橡胶是______(选填“导体”或“绝缘体”)。5、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因为______电子而带正电。在干燥的冬天,用塑料梳子梳头,发现越梳头发越松。这是因为头发带______种电荷而相互排斥。6、PM2.5是大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5μm的颗粒悬浮物,能被肺泡吸收并进入血液。我国科研人员研制出PM2.5净化器,其原理如题图所示。风扇旋转吸入带有颗粒物的空气,颗粒物接近带有负电荷的金属网C时受到强烈的吸引力,这是因为带电体具有的______性质,但很快又受到光洁金属网C对它的斥力,这又是因为接触后颗粒物也带上负电,同种电荷______。离开金属网C后,颗粒物被带有正电荷的棉芯D牢牢吸引,这是因为异种电荷______。7、如图所示,一个带电粒子从一带正电的粒子旁边高速穿越,该粒子的运行轨迹是图中的①,你推测该带电粒子所带电荷为___________(选填“正”或“负”)电荷,你猜想的依据是:___________。8、将用纸巾摩擦过的轻质塑料吸管放在绝缘支架上,用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靠近吸管的一端,发现吸管这端远离橡胶棒,则用纸巾摩擦过的塑料吸管___________(选填“得到”或“失去”)了电子,带___________(选填“正”或“负”)电。9、用一根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的箔片会张开(如图所示),这是因为______,这一瞬间电流的方向是从______(选填“从验电器到橡胶棒”或“从橡胶棒到验电器”)。10、形成雾霾天气的主要污染物是PM2.5,PM2.5是大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5μm、即等于______m的颗粒悬浮物,它们被人吸入后会进入血液对人体形成危害某校科技小组研制的PM2.5净化器原理图,其原理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1、S2后,风扇旋转吸入空气,气流外侧A处的颗粒物也被吸入净化器。颗粒物接近带有负电荷的光洁金属网B时受到强烈的吸引力,这是因为带电体具有______的性质,颗粒物与光洁金属网B接触后也带上______电,受到光洁金属网B对它的斥力,这又是因为______。离开金属网B后,颗粒物被带有正电荷的棉芯C牢牢吸引,这是利用______的原理,最终达成对空气的净化作用。室外空气中的PM2.5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燃烧的排放,室内空气中的PM2.5主要来自吸烟产生的烟雾。PM2.5在空中的运动______(属于/不属于)分子的热运动。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30分)1、假如一湖面的面积是96km2,现要在这湖面上铺上一层单个分子直径厚的薄油层,请估算下需多少体积的油?2、将一滴体积为1mm3的油滴在水面上,充分扩展后的最大面积为3m2,请你估计油分子的直径为多少?3、1cm3纯水的质量是1g,1cm3水中有3.34×1022个水分子.试计算:(1)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为多少千克?(2)若水分子的直径约为40nm,将1cm3水中的水分子紧密排列成一条直线,共有多长?4、小明同学家里的微波炉的铭牌如下表所示,请问:(1)这种型号的微波炉的微波波长为多少?(2)用它来烹饪食品时,食品被极化的水分子1s内振动多少次?(3)如果食物吸收微波能量的效率为90%,那么将食品加热3min后,食品吸收了多少能量?5、把汽油装在滴定管内,适当调节阀门,记录到汽油滴了400滴时,管内汽油少了0.4cm3,把其中一个油滴滴在水面上形成最大的油膜面积为3m2,试估算汽油分子的直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A【详解】ABD.丝绸摩擦玻璃棒时,玻璃棒失去电子带正电,丝绸得到电子带负电,故A正确,BC错误;D.金属箔张开,是因为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D错误。故选A。2、D【详解】容易导电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物体叫绝缘体。塑料尺子、橡胶手套、玻璃杯都不容易导电,属于绝缘体;铁钉容易导电,属于导体。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3、D【详解】A.晚上月亮可以照亮地面,是月亮反射的太阳光,故月亮不是光源,故A错误;B.光年表示光在真空中一年内所传播的距离,是一个较大的长度单位,故B错误;C.漫反射同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C错误;D.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D正确。故选D。4、C【详解】A.擦黑板时,粉笔灰在空中飞舞,是固体颗粒的运动,属于机械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B.扫地时,阳光下看到微小尘埃不停地运动,是物体在运动,属于机械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C.炒菜加点盐后,菜就有了咸味,是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故C符合题意;D.水和酒精混合后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5、C【详解】A.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与分子间的距离有关,破镜接触处绝大多数分子距离较大,此时分子间作用力就非常小了,不足以使镜的碎片结合在一起,并不能说明分子间没有引力,故A错误;B.因为海绵内有空隙,所以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隙,故B错误;C.封闭在容器内的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使液体分子的间距难以减小,故C正确;D.在做墨水滴入水中的扩散实验中,看到的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水的运动,墨水分子的运动是肉眼看不到的,故D错误。故选C。6、B【详解】A.物体可以带正电也可以带负电,也可以不带电,故A不符合题意;BC.小液体之间相互排斥,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故B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D.液滴不是分子,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D。7、D【详解】A.玻璃棒不容易导电,玻璃棒属于绝缘体,金属球容易导电,属于导体,故A错误;B.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验电器不带电,当玻璃棒与金属球接触时,一部分电子会从验电器移动到玻璃棒,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反,所以瞬间电流的方向是从玻璃棒到验电器,故B错误;C.玻璃棒带正电,当其与验电器接触时,验电器也带正电,故C错误;D.据验电器的原理可知,金属箔张开是因为同种电荷相排斥,故D正确。故选D。8、C【详解】A.水结冰后,分子仍然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故A错误;B.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玻璃破碎后,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以上,超出了分子力的作用范围,分子间的作用力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不计,故B错误;C.我们能闻到梅花的香味,是由于梅花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而产生的扩散现象,故C正确;D.任何物质的分子之间存都在间隙,故D错误。故选C。9、C【详解】A.质子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故A不符合题意;B.H原子中只有质子无中子,He原子核由2个质子和2个中子,Li原子核中有3个质子和4个中子,Be原子核由4个质子和5个中子,说明原子核中中子数与质子数不一定相等,故B不符合题意;C.H原子核有1个质子,核外有1个电子;He原子核由2个质子,核外有2个电子;Li原子核中有3个质子,核外有3个电子;Be原子核由四个质子,核外有四个电子。所有中性的原子具有的质子数都与核外电子数相等,故C符合题意;D.H原子中只有质子无中子,说明原子不一定都由电子、质子、中子组成,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10、B【详解】A.抽去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B.两根铅棒压紧后能够吊住大钩码说明了分子之间存在引力,故B符合题意;C.上下两层液体一段时间后互相进入对方,说明了分子在不停的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D.说明地球与月亮之间的力是万有引力,不是分子之间的引力,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二、填空题1、水小光滑引力【解析】【详解】(1)[1][2]因为水的密度比酒精的密度大,故应该先向试管中注入水至一半位置,再注入酒精直至充满,封闭管口,并将试管反复翻转,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因为分子间有间隙,故混合后与混合前相比,总体积变小。(2)[3][4]分子间存在相互的引力和斥力。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它们会粘在一起,此现象说明分子间有引力。2、电子正负【解析】【详解】[1]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原子核对电子束缚能力强的得到电子。[2]根据正负电荷的定义可知,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3]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带负电是橡胶棒靠近悬挂的气球,气球被推开,说明气球也带负电。3、80μA0.34A同种排斥负得到【解析】【详解】(1)[1]由图可知,微安表的分度值为5μA,示数为80μA。[2]电流表选用的是小量程,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34A。(2)[3][4]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用干毛巾分别摩擦丝状塑料绳和塑料管,将绳放在管上方,塑料绳就会像“章鱼”一样散开并悬在空中,这是因为经摩擦后塑料绳带上同种电荷相互排斥造成的。(3)[5][6]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为负电荷,把一个带电的物体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它们互相排斥,说明这个带电物体所带的是负电荷,这是因为这个带电体在摩擦的过程中得到电子。4、摩擦起电电子发生转移导体【解析】【详解】[1][2]飞机在空中飞行时由于和空气摩擦机身会带上电荷,这是飞机与大气之间的电荷(电子)发生转移,属摩擦起电现象。[3]飞机上的着地轮用导电橡胶做轮胎,是为了及时地把飞机在飞行过程中由于摩擦而产生的电荷通过导体而转移给大地,以免发生放电现象,保证飞机和乘客的安全,所以这种橡胶是导体。5、失去同【解析】【详解】[1]丝绸与玻璃棒摩擦时发生电子转移,玻璃棒由于失去电子而带正电。[2]用塑料梳子梳头,发现越梳头发越蓬松,是因为头发由于摩擦而带上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结果。6、吸引轻小物体相互排斥相互吸引【解析】【详解】[1]颗粒物接近带有负电荷的金属网C时受到强烈的吸引力,这是因为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故金属网会对颗粒物有强烈的吸引力。[2]金属网C对它的斥力,是因为颗粒物与金属网接触后由于电荷的转移,使得颗粒物也带上负电,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金属网对颗粒物有斥力。[3]离开金属网C后,颗粒物被带有正电荷的棉芯D牢牢吸引,这是因为此时颗粒物与棉芯带有异种电荷,而异种电荷相互吸引。7、正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解析】【详解】[1][2]某粒子从带正电的原子核旁边高速穿越,其运行路线如图①,发生了排斥的现象,该粒子远离正电子,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据此现象,故可以猜想该粒子带正电。8、得到负【解析】【详解】[1][2]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而吸管和橡胶棒互相排斥,根据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得出吸管带负电荷。再由吸管和纸巾摩擦过,可知,摩擦过的吸管得到电子,摩擦过的纸巾失去电子。9、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从验电器到橡胶棒【解析】【详解】[1]毛皮与橡胶棒摩擦,橡胶棒夺得电子带负电,毛皮失去电子带正电;带负电的橡胶棒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时,橡胶棒上的电子会转移到金属箔片上,金属箔片因为得到电子都带负电荷,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2]因为物理学规定电流的方向与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同,所以电流的方向是从验电器到橡胶棒。10、2.5×10﹣6吸引轻小物体负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不属于【解析】【详解】[1]根据1μm=10﹣6m,故2.5μm=2.5×10﹣6m[2]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颗粒物接近带有负电荷的光洁金属网B时受到强烈的吸引力,这是因为带有负电荷的光洁金属网B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3]光洁金属网B带有负电荷是因为有多余的电子,不带电的颗粒与带负电的金属网接触后,部分电子转移到颗粒上,故颗粒带上负电。[4][5]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洁金属网B和颗粒带同种电荷,故受到光洁金属网B对它的斥力。离开金属网B后,颗粒物被带有正电荷的棉芯C牢牢吸引,这是利用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的原理,最终达成对空气的净化作用。[6]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们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是机械运动,不属于分子的热运动。三、计算题1、9.6×10﹣3m3【解析】【分析】求油层的体积,除了面积还要知道油层的厚度,即分子的直径,因此用湖的面积乘以分子的直径就可以得出正确答案.【详解】油分子的直径约为10-10m,湖面的面积是;根据得,需要油的体积为:.2、3.33×10−10m【解析】【分析】该操作是油膜法测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授权加盟合同书
- 铝件制品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气动出料阀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中国SIM卡座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青海冬夏泉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仿毛化纤面料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中国遮阳板支架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中国锻钢低温阀门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5-溴乙酰水杨酰胺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细菌性毛囊炎的护理个案10.31完成
- 儿童自闭症康复中心项目投资可行性报告
- 幼儿园大班社会《首都北京》
- 消防喷淋协议书
-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大赛案例版)》全套教学课件
- 贵州省建筑工程施工资料管理导则
- 2025年无人机驾驶员职业技能考核试卷:无人机航拍与影像处理试题
- 公司非洲海外项目现场生活手册
- 《2025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管理指南》解读
- 工程样板引路管理制度范本
- 第二单元 影视金曲-《辛德勒的名单》《眺望你的路途》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人音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下册
- 口头医嘱制度与执行流程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