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中考语文复习新题速递之文学文化常识(2025年10月)_第1页
2026年中考语文复习新题速递之文学文化常识(2025年10月)_第2页
2026年中考语文复习新题速递之文学文化常识(2025年10月)_第3页
2026年中考语文复习新题速递之文学文化常识(2025年10月)_第4页
2026年中考语文复习新题速递之文学文化常识(2025年10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6年中考语文复习新题速递之文学文化常识(2025年10月)一.选择题(共20小题)1.(2025秋•大连月考)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散文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B.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C.古人称谓有尊称和谦称,《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尊君”与“家君”,前者尊称对方的父亲,后者谦称自己的父亲。 D.《朝花夕拾》可以让我们了解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2.(2025秋•徐州月考)下列关于课文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春》的作者朱自清,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其散文语言清新隽永,代表作有《背影》《荷塘月色》等。 B.《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作家。代表作有话剧《茶馆》《龙须沟》,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 C.《世说新语》,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课文所选两篇分别出自《言语》篇和《方正》篇。 D.《天净沙•秋思》是唐代诗人马致远的作品,“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体裁为散曲。3.(2025秋•江阴市校级月考)下列选项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新闻一般包括标题、导语、背景、主体和结语五部分。 B.消息一般采用倒金字塔结构,即重要性递减原则组织材料,如《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C.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第一部水文地理专著是《水经注》。 D.《答谢中书书》最后一个“书”的意思是书信,作者陶弘景,南朝著名文学家,道教思想家。4.(2025秋•南岗区校级月考)下列相关信息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三峡》节选自《水经》,作者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 B.《红星照耀中国》是1936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深入根据地,切实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活经历和革命精神后,根据采访和考察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写成的一部小说作品。 C.消息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消息正文的结构通常是“金字塔”结构。 D.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分别是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一般说来,律诗二、三两联的上下句应是对仗句。5.(2025秋•睢宁县月考)下列对学习过程中积累的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A.《精神的三间小屋》的作者是毕淑敏,她在文中独辟蹊径,从一个独特的视角提出了人类精神世界的建设问题,令人耳目一新。 B.《水浒传》中英雄性格各不相同,但在“义”这一点上却是相同的,鲁智深大闹五台山是“义”,宋江私放晁盖也是“义”。 C.《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这封书信,高度赞扬了圆明园的文化艺术价值,愤怒地谴责了英法联军的强盗行径,表达了对中国人民的同情和敬重。作者雨果是法国积极的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代表作有《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等。 D.《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不仅写作背景、创作时代基本相同,其抒发的政治理想也有相通之处,甚至写景技法也颇多相似。例如“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树林阴翳,鸣声上下”,都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6.(2025秋•迎泽区校级月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朱自清的《春》是一篇精美的散文,所描写的景物充盈着生命的灵气。 B.老舍的散文《济南的冬天》描绘出一个温暖如春、秀丽如画、天明水净的蓝水晶般的世界。 C.《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首句点明暮春时令,烘托出凄凉悲惋的氛围。 D.《次北固山下》诗题中的“次”是游览的意思,表明诗人写诗的地点。7.(2025秋•新华区校级月考)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消息和新闻特写都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都要抓住新闻事件的片段展开。 B.律诗是古体诗的一种,有“五律”和“七律”之分,每两句为一联,共计四联,依次是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C.“书”即书信,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性文体,可以记叙描写,也可以议论抒情,《答谢中书书》就属于古代“书”类作品的山水名篇。 D.“居士”指不出家的信佛的人,古代文人好以“居士”为号,如:白居易号香山居士,苏轼号东坡居士,王维号摩诘居士。8.(2025秋•睢宁县月考)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三峡》作者郦道元,字善长,北宋地理学家。所撰《水经注》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B.《答谢中书书》作者陶弘景,字通明,号华阳隐居,南朝齐梁时道教思想家,隐居山中时,梁武帝仍问其国事,故人称“山中宰相”。 C.《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D.新闻中的五结构一般包含: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9.(2025秋•香坊区校级月考)树自信•文化精魄我传承看过大阅兵,德强学子的民族热情高涨。学校趁此举办了“文化自信之星”评选。下列选项中,文化名人信息匹配不正确的一项是()A.曹操——字孟德 B.李白——号东坡居士 C.老舍——原名舒庆春 D.马致远——元代戏曲作家10.(2025秋•海安市月考)下列是第一本单元的部分内容和新闻知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飞天”凌空》是一篇新闻特写。消息与新闻特写的区别在于:消息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新闻特写则主要描绘新闻事件中的片段。 B.《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是一篇事件通讯。通讯具有一定的文学性,要借用文学手法,生动形象地报道新闻事实。 C.新闻的“六要素”为“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如何”。 D.消息的正文一般采用“金字塔结构”,即将事件从头到尾按时间顺序展开叙述。11.(2025秋•沛县月考)听完小文的单元小结,同学们就新闻体裁展开了讨论,其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小语:要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看标题;要比较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看导语;要更为细致地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看主体。 B.小南:消息正文的结构通常是按照重要性递增的原则安排的,即所谓的“倒金字塔结构”。 C.小河:如果说消息是“报道新闻事件”,那么新闻特写是“描绘新闻事件”。 D.小文:常见的新闻体裁有很多,除了消息和新闻特写,还有通讯、新闻评论等。12.(2025秋•厦门月考)小语在看板报展板时,发现“知识贴士”栏目有一处错误,请你帮她选出有误的一项()A.新闻包括消息、新闻特写、通讯、新闻评论等多种体裁,其中消息通常由标题、导语、背景、主体和结语五部分构成。课文《“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属于新闻特写。 B.散文是一种文体,以散句为主,句式自由灵活,长短不一,不受固定格式限制,更注重自然流畅的表达。《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的散文。 C.骈文是一种文体,以四字、六字句式为主,讲究对偶、声律。《答谢中书书》和《与朱元思书》都为南朝的骈文。 D.律诗通常每首八句,每两句为一联,依次是首联、颈联、颔联和尾联。《野望》的颔联和颈联描绘了田园牧歌式的山野秋景,十分出彩。13.(2025秋•厦门月考)板报小组搜集了一些文化常识,想要在展板上进行展示,但其中有一项表述不正确,请你找出来()A.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歌风格豪放。 B.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著有《水经注》,是中国游记文学的开创者,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影响颇大。 C.骈文起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全篇以双句为主,讲究对偶、声律和藻饰,常常以四字、六字相间定句,故又称“四六文”。 D.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他以清新淡雅、自然脱俗的风格创造出一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14.(2025秋•徐州月考)下列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A.读《乡愁》这首诗,我们能感到诗人余光中心灵深处一个执着的主导情感———对大陆和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感。 B.风骚,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骚人,战国时屈原作《离骚》,因此称屈原或《楚辞》的作者为“骚人”,后泛指文人。 C.《沁园春•雪》中“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题目,二者都与词的内容有密切的关系。 D.《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是刘禹锡写给白居易的答谢诗,《水调歌头》的小序中,丙辰中秋的“丙辰”是干支纪年。15.(2025秋•浦东新区校级月考)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春》《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的作者分别是朱自清、老舍、刘湛秋,三篇都是散文。 B.比喻分为明喻、暗喻和借喻,例如,“秋天,落叶翻飞,我们拍手叫道:一群黄蝴蝶飞起来了!”——这是暗喻。 C.名词很常见,有的表示人(如“娃娃”“青年”),有的表示具体事物(如“水藻”“铃铛”)、抽象事物(如“法律”“爱情”),有的表示时间(如“昨天”“秋天”),有的表示方位(如“里”“南”)。 D.“吹面不寒杨柳风”语出南宋志南和尚《绝句》,杨柳风是指吹动杨柳的风,指春风。16.(2025秋•义乌市月考)小雪在撰写新闻稿件时,找到了几则笔记。请帮助小雪判断,下列对新闻文体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消息的正文一般包括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四个部分,其中导语是消息的核心,扼要揭示新闻的主要内容。 B.新闻特写与通讯都注重生动形象地报道新闻事件,但特写更侧重于放大新闻中的某一特定场景或片段。 C.新闻强调客观真实,因此作者应避免在报道中直接抒发个人感情或发表议论,以确保新闻的公正性。 D.《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这则消息,其标题直接点明了新闻事件,体现了新闻标题概括性强、重点突出的特点。17.(2025秋•宿豫区月考)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古人以山北水南为“阴”,山南水北为“阳”。“阴阳割昏晓”的“阳”指泰山南面。 B.“雄伟壮丽”“热爱祖国”“干得很好”“樱花盛开”的短语类型依次为并列短语、动宾短语、偏正短语和主谓短语。 C.“若瑟夫既然已经知道,就让他去把他们找回来”是因果关系的复句。 D.谥号是古时帝王诸侯、文臣武将死后,朝廷据其生前事迹给予的称号。如范仲淹谥号是文正,欧阳修的谥号是文忠。18.(2025秋•海门区月考)下列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毛泽东《沁园春•雪》“稍逊风骚”中的“风骚”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 B.《岳阳楼记》的作者是范仲淹,唐朝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文正”是他的谥号。 C.诗人艾青堪称“土地的歌者”,“土地”是民族精神的象征,中华文明的象征,凝聚着作者对祖国和大地母亲深深的爱。 D.中国是酒文化盛行的国度,古代酒杯的称谓林林总总,如:觥、樽、白,等等。喝酒时还有一些助兴活动,如“射”“弈”分别指以箭投壶游戏、下棋。19.(2025秋•瓦房店市月考)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朱自清,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等。 B.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茶馆》,话剧《四世同堂》《龙须沟》等。 C.《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一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我们可以借此书了解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 D.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如“家君”“舍弟”等是谦称,“令尊”“贤弟”等是敬称。20.(2025秋•沈阳月考)下列各项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通讯一般展示新闻事件的纵剖面,来龙去脉比较完整;新闻特写主要展示新闻事件的某一横剖面,着重描写精彩瞬间。 B.《回忆鲁迅先生》的作者萧红,原名张迺莹,作家,代表作有小说《死魂灵》《呼兰河传》等。 C.中秋节又称“仲秋节”“团圆节”等,时间在农历八月十五,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D.小说《红岩》中“中美合作所集中营”包括白公馆和渣滓洞,是敌人迫害革命者的主要场所。

2026年中考语文复习新题速递之文学文化常识(2025年10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0小题)题号1234567891011答案ADBDBDDABDB题号121314151617181920答案DDCBCBBBB一.选择题(共20小题)1.(2025秋•大连月考)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散文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B.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C.古人称谓有尊称和谦称,《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尊君”与“家君”,前者尊称对方的父亲,后者谦称自己的父亲。 D.《朝花夕拾》可以让我们了解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的掌握。解答此题,要有一定的文学文化常识积累。【解答】A.有误,《世说新语》是一部志人小说集,属于小说体裁,并非“散文集”,它以简洁生动的语言记载士大夫的言谈逸事,是魏晋南北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BCD.正确。故选:A。2.(2025秋•徐州月考)下列关于课文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春》的作者朱自清,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其散文语言清新隽永,代表作有《背影》《荷塘月色》等。 B.《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作家。代表作有话剧《茶馆》《龙须沟》,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 C.《世说新语》,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课文所选两篇分别出自《言语》篇和《方正》篇。 D.《天净沙•秋思》是唐代诗人马致远的作品,“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体裁为散曲。【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ABC.正确;D.有误,《天净沙•秋思》的作者马致远是元代散曲家,并非“唐代诗人”。故选:D。3.(2025秋•江阴市校级月考)下列选项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新闻一般包括标题、导语、背景、主体和结语五部分。 B.消息一般采用倒金字塔结构,即重要性递减原则组织材料,如《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C.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第一部水文地理专著是《水经注》。 D.《答谢中书书》最后一个“书”的意思是书信,作者陶弘景,南朝著名文学家,道教思想家。【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文体知识的掌握。解答此题,要有一定的文学常识、文体知识积累。【解答】ACD.正确;B.有误,消息的正文部分一般采用倒金字塔结构,而非消息一般采用倒金字塔结构。故选:B。4.(2025秋•南岗区校级月考)下列相关信息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三峡》节选自《水经》,作者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 B.《红星照耀中国》是1936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深入根据地,切实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活经历和革命精神后,根据采访和考察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写成的一部小说作品。 C.消息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消息正文的结构通常是“金字塔”结构。 D.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分别是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一般说来,律诗二、三两联的上下句应是对仗句。【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文体知识的掌握。解答此题,要有一定的文学常识、文体知识积累。【解答】A.有误,《三峡》节选自《水经注》;B.有误,《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纪实作品,不是小说;C.有误,消息正文的结构通常是“倒金字塔”结构;D.正确。故选:D。5.(2025秋•睢宁县月考)下列对学习过程中积累的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A.《精神的三间小屋》的作者是毕淑敏,她在文中独辟蹊径,从一个独特的视角提出了人类精神世界的建设问题,令人耳目一新。 B.《水浒传》中英雄性格各不相同,但在“义”这一点上却是相同的,鲁智深大闹五台山是“义”,宋江私放晁盖也是“义”。 C.《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这封书信,高度赞扬了圆明园的文化艺术价值,愤怒地谴责了英法联军的强盗行径,表达了对中国人民的同情和敬重。作者雨果是法国积极的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代表作有《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等。 D.《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不仅写作背景、创作时代基本相同,其抒发的政治理想也有相通之处,甚至写景技法也颇多相似。例如“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树林阴翳,鸣声上下”,都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ACD.正确。B.有误,鲁智深大闹五台山讲述了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后,为了躲避官府被迫在五台山出家为僧,但是又因为耐不住佛门的清规而酒后打碎泥塑金刚,并打伤多名僧人,最后无奈离开五台山的故事,不能体现“义”。故选:B。6.(2025秋•迎泽区校级月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朱自清的《春》是一篇精美的散文,所描写的景物充盈着生命的灵气。 B.老舍的散文《济南的冬天》描绘出一个温暖如春、秀丽如画、天明水净的蓝水晶般的世界。 C.《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首句点明暮春时令,烘托出凄凉悲惋的氛围。 D.《次北固山下》诗题中的“次”是游览的意思,表明诗人写诗的地点。【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ABC.正确。D.有误,“次北固山下”理解为诗人停宿在北固山下。次:停宿;并不是“游览”的意思。故选:D。7.(2025秋•新华区校级月考)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消息和新闻特写都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都要抓住新闻事件的片段展开。 B.律诗是古体诗的一种,有“五律”和“七律”之分,每两句为一联,共计四联,依次是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C.“书”即书信,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性文体,可以记叙描写,也可以议论抒情,《答谢中书书》就属于古代“书”类作品的山水名篇。 D.“居士”指不出家的信佛的人,古代文人好以“居士”为号,如:白居易号香山居士,苏轼号东坡居士,王维号摩诘居士。【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A.有误,消息是迅速、简要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的一种新闻体裁,其最大特点是时效性强和真实客观。消息通常报道新闻事件的概貌而不讲述详细的经过和细节;新闻特写是以描写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实中某个最能反映其特点或本质的片段、剖面或细节,做形象化的再现与放大的一种新闻体裁。B.有误,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不是古体诗。C.有误,“书”即书信,是古代的一种应用性文体。D.正确。故选:D。8.(2025秋•睢宁县月考)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三峡》作者郦道元,字善长,北宋地理学家。所撰《水经注》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B.《答谢中书书》作者陶弘景,字通明,号华阳隐居,南朝齐梁时道教思想家,隐居山中时,梁武帝仍问其国事,故人称“山中宰相”。 C.《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D.新闻中的五结构一般包含: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文化常识的理解辨析能力。结合自己对文学文化常识的积累解答即可。【解答】A.有误,郦道元是北魏地理学家,不是北宋地理学家。BCD.正确。故选:A。9.(2025秋•香坊区校级月考)树自信•文化精魄我传承看过大阅兵,德强学子的民族热情高涨。学校趁此举办了“文化自信之星”评选。下列选项中,文化名人信息匹配不正确的一项是()A.曹操——字孟德 B.李白——号东坡居士 C.老舍——原名舒庆春 D.马致远——元代戏曲作家【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理解辨析能力。结合自己对文学常识的积累解答即可。【解答】ACD.正确。B.有误,李白——号青莲居士。故选:B。10.(2025秋•海安市月考)下列是第一本单元的部分内容和新闻知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飞天”凌空》是一篇新闻特写。消息与新闻特写的区别在于:消息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新闻特写则主要描绘新闻事件中的片段。 B.《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是一篇事件通讯。通讯具有一定的文学性,要借用文学手法,生动形象地报道新闻事实。 C.新闻的“六要素”为“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如何”。 D.消息的正文一般采用“金字塔结构”,即将事件从头到尾按时间顺序展开叙述。【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解答】ABC.正确;D.消息正文一般采用“倒金字塔”式结构,而不是“金字塔”式结构,即把最重要的内容放在消息的最前面,随后按重要性依次排列其他内容。故选:D。11.(2025秋•沛县月考)听完小文的单元小结,同学们就新闻体裁展开了讨论,其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小语:要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看标题;要比较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看导语;要更为细致地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看主体。 B.小南:消息正文的结构通常是按照重要性递增的原则安排的,即所谓的“倒金字塔结构”。 C.小河:如果说消息是“报道新闻事件”,那么新闻特写是“描绘新闻事件”。 D.小文:常见的新闻体裁有很多,除了消息和新闻特写,还有通讯、新闻评论等。【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文体知识的掌握。解答此题,要有一定的文体知识积累。【解答】ACD.正确;B.有误,“重要性递增”应为“重要性递减”,消息正文的结构通常是按照重要性递减的原则安排的,即所谓的“倒金字塔结构”。故选:B。12.(2025秋•厦门月考)小语在看板报展板时,发现“知识贴士”栏目有一处错误,请你帮她选出有误的一项()A.新闻包括消息、新闻特写、通讯、新闻评论等多种体裁,其中消息通常由标题、导语、背景、主体和结语五部分构成。课文《“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属于新闻特写。 B.散文是一种文体,以散句为主,句式自由灵活,长短不一,不受固定格式限制,更注重自然流畅的表达。《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的散文。 C.骈文是一种文体,以四字、六字句式为主,讲究对偶、声律。《答谢中书书》和《与朱元思书》都为南朝的骈文。 D.律诗通常每首八句,每两句为一联,依次是首联、颈联、颔联和尾联。《野望》的颔联和颈联描绘了田园牧歌式的山野秋景,十分出彩。【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掌握。解答此题,要有一定的文学常识积累。【解答】ABC.正确;D.有误,律诗通常每首八句,每两句为一联,依次是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故选:D。13.(2025秋•厦门月考)板报小组搜集了一些文化常识,想要在展板上进行展示,但其中有一项表述不正确,请你找出来()A.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歌风格豪放。 B.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著有《水经注》,是中国游记文学的开创者,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影响颇大。 C.骈文起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全篇以双句为主,讲究对偶、声律和藻饰,常常以四字、六字相间定句,故又称“四六文”。 D.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他以清新淡雅、自然脱俗的风格创造出一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掌握。解答此题,要有一定的文化常识积累。【解答】ABC.正确;D.有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是王维。故选:D。14.(2025秋•徐州月考)下列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A.读《乡愁》这首诗,我们能感到诗人余光中心灵深处一个执着的主导情感———对大陆和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感。 B.风骚,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骚人,战国时屈原作《离骚》,因此称屈原或《楚辞》的作者为“骚人”,后泛指文人。 C.《沁园春•雪》中“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题目,二者都与词的内容有密切的关系。 D.《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是刘禹锡写给白居易的答谢诗,《水调歌头》的小序中,丙辰中秋的“丙辰”是干支纪年。【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的掌握。解答此题,要有一定的文学文化常识积累。【解答】ABD.恰当;C.不恰当,词牌名“沁园春”与词的内容没有密切的关系。故选:C。15.(2025秋•浦东新区校级月考)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春》《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的作者分别是朱自清、老舍、刘湛秋,三篇都是散文。 B.比喻分为明喻、暗喻和借喻,例如,“秋天,落叶翻飞,我们拍手叫道:一群黄蝴蝶飞起来了!”——这是暗喻。 C.名词很常见,有的表示人(如“娃娃”“青年”),有的表示具体事物(如“水藻”“铃铛”)、抽象事物(如“法律”“爱情”),有的表示时间(如“昨天”“秋天”),有的表示方位(如“里”“南”)。 D.“吹面不寒杨柳风”语出南宋志南和尚《绝句》,杨柳风是指吹动杨柳的风,指春风。【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的掌握。解答此题,要有一定的文学文化常识积累。【解答】ACD.正确;B.有误,“一群黄蝴蝶飞起来了”只有喻体,没有本体和比喻词,为借喻。故选:B。16.(2025秋•义乌市月考)小雪在撰写新闻稿件时,找到了几则笔记。请帮助小雪判断,下列对新闻文体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消息的正文一般包括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四个部分,其中导语是消息的核心,扼要揭示新闻的主要内容。 B.新闻特写与通讯都注重生动形象地报道新闻事件,但特写更侧重于放大新闻中的某一特定场景或片段。 C.新闻强调客观真实,因此作者应避免在报道中直接抒发个人感情或发表议论,以确保新闻的公正性。 D.《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这则消息,其标题直接点明了新闻事件,体现了新闻标题概括性强、重点突出的特点。【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文体知识的掌握。解答此题,要有一定的文体知识积累。【解答】ABD.正确;C.有误,新闻虽然强调客观真实,但并不完全排斥作者的情感与观点,“发表议论”在社论、评论员文章等新闻体裁中是允许且常见的。故选:C。17.(2025秋•宿豫区月考)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古人以山北水南为“阴”,山南水北为“阳”。“阴阳割昏晓”的“阳”指泰山南面。 B.“雄伟壮丽”“热爱祖国”“干得很好”“樱花盛开”的短语类型依次为并列短语、动宾短语、偏正短语和主谓短语。 C.“若瑟夫既然已经知道,就让他去把他们找回来”是因果关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