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光现象单元测评试卷(解析版含答案)_第1页
重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光现象单元测评试卷(解析版含答案)_第2页
重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光现象单元测评试卷(解析版含答案)_第3页
重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光现象单元测评试卷(解析版含答案)_第4页
重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光现象单元测评试卷(解析版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光现象单元测评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0分,共计0分)1、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中能用光的反射解释的是(

)A.

楼台倒影入池塘

B.

风吹草低见牛羊

C.

潭清凝水浅

D.

云生结海楼2、小明想拍一张雨后晴空的照片,小华建议他加一块滤色镜,小明应选择A.红滤色镜

B.黄滤色镜

C.蓝滤色镜

D.绿滤色镜3、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日食和月食是由于光的反射引起的B.高楼大厦的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是由于光的漫反射引起的C.很厚的玻璃板看起来变薄了是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D.红色的牡丹花看上去为红色是由于它吸收红光、反射其它色光引起的4、下列现象中,与其他现象形成原因不同的一个物理现象是:A、筷子斜插入水中,水下的部分看起来上翘了;B、古诗“池水映明月”;C、注满水的游泳池,池底看起来变浅了;D、观赏水中的金鱼.5、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些成语包含了大量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列成语所描述的现象,能用光的反射解释的是()A.一叶障目

B.立竿见影

C.镜花水月

D.形影不离6、一束光线与水面45°角由空气射向水面,关于其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之间的夹角大小的判断,正确的是(

)A.大于90°

B.小于90°

C.等于90°

D.无法判断7、在“五岳”之一泰山上,历史上曾多次出现“佛光”奇景。据目击者说:“佛光”是一个巨大的五彩缤纷的光环,与常见的彩虹色彩完全一样。“佛光”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直线传播

B.小孔成像

C.光的反射

D.光的色散8、某电视台晚会中有一精彩的“手影戏”一一《逗趣》。两位演员用手分别表演了动物、人物的各种形态。活灵活现的手影(如图),让观众大开跟界。手影的形成是由于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折射;

C.光的反射;

D.平面呈像9、对下列几种光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湖光映彩霞”一光的反射现象

B.“潭清凝水浅”一光的折射现象C.皮影利用了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D.“风吹草低见牛羊”光的直线传播10、如下短句或词语涉及到的知识与光的直线传播无关的是A.立竿见影

B.一叶障目C.鱼翔浅底

D.三点对一线第Ⅱ卷(非选择题100分)二、填空题(10小题,每小题0分,共计0分)1、一束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入射光与镜面的夹角为35°,则反射角为________如果入射光向法线靠拢10°,则反射光与入射光之间的夹角为________2、光在自然界中能产生很多奇妙的现象,如图5所示就是其中的一些。这些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属于光的色散的是

,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填代号)3、小芸同学用一支新买的激光笔照射水平水面,在竖直白墙上出现了二个红色亮点A和B,如图所示。现保持入射点0的位置不变,欲使光点A下移至A'处,应使入射光线MO绕着点0沿______方向转动(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现保持入射点0的位置不变,欲使光点B下移至B'处,应使入射光线MO绕着点0沿______方向转动(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4、生活、生产中长用到光学知识:在开凿大山隧道中,用激光引导掘进机掘进方向,如图2所示,是利用光的

;有时人们把电视机遥控器的红外线发射窗,对着电视机对面的墙壁发射,也能控制电视,这是利用光的

。5、小明向平静的湖面看去,鱼儿在白云中游来游去,看到的鱼儿是由于光的______射形成的虚像;若湖中的水深3m,则白云形成的像到水面的距离_________3m。(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6、光在________物质中传播的路线是直的,但光从一种物质进入另一种物质时,传播方向通常会________,光到达两种物质界面返回原物质中的现象就是________,进入另一种物质中的现象就是________。7、通过下图的探究,我们对太阳光有了更多的了解。(1)阳光通过三棱镜,在光屏上呈现彩色光带,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光屏上A、B是光带边缘的色光,则A为______光。(2)用温度计测试不同光的热效应时,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使它的示数变化更明显;实验表明______________的热效应最大。8、某人站在离湖岸边6m的C处,刚好能看见湖对岸的一棵树HG在水中的完整的像,如果眼距地面的高度为1.5m,湖两岸均高出湖水面1m,湖宽40m,则该树HG的高度为___________m.9、月亮在河里倒影的“影”、立竿见影的“影”、雨过天晴后悬挂在天空的彩虹,分析它们的成因其原理不同,它们分别是由于光的

引起的。10、在开凿大山隧道中,用激光引导掘进机掘进方向不变,如图所示,是利用了光_______________;有时人们把电视机遥控器的红外线发射窗,对着电视机对面墙壁发射,也能控制电视机,这是利用了光的_______现象。三、实验探究(3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30分)1、冬天到了,小明发现大多数人都穿着深颜色衣服。请你根据这一现象提出一个探究问题。2、如图所示,是在探究光的传播规律所拍摄的一组图片,图片是在实验过程中改变入射方向依次拍摄的。实验用的主要器材是手电筒式激光源和半圆型透明玻璃砖。图中O点为半圆型透明玻璃砖的圆心,入射光线沿半径方向射向分界面MN。请你仔细观察图片中所显示的实验现象,回答以下问题:(1)当激光源发出的光沿法线方向射向空气与玻璃的分界面上时(即入射光线垂直射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其传播方向

。(2)当光由玻璃斜射到玻璃与空气的分界面MN上时,在分界面同时产生的两种现象是

。(3)比较甲、乙两图,你有哪些发现?把你的发现都写出来。(提示:可测量图中的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从各角的大小及变化情况、各线的位置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4)观察丙图,并与甲、乙两图进行比较,你有哪些联想或猜想?你会提出一些什么样的问题?把你的联想或猜想以及能够提出的问题写出来。3、如下图所示,某同学用硬纸筒探究小孔成像。⑴小孔成像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请在下图中作出蜡烛AB在屏上所成的像A′B′(要求标出A′、B′)。⑶该同学将一根高3cm的蜡烛固定在小孔前6cm处,改变像到小孔的距离,测出了不同距离时像的高度,填在表格中:根据表中的数据及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的高度h与像到小孔的距离S成

(选填“正比”或“反比”),当像到小孔的距离小于蜡烛到小孔的距离时,所成的像是_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物体通过小孔所成的像一定是____________(选填:“倒立的”、“放大的”、“等大的”、“缩小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A

【考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解析】A、“楼台倒影入池塘”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A符合题意;B、“风吹草低现牛羊”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而形成的,B不符合题意;C、“潭清疑水浅”是由于池底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而形成的,C不符合题意;D、“云生结海楼”是海市蜃楼现象,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通过诗句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现象和光的折射现象,要注意区分。光沿直线传播,比如日食、影子、小孔成像都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光的反射,平面镜反射是利用光的反射现象;光的折射,透镜成像、水看起来比实际要浅、海市蜃楼现象、彩虹等都是利用光的折射现象。2、答案:C3、答案:C4、答案:B5、答案:C【解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一叶障目、立竿见影、形影不离都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镜花水月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6、答案:A7、答案:D8、答案:A9、答案:C10、答案:C二、填空题1、答:55°

90°

2、答:C,B,A3、答:顺时针

逆时针4、答:直线传播

反射5、答:折

大于6、答:同一种;改变、光的反射现象;光的折射7、答案:(1)太阳光是由各种色光组成的

(2)将玻璃泡涂黑

红外线8、答:8

9、答:反射

直线传播

折射10、答:沿直线传播

反射三、实验探究1、答案:物体的颜色越深,吸热能力是否越强?2、答案:(1)不改变;(2)反射和折射现象;(3)①入射角越大,反射角、折射角也越大;②反射角与入射角总相等到;③入射光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