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解析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声现象》达标测试练习题(含答案详解)_第1页
综合解析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声现象》达标测试练习题(含答案详解)_第2页
综合解析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声现象》达标测试练习题(含答案详解)_第3页
综合解析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声现象》达标测试练习题(含答案详解)_第4页
综合解析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声现象》达标测试练习题(含答案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声现象》达标测试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2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1、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宇航员之间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B.高速公路两旁的隔音板可防止噪声的产生C.只有主人说出暗语时才能打开“声纹锁”,其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音色D.汽车安装的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2、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超声波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下列事例中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是()A.用超声波电动牙刷刷牙 B.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C.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片 D.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3、如图所示的现象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甲图:弹奏古筝时,手在不同位置按弦,目的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B.乙图: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绳上的乒乓球,球多次被弹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C.丙图: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D.丁图:摩托车上装有消声器,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的传播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超声波的速度比普通声快得多B.弹琴时,增大拨动琴弦的力度就会增大振动频率C.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m/sD.环境嘈杂时,戴上耳罩是从传人耳处中减弱噪声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二胡演奏出的乐音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B.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超声波粉碎结石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D.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6、如图所示的实验中,用不同的力敲响音叉,将叉股接触悬挂的小球,都能看到小球被弹开。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实验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B.声音通过空气传到人的耳朵里C.敲音叉的力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 D.敲音叉的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7、如图所示的声现象中,分析正确的是(

)A.甲图:拨动伸出桌面的钢尺,钢尺振动得越快,音调就越高B.乙图:将扬声器对准烛焰,播放音乐,烛焰会跳动,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C.丙图: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闹钟的声音变小,说明声音的传播不是需要介质D.丁图:工厂车间工人佩戴耳罩,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8、在庆祝建党100周年歌唱比赛中,师生齐唱《把一切献给党》,抒发爱党、爱国之情。对于歌声描述正确的是()A.伴奏的钢琴和圆号的音色是一样的B.歌声的传播不需要介质C.齐唱使得声音的音调更高D.歌声是由声带的振动产生的9、如图所示是某型号的钢琴与长笛发出的C调1(do)的波形图。根据该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钢琴与长笛的音调不同,音色相同B.钢琴与长笛的音调相同,音色不同C.钢琴与长笛的响度相同,音色相同D.钢琴与长笛的响度不同,音色不同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如图甲,用力敲鼓可使音调变高B.如图乙,最新磁悬浮蓝牙音箱是高科技产品,发声不需要振动C.如图丙,笛子比二胡发出声音的响度大,音调高D.如图丁,敲击水杯时水越多音调越高第Ⅱ卷(非选择题80分)二、填空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中国最年轻的兵种中特种兵被称为“陆地猛虎、海底蛟龙、空中雄鹰”,他们装备着无声手枪,还有特种作战消音靴。作战消音靴是在______处减弱噪声,这样做主要是是防止______(选填“音调”或“响度”)过大而露目标;他们在越野拉练时能听到指战员下达的各种口令,声音是通过______传到战士们的耳中。2、(1)生活中经常用“高”“低”来形容声音,如“女高音”“男低音”,则描述的是声音的_____;在欣赏音乐时,我们很容易分辨出古筝、钢琴的声音,判断的依据是______不同;(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2)如图所示,在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细调节水的高度。用嘴贴着瓶口吹气,能发出“1、2、3、4、5、6、7、i”的声音来,声音是由______的振动产生的;吹______(填序号)时发出的声音音调最高;用小木棍敲瓶口,也能发出音调高低不同声音来,发出声音是由______的振动产生的。3、如图所示,小明在筷子的一端捆上棉花蘸水后充当活塞,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中,做成“哨子”。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声,这哨声是由___________的振动产生的,上下推拉活塞,改变了声音的___________,当筷子不动,用不同的力吹管时,改变了声音的___________。4、吹笛子时,手指按压不同的小孔,可以改变笛子发声的________;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________dB。5、如图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中孩子演唱《奥林匹克圣歌》的场景,孩子们的天籁之音是由声带______产生的,优美的歌声是通过______传入现场观众耳朵里的。6、如图所示为2022年1月26日航天员叶光富在空间站用葫芦丝演奏《月光下的凤尾竹》的情景。“葫芦丝”是靠空气柱___________发声的;按不同的孔,可以改变声音的___________。7、当有同学在教室外讲话时,我们能听出是谁,这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___分辨的;通常,女生的发声比男生的尖,这里的“尖”是指声音的___________。8、清晨,一觉醒来,听到窗外各种鸟儿欢快的鸣叫,有经验的人能够从这些声音中分辨出雄鸡、喜鹊、画眉…的叫声,雄鸡的叫声能够传得比较远,这是它声音的______比较大的缘故。(选填“音色”、“响度”、“音调”)。9、如图所示的是在清华大学新清华学堂舞台上,3位与人类身高相仿的机器人“乐手”,或执竹笛,或弹箜篌,或敲排鼓,与民族音乐演奏家同台奏乐,带来“中国风机器人乐队与人类艺术家的合作表演。机器人“乐手”在吹竹笛时,竹笛声是___________振动产生的;我们能分辨不同乐器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___________不同。10、口琴是用嘴吹或吸气,使金属簧片振动发声的多簧片乐器,是一种自由簧气鸣乐器,它有上下两排小方格孔,装有多组自由振动的簧片,气流强迫通过时,灵活的金属舌簧振动发声,来回移动,吹吸不同的孔时可以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如图所示是将口琴拆开后其内部的琴芯结构,在琴芯的气孔边分布着长短、厚薄都不同的一排铜片,A区的较薄、较短,而C区的较长、较厚。(1)在同一孔处用不同的力度吹琴时,发生变化的是声音的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2)较厚、较长的铜片发声时振动要比较薄、较短的铜片振动__(选填“快”或“慢”),频率较大的为__区,图中低音区为__区,高音区为__区。(3)演奏时,声音通过__传入人们耳中,人能听出是口琴演奏的,这是依靠声音的__辨别的。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30分)1、学完声速知识后,小雨和小凯在课余时间一起估测了声音在某金属管道中的传播速度。两人先选取长为510m的长管道,小雨站在管道的一端用锤子敲击一下管道,小凯站在管道的另一端测量出先后听到了两次敲击声的时间间隔为1.4s(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求:(1)敲击声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2)根据如表中的声速,你认为该金属管道可能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3)如果管道里充满水,则小凯将听到几次敲击声?请你将它们到达小凯耳朵的时间按照从快到慢的顺序排列出来。一些介质中的声速v(m•s﹣1)空气(15oC)340铝5000铜3750铁51002、为了测定某处海底深度,船上工作人员从海面处向海底发出声波4s后,接收仪上收到反射回来的声波。已知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5400km/h,求:该处海底的深度是多少米?3、某人站在正对着悬崖的静止的船上对着远处悬崖高喊一声,经过2s后听到回声,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此时船离悬崖多远?4、小明在空心管一端敲击一下,小涛在另一端听到两声,间隔3秒,根据所给信息求出此管的长度为多少米?(已知声音在空气中1秒钟传播340m,在管中1秒钟传播1020m)5、在笔直公路行驶的汽车正前方有一座山崖,汽车以10m/s的速度向前行驶时汽车鸣笛一声,2s后汽车司机听到鸣笛的回声,问:(1)2s内汽车所走的距离有多远?(2)2s内声音传播的距离有多远?(3)鸣笛时,汽车离山崖多远?(设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四、实验探究(4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20分)1、在“声现象”一章的学习中,李老师在课堂上和大家一块完成了以下几个实验:①如图甲:把正在发声的音叉靠近悬挂的静止乒乓球,看到乒乓球被反复弹起;②如图乙:把正在响铃的电铃放在玻璃钟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空气发现铃声明显减小;③如图丙:拨动同一把钢尺,在保证其振幅相同情况下,改变其伸出桌边的长度,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1)图甲中,此实验说明声音是由物体______产生的。该实验运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填序号)。A.控制变量法

B.转换法

C.实验推理法(2)图乙实验进可以得出真空______传声(选填“能”或“不能”)。(3)图丙是在探究声音的音调跟______的关系。2、如图所示,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1)本实验中应该听的声音是_____(选填“A”或“B”).A.钢尺伸出桌面部分振动发出的

B.钢尺拍打桌面发出的(2)实验时,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_____(选填“大”或“小”),振动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_____,说明音调的高低与_____有关.(3)实验时,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改变拨动力度,则是研究声音的_____与_____的关系.(4)小华同学发现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太长时,可以明显看到钢尺在振动,但却听不到声音,可能是刻度尺发出了振动频率低于20HZ的_____波.3、古筝,是中国独特的、重要的民族乐器之一,已经有2500年的历史了,目前最常用的规格为二十一弦.(1)小红在古筝演奏中发现,拨动不同琴弦发出的音调与弦线的长度、粗细和松紧程度有关.于是她利用弦音计(如图甲)做研究,弦音计上有四根固定在“音箱”上的琴弦,每根弦线的松紧程度都相同.她选用的琴弦长度、粗细、材料图中已标出.若她选择b、c两弦线做实验,则研究的目的是探究音调与弦线________的关系;若她要研究音调与弦线材料的关系,则应选择________两弦线做实验;

(2)小红在古筝演奏中还发现,古筝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发生“走音”现象,这是指琴弦发声的________偏离了标准,于是她就拿出“调音器”拧动琴弦右端的弦钉来“调音”(如图乙所示),这是通过改变琴弦的________来实现的.4、如图所示,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响铃的声音变小,并由此推理可以得出_______不能传声。-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B【解析】【详解】A.太空中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因此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高速公路两旁的隔音板是在传播中减弱噪声,而不是为了防止噪声的产生,故B错误,符合题意;C.不同人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声纹锁主要是依据声音的音色来辨别主人的声音,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2、B【解析】【分析】【详解】A.用超声波电动牙刷刷牙,这是利用超声波传递能量的,故A不符合题意;B.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这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故B符合题意;C.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片,这是利用超声波传递能量的,故C不符合题意;D.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这是利用超声波传递能量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3、B【解析】【分析】【详解】A.甲图中手按压古筝不同位置的弦时,是为了改变弦的振动频率,从而改变发出声音的音调,故A错误;B.乙图中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绳上的乒乓球,乒乓球多次被弹开,利用放大法,说明发声体在振动,故B正确;C.丙图中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是因为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C错误;D.丁图中的摩托车上装有消声器,是在声源处阻断噪声的传播,故D错误。故选B。4、D【解析】【详解】A.温度不变,各种声音在相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故A错误;B.弹琴时,增大拨动琴弦的力度,振幅增大,响度增大,故B错误;C.声音只有在15℃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才是340m/s,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的速度比这个速度大,故C错误;D.减弱噪声的途径有: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戴上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D正确。故选D。5、A【解析】【详解】A.二胡演奏出的乐音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B.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B错误;C.超声波粉碎结石是利用声能传递能量,使结石运动被振碎,然后排出体外,故C错误;D.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声,声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零,故D错误。故选A。6、D【解析】【详解】A.将叉股接触悬挂的小球,能观察到小球被弹开,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通过空气传到人的耳朵里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敲音叉的力越大,声音的振幅就越大,声音的响度也越大,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声音的音调与声音的振动频率有关,与声音的振幅无关,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7、A【解析】【详解】A.发声体的音调与物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高,A说法正确;B.将扬声器对准烛焰,播放音乐,烛焰会跳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B说法错误;C.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闹钟的声音变小,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说法错误;D.工厂车间工人佩戴耳罩,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说法错误。故选A。8、D【解析】【分析】【详解】A.音色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钢琴和圆号发出的声音的音色是不一样的,故A错误;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B错误;C.齐唱会使声音变大,使得声音的响度变大,故C错误;D.声音就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歌声就是由声带的振动产生的,故D正确。故选D。9、B【解析】【详解】由波形图可知,钢琴与长笛的振动幅度与频率相同但波形不同,响度与振动幅度有关,音调与振动频率有关,音色与波形状有关,则二者响度与音调相同,但音色不同,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10、C【解析】【详解】A.用力敲鼓,改变的是敲击的力度,影响了振动的幅度,则可使响度变大,故A错误;B.振动产生声音,故B错误;C.如图丙,笛子振动的幅度比二胡大,笛子比二胡发出声音的响度大,笛子在相同的时间内振动的频率大于二胡,故笛子比二胡的音调高,故C正确;D.敲击水杯时水越多,振动越慢,音调越低,故D错误。故选C。二、填空题1、

声源

响度

空气【分析】【详解】[1]消音靴减少噪声产生,能够在声源处减弱噪声。[2]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这是防止响度过大而暴露目标。[3]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到战士们的耳中。2、

音调

音色

瓶里空气柱

A

瓶子和瓶子中的水柱【详解】(1)[1]“女高音,男低音”中的“高”“低”指的是声音高低,故指声音的音调。[2]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我们能区分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2)[3]往瓶中吹气也会听到声音,这是瓶内空气柱振动产生的。[4]用嘴吹气时,从左到右空气柱越来越长,空气柱振动越来越慢,音调越来越低,故吹A时发出的音调最高。[5]敲击玻璃瓶时,玻璃瓶和玻璃瓶内水柱发生振动,声音是由玻璃瓶和玻璃瓶内水柱振动产生的。3、

空气柱

音调

响度【详解】[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哨声是由哨子内的空气柱振动产生的。[2]上下推拉活塞,改变了哨子内空气柱的长度,能改变空气柱振动的频率,从而改变声音的音调。[3]筷子不动,哨子内空气柱的长度不变,则发出的声音音调不变;用不同的力吹管,能改变空气柱振动的幅度,故改变了声音的响度。4、

音调

90【详解】[1]吹笛子时,手指按压不同的笛孔可以改变空气柱振动的频率,从而发出音调不同的声音。[2]人们以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0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30~40dB之间人们较理想的安静环境;70dB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所以,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dB。5、

振动

空气【详解】[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即孩子们的天籁之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优美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入现场观众耳朵里的。6、

振动

音调【详解】[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葫芦丝”是靠空气柱振动发声的。[2]按不同的孔,空气柱的长短不同,空气柱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7、

音色

音调【详解】[1]音色是区别不同发声体的主要依据,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有关,同学在教室外讲话我们能听出是谁,这是根据音色分辨的。[2]女生的发声比男生的尖,“尖”是指声音的音调高,是因为声带振动得快。8、响度【详解】[1]响度的大小与声音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雄鸡的叫声能够传得比较远,这是它声音的响度比较大的缘故。9、

空气柱

音色【分析】【详解】[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悠扬的笛声是由空气柱振动产生的。[2]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我们能分辨不同乐器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10、

响度

A

C

A

空气

音色【详解】(1)[1]在同一孔处用不同的力度吹琴时,振幅不同,则响度不同,故发生变化的是响度。(2)[2]口琴在发声时是铜片在振动,较厚较长的铜片振动慢,发出的音调低。[3][4][5]由图知A区的较薄、较短,而C区的较长、较厚,振动频率较大的为A区,振动频率较小的为C区;故C区发出的音调最低,为低音区;A区发出的音调最高,为高音区。(3)[6]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演奏时,声音通过空气传入人们耳中。[7]不同的乐器即便演秦相同的乐曲,发出的音色也不相同,故人能听是口琴演奏的,这是依靠声音的音色辨别的。三、计算题1、(1)1.5s;(2)铁;(3)三次;先听到从金属管传来的声音,再听到从水中传来的声音,最后听到从空气中传来的声音【详解】解:(1)敲击声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2)小凯站在管道的另一端测量出先后听到了两次敲击声的时间间隔为1.4s,则通过金属管道的传播的时间为该金属管道传播速度为故该金属管道可能是铁。(3)如果管道里充满水,则通过水传播的时间为只要两个声音间隔0.1s,才会区分出两次不同的声音,故可以通到三次声音,先听到从金属管传来的声音,再听到从水中传来的声音,最后听到从空气中传来的声音。答:(1)敲击声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为1.5s;(2)根据如表中的声速,你认为该金属管道可能是由铁材料制成的;(3)三次;先听到从金属管传来的声音,再听到从水中传来的声音,最后听到从空气中传来的声音2、3×103【详解】解:声音从海面传到海底的时间t′=t=×4s=2s由v=可得,该处海底的深度s=vt=5400×m/s×2s=3×103m答:该处海底的深度是3×103m。3、340m【分析】【详解】解:声音在空气中传播2s的距离为船离悬崖的距离为s=答:此时船离悬崖340m。4、1530m【详解】解:设空心管的长度是s,由可得,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是t1=声音在空心管中的传播时间是t2=因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比声音在空心管中传播的时间多3s,所以=3s解得,管的长度s=1530m答:此管的长度为1530m。5、(1)20m;(2)680m;(3)350m【详解】解:(1)2s内汽车所走的距离是(2)2s内声音传播的距离是(3)鸣笛时,汽车到山崖的距离是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