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件缺陷检测技术规范_第1页
铸件缺陷检测技术规范_第2页
铸件缺陷检测技术规范_第3页
铸件缺陷检测技术规范_第4页
铸件缺陷检测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铸件缺陷检测技术规范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砂型铸造、压铸、熔模铸造等工艺生产的铸铁、铸钢、铝合金、铜合金等材质铸件的缺陷检测要求,涵盖术语定义、检测流程、方法、缺陷判定及记录报告等内容。适用于机械制造、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铸件的质量控制、验收及改进,也可作为相关检测活动的技术依据。2术语和定义2.1铸件通过铸造工艺(金属液浇入铸型后冷却凝固)获得的金属制品,包含毛坯件及经加工的成品件。2.2铸件缺陷铸造过程或后续加工中产生的质量问题,主要类型及定义如下:气孔:金属液凝固时气体未排出,在铸件内部或表面形成的光滑孔洞,形态多为圆形、椭圆形。砂眼:型砂、砂芯残留或砂粒混入金属液后凝固形成的孔洞,内部常含砂质残留物,形状不规则。裂纹:铸件因热/机械应力、材质脆性等产生的线性开裂,分热裂纹(凝固时产生)和冷裂纹(冷却至室温后产生)。缩孔(缩松):金属液凝固体积收缩未充分补缩,在厚大部位或热节处形成的孔洞(缩孔)或细小孔隙(缩松)。夹渣:金属液中混入的非金属夹杂物(熔渣、耐火材料碎屑等)凝固后残留的缺陷,形状不规则。3检测基本要求3.1人员资质无损检测人员(超声、射线、磁粉、渗透检测)应持有国家认可的Ⅱ级及以上资格证书,熟悉铸件工艺及缺陷特征。目视检测、金相分析人员需接受专业培训,掌握缺陷识别技能。3.2设备要求无损检测设备(超声探伤仪、射线探伤机等)应每年校准,性能满足标准要求(如超声探伤仪灵敏度余量≥60dB)。辅助设备(放大镜、内窥镜、金相显微镜等)应定期维护,确保完好。3.3环境条件目视检测:光照度≥500lx,温度15-35℃,相对湿度≤85%,表面无反光干扰。超声检测:检测面干燥无油污,温度5-40℃,远离强电磁干扰。射线检测:在专用探伤室或符合辐射防护要求的场所进行,检测人员佩戴个人剂量计。磁粉/渗透检测:温度10-50℃,相对湿度≤90%(磁粉)或≤85%(渗透),避免粉尘、油污污染。4检测流程4.1抽样批量铸件按GB/T2828.1抽样,或根据工艺风险等级确定比例(关键件≥20%,一般件≥10%)。单件/小批量铸件宜全检。4.2预处理表面清理:采用喷砂、打磨等方式去除油污、氧化皮、型砂,保证检测面粗糙度(目视检测Ra≤12.5μm;超声检测Ra≤6.3μm)。缺陷标记:对疑似缺陷部位用记号笔标记,便于重点检测。4.3检测实施根据铸件材质、结构及缺陷类型选择检测方法(见第5章),记录检测参数(如超声频率、射线管电压)。4.4结果判定对照缺陷判定标准(见第6章),确定缺陷类型、等级及处理方式,填写检测记录。5检测方法5.1无损检测5.1.1目视检测(VT)适用范围:所有铸件的表面缺陷(气孔、砂眼、裂纹等)及内部缺陷辅助观察。操作:用肉眼或5-10倍放大镜观察,光线与检测面夹角30°-45°,复杂内腔用内窥镜观察,记录缺陷位置、尺寸。5.1.2超声检测(UT)适用范围:致密材质铸件的内部缺陷(缩孔、夹渣、裂纹),尤其厚大铸件(厚度>10mm)。操作:选2-5MHz探头,涂耦合剂,调整灵敏度(Φ2mm平底孔试块校准),以100-150mm/s速度扫查,记录缺陷信号参数。5.1.3射线检测(RT)适用范围:内部缺陷(气孔、缩孔、夹渣),尤其薄壁铸件(厚度≤100mm)。操作:根据厚度选射线源(X射线≤80mm,γ射线>80mm),确定曝光参数,曝光后评定底片(按GB/T9438或GB/T5677)。5.1.4磁粉检测(MT)适用范围:铁磁性材料的表面及近表面缺陷(裂纹、砂眼,深度≤2mm)。操作:选磁化方法(周向/纵向),施加磁悬液(荧光磁粉0.5-3g/L),黑光灯下观察缺陷显示,测量尺寸。5.1.5渗透检测(PT)适用范围:非多孔性材料的表面缺陷(裂纹、气孔,宽度≥0.5μm)。操作:清洗后涂渗透剂(5-10分钟),去除多余渗透剂,涂显像剂(5-60分钟),观察缺陷显示。5.2有损检测5.2.1金相分析适用范围:微观组织缺陷(晶粒粗大、显微裂纹)及微小内部缺陷(显微气孔、夹渣)。操作:截取试样(10mm×10mm×10mm),镶嵌、打磨、抛光后腐蚀,显微镜下观察组织及缺陷,拍摄显微照片。5.2.2解剖检测适用范围:破坏性检测,确定内部缺陷的实际形态、尺寸及分布。操作:截取缺陷部位,打磨、清洗后观察宏观形貌,测量尺寸,必要时进行成分分析(EDS)。6缺陷判定与分级6.1缺陷类型判定结合检测方法结果(如超声信号、射线影像、磁粉/渗透显示),判定缺陷类型(气孔、砂眼、裂纹等)。6.2缺陷分级缺陷等级允许缺陷类型及限值处理方式----------------------------------------Ⅰ类(严重)裂纹(任何尺寸);穿透性气孔(直径≥2mm或数量≥3个/100cm²);缩孔(面积≥5mm²或深度≥3mm)报废;或返修后重检(裂纹需彻底清除并补焊)Ⅱ类(一般)非穿透性气孔(直径≤2mm,数量≤2个/100cm²,深度≤壁厚1/3);砂眼(≤3mm×3mm,数量≤3个/100cm²);夹渣(≤2mm×2mm,数量≤2个/100cm²)允许修复(打磨、补焊、浸渗);修复后复检Ⅲ类(轻微)气孔(直径≤1mm,数量≤1个/100cm²);砂眼(≤1mm×1mm,数量≤1个/100cm²);夹渣(≤1mm×1mm,数量≤1个/100cm²)放行(不影响使用性能)7记录与报告7.1检测记录包含铸件信息(编号、材质、工艺、批次)、检测方法、设备参数、缺陷信息(位置、类型、尺寸、等级)、检测人员及日期。7.2检测报告包含检测记录全部内容,增加检测结论(是否符合标准/客户要求)、缺陷分析(成因推测)、处理建议(修复方案或报废建议)。报告需签字、审核并盖章,存档≥3年。附录(资料性附录)附录A常见缺陷图例气孔:圆形/椭圆形,内壁光滑(图A.1)。砂眼:不规则孔洞,含砂粒(图A.2)。裂纹:线性开裂(图A.3)。缩孔:不规则孔洞,边缘粗糙(图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