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院患者满意度调查报告_第1页
中医医院患者满意度调查报告_第2页
中医医院患者满意度调查报告_第3页
中医医院患者满意度调查报告_第4页
中医医院患者满意度调查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医院患者满意度调查报告调查背景与目的中医药服务以“辨证施治、整体调理”为核心优势,中医医院的服务质量直接影响患者健康体验与中医药文化认同。为全面评估患者对诊疗服务、中医特色技术、就医环境等方面的满意度,识别服务短板,本调查聚焦某三级中医医院(或区域中医医疗联合体),通过多维度调研为服务优化提供依据。调查实施情况本次调查于2024年X月—X月开展,覆盖门诊、住院患者共800人(年龄18—75岁,涉及内科、针灸推拿科、骨伤科等12个临床科室)。采用结构化问卷(含28项封闭式问题+5项开放式反馈)与深度访谈(选取30名典型患者)结合的方式,共回收有效问卷760份(有效率95%),访谈内容经编码分析后提炼核心诉求。患者满意度核心维度分析1.医疗服务质量:辨证水平获认可,流程效率待提升诊疗能力:82%的患者认可“医生中医辨证精准度”,尤其是脾胃病、妇科病等专科,患者反馈“中药调理3个月,症状明显改善”。但专家号源成为痛点——15%的患者反映“骨伤科、皮肤科专家号需提前1周抢号,现场加号难度大”。服务流程:门诊“挂号—就诊—缴费—取药”全流程满意度为78%,高峰期(上午9:00—11:00)“候诊时间超1小时”的反馈占比22%,老年患者对自助机操作的抱怨集中在“界面复杂、无语音引导”。2.中医特色服务:技术体验受好评,药事服务存短板适宜技术:针灸、推拿、艾灸等技术的“疗效满意度”达85%,一位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表示“推拿+针灸治疗2周,疼痛缓解80%”。但特色疗法推广不足——20%的患者称“从未了解过督灸、穴位贴敷等项目,医生未主动推荐”。中药服务:中药房“饮片质量”满意度90%,但“代煎等待时间(平均2.5小时)”“颗粒剂与传统饮片疗效认知差异”导致整体满意度仅78%,开放式反馈中“希望提供‘快递送药上门’服务”的诉求占比18%。3.环境与设施:基础体验达标,适老化细节不足硬件条件:就诊环境“整洁度”“安静度”得分82分,但候诊区座椅缺口(高峰时段排队患者需站立)、“楼层科室标识不清晰”(老年患者问路占比35%)成为高频问题。便民设施:轮椅、充电宝等便民设备覆盖率90%,但“自助机无老花镜、操作指引字体过小”导致老年患者满意度仅65%。4.收费与医保:透明度获认可,报销流程待简化收费合理性:90%的患者认可“收费明细清晰”,但“中医特色疗法(如督灸)价格较高”的反馈占比12%,部分患者认为“未充分告知自费项目比例”。医保服务:“报销窗口排队时间(平均40分钟)”“异地就医备案流程复杂”使该维度满意度降至80%,访谈中某外地患者表示“为报销跑了3次医保局,希望医院能提供线上预审服务”。5.医患沟通与随访:态度良好,深度沟通不足沟通质量:83%的患者认可“医生服务态度”,但“诊疗时间不足(平均5分钟/人)”导致“中医调理方案讲解不充分”的反馈占比18%,患者希望“增加健康宣教手册或视频指导”。随访服务:住院患者随访覆盖率90%,但门诊患者随访不足(仅45%),慢性病患者反映“复诊时医生对前期调理效果缺乏跟踪记录”。现存问题与成因探究从调查结果看,服务短板集中在“流程效率、特色推广、适老化服务、医保衔接”四大领域:资源配置失衡:专家资源集中于少数科室,预约系统智能化不足(如号源释放规则不透明),导致挂号难;中医特色挖掘不足:医护人员“重诊疗、轻推广”,患者对特色疗法认知局限于传统项目;适老化改造滞后:自助设备、标识系统未充分考虑老年患者需求,人文关怀细节缺失;医保协作机制待优化:医院与医保部门数据互通不足,报销流程仍依赖人工审核。针对性改进建议1.优化诊疗流程,提升资源效率挂号系统升级:推出“分时段预约+动态号源调整”,根据就诊量实时释放专家加号;增设“老年患者人工挂号专窗”,配备导诊协助操作。流程再造:推行“诊间结算”“中药代煎线上预约”,将取药等待时间压缩至1小时内;在候诊区设置“中医健康科普屏”,缓解等待焦虑。2.强化中医特色,拓展服务内涵技术推广体系:制定《中医特色疗法推荐指引》,要求医生结合病种主动介绍适宜技术(如针对失眠患者推荐耳穴压豆);在门诊区设置“特色疗法体验角”,提供免费穴位按摩体验。药事服务升级:开通“中药快递上门”服务,与连锁药房合作实现“代煎+配送”一体化;制作《颗粒剂vs传统饮片》科普手册,消除患者认知误区。3.完善适老化服务,优化就医体验硬件适老化改造:候诊区增配“可调节高度座椅”“老花镜借用箱”,自助机增设“语音导航+大字模式”;楼层标识采用“荧光+图文结合”设计,方便老年患者识别。服务流程优化:为70岁以上患者开通“优先就诊”通道,提供“一站式陪诊”服务(含挂号、缴费、取药全流程协助)。4.深化医保协作,简化报销流程线上预审服务:与医保部门共建“线上报销预审平台”,患者上传材料后即可提前审核,减少现场排队;针对异地患者,开通“跨省通办”专属窗口。价格透明化:在门诊大厅公示“中医特色疗法价格清单+医保报销比例”,诊疗前明确告知自费项目,避免患者误解。5.加强医患沟通,完善随访机制沟通能力培训:开展“中医沟通技巧”专项培训,要求医生每次诊疗预留2分钟讲解“中药服用方法+生活调摄建议”;制作《慢性病中医调理手册》,涵盖饮食、运动、情志管理等内容。随访体系建设:建立“门诊患者随访数据库”,通过短信、微信推送复诊提醒与健康指导;对慢性病患者每季度开展1次电话随访,跟踪调理效果。结语本次调查显示,中医医院患者对中医诊疗能力、特色技术体验认可度较高,但流程效率、适老化服务、医保衔接等环节的短板仍需突破。通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