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传染病学试题及答案_第1页
医师传染病学试题及答案_第2页
医师传染病学试题及答案_第3页
医师传染病学试题及答案_第4页
医师传染病学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师传染病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以下哪种疾病属于甲类传染病()A.艾滋病B.霍乱C.流行性感冒D.手足口病答案:B2.传染病的基本特征不包括()A.有病原体B.有传染性C.有遗传性D.有流行病学特征答案:C3.以下哪种传播途径不属于呼吸道传播()A.飞沫传播B.尘埃传播C.食物传播D.空气传播答案:C4.下列哪种疾病主要通过血液传播()A.梅毒B.肺结核C.霍乱D.甲型肝炎答案:A5.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是()A.患者、病原体、受感染的动物B.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C.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病原体D.病原体、人体、环境答案:B6.以下哪项不属于传染源()A.传染病患者B.隐性感染者C.病原携带者D.被污染的食物答案:D7.对于肠道传染病的预防,主要措施是()A.空气消毒B.水源保护和食品卫生C.加强个人卫生D.接种疫苗答案:B8.确定传染病检疫期限的重要依据是()A.传染期B.潜伏期C.前驱期D.恢复期答案:B9.下列哪种消毒方法属于物理消毒法()A.紫外线消毒B.含氯消毒剂消毒C.过氧乙酸消毒D.环氧乙烷消毒答案:A10.预防接种的目的是()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D.以上都是答案:C11.以下哪种传染病可通过母婴传播()A.乙型肝炎B.甲型流感C.麻疹D.水痘答案:A12.传染病爆发、流行时,当地政府不可以采取的紧急措施是()A.限制或者停止集市、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B.停工、停业、停课C.封闭或者封存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食品以及相关物品D.对所有传染病患者实行强制隔离治疗答案:D13.以下哪种疾病属于乙类传染病,但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A.传染性非典型肺炎B.流行性乙型脑炎C.风疹D.猩红热答案:A14.下列关于传染病报告的说法,错误的是()A.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等按照甲类管理的传染病患者或疑似患者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B.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患者、疑似患者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C.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及时向属地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于24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至代报单位D.传染病报告卡应至少保留1年答案:D15.以下哪种疫苗是用于预防结核病的()A.卡介苗B.乙肝疫苗C.百白破疫苗D.脊髓灰质炎疫苗答案:A16.对于传染病患者的隔离期限,正确的是()A.依据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确定B.依据患者的体征恢复情况确定C.依据传染病的最长潜伏期确定D.依据医生的判断确定答案:C17.以下哪种疾病属于人畜共患传染病()A.狂犬病B.艾滋病C.水痘D.流行性腮腺炎答案:A18.以下哪种消毒措施对芽孢无效()A.高压蒸汽灭菌B.干热灭菌C.紫外线消毒D.环氧乙烷消毒答案:C19.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措施是()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D.综合措施答案:D20.以下哪种传染病主要通过性传播()A.淋病B.疟疾C.流行性出血热D.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包括()A.呼吸道传播B.消化道传播C.接触传播D.虫媒传播答案:ABCD2.以下哪些属于乙类传染病()A.麻疹B.伤寒和副伤寒C.百日咳D.白喉答案:ABCD3.传染源包括()A.患者B.隐性感染者C.病原携带者D.受感染的动物答案:ABCD4.对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A.管理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D.以上都不对答案:ABC5.下列哪些属于物理消毒方法()A.煮沸消毒B.紫外线消毒C.微波消毒D.压力蒸汽灭菌答案:ABCD6.预防接种的种类有()A.人工自动免疫B.人工被动免疫C.被动自动免疫D.以上都不是答案:AB7.以下哪些疾病可通过血液传播()A.乙型肝炎B.丙型肝炎C.艾滋病D.梅毒答案:ABCD8.传染病的隔离方式有()A.严密隔离B.呼吸道隔离C.消化道隔离D.接触隔离答案:ABCD9.以下哪些属于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A.接触传播B.空气传播C.飞沫传播D.共同媒介传播答案:ABCD10.以下哪些是预防肠道传染病的措施()A.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食物B.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C.加强粪便管理,保护水源D.消灭苍蝇、蟑螂等传播媒介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所有传染病都具有传染性。()答案:√2.隐性感染者没有临床症状,所以不会成为传染源。()答案:×3.切断传播途径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关键措施。()答案:×4.预防接种后一定会产生免疫力。()答案:×5.对传染病患者的排泄物、分泌物等进行消毒属于终末消毒。()答案:×6.传染病患者一经确诊应立即隔离治疗。()答案:√7.医务人员在接触传染病患者后,只要洗手就可以避免感染。()答案:×8.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在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下发生、发展和转归。()答案:√9.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肺炭疽等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答案:×10.传染病报告卡填写时,只要填写患者姓名和诊断就可以。()答案:×四、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1.传染病的病程发展阶段包括潜伏期、()、症状明显期和恢复期。答案:前驱期2.霍乱的传播途径主要是()传播。答案:消化道3.对传染病患者的隔离期限是根据()来确定的。答案:传染病的最长潜伏期4.预防接种的途径主要有()、皮下注射、口服等。答案:肌内注射5.医院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是()传播。答案:接触6.消毒可分为()消毒和疫源地消毒。答案:预防性7.传染病流行的强度可分为散发、()、流行和大流行。答案:暴发8.对于肠道传染病患者的粪便,一般采用()消毒法进行处理。答案:含氯消毒剂9.医务人员在接触传染病患者时应采取()防护措施。答案:标准10.预防传染病的综合措施包括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答案:保护易感人群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简述传染病的诊断依据。答案:临床症状和体征:不同传染病有其特征性的症状和体征,如发热、皮疹、咳嗽等。实验室检查:包括病原体检查,如细菌培养、病毒核酸检测等;以及血清学检查,如抗体检测等,有助于明确诊断。流行病学资料:了解患者的发病地区、接触史、是否去过疫区等,对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2.简述预防接种的禁忌证。答案:免疫功能低下者:如先天性免疫缺陷病、艾滋病患者等。患有某些严重疾病者:如严重心脏病、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等。过敏体质者:对疫苗中的成分过敏。正在患某些急性传染病或处于传染病的潜伏期。近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3.简述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答案: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及时发现感染病例和危险因素。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对环境及医疗器械等进行消毒。规范无菌操作技术:医护人员严格遵守无菌原则。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正确洗手和手消毒。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避免滥用。妥善处理医疗废物:防止污染环境。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保持清洁。4.简述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应采取的紧急措施。答案:限制或者停止集市、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停工、停业、停课。封闭或者封存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食品以及相关物品。控制或者扑杀染疫野生动物、家畜家禽。封闭可能造成传染病扩散的场所。六、论述题(每题5分,共20分)1.论述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答案: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就是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过程,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基本条件。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且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如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侵入新的易感宿主前,在外界环境中所经历的全过程,包括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虫媒传播等。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群。影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自然因素如气候、地理环境等可影响病原体的生存、传播媒介的活动等;社会因素如生活条件、卫生习惯、人口流动、医疗卫生条件等对传染病的流行有重要影响。2.论述如何做好传染病的疫情报告工作。答案: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应严格按照规定的报告时限和程序进行报告。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等按照甲类管理的传染病患者或疑似患者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患者、疑似患者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及时向属地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于24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至代报单位。报告内容应准确、完整,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诊断、发病日期、报告日期等。同时,应建立健全疫情报告管理制度,加强对报告人员的培训和考核,确保疫情报告工作的及时、准确、规范。3.论述医院感染的特点及预防策略。答案:医院感染的特点:感染对象为医院内的患者、医护人员及其他工作人员。感染途径多,可通过接触传播、空气传播、飞沫传播等。病原体种类复杂,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往往与医院的诊疗操作、医疗器械使用等有关。具有一定的难治性,部分病原体耐药性强。预防策略: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及时发现感染病例和危险因素。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对医院环境、医疗器械、物品等进行严格消毒,防止交叉感染。规范无菌操作技术:医护人员在诊疗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原则。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正确洗手和手消毒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避免滥用,减少耐药菌产生。妥善处理医疗废物:防止污染环境。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保持清洁,定期进行环境消毒。对重点科室和重点人群加强管理和监测。4.论述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及意义。答案:管理传染源: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传染病患者,防止病原体传播给他人。对病原携带者进行管理,如定期检查、治疗等,避免其成为传染源。对受感染的动物进行处理,防止动物源性传染病传播。意义在于从源头控制传染病的传播,减少传染源数量,降低传播风险。切断传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