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应急预案(35篇)_第1页
专项应急预案(35篇)_第2页
专项应急预案(35篇)_第3页
专项应急预案(35篇)_第4页
专项应急预案(35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项应急预案(35篇)

最新专项应急预案篇1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加强对小浪底水利枢纽建设管理局水力发电厂(以下简称

“水力发电厂“)所辖电梯安全事故的防范,及时做好电梯安全事

故的应急救援处置工作,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最大限度

的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维护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特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小浪底建设管理局安全生产管理规定》

《小浪底建管局(黄河水利水电开发总公司)突发事故总体应

急救援预案》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水力发电厂所辖小浪底进水塔1号、2号、3号

电梯、小浪底1号、3号孔板洞中闸室电梯、小浪底坝顶控制中心

电梯、小浪底地面控制中心电梯、小浪底4号电梯发生的安全事故。

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防御和

救援相结合的原则c在应急处理中必须严格按照“保人身、保设备”

的原则进行。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加强联动、快速响应,最大限

度的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

3事件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根据水力发电厂突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可能发生的突发事故

如下:

(1)电梯故障或停电造成的人员被困。

(2)安全钳动作梯门无法开启造成的人员被困。

(3)安全系统故障或拽引绳断裂导致电梯坠落或冲顶。

(4)因火灾造成的电梯运行故障。

上述突发事故,可能产生从一般事故到特别重大事故,其危害

性不容忽视。

4事件分级

4.1电梯突发事故II级分级

4.1.1安全系统故障或拽引绳断裂导致电梯坠落或冲顶。

4.1.2因火灾造成的电梯运行故障。

4.2电梯突发事故III级分级

4.2.1电梯故障或停电造成的人员被困。

4.2.2安全钳动作梯门无法开启造成的人员被困。

5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5.1应急指挥机构

5.1.1应急指挥领导小组

组长:李明安

副组长:肖明

肖强

石月春

5.1.2应急指挥办公室

主任:刘连军

副主任:李玉明

5.1.3各专业应急小组

组长:王全洲

副组长:詹奇峰

刘连军

卢建勇

魏皓

李安

5.1.4后勤保障组

组长:李向涛

副组长:许滔

5.1.5应急救援队

(1)运行调度分厂应急救援队:

队长:王全洲

副队长:李鹏

赵珂

韩石成

(2)发电维护分厂应急救援队:

队长:卢建勇

副队长:陈伟

张海蛟

(3)水工分厂应急救援队:

队长:魏皓

副队长:于永军

王琳

(4)水电供应部应急救援队:

队长:李安

副队长:屈曙光

裘向勋

(5)现场救援队:

消防队:119

综合服务中心职工卫生室:5449刘小宁

5.2应急指挥机构的职责

5.2.1应急指挥领导小组职责

(1)组长负责指挥、协调水力发电厂对外停电及厂用电全停事

故的应急救援和处理,与外单位应急反应部门、机构进行联络,调

动厂内各种应急救援资源,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危害和损失,保证

相关人员的安全。

(2)副组长负责协助组长组织和指挥应急操作任务,向组长提

出应急反应对策和建议。在组长的指挥下分别指挥管辖部门按职责

开展应急救援行动,及时向组长汇报现场救援情况。

5.2.2应急指挥办公室职责

应急指挥办公室执行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的决定,负责组织、协

调、监督、指导水力发电厂突发安全事件应对工作,组织编制和修

订电厂应急救援预案,督促检查预案演练工作,应急预案启动后为

应急救援指挥部提供信息、预案、建议和指挥场所等,组织协调有

关应对突发安全事件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

5.2.3各专业应急小组职责

各专业应急小组在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开展应急

救援和事故处理工作。各专业应急小组对各个应急救援环节进行协

调,各成员按照管辖责任负责本部门的应急救援工作,采取措施尽

量将伤亡减小到最低程度,及时向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汇报现场救援

情况。

5.2.4后勤保障组职责

负责保证应急救援的交通、后勤、警戒、现场疏散及善后处理

工作,组织应急救援所需物资、材料、工具及其它物品,联系医疗

救护人员,做好受伤人员抢救及护理工作。

5.2.5应急救援队职责

在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各应急救援队负责本部门

所辖范围内应急救援和事故处理现场救援工作。

应急救援队队长召集各参与抢险救援部门的现场负责人研究现

场救援方案,制定具体救援措施,明确职责分工,指挥实施现场应

急救援工作。对各个应急救援环节进行协调,采取措施尽量将事故

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及时向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汇报现场救援情况。

副队长在队长的领导下协助队长工作。当队长不在时,行使队

长的权利与义务。

6预防与预警

6.1风险监测

6.1.1风险监测的责任部门为水工分厂、发电维护分厂和运行

调度分厂。

6.1.2风险监测的主要对象是可能引发电梯突发事故的安全管

理薄弱环节和重要环节,收集各种事故征兆,对事故征兆进行纠正

活动,防止该现象的扩展蔓延,逐渐使其恢复到正确状态,并建立

相应信息档案c其预防措施如下:

(1)电梯维保检修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操作,定期进行电梯维护保养,防止因检查不到位或缺陷造成电梯

事故。

(2)严格执行定期检验规定,并有检验合格证,确保电梯设备

及相应的安全附件符合规程规定。

(3)做好电梯使用人员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加强电梯紧

急情况时的应急操作知识培训,提高处置能力,杜绝误操作事故。

(4)加强电梯管理,避免人为破坏导致电梯事故的发生。

(5)加强电梯电源管理,避免停电导致电梯事故的发生。

6.1.3风险监测所获得信息的报告程序:获得的信息人直接报

告该室主任(值长),室主任(值长)按汇报程序通知本预案相关

人员。

6.2预警发布与预警行动

(1)电梯突发事故影响到人身安全和紧急工作时,将进行n级

预警。立即汇报电厂应急指挥办公室和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做好被

人员被困员人身安全的防护措施,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到事故现场

进行抢修,确保无人员伤亡和短时间内恢复设备正常运用。

(2)电梯突发事故不影响人身安全和紧急工作时,将进行ni级

预警。电梯管埋责任部门负责人立即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检修,

尽快恢复设备正常使用,并向电厂应急指挥办公室和应急指挥领导

小组汇报。

6.3预警结束

水力发电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根据事态的发展情况,确认无引

发电梯突发事故的可能性时,决定预警状态的解除。并将预警解除

信息通过电话、短信、网络等方式通知各应急处置组。

7信息报告

7.1水力发电厂24小时应急值班电话:。

7.2发生电梯突发事故时,按以下程序报告:事故发现人一室

主任(值长)一分厂(部门)负责人一厂应急指挥办公室一应急指

挥领导小组一局应急救援办公室。

7.3由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组长向上级主管单位汇报。

7.4报告内容主要包括:报告单位、报告人,联系人和联系方

式,报告时间,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现场情况;事故的简要经

过、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的初步估计;事故原因的初步分析;

事故发生后已经采取的措施、效果及下一步工作方案;其他需要报

告的事项。

8应急响应

8.1响应分级

8.1.1出现以下情况,则为电梯突发事故n级分级

(1)安全系统故障或拽引绳断裂导致电梯坠落或冲顶。

(2)因火灾造成的电梯运行故障。

8.1.2出现以下情况,则为电梯突发事故HI级分级

(1)电梯故障或停电造成的人员被困。

(2)安全钳动作梯门无法开启造成的人员被困。

8.2响应程序

8.2.1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启动本预案。

(1)电梯故障或停电造成的人员被困。

(2)安全钳动作梯门无法开启造成的人员被困。

(3)安全系统故障或拽引绳断裂导致电梯坠落或冲顶。

(4)因火灾造成的电梯运行故障。

8.2.2如果电梯突发事故为H级,该预案由电厂应急指挥领导

小组组长宣布启动;如果电梯突发事故为ni级,该预案由电梯管理

责任部门负责人宣布启动;

8.2.3各岗位人员按照本预案进行处理。

8.2.4各应急小组人员在接到事故报告后尽快到达事故现场进

行应急处理。事故应急救援程序见附件3。

8.3应急处置

8.3.1先期处置

当发现电梯突发事故后,事故现场人员应当迅速查清事故突发

原因及人员伤亡情况,迅速向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汇报情况,要对

全厂停电事故进行先期应急处置,根据需要和可能组织职工开展自

救互救。

8.3.2应急处置

(1)如果电梯突发事故为II级分级,要立即向电厂应急指挥办

公室和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汇报,由电厂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组长发布

命令启动执行本应急预案,做好被困人员人身安全的防护措施,并

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到事故现场进行抢修,确保无人员伤亡和短时间

内恢复设备正常运用。

(2)如果电梯突发事故为HI级分级,电梯管理责任部门负责人

立即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检修,尽快恢复设备正常使用,并向电

厂应急指挥办公室前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汇报。

8.4应急结束

满足下列条件时由总指挥下达应急救援终止命令。

(1)应急救援预案实施后,引起事故的危险源得到有效控制:

(2)现场所有人员撤离现场;

(3)不存在其它影响应急救援预案终止的因素;

(4)水力发电厂应急救援指挥部认为事故的发展状态必须终止

时。

应急救援预案实施终止后,应保护事故现场和物证,着手进行

事故的调查工作,经事故调查组批准后方可投入运行。

9后期处理

应急救援工作实施过程中,对因抢救伤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

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改变现场的,应做出标志并做详细记录,妥善

保存现场痕迹、物证。救援工作结束后,尽快恢复观测设施、设备

正常运行,恢复现场工作秩序。对事故过程中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

物损失做收集统计、归纳、形成文件,为进一步处理人身伤亡事故

的工作提供资料。在上级应急救援机构领导下,水力发电厂对电梯

突发事件的起因、性质、影响、责任、经验教训和恢复重建等问题

进行调查评估,对事故过程中的功过人员进行奖罚,妥善处理好在

事故中伤亡人员的善后工作,尽快组织恢复电梯安全运行。

10应急保障

10.1应急救援资源

相关应急救援资源由电梯管理责任部门生产人员根据现场条件

进行配备;所配备物品由后勤保障组负责提供。

10.2现场医疗救护

10.2.1如果现场发生人身伤害事故,应立即按照《电业安全工

作规程》上附录七规定的紧急救护法进行急救,同时通知局服务中

心医疗室赶赴指定位置。

10.2.2现场医疗救护过程中,本着先救命后治伤、先治重伤后

治轻伤的原则。

10.2.3现场救援队视实际需要派医护人员将伤病员向洛阳、郑

州的省、市级医院或专科医院护送。

11培训与演练

11.1培训时间

应急救援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培训,新入厂人员要按照工作要求

及时培训。

11.2培训内容

应急救援预案的组成和知识,应急救援人员的岗位职责,应急

救援组织中本人所承担的任务及各类事故救援技术,包括:

(1)消防器材的使用;

(2)个人的防护措施;

(3)危险源的辩识;

(4)事故报警;

(5)紧急情况下人员的安全疏散;

(6)各种抢救的基本技能;

(7)熟悉现场疏散线路;

(8)应急救援的团队协作意识。

通过培训使应急救援人员明确“做什么”、“怎么做”、“谁

来做”及相关法规所列出的事故危险和应急责任。

1L3演练

应急处置预案确立后,经过有效的培训,根据本专项预案的实

际情况及季节特点,水力发电厂相关人员每年组织演练一次。

通过演习达到下列目的:

(1)验证应急救援预案的可行性和符合实际情况的程度;

(2)提高救援队伍实际救援能力,测试应急培训的有效性;

(3)检验现有应急反应装置、设备和其他资源的充分性;

(4)提高与现场外的事故应急反应物、作部门的协调能力;

(5)通过演练来判别和改进应急预案和计划中的缺陷和不足。

12附则

12.1本预案由小浪底建管局水力发电厂负责制定和解释。

12.2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13附件

13.1应急救援人员联系方式。

最新专项应急预案篇2

为确保发生火灾时各项应急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

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上级教育部门文件精神,结合我

校工作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应急机构的组成

1、领导小组及职责

组长:校长

副组长:副校长

成员:教导、总务、少先队、教研组、班主任

主要职责: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强化工作职责,完善各项应急预案

的制定和各项措施的落实。

(2)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进行消防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组织、

指导全校消防安全常识的普及教育,广泛开展消防安全和有关技能

训练,不断提高广大师生的防范意识和基本技能。

(3)认真搞好各项物资保障,严格按预案要求积极筹储,落实

饮食、防冻防雨、教材教具、抢救设备等物资准备工作,强化管理,

使之保持良好战备状态。

(4)采取一切必要手段,组织各方面力量全面进行救护工作,

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点。

(5)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面保证和促进学校安全稳定。

2、灭火行动组及职责

组长:校长

副组长:副校长

成员:教导处、总务、少先队、教研组、班主任

主要职责:

利用学校配置的消防器材及有关设施,全力进行扑救。

3、通讯联络组及职责

组长:校长

副组长:副校长

成员:教导、工会、总务、少先队、教研组、班主任

主要职责:

迅速与学校保卫处或相关部门取得联系,引导人员和设施进入

事件地;拨打119消防电话,联络有关部门、个人,组织调遣消防

力量;负责对上、对外联系及报告工作。

4、疏散引导组及职责

组长:校长

副组长:副校长

成员:教导、总务、少先队、教研组、班主任

主要职责:

引导有关人员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并负责重要物品的看守工

作。

5、安全防护救护组及职责

组长:校长

副组长:副校长

成员:教导、总务、少先队、教研组、班主任

主要职责:

利用现有器材对伤员进行紧急抢救,联系有关医院抢救。

二、应急行动

应急前准备:

领导小组依法发布有关消息和警报,全面组织各项消防救护工

作。各有关组织随时准备执行应急任务。

应急过程行动:

1、领导小组得悉消防紧急情况后立即赶赴本级指挥所,各种救

护队伍迅速集结待命。

2、通讯组迅速发出紧急警报,疏散组组织仍滞留在各种建筑物

内的所有人员撤离C

3、灭火行动组组织有关人员对所属建筑进行全面检查,封堵、

关闭危险场所,停止各项室内大型活动。

4、灭火行动组加强对易燃易爆物品、有毒有害化学品的管理,

加强供电输电、保管室等重要设备、场所的防护,保证工作顺利进

行。

5、安全救护组迅速关闭、切断输电、供水系统(应急照明系统

除外)和各种明火,防止滋生其他灾害。

6、安全救护组迅速开展以抢救人员为主要内容的现场救护工作,

及时将受伤人员转移并送至附近救护站抢救。

7、灭火行动组加强对重要设备、重要物品的救护和保护,加强

校园值班值勤和巡逻,防止各类犯罪活动的发生。

三、火灾后有关行动

1、加强对广大师生的宣传教育,做好师生、家长的思想稳定工

作。

2、加强各类值班值勤,保持通讯畅通,及时掌握学校情况,全

力维护正常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

3、迅速了解和掌握学校火灾情况,及时汇总上报。

最新专项应急预案篇3

1.目的

为预防和减少烟气排放超标排放,对环境空气的影响,保证周

围居民的生活健康,特制定应急预案。

2.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夏河安多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回转窑发生烟气超标

排放事故。

3.事故类别及识别

3.1轻微超标:

日常运行过程中,工况不稳、水泵压力偏低,以及塌料所造成

的短时或暂时烟气超标现象。

3.2严重超标:

指由于人员操作失误以及设备故障所造成的连续4小时烟尘严

重超标现象。

4.应急机构

4.1以夏河安多水源有限责任公司应急指挥部成员为准。

4.2职责:

1)负责对日常回转窑运行中除尘设施的运行情况及维护进行监

督检查,对一些不合理或轻微超标现象等进行现场处理。

2)负责查找烟气排放超标原因,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指挥部意见

实施可行紧急控制方案。

3)负责对范围内除尘系统的日常运行、维护和管理。

5.事故预防措施

5.1防止回转窑烟尘超标,必须保证除尘系统各个环节均处于

正常状态,任一环节出现故障都不能保证除尘系统连续稳定运行,

所以,回转窑正常运行中,每小时巡回检查除尘系统必须作为一项

被巡回检查的重点项目,有问题尽早发现,尽快处理避免烟尘超标

事故。

5.2要保证除尘增湿塔水压及管路的畅通。链运机正常运转,

减少二次污染。

5.3检修材料准备充分,必须从每个环节上重视,才能尽可能

的预防烟尘超标。

6.事故应急救援程序

6.1接警

6.1.1巡检工发现问题后,应立即向车间主任汇报,并由主任

报告技术动力部,

如发现严重超标,应急小组到现场停止设备运行及时组织人员

和材料进行抢修,同时向公司应急指挥部汇报。

6.1.2事故应急组接到总指挥命令后,应立即通知应急组成员

和各专业组人员到调度室集中,并通知救护、消防、治安保卫、污

染控制、环境监测等方面立即赶赴事故现场。

6.1.2如在短时间内不能处理的由公司应急指挥部协调,并由

技术动力部向上级环保及有关部门汇报,进行协调处理。

6.1.3事故抢险组同时根据总指挥的指示,按国家有关规定立

即将发生事故的基本情况上报给上级领导及当地有关行政部门。

6.1.4应急启动后,要求尽快作到应急救援人员到位,调配救

援所需的应急资源,派出现场指挥协调人员和专家技术组赶赴现场。

6.2应急响应级别的确定

应急救援指挥部组长接到汇报后,应组织应急组成员迅速做出

判断,确定警报和响应级别,下达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的命令。

6.3应急启动

应急启动后要求尽快做到应急救援人员到位,调配救援所需的

应急资源,派出现场指挥协调人员和专家技术组赶赴事故现场。

6.4救援行动

6.4.1现场指挥人员到达事故现场后,事故车间知情人员要立

即汇报详细的事实情况。

6.4.2在运行中巡检工及现场工作人员发现烟尘轻微超标,应

立即通知车间主任,检查收尘器,排除故障。

6.4.3如发现严重超标,由技术动力部汇报指挥部组织人员知

材料,进行事故应急方案。

6.4.4烟气严重超标,应停止回转窑运行并按以下顺序开始检

查:除尘器一收尘袋一除尘管路一增湿塔一沉淀池一水泵一空压机。

发现一处有问题应及时处理,

依次查到最后一个环节,直至排查并处理完事故问题。

6.4.5在事故现场抢救中,若事态扩大,抢救力量不足事故无

法得到有效控制,

停止作业的情况下现场应急组及现场应急指挥人员要立即上级

汇报,并请示环保部门进行协助。

6.5应急恢复

6.5.1应急救援行动完成后,进入临时应急恢复阶段,现场应

急组要组织现场清理、人员清点和撤离。

6.5.2应急解除:事故应急处理完进行检修、试运行。试运行

合格后应急组组长宣布应急响应结束,正式点火投入使用。应急人

员撤回。

6.6应急保障要求

根据公司应急救援保障组进行相应落实。

7、附则

7.1预案管理与更新

随着应急救援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修改和完善,部门职责或

应急资源发生变化,或者应急过程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和出现新的情

况,应及时修订完善本预案。

7.2奖励与责任追究

7.2.1奖励

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工作中,有下列事迹之一的个人,应

依据有关规定给予奖励:

(1)出色完成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任务,成绩显著的,给予

奖励1000元;

(2)对防止或挽救突发环境事件有功,使公司和员工的生命财

产免受或者减少损失的,给予奖励5000元;

(3)对事件应急准备与响应提出重大建议,实施效果显著的,

给予奖励20_元;

(4)有其他特殊贡献的,给予奖励1000元。

7.2.2责任追究

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按照有关法

律和公司管理制度对有关责任人员进行处理。

(1)不认真履行环保法律、法规,而引发环境事件的,处以责

任人100-200元的经济处罚;

(2)不按照规定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拒绝承担突发环

境事件应急准备义务的,处以责任人100-200元的经济处罚;

(3)不按规定报告、通报突发环境事件真实情况的,处以责任

人100-500元的经济处罚;

(4)拒不执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不服从命令和指挥,或

者在事件应急响应时临阵脱逃的,处以每人500To00元的经济处罚;

(7)散布谣言,扰乱正常生产秩序的,处以责任人5007000

元的经济处罚,开除厂籍;

(8)有其他对环境事件应急工作造成危害行为的,处以责任人

100-200元的经济外罚。

7.3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最新专项应急预案篇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

规要求,结合公司实际,经经理层研究,特制定本《斯派尔矿业有

限责任公司机电运输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一、预案编制目的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斯派尔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发生机电、运输事

故时,用于指导事故抢险救灾处理及日常培训和演练。

二、主要编制依据

本《预案》编制主要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及相关的技术标准

如下: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四)《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五)《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

(六)《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规定》

(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八)《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九)《煤矿安全规程》(20—版)

(十)《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发

(20_)24号)

(十一)《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安全监管总局等部门关于加强应

急管理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_)13号)

(十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

(国办发(20_)59号)

(十三)《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安监总

应急(20_)196号)

(十四)《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AQ/T9002-20_)

(十五)《枣庄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

案》

三、预案级别

本预案为企业级。

四、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事故类型主要有:

(一)矿井机械电气事故。即出现机械电气设备故障,易造成

全矿停电、停风,提升运输、排水中断或人身触电、机械损伤等,

危及生产及人身安全,或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二)矿井主副井提升事故。即出现主提升绞车断绳跑车,易

造成人员伤亡,或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三)矿井主辅运输事故。即出现主运输皮带断带,电瓶车撞

人、追尾、斜井运输跑车等重大事故,危及生产及人身安全,或造

成重大经济损失。

五、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本着“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始终把保障职工群众的

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以最短的时间恢复设备的正常运行,

解除事故对人身的威胁,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最大

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

六、响应分级

根据机电运输事故严重程度、可控性和救灾难度,将重大机电

运输事故响应级别分为I级、n级、in级。

I级:发生机械电气事故、主副井提升、主辅运输事故,造成

人员伤亡或生产中断12小时以上,不能及时恢复的。

n级:发生机械电气事故、主副井提升、主辅运输事故,造成

人员伤亡或生产中断6小时以上,不能及时恢复的。

iii级:发生机械电气事故、主副井提升、主辅运输事故,造成

生产中断,6小时以内能够恢复的。

七、事故救援组织机构及其组成单位、组成人员、职责分工

为做好机电运输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公司成立机电运输事故

专项应急救援指挥部。

总指挥:总经理

副总指挥:机电副经理、副经理兼总工程师

成员:其他副总经理、副总师和各有关单位部门的主要负责人

职责:一是负责本专项应急预案的救援队伍组建、配备相关器

材和装备。二是负责本专项应急救援预案的学习、贯彻、演练和实

施。三是机电运输事故发生后进行分析判断,决定是否启动本预案,

启动本预案后,全面负责应急救援工作,包括人员、资源配置、应

急队伍的调动。四是组建现场指挥部、确定指挥人员、救援队伍。

五是指挥、调度应急救援队伍和资源配置,包括抢险救灾、医疗救

护、保卫和救援物资、善后处理等;六是评估事态发展程度,决定

是否启动其它相关专项预案。七是根据事态发展,决定是否请求外

部援助。八是批准本预案的终止。

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生产技术部,由生产

技术部副部长兼任办公室主任,生产技术部、调度室、机电工区、

通防工区、供应科有关人员为办公室成员,具体负责协调各小组开

展应急救援工作以及定期发布应急救援的有关情况。

职责:在应急救援指挥部的直接领导下,全面负责物资、设备、

后勤等项工作的组织协调,完成应急救援指挥部交办的各项任务。

根据应急救援工作需要,设现场、技术、物资供应、资料(宣

传)和后勤等5个专业工作组。

(一)现场工作组:由机电副经理任组长,成员由生产副总师、

安全监察处和救护队等专业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紧急调动一切人

员、物资、设备,争取将机电运输事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二)技术工作组:由副经理兼总工程师任组长,成员由安全

监察处、生产技术部、调度室、机电工区、通防工区、供应科有关

人员组成。负责分析事故特征、性质,预测将波及的范围及趋势,

制定救援方案和措施。并按速报制度的规定及时上报。同时,参与

事故的协助调查和分析处理。

(三)物资供应组:由供应科科长任组长,成员由供应科有关

人员组成。负责确保抢险材料、工具、设备的供应。

(四)资料(宣传)工作组:由综合办公室主任任组长,成员

由生产技术部、机电工区、通防工区的有关人员组成,负责做好受

威胁职工、群众撤离避让的思想工作,宣传抢险救灾过程中的先进

人物和事迹。

(五)维稳后勤工作组:由分管后勤的副经理任组长,成员由

保卫科、工资、财务、卫生室等相关人员组成。负责设置警戒、抢

救伤员、抢险救灾人员的生活和事故的善后处理。

八、预防与预警

(一)危险源监控

1、矿井供用电危险源监测监控及预防措施

⑴主要监测监控措施

微机监控;电气试验;保护整定。

⑵主要预防措施

A、正常情况下,矿井电源应采用分列运行方式,一回路运行时

另一回路必须带电备用,保证供电的连续性。

B、井下不得带电检修,搬迁电气设备、电缆和电线。

C、非专职人员或非值班工作人员,不得擅自操作电气设备。

D、防爆电气设备必须三证齐全,方可下井使用,禁止使用淘汰

设备。

E、认真开展雨季“三防”检查、整改工作,供电线路定期检查。

F、井上、下电气控制设备、动力变压器、各种保护必须齐全可

靠。

G、积极推广采用综合自动化控制设备。

H、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现场交接班,加强设备巡回检

查。

I、高压电气设备的检修和调整工作,执行两票和施工措施。

J、对电气设备和电缆按《电气安全工作规程》规定做好电气试

验。

2、矿井提升危险源监测监控及预防措施。

(1)、主要监狈!监控措施

A、投入运行中的提升装置每半年必须进行一次检查,每一年进

行一次测试。

B、每班要进行一次过卷保护试验,维修工对保护定期试验。

C、每天必须对提升钢丝绳进行一次检查。

D、主提升绞车必须有后备保护。

E、绞车司机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度。

(2)、主要预防措施

A、应用自动化控制设备。

B、坚持设备维修、检查、保养制度。

C、禁止使用淘汰设备。

D、涉及安全生产的煤矿设备必须有煤安标志。

E、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F、严格按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程措施操作。

G、提升钢丝绳在运行中受到突然停车等猛烈拉力时,必须立即

停车检查。

H、各种保护必须齐全、灵敏、可靠,并定期试验,做好记录。

I、提升装置使用中的钢丝绳要做定期检验,检验的安全系数小

于规定值时必须更换。主提升装置必须具备绞车说明书、电气系统

图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资料,并妥善保管。

J、主提升绞车配备正、副司机,严格正规操作,按章作业。

K、作业人员应掌握应急处置措施。

3、矿井主辅运输危险源监测监控及预防措施

(1)、主要监控措施

A、采用矿井轨道运输信、集、闭系统;应用主运输皮带集中监

控系统。

B、每年对使用和备用的电瓶车进行年审。

C、对使用中的矿车连接装置每年做一次拉力试验。

D、对斜巷提升钢丝绳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周期和项目

进行拉力试验。

E、对架空人车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周期和项目进行试

验。

F、加强监督检查。

(2)、主要预防措施

A、加强对电瓶车的安全检查,电瓶车的闸、灯、警铃、连接装

置和撒砂装置任何一项不正常时,都不得使用该电瓶车。电瓶车运

输时,巷道内应装设路标和警标;在行车、行人道口处要安装使用

平巷语言报警装置C

B、司机必须持证上岗,按信号和调度指令行车,开车前必须发

出信号,机车运行中,严禁司机将头或身体探出车外,司机离开座

位时,必须切断电动机电源,将控制手把取下,扳紧车闸,但不得

关闭车灯。

C、电瓶车同一轨道同一方向行驶时,必须保持至少100m的距

离;禁止行车行人,电机车在行至行车、行人道口时,司机要减速

慢行。

D、严禁扒、跳电瓶车。严禁同时运送有爆炸性、易燃、腐蚀性

的物品或附挂物料车。

E、斜巷运输严禁超挂车,钢丝绳按规定进行检查和试验,钢丝

绳出现压扁、破股、断丝超限和锈蚀现象要立即更换;挡车装置和

跑车防护装置要做到齐全、可靠。

F、安装应用皮带断带保护装置、在线监测系统,以及正常使用

堆煤、防滑、防跑偏、烟雾、超温及自动洒水装置等安全保护装置。

G、加强对架空人车电机失压、短路、断相、过载动作、掉绳脱

槽、越位保护动作、人车欠速、过速保护动作的检查和试验,做到

安全、可靠。

(二)预警行动

1、对可能造成机电运输事故的危险源加强调度、检查。

2、对可能酿成较严重机电运输事故的预兆,基层单位要立即上

报调度室,值班人员必须按规定立即通知分管领导、主要领导,按

领导指令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方案,消除事故隐患。整改期间须制定

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九、事故报告和处置程序

机电运输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应迅速将灾害情况汇报调度室,

由调度室根据机电运输设备设施的破坏程度、严重程度和有可能波

及的范围或事故扩大的可能性,决定现场及影响范围内人员的安全

撤退路线、撤退方式、方法,撤退到安全地点待命(待命地点必须

有联系电话)。并立即通知值班领导和应急救援指挥部,由总指挥

决定启动本专项应急救援预案。同时,按速报制度的规定及时上报

(上报的内容包括:事故发生单位概况;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

以及事故现场情况;事故的简要经过;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

的伤亡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已经采取的措施;其他应

当报告的情况等)C

(一)预案启动后处置程序

1、根据事故的类别、性质,影响范围和严重程度,由指挥部安

排有关部门负责人进行编制事故抢险救灾的方案和防止事故扩大和

事故有可能扩大的应急措施,报指挥部批准后执行。

2、在抢险救灾过程中如遇意外情况变化需要修改抢险救灾方案

和措施时,必须立即报告指挥部,由指挥部决定方案和处理措施的

修改。

3、救护队应首先到达现场组织侦查工作,准确探明事故的性质、

原因、范围、遇难人员可能所在位置以及现场的通风瓦斯情况,为

指挥部制定抢险救灾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4、指挥部对参加事故抢险救灾的人员必须统一指挥,并落实抢

险救灾人员进入事故现场警戒区域的登记、报告制度和出入警戒区

域发放许可证制度c凡出入警戒区域范围的有关人员必须持有指挥

部发放的通行证。灾区站岗人员必须严格盘查,认真记录。并严格

执行现场交接班签字制度,注明交接班时间、地点和人员出入情况。

5、根据事故现场的实际情况和扩大的可能性决定切断区域供电,

并挂上停电牌,严格执行停送电的管理制度。未经指挥部的同意不

得取牌送电。

6、在抢险救灾过程中,必须确保井下供风系统正常、可靠、稳

定,未经应急救援指挥部的同意,不得随意停风或改变风流方向。

并落实好停电、停风撤人的措施。

7、安排专业人员,按照有关规定,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

按指挥部布置的监测监控地点,对事故区域内的瓦斯变化情况,有

毒、有害气体的浓度,以及有关需要检测的相关数据、参数进行定

期的监测监控,并及时将收集的情况资料和实测数据提供给指挥部,

以便指挥部及时做出决策或调整抢险救灾方案。

8、处理事故期间,根据抢险救灾需要,有关设备、设施、器材、

物资等要及时供给、迅速到位,确保抢险救灾的顺利进行。

(二)救援措施

1、供用电事故处理

(1)、矿井一回路停电后,立即查找原因,断开故障点,投入另

一备用线路,恢复矿井供电;在全矿停电或通风系统停电后,如不

能即刻恢复时,必须立即通知井下受影响的地点,立即停止工作,

切断电源,工作人员先撤到进风巷道内。

(2)、停送电操作要按照指挥部的指令进行,不准擅自操作。

⑶、在电气设备、电缆着火时,立即切断电气设备、电缆的电

源,再用相应的灭火器材来灭火。

⑷、由指挥部决定是否启动其它相关预案。

2、触电事故处理

⑴、迅速切断电源,使触电者脱离受电流危害的状态。

(2)、将脱离电源后的触电者迅速移至通风较好、较干燥的地方,

使其仰卧,将上衣与裤带放松。

(3)、对触电者进行心脏复苏、人工呼吸和创伤包扎。

3、提升断绳及伤亡事故

(1)、矿井出现断绳事故时,救援小组安排专业人员携带安全用

具、专用工具以及通讯工具迅速到达现场,及时对伤者进行现场抢

救和升井抢救,并保护好现场。

(2)、处理好现场及周围的不安全因素,加固巷道支护,控制过往

行人和车辆。

(3)、抢救小组人员根据现场情况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4)、现场抢救过后,组织有关部门对事故现场进行勘察、分析。

4、主辅运输事故及机械伤亡事故

⑴、发生主辅运输事故或机械伤亡事故后,现场人员要及时对

伤者进行现场抢救和上井抢救,并保护好现场。

⑵、处理好现场及周围的不安全因素,控制过往行人。

⑶、抢救小组人员根据现场情况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⑷、现场抢救过后,组织有关部门对事故现场进行勘察、分析。

十、现场人员自救、互救和紧急疏散、撤离

(一)现场任何人员发现出现机电运输事故,应首先切断电源,

并迅速向调度室汇报。

(二)施工现场工作人员要利用现有的条件抢救伤员,现场条

件不许可时,不得冒险营救,以免出现新的伤亡。

(三)区(队)长、班(组)长在接到撤退命令后,要立即清

点本施工班组现场工作人员,按指挥部的命令及规定的路线,撤离

到指定位置,撤退到预定的待命位置或安全地点后,区(队)长、

班(组)长应立即重新清点本班组人数,清理完毕后,立即汇报给

调度室或本单位值班室。

十一、扩大应急措施

当发生的机电运输事故仅靠矿自身救援力量无法控制,有可能

造成更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时,要及时向当地政府机构和相应救

援队伍进行联系请求支援。同时向集团公司信息化调度中心报告。

十二、事故现场的保护措施

为保证事故调查取证客观公正地进行,对事故现场要进行保护。

(一)事故发生后,应采取一切手段现场救助、救护受伤人员,

并积极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二)在抢险救援过程中,为抢救受伤人员必须移动物体时,

必须做好现场标志C

(三)尽可能的对现场物证进行收集、并将收集到的物件注明

地点、时间、物件名称、收集人员,收集到的物体应保持原样,不

准冲洗、擦拭,收集物件必须不少于两人一组。

(四)对现场要采取措施进行认真地保护,凡与事故有关物件、

痕迹、状态等均不得破坏。

十三、事故应急救援终止程序

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事故应急救援抢险情况,确认符合如下条

件时,可终止应急救援程序:

(一)受伤人员和死难者转移出事故现场,死难者善后已得到

妥善处理。

(二)事故危险解除,事故周边地区人员不再受事故伤害。

(三)事故现场取证工作已结束,事故原因已调查清楚。

(四)上级主管部门同意事故终结。

十四、生产恢复措施

救援工作结束,确认事故区域内已无危险源存在后,方可清理、

重建或恢复供电、生产系统。

十五、机电运输事故应急救援物资设备标准表

序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

1灭火器MF-8个4

2矿用真空断路器VS1-6/1250台4

3户内高压真空断路器ZN5-10/110-20台4

4避雷器FZ-110J个3

5避雷器2FZ-20个1

6冷缩三芯中间接头QS20_-l套4

7高压电缆YJV22-8.7/10kV

3185mm2m500

8喷灯PD-3个2

9塑料绝缘带20inm盘20

10汽油120#Kg10

11断线钳500mm把2

12安全带条20

13雨衣身20

14葫芦5吨台4

15声光信号装置D_-l台6

20对讲机对3

十六、事故报告及应急救援通信联系方式

单位或职务联系电话单位或职务联系电话

调度室#号键或8993工资科8859

总经理8866供应科8831

生产副经理8862财务科8858

副经理兼总工程师8869综采工区8886

生产技术部8868掘进一区

安全监察处掘进二区

机电工区值班室感矿集团调度室

通防工区值班室墨红煤管分局

综合办公室8828矿兼职救护队8840

保卫科8840

本《预案》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最新专项应急预案篇5

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物体打击是指物体在重力或其它外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

人体造成人身伤害事故,物体打击事故在施工中较为普遍,占有的

比例较大,属多发性事故。物体打击事故发生的范围比较广泛,极

易造成人员死亡的严重后果。对受伤人员的救助必须分秒必争,立

即采取止血及其他救护措施,并尽可能使伤者保持清醒,同时及早

地与当地医疗部门联系,以保护伤员生命,减轻伤情,减少痛苦,

最大限度地减轻事故所带来的伤害。

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按照“安全第一,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常备不懈;资源共享,

应急迅速”的基本方针,利用现场资源自救、互救;切实加强施工

人员的安全防护,最大限度地减少物体打击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

危害。

3、组织机构及职责

3.1应急救援指挥机构网络图

3.2应急指挥机构人员职责

3.2.1总指挥职责

(1)本公司安全事故应急响应的总负责人;

(2)负责事故现场的指挥和协调;

(3)组织各应急救援小组进行救援活动;

(4)在紧急状态结束后,指导处理善后事宜;

(5)及时组织召开事故分析会,坚持“四不放过”原则,防止

类似事故的重复发生。

四不放过:

1.原因未查清

2.责任人未处理

3.责任人及群众未受教育

4.整改措施未落实

3.2.2副总指挥职责

(1)协助总指挥做好事故现场的指挥和协调;

(2)对现场事故进行评估,根据评估采取相应的应急救援措施;

(3)做好消防、医疗、交通管制、抢险救灾等公共救援部门的

联系工作:

(4)在紧急状态结束后,协助总指挥处理善后,并参加事故的

调查和处理。

3.2.3通讯联络组组长职责

(1)确保与最高管理者和外部联系畅通、内外信息反馈迅速;

(2)确保各小组成员之间的联系畅通;

(3)负责应急过程的记录与整理。

3.2.4技术支挣组组长职责

(1)指导抢险救援人员实施应急方案;

(2)针对救援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完善应急方案;

(3)提供防止事故扩大的临时应急方案和措施;

(4)绘制事故现场平面图,标明重点部位,向外部救援机构提

供准确的抢险救援信息资料。

3.2.5抢险救援组组长职责

(1)负责实施抢险救援的应急方案和措施;

(2)寻找受害者并转移至安全地带;

(3)抢救事故现场的物资设备,尽可能减少财产损失;

(4)对场区内外进行有效的隔离,保证应急救援通道畅通;

(5)及时向总指挥汇报救援活动进展情况,提出应急救援簿议。

3.2.6医疗救护组组长职责

(1)在外部救援机构未到达前,对受害者进行必要的抢救(如

人工呼吸、包扎止血、防止受伤部位受污染等);

(2)使重度受害者优先得到外部救援机构的救护;

(3)协助外部救援机构转送受害者至医疗机构,并指定人员护

理受害者。

3.2.7物资供应组组长职责

(1)保证应急救援物资的配备到位;

(2)迅速调配抢险物资器材至事故发生点;

(3)为抢险人员提供安全配备;

(4)及时提供后续抢险物资。

3.2.8后勤保障组组长的职责

(1)保障系统内各组人员必须的救护用品及生活物质的供给;

(2)负责事故发生时相关单位、新闻媒体的接待工作;

(3)协调做好事故善后工作。

3.2.9各项目的应急组织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公司、分公司制定的生产安全

事故综合应急预案,项目应编制针对本项目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

案并建立对应的应急救援组织,各项目应按应急预案的要求,配备

必要的抢险救援所需的各类机(工)具和物资材料,建立强有力的

抢险后勤供应保障体系。组织开展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培训

教育和宣传工作。一旦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应及时向分公司、公司和

所在她政府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

4、预防与预警

4.1危险源监控及预防

项目部应根据国家、行业标准,结合实际施工情况,对施工现

场办公区、生活区、作业区的存在物体打击的危险源进行详细辩识,

并评价出重大危险源。针对重大危险源,采取相应的措施、方案,

进行监督控制。

物体打击事故基本安全要求:

4.1.1强化安全教育,提高安全防护意识,制定完善的操作规

程,作业人员在作业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4.1.2高处作业应进行交底,高处作业时使用的工具,应放入

工具袋或工具箱内或用小绳捆绑于手臂上,防止落下伤人,严禁抛

掷工具、物品;

4.1.3合理组织交叉作业,采取防护措施;

4.1.4设备设施内吊装物体时,应编制专门施工方案;

4.1.5经常检查机械设备的防护装置,确保其灵敏、可靠;

4.1.6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按规定配戴好安全帽。应在规定

的安全通道内出入加上落,不得在非规定通道位置行走;

4.1.7拆除或拆卸作业要有施工方案,有交底,设置警戒区域,

有人监护;

4.1.8起重吊装作业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落实“十不吊”

措施;

4.1.9安全通道上方应搭设双层防护棚,防护棚使用的材料要

能防止高空坠落物穿透;

4.L10材料堆放控制高度,特别是临边作业。

4.2预警行动

项目部要针对生产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和突发紧急

事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风险分析和安全评价工作,当发现存在

重大安全隐患时,以隐患整改通知、通报等形式传递预警信息,并

责令责任单位立即进行隐患整改,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复查,督促

消除隐患,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外置,实现事前预防、降低损

失目的。

5、信息报告程序

5.1报告程序

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

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发生死亡、重伤或

重大经济损失事故时,应立即向现场应急指挥部报告,指挥部或事

故单位负责人应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

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前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5.2报告内容

事故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发生事故的单位名称及工程详细名称:

(二)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

(三)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四)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

(五)事故抢救处理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

(六)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事故抢救和处理的有关事宜;

(七)事故的报告单位、签发人和时间。

5.3报警方式

报告事故单位必须严格保护事故现场,并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抢

救人员和财产,防止事故蔓延扩大。因抢救伤员、防止事故的扩大

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必须做出标志、拍照、录

像、详细记录和绘制事故现场图,并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

封存内业资料,为事故调查提供原始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隐

瞒、谎报。

当自有应急无法保证控制事态发展时,应寻求外部支援。

6、应急处置

6.1响应分级

按安全事故灾难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应急响应级

别原则上分为I、II、IH级。当达到本预案应急响应条件时,事故

单位应启动本预案,并根据事故等级及时上报。

6.1.1I级应急响应:

①造成3人以上死亡(含失踪)、10人以上重伤的事故;

②大面积基坑坍塌、脚手架坍塌等较大影响事件;

③需要启动I级应急响应的其他事故。

6.1.2H级应急响应

①造成3人以下死亡(含失踪)、3T0人重伤事故;

②发生与安全生产有关的,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事件;

③需要启动H级应急响应的其他安全事故。

6.1.3发生HI级(3人以下重伤、其他安全事故)应急响应的安全

事故,由事故单位按其制订的应急预案启动。

6.2响应程序

6.2.1应急领导小组接到事故报警后,初步判断险情和响应等

级,确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

6.2.2立即向分公司和公司安全监察处报告。

6.2.3通知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做好应急准备。

6.2.4事故现场负责人利用现场资源纽织抢险救援行动,并请

求当地政府、业主、医疗救护,消防机构等应急支援。

6.2.5分公司领导及相关人员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调动分公

司内部资源,组织、指挥、协调抢险救援方案和行动。

6.2.6配合各级政府采取的警戒、治安、救援、消防、环保、

交通管制、人员疏散等应急措施。

6.2.7随时向总公司报告事态发展情况。

6.2.8做好相关人员的思想工作,保持队伍稳定。

6.2.9做好应急恢复工作。

6.2.10当需要扩大应急时,由分公司应急指挥组总指挥决定,

向公司或地方政府部门请求支援。

6.3处置措施

当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后,抢救的重点放在颅脑损伤、胸部骨折

和出血上进行处理C

6.3.1当施工人员发生物体打击时,急救人员应尽快赶往出事

地点,并呼叫周围人员及时通知医疗部门,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

况、部位、伤害性质,尽可能不要移动患者,尽量当场施救。如果

处在不宜施工的场所时必须将患者搬运到能够安全施救的地方,搬

运时应尽量多找一些人来搬运,观察患者呼吸和脸色的变化,如果

是脊柱骨折,不要弯曲、扭动患者的颈部和身体,不要接触患者的

伤口,要使患者身体放松,尽量将患者放到担架或平板上进行搬运。

6.3.2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

挤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

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6.3.3出现颅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昏迷者应平卧,

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苫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

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

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

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医院治疗。

6.4应急心理辅导

6.4.1在事故发生时,现场管理人员要不停的高声喊话,快速

向安全区域集中人员,避免施工人员在慌乱中乱窜乱跑,劝其集中

后能平静的等待救援;

6.4.2在事故稳定后,对现场人员往外疏散时,管理人员要先

对被疏散人员进行心理上的安慰,向被困者说明救援工作马上开始,

要求其安静下来等待救援,避免其在慌乱中大喊大叫或用力挣扎,

造成体力的消耗或加重自己的伤势;

6.4.3如果被坦、压人员短时间内无法救出,对被埋、压者进

行心理安慰,使其心情平静,便于救援者采取合理和有效的措施进

行救援。

6.4.4对在事故中造成身体致残人员做好心理抚慰工作,使其

树立生活的信心和勇气,以便其有良好的心态接受医生的治疗;

6.4.5对有亲友在项目伤亡的人员,要调动其工作,由公司安

排在其它项目工作或劝其休息一段时间,避免其在同一项目上工作

有心理阴影,从而情绪低落引发意外事故。

6.5应急结束与恢复

当事故已得到控制,不再扩大发展,伤员已得到相应的救护,

现场险情已排除,现场经检测没有危险,现场救援工作视为结束,

此时可以由指挥部发布指令,解除紧急状态,并通知相关单位或周

边社区,事故危险已解除。

项目部应配合政府有关部门进行现场取证、事故调查和事故原

因分析,写出事故报告,拟定纠正预防措施并组织实施。

应急结束后,经批准,项目部应组织现场清理,尽快恢复生产,

并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7、保障措施

应急物资的准备是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保障,项目部应根据潜

在事故性质和后果分析,配备应急救援中所需的物资器材、救援机

械和设备、交通工具、医疗设备和药品、生活保障物资等。根据建

筑工程事故类别、特点以及应急救援工作的实际需要,应急救援物

资在施工现场配备,并应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协调好社会资源,

以保证应急状态时的调用和扩大应急之需。

7.1常用物资装备

7.2社会应急资源

挖掘机、装载机、起重机、切割器具、顶升机具、发电设备等。

社会资源单位联系电话:(项目确认应急资源联系电话:如119等)

公司设应急救援值班室,电话:

施工现场应急救援责任人电话(根据工程确定)

最新专项应急预案篇6

1、事故类型及危险程度分析

1.1动火作业(电焊、风焊)、压力容器(乙烘、氧气瓶)水

工建筑频繁使用,均属于高危作业、高危物品,违章作业导致火灾

或爆炸事故影响非常大,群死群伤几率高,须严格按照国家规定,

采取各项控制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

1.2火灾和爆炸事故主要危险源:

动火作业:电焊、气割

危险化学品:天那水、油漆、硅烷、汽油、柴油等

压力容器:气瓶、空压机

用电火灾:用电短路或用电负载过大发热引起火灾

2、应急处置的基本原则、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2.1应急处置的基本原则:

2.1.1优先切断火源,控制火灾蔓延的原则;

2.1.2利用现场资源自救、互救的原则;

2.2组织机构及职责:见(3.2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2.3火灾和爆炸事故应急救援组织为项目部应急救援指挥小组;

3、火灾和爆炸事故预防措施

3.1加强对可燃物和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

3.2办公室、职工宿舍、饭堂、施工现场设备、材料堆放场所

配备充足有效的灭火器材。

3.3按规定设置乙块和氧气瓶的库房,气瓶储室通风要良好,

在库房门口张挂醒目的防火警示标示,配备充足有效的灭火器材。

3.4乙块和氧气的使用和存放要符合有关规定。

3.5在易燃易爆场所(东简镇液化石油气库码头旁边)动火作

业,必须先办理“三级”动火审批手续,领取动火作业许可证,并

做足防火安全措施,方可动火作业,动火时要设专人值班,随时观

察动火情况。

3.6严禁对盛装过可燃气体的容器进行焊割。

3.7焊割作业人员必须经专门培训,考试合格取得焊工证后,

方可上岗,在作业时应做到“八不”、“四要”“一清”。

3.8危险化学物品须存放在通风阴凉总,化学性质相抵触的物

品不得混合存放;危险品存放点与明火的距离不得小于10米。

3.9火灾与爆破危险环境内须按规范配备足量消防器材,消防

器材应放置在显眼位置。

3.10现场设置安全通道和消防水池,消防通道不得堵塞,水池

水满,消防泵可随时开机使用。

3.11定期检查消防设备设施,保证设备设施可正常使用。

3.12职工宿舍不准乱接乱拉电线,不准在电线上凉挂衣物,不

准在宿舍内使用明火、电炉、气化炉具,不准使用电热器具和烧香

拜神,严禁躺在床上吸烟。

4、报告制度与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4.1报告制度:见(生产安全事故报告流程图)

4.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4.2.1发生火灾和爆炸,首先是迅速扑灭火源和报警,及时疏

散有关人员,对伤者进行救治。

4.2.2火灾发生初期是扑救的最佳时机,发生火灾部位的人员

要及时把握好这一时机,尽快把火扑灭。

4.2.3在扑救火灾的同时拨时“119”电话报警和及时向上级有

关部门及领导报告C

4.2.4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应立即指挥员工撤离火场附

近的可燃物,避免火灾区域扩大。

4.2.5组织有关人员对事故区域进行保护。

4.2.6及时指挥、引导员工按预定的线路、方向疏散、撤离事

故区域。

4.2.7发生员工伤亡,要马上进行施救,将伤员撤离危险区域,

同时打“120”电话求救。

4.2.8船舶火灾须用高频呼救附近船舶协助,同时拨打湛江市

海事局海上救助电话12593,寻求外部救助。

人身上着火千万不可以奔跑,应先设法脱掉燃烧衣物,如果来

不及,也可卧倒在地上打滚。若有其他人在场,可用湿麻袋、毯子

将人包起来,或者向人身上浇水,切不可用灭火器直接向人身上喷

射。如果火势较大,也可跳入水池、小河中,但这样做对后来的烧

伤治疗不利。

4.2预警行动

4.2.1在生产过程中,要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安全监督检查、安

全性评价和安全风险评估工作,防患于未然。

4.2.2在生产过程中,当发现火灾安全隐患足以危及人身安全

与健康时,必须严格执行公司《安全管理制度》相关内容,立即以

口头或书面材料通知有关部门立即整改,并监督整改落实情况。

5信息报告程序

5.1报警与接警

5.1.1现场事故知情人f当地119、车间级应急领导组和应急办

一公司应急领导组而应急办一当地安监局。

5.1.2发生火灾事故的现场所属部门要立即组织人员抢救伤员,

进行灭火自救,保护好事故现场。

5.1.3现场负责人要立即通知配电室人员切断事故现场的工作

电源,启动应急照明设备

5.1.4要打通所有安全通道,立即疏散工作现场的人员。

5.1.5事故部门负责人接到报警后,要按照本部门制定的现场

处置方案,立即启动应急处理措施,通知各救援队伍到位,组织救

援,把事态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5.1.6生产计划处和安全监察处办公室为接警常设机构,建立

昼夜值班制度,如果一旦发生着火等情况时,值班人员要按照预案

要求,采取得力措施进行处理。

5.2信息报告方式:

5.2.1口头汇报方式:发生事故后,在初步了解事故情况后,

车间级应急领导组和应急办人员应当立即向公司应急领导组和应急

办进行口头汇报。

5.2.2书面汇报方式:在初步了解事故情况后,应当在4个小

时内,逐级以书面材料上报事故有关情况。

5.3信息报告内容:发生火灾事故后,现场人员要立即使用所

有手段向公司安全部说明事故发生的地点、时间、初步确定的原因、

事态发展情况、事故现场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情况,现场急救情况

等。

5.4现场应急人员向外求援的方式:

医疗救治:当地120。

消防火警:当地119。

突发事件:当地110。

公司行政值班:、6019560

6应急处置

6.1响应分级:根据火灾事故的严重程度,公司将火灾事故应

急救援定义为三个事故应急响应等级,

6.LII级响应:发生重大及以上人身事故,即从业人员一次

死亡3人及以上、或重伤和死亡共10人及以上或损失10万元以上,

进入I级应急状态C

6.1.2II级响应:发生一般人身事故,死亡1-3人或重伤和死

亡共3T0人,或损失5万T0万元,未构成重大人身事故者,进入

II级应急状态。

6.1.3in级响应:发生一般人身重伤及以下事故者,进入HI

级应急状态。

6.2响应程序

6.2.1I级响应程序:

车间发生或可能扩大为重特大火灾事故时,车间在抢救的同时,

立即上报公司应急领导组和应急办事故简要情况。

公司应急办接到有关事故简要情况后,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

现场情况、可能的后果和应急处置工作的需要等,立即召开紧急会

议,并就有关重大应急问题做出决定和部署。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准

备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应急办和五个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