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泥石流灾害相关概况分析概述》3500字】_第1页
【《四川省泥石流灾害相关概况分析概述》3500字】_第2页
【《四川省泥石流灾害相关概况分析概述》3500字】_第3页
【《四川省泥石流灾害相关概况分析概述》3500字】_第4页
【《四川省泥石流灾害相关概况分析概述》3500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泥石流灾害相关概况分析概述目录TOC\o"1-3"\h\u6852四川省泥石流灾害相关概况分析概述 1278081.1四川省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概况 1310271.1.1自然条件 171571.1.2社会经济条件 3116291.2四川省泥石流灾害概况 41.1四川省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概况1.1.1自然条件总体上而言,四川地形地势具有独特性,自然环境多样且复杂,同时还拥有着充沛的资源储备。我国不少大江大河的发源地以及上游均位于四川山地范围内,由此,四川地区的生态环境的好坏可以直接影响到下游地区。然而源于地理位置形成的特殊的气候条件,使得四川当地的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的频发,不仅给当地环境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也给其他地区带去安全隐患。以下分析的是四川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情况:(一)地形地貌复杂四川的地势从整体上看呈现为西北向东南倾斜,其跨越了青藏高原、云贵高原、秦巴山地等,使得其全域范围有着很大的地形起伏,根据统计,超过一半的面积属于山区地形。按照龙门山和大凉山划分的话,东部属于盆地和盆缘山地,海拔的落差比较大,海拔低的地区在500米左右,海拔高的地区在3000米左右,龙门山、大巴山等是其比较重要的山脉。西部属于典型的高山高原和山地的地貌特征,海拔比较高,大部分地区都在3000米以上,整体上的走势为南北走向,有着岷山、沙鲁里山等主要山脉[36]。(二)地质环境脆弱由于四川地区的地质构造的特殊性,一旦地质运动出现异常,就会使得该地区地震灾害频繁发生。因此,其地质的构成造成了生态脆弱性。然而当地居民未能适度开发自然资源,反而过度的利用,使当地的生态环境遭受到更严重的破坏,从而导致了比较恶劣的结果——水土流失和泥石流,这两种问题在四川地区上表现的十分突出。在四川地区中,受到这两种问题影响的县城总数竟然占到总数的50%。灾害的频繁发生,使得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愈发恶劣,同时制约了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在四川地区,由于其地形的构造实在是过于复杂,这造成了泥石流灾害的成因不一,所体现出来的现状特征也比较多样化。下面将对其进行分述:在四川的东部地区,在这个地区相对于四川别的地区来说,其自然环境稍微良好一些,于是也就造成了该地区的人口聚集较多,密度较大,第一产业获得了比较好的发展,且其耕作用地的使用频率比其他地区的高。但是由于当地的土地特质,属于坡陡土松,农作物在其上种植并不合适,因而也就逼迫居民进行顺坡耕种,这一行为反倒加重了水土流失的情况,致使泥石流灾害频繁发生。在四川的中部地区,这个地区的山体生态比较脆弱。重力侵蚀导致泥石流灾害的发生,而形成重力侵蚀严重的主要原因则是,该地区处于地质断裂发育区,该区域的地层处于一种破碎的形态,且该地区的部分地质活动过于活跃,拥有较大相对高度的峡谷。除此之外,此地区的气候条件也比较复杂,雨量集中且强度过大,进一步的导致了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在四川的西部地区,整体气候较为寒冷,该地区的土地植被比较稀少,主要生长的植物为高山灌丛和草甸,但却鲜有泥石流灾害发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该地气温,因为气温过低带来的往往是融冻侵蚀和风蚀。也就使得当地的常住人口数量不大,人类活动对该地区的影响较低,还处于一种以自然侵蚀为主的状态。(三)降水强度大对于四川地区来说,该地理位置恰好被处于亚热带范围内,再加上地貌差异明显和季风环流影响,使该地气候出现明显差异。被包含在亚热带季风气候范围内的地区主要有西南山地、四川盆地和周边山地,根据统计可知,在这些区域12°-20°的温度就是其平均温度,而其年降水量经过统计可达到800-1200mm。四川的降水特点十分显著,降水强度大并且时间高度重合,时常会出现短时强降雨亦或者是连续多日降雨等情况,强降雨使得地面集聚地表水,这些被集聚的地表水会渗入到地下,使得岩土体软化,岩土体容积和重量进一步增大,也就使得本就稀松的土质变得更为松软,加剧了滑坡或泥石流灾害的发生。综上所诉,坡度较大、侵蚀严重、地质破碎且活动较多、地震灾害频发等因素,就会综合造成泥石流灾害的发生。而四川地区则是集聚了上述的所有特点,再加上该地区降雨过于集中,甚至常常会出现暴雨天气,这也就满足了泥石流暴发三要素,分别为:地形陡峭且坡度大;突发性、持续性暴雨较多;松散堆积物较多。四川地区每年都会在因泥石流灾害的发生,有着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由此可见,需要对四川地区泥石流灾害进行风险管控。1.1.2社会经济条件四川地区所处在的位置正是我国的西北角,位于长江的上游地区,与重庆、云南、贵州、西藏等多个地区相连,在这些地区当中,少数民族数量较多,农业、旅游业是这些地区的主要产业。并且落后县区较多,其基础设施都不甚完善,更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经济发展极其困难,是我国防灾工作中需要攻坚的重点地区。(一)自然环境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由于在四川地区,存在许多县区因受到较为恶劣的地理位置限制,使得其经济发展受到制约,其生存的地方往往在高寒的山区和山间谷地,土地贫瘠,高产的农作物难以获得较好的生长环境,也就只能依靠部分低产的农作物进行生存,农业的发展较为迟缓。除此之外,由于该地区的地貌地形较为复杂多变,也就使得便捷现代交通的引入受到了制约,交通设施的建设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这也就加剧了这些县区的封闭,使其难以获得外界的资讯,继续以落后的生产方式生活,收入渠道单一,整体收入不高。即便政府已经着手发展当地旅游业,却依旧受限于其地理位置,想要完善其配套设施较为困难,旅游业的发展也不得不延后放缓。(二)生产方式落后导致生态问题更加突出在四川地区的多数县区由于受到地理位置的限制,导致生产生活较为艰苦,当地的教育程度相比其他地区来说更是落后了一大截,甚至还有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还在采用较为刀耕火种和毁林开荒方式,这种方式又将进一步破坏自然环境,使得生态矛盾更加突出。再加上,要是当地想要通过旅游业来帮助提高当地的收入,那么当地的自然环境就十分重要,一旦被破坏,也会导致当地的生物群落和生态环境产生比较大的变化,形成恶性循环,从而难以有效地利用当地的资源来带动经济发展,反而不断加深矛盾。(三)因灾返贫现象频发由于四川地区所处的位置,恰好在第一级青藏高原和第二级长江中下游平原之中的过渡地带,造成其地质活动过于频繁,频繁的地质活动不但会引起地震等强灾害,还会引发一系列的自然灾害。再加上当地的气候东西有着明显的差异,甚是可以说两个极端,东部地区的冬天温暖,春季到来时间较早,夏天比较炎热,秋天多雨多雾,日照缺少,而西部地区则完全相反,冬天寒冷且时间跨度长,夏季时间被压缩的很少,虽然拥有大量日照时间,但降水时间过度重合,致使干湿季分明,气候垂直变化明显。使得该地区灾害的发生极易造成人员的伤亡,并且使得当地的经济遭受重创。这无疑是对落后地区的雪上加霜,由于受到灾害而一夜之间回到贫困的现象在此地区也十分常见。1.2四川省泥石流灾害概况四川不单单是泥石流灾害的高发地区,要从泥石流灾害造成影响上看也属于大型、特大型泥石流灾害的主要发生地区。由图2-1、图2-2所示,四川为全国泥石流灾害发生次数最高的省份,其泥石流灾害发生频率占全国泥石流发生总数的27%,同时也是泥石流发生最密集的省份。图2-1:全国1991-2015年泥石流灾害数量图2-2:全国泥石流灾害分布图资料来源:《地质灾害防治通报》由于突发性泥石流往往具有不可预测性,因此城市等人口密集地区一旦爆发泥石流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将十分惨痛。由于本文重点研究四川省泥石流灾害死亡人数和经济损失风险,故收集和整理了《四川统计年鉴》和辖区内的所有县志等一系列的资料,汇总出了1991年至2015年四川地区发生并造成损失的泥石流灾害数据,进行数据分析。1.1.1泥石流灾害损失情况在本节的分析中,采用的四川地区泥石流灾害数据截至到2015年,主要是因泥石流灾害的数据没有统一的收集书籍或记录,而2015年之后的数据无法确认其真实性,故以1991年到2015年的数据对四川的泥石流灾害损失情况展开全方位的探究。各地市的泥石流灾害直接经济损失情况图2-3:四川地区1991-2015年泥石流灾害累计经济损失四川省泥石流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分布差异化明显,损失较大的十个市区占全省泥石流灾害经济总损失的87%以上,多为山区。图2-3为累计泥石流灾害经济损失超过1000万的地区,由图可知,四川省11个州市泥石流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都较严重,其中:甘孜市、达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