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构雨棚加固施工方案_第1页
钢构雨棚加固施工方案_第2页
钢构雨棚加固施工方案_第3页
钢构雨棚加固施工方案_第4页
钢构雨棚加固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钢构雨棚加固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1.1工程背景本工程为某商业综合体入口钢构雨棚加固项目,原结构采用Q235B型钢焊接框架体系,顶部覆盖8mm钢化玻璃,设计使用年限15年,已投入使用12年。因长期受风雨荷载及材料老化影响,结构出现以下问题:主梁跨中挠度达18mm(规范限值15mm),存在刚度不足风险;部分节点焊缝出现疲劳裂纹,最大长度50mm;钢构件表面防腐涂层局部剥落,锈蚀深度达0.3mm;玻璃支撑夹具松动,存在坠落隐患。1.2加固目标通过系统性加固,使雨棚结构达到以下性能指标:承载力:提升20%,满足现行《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中基本雪压0.55kN/㎡、基本风压0.45kN/㎡的要求;刚度:主梁挠度控制在L/250(L为计算跨度)以内;耐久性:防腐处理后使用寿命延长10年;安全性:消除节点裂纹及玻璃脱落风险,符合《钢结构加固技术规范》CECS77:2016要求。1.3编制依据《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2017《钢结构加固技术规范》CECS77:2016《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550-2010《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5-2020原结构竣工图纸及检测报告二、加固设计方案2.1结构检测与分析2.1.1材料性能检测钢材力学性能:采用回弹法检测,原构件屈服强度实测值225MPa(设计值235MPa),符合继续使用要求;焊缝质量:超声波探伤显示3处角焊缝存在Ⅲ级缺陷,需返修;涂层厚度:干膜厚度最小值45μm(规范要求≥80μm),需重新涂装。2.1.2荷载验算根据现行规范复核,原结构在永久荷载(自重+玻璃)1.2kN/㎡、可变荷载(活载+风载)1.0kN/㎡组合下,主梁最大应力达205MPa(设计限值215MPa),接近满负荷状态,需通过加固提升安全储备。2.2主要加固措施2.2.1主梁刚度提升采用增大截面法,在原H型钢主梁(HN200×100×5.5×8)下翼缘焊接200×10mm钢板,通过角焊缝连接(焊脚尺寸8mm),截面惯性矩由2370cm⁴提升至3250cm⁴,挠度可控制在12mm以内。2.2.2节点加固裂纹修复:对长度>10mm的焊缝裂纹,采用“止裂孔+补焊”工艺处理:先在裂纹端点钻φ8mm止裂孔,再用E4315焊条(直径3.2mm)进行V型坡口补焊,焊接电流控制在90-110A;螺栓补强:在原焊接节点处增设8.8级摩擦型高强度螺栓(M16,预拉力100kN),接触面采用喷砂后生赤锈处理,抗滑移系数≥0.45。2.2.3防腐与玻璃固定防腐处理:彻底除锈(Sa2.5级)后,涂刷环氧富锌底漆(80μm)+环氧云铁中间漆(60μm)+聚氨酯面漆(60μm);玻璃夹具更换:将原普通碳钢夹具更换为316不锈钢夹具,间距由500mm加密至300mm,采用硅酮结构胶(模量≥0.6MPa)密封。2.2.4支撑体系优化在雨棚两端增设斜向支撑(L50×5角钢),与主体结构通过化学锚栓(M12,埋深10d)连接,减小主梁计算跨度20%,提升整体稳定性。三、施工工艺与流程3.1施工准备3.1.1材料验收钢材:Q235B钢板(屈服强度≥235MPa,伸长率≥26%)、8.8级高强度螺栓(提供扭矩系数检测报告);焊接材料:E4315焊条(烘焙温度350℃,保温1h)、CO₂气体保护焊焊丝(ER50-6);防腐材料:环氧富锌底漆(锌含量≥80%)、聚氨酯面漆(耐盐雾性≥1000h)。3.1.2临时支撑搭设在主梁跨中及1/4跨度处设置满堂脚手架(φ48×3.5mm钢管),立杆间距1.2m×1.2m,扫地杆距地200mm,通过可调顶托(承载力≥30kN)预顶主梁,卸载量控制在5mm以内。3.2关键施工工序3.2.1增大截面施工表面处理:用角磨机打磨原构件焊接区域,去除铁锈及涂层,露出金属光泽,用丙酮擦洗干净;钢板下料:按设计尺寸切割钢板,边缘加工2mm坡口,采用数控切割保证精度;定位焊接:每隔300mm点焊临时固定(焊点长度50mm),控制焊接变形;连续焊接:采用多层多道焊,先焊下翼缘对接缝,再焊两侧角焊缝,每层焊后用锤击消除应力,层间温度≤150℃。3.2.2高强度螺栓施工钻孔:采用磁力钻在原构件上钻孔(孔径17.5mm),严禁气割开孔;安装顺序:从节点中心向四周对称施拧,初拧扭矩50%设计值(50kN·m),终拧采用扭矩法(扭矩170N·m),每完成10颗螺栓抽查1颗复拧;终拧检查:48h后用扭矩扳手复查,偏差不得超过±10%。3.2.3防腐施工除锈:采用喷砂除锈(压缩空气压力0.5-0.7MPa),表面粗糙度达50-80μm;涂装:底漆、中间漆、面漆分3遍涂刷,每遍间隔≥4h(25℃环境),湿膜厚度用梳齿仪检测,干膜厚度用测厚仪逐点测量。3.3施工进度计划工序工期(天)关键控制点脚手架搭设2立杆垂直度偏差≤1/200表面处理与焊接5焊缝无损检测合格率100%螺栓安装2终拧扭矩偏差≤±10%防腐涂装3干膜厚度≥200μm玻璃夹具更换1夹具间距误差≤±10mm验收与拆除脚手架1挠度检测≤12mm四、质量控制标准4.1焊接质量控制外观检查:焊缝表面不得有裂纹、气孔、咬边(深度≤0.5mm),焊脚尺寸允许偏差+2mm/-1mm;无损检测:主梁拼接焊缝100%超声波探伤(Ⅱ级合格),节点螺栓连接副扭矩检测合格率100%。4.2材料性能控制钢材进场时提供力学性能和化学成分报告,每批抽查3组;胶粘剂(用于玻璃密封)需提供拉伸粘结强度(≥0.6MPa)和剪切强度(≥1.5MPa)检测报告。4.3施工过程监测挠度监测:在主梁跨中设置百分表,焊接过程中实时监测变形,累计变形不得超过5mm;应力监测:对关键节点粘贴应变片,施工阶段最大应力不得超过180MPa(设计限值80%)。4.4验收标准主控项目:高强度螺栓终拧扭矩、焊缝无损检测、防腐涂层厚度;一般项目:构件尺寸偏差(±5mm)、表面平整度(≤3mm/m)、玻璃夹具间距(±15mm)。五、安全与文明施工5.1高空作业安全搭设双层防护网(兜底+周边),作业人员佩戴双钩安全带(锚固点抗拉强度≥15kN);脚手架搭设后经第三方检测验收,承载力试验加载至1.2倍设计荷载,持荷1h无变形。5.2焊接作业防护配备移动式焊接烟尘净化器(风量≥2000m³/h),作业区风速>8m/s时设置防风棚;氧气瓶与乙炔瓶间距≥5m,距明火点≥10m,设防震圈和防晒棚。5.3应急措施火灾应急:配备2具5kg干粉灭火器,焊接区域下方铺设防火毯(耐火极限≥1h);构件失稳处理:若监测到主梁变形突然增大(>2mm/h),立即停止施工,启动备用支撑(设计承载力50kN)。5.4文明施工施工垃圾日产日清,金属废料回收率≥90%;夜间施工噪声≤55dB,设置隔音屏障(降噪量≥20dB)。六、验收与维护6.1竣工验收结构性能:加载试验(分级施加1.2倍设计荷载),残余变形≤0.2mm;耐久性:盐雾试验(500h)涂层无起泡、锈蚀;资料归档:包含材料合格证、检测报告、隐蔽工程记录等28项资料。6.2后期维护定期检查:每年雨季前检查螺栓扭矩(衰减量≤10%)、玻璃密封胶老化情况;防腐维护:每5年对涂层进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