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对应的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一律使用黑色签字笔进行答题,否责作答无效;严禁在试卷上做任何标记,否责视为作弊。4.考试范围:必修一第一章至第三章。(人教版2024)第Ⅰ卷选择题(60分)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2023年12月1日,我国多地出现绚丽极光。读“某网友在北京拍摄的极光和流星影像图”,完成下面1-3小题。1.图中流星(
)A.已脱离银河系B.正飞向天王星C.已进入地月系D.将绕月球运动2.极光常见于高纬度地区,在北京拍摄到极光现象主要因为(
)A.太阳辐射量小B.太阳活动剧烈C.全球气候变暖D.极夜范围扩大3.极光出现时,可能发生的现象有(
)①卫星导航误差大③指南针突然失灵②地表温度升高④电力系统故障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1.C2.B3.C【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球大气层中的高层大气中,80~120km来自太空的流星体在此燃烧,有流星现象,所以图中流星进入地月系,C正确;图中流星未脱离银河系、飞向天王星、绕月球运动,ABD错误。故选C。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阳活动会抛出高能带电粒子,其冲进两极高空,与稀薄大气相撞,产生美丽的极光,极光常见于高纬度地区,在北京拍摄到极光现象主要因为太阳活动剧烈,使较低纬度拍摄到极光现象,B正确;与太阳辐射量、全球气候变暖、极夜范围扩大无关,ACD错误。故选B。3.极光出现反映太阳活动,可能发生的现象为太阳活动带来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极光出现时,可能发生的现象有,电磁波扰动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导致卫星导航误差大,①正确;地表温度升高是受太阳辐射的影响,②错误;高能带电粒子扰动地球的磁场,干扰地球磁场,使指南针突然失灵,③正确;冲击电网,电力系统故障,④正确。故选C。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排为第三颗。它有一个天然卫星—月球,二者组成最低级别的天体系统。据此完成下面4-7小题。4.图中所示天体系统层次中的最低一级是(
)A.地月系B.可观测宇宙C.银河系D.太阳系5.图中的天体M是与地球相邻的行星,它可能是(
)A.月球B.金星C.木星D.火星6.与地球相比,天体M没有生命存在的根本原因是(
)①没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和液态水②没有坚硬的地表③距日较近,表面温度较高④体积和质量很小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7.某同学对宇宙环境的学习内容进行了如下概括,其中符合事实的是(
)①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②日地平均距离约1.5千米③月球是地球的一颗天然卫星④太阳系十分年轻,从形成至今的数百万年基本稳定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4.A5.B6.C7.B【解析】4.图中所示天体系统包括地月系和太阳系,其中最低一级的是地月系,A正确,BCD错误。故选A。5.读图可知,M天体是地球轨道内侧的行星,因此可能是水星或金星,B正确;月球是地球的卫星,A错误;木星、火星是地球轨道外侧的行星,CD错误。故选B。6.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内部条件包括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适宜的温度和液态水的存在。M天体没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和水,因此没有生命存在,①符合题意;坚硬的地表不是生命存在的根本原因,且水星和金星都有坚硬的地表,②不符合题意;图中显示,M天体距日较近,表面温度较高,没有适宜的温度和液态水的存在,因此没有生命存在,③符合题意;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水星、金星均为类地行星,体积和质量与地球相差不大,质量体积很小的说法错误,④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7.由所学知识可知,①地球是太阳系有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地球只是其中之一,①正确;②日地平均距离约1.5亿干米,②错误;③月球是地球的一颗天然卫星,③正确;④太阳目前正处于稳定的成年时期,形成于数亿年前,④错误。B正确,ACD选项错误。故B。下图为“交通信号灯(采用太阳能电源)”示意图。阅读我国不同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数据,完成下面8-9小题。所在地区拉萨重庆北京上海年太阳辐射总量单位:(Kw·h)/m2>1700<12001500-17001200-15008.据观察,在一周内的几个白天,同一交通信号灯的亮度有较大变化,影响因素可能是(
)A.海拔高度B.电网供电C.天气状况D.交通流量9.下列哪一城市大量设置这种交通信号灯效果会更好(
)A.拉萨B.重庆C.北京D.上海【答案】8.B9.A【解析】8.根据材料描述可知,画中的“乌鸦”其实是指太阳出现暗黑的斑点,即太阳活动黑子的出现。黑子其实并不黑,只是温度比周围低,显得暗一些。黑子主要发生在光球层,B正确;耀斑是太阳色球层的一种明亮爆发,A错误;在日全食时,太阳的周围镶着一个红色的环圈,上面跳动着鲜红的火舌,这种火舌状物体就叫做日珥,日珥通常发生在色球层,C错误;太阳风是太阳发出的高速带电粒子流,D错误。故选B。9.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太阳活动强烈时,太阳活动(太阳风)释放的物质会强烈干扰电离层,使得穿过电离层的卫星导航,空间通信信号受到干扰,①正确;黑子并不是每11年出现一次,而是活动周期约为11年,③错误;太阳活动释放出高能带电粒子流会干扰地球磁场,导致两极地区出现极光,但不能使全球可见极光,④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中曾出土一幅彩绘帛画(图),画的右上方是一轮红色的太阳,太阳中间有一只三趾的乌鸦。《淮南子》中也记载过这一现象,称“日中有踆(cūn)乌”。据此完成下面10-11小题。10.实际上,画中的“乌鸦”其实是(
),它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
)A.耀斑;色球层B.黑子;光球层C.日珥;日冕层D.太阳风;日冕层11.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有(
)①太阳活动强烈时,会对卫星导航、空间通信等带来影响②耀斑爆发时,太阳风变得强劲,从而干扰地球的电离层③黑子每11年出现一次,与地震、暴雨等灾害密切相关④释放出高能带电粒子流干扰地球磁场,使全球可见极光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10.C11.A【解析】10.根据材料可知,交通信号灯采用太阳能电源。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晴天的白天,对太阳辐射削弱的少,信号灯变亮;阴雨天气,对太阳辐射削弱的多,信号灯变暗。综上所述,在一周内的几个白天,同一交通信号灯的亮度的变化主要受天气状况影响,C正确;短时期内海拔高度不会改变,A错误;采用太阳能电源,与电网供电、交通流量无关,BD错误。故选C。11.据表格信息可知:拉萨年太阳辐射量最大,因此设置这种交通信号灯效果最好,A正确。重庆年太阳辐射能最少,效果最差;北京和上海年太阳辐射量不及拉萨,因而大量设置这种交通信号灯效果不及拉萨,BCD错误。故选A。中国科学院古脊椎所与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于2022年10月在福建北部的政和大溪盆地发现了一件保存近乎完整的恐龙化石。经过近一年的修复和研究,研究团队认为这一新物种属于鸟翼类,距今1.48亿年到1.5亿年之间,并将其命名为“奇异福建龙”。读下图“地质年代表”,据此完成下面12-14小题。12.“奇异福建龙”生活的地质年代是(
)A.古生代晚期B.中生代早期C.中生代中期D.新生代早期13.推测“奇异福建龙”的生存环境可能是(
)A.干旱的沙漠B.广阔的海洋C.寒冷的冰原D.茂密的森林14.据地质年代表可知(
)A.元古宙大气中没有氧气 B.古生代裸子植物极度盛行C.中生代大型哺乳动物繁盛 D.中生代是重要的成煤期【答案】12.C13.D14.D【解析】1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研究团队认为这一新物种属于鸟翼类,距今1.48亿年到1.5亿年之间,结合图片内容该时间段属于145~201百万年之间的侏罗纪,而侏罗纪属于中生代中期,C正确,ABD错误,故选C。1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奇异福建龙是侏罗纪时期在福建北部的政和大溪盆地发现的一种鸟翼类,可以判断该时期属于裸子植物繁茂的时代且该地位于纬度较低的福建地区,D正确,ABC错误,故选D。1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元古宙时期蓝藻大爆发,产生了大量氧气,A错误;中生代属于裸子植物繁茂的时代,裸子植物极度盛行,B错误;中生代卵生哺乳动物、小型哺乳动物出现,大型哺乳动物繁盛是在新生代,C错误;地质历史上有古生代和中生代两个重要的成煤期,D正确。故选D。地震发生以后,通常建筑物不会立刻倒塌,一般要间隔约12秒,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北京时间2022年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甘孜州泸定县(29.59°N,102.08°E)发生了6.8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15-17小题。15.岩石圈(
)①包含地壳及上地幔②位于软流层以上③由坚硬的岩石组成④包括水圈的全部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16.关于图中各圈层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I圈层的根本热源是地面辐射 B.Ⅱ圈层全球厚度均一C.Ⅲ圈层具有连续不规则分布特点 D.Ⅳ圈层为坚硬的固态金属17.此次地震的震源最可能位于(
)A.I圈层B.Ⅱ圈层C.Ⅲ圈层D.Ⅳ圈层【答案】15.C16.C17.B【解析】15.岩石圈是包括了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即软流层以上为岩石圈,①错误,②正确;岩石圈由坚硬的岩石组成,③正确;岩石圈不包括水圈,④错误。综上所述,②③正确,即ABD错误,C正确,故选C。16.I圈层为大气圈,根本热源是太阳辐射,A错误;Ⅱ圈层为地壳,全球厚度不均,大洋薄,大陆厚,B错误;Ⅲ圈层为水圈,具有连续不规则分布特点,C正确;Ⅳ圈层为外核,为熔融态(液态),D错误。故选C。17.地壳厚度为平均17千米,陆地地壳平均39-41千米,根据材料“四川甘孜州泸定县(29.59°N,102.08°E)发生了6.8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可知,本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地壳。图中I圈层为大气圈,Ⅱ圈层为地壳,Ⅲ圈层为水圈,Ⅳ圈层为外核,B正确,排除ACD,故选B。2024年10月30日,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并与天宫空间站完成对接。下图为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18-19小题。18.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升空过程中,大气层的(
)A.气温持续下降B.水汽含量增多C.气压逐渐降低D.气流稳定不动19.宇宙环境对空间站的影响有(
)①太阳辐射提供能源
②太阳活动干扰通信③重力大阻碍太空试验
④火星可能撞击空间站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18.C19.A【解析】18.结合所学知识,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升空过程中,依次经过大气层中的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随着海拔升高,空气密度降低,气压逐渐降低,C正确;气温随海拔升高先降低后升高然后降低再升高,A错误;随海拔升高,水汽含量逐渐减少,B错误;大气在对流层中以对流活动为主,气流运动明显,D错误。故选C。19.结合所学知识,在宇宙空间环境中,太阳辐射为空间站运行提供能源,但同时剧烈的太阳活动可能会干扰电离层,进而干扰通信,①②正确;宇宙空间环境中没有重力,③错误;八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火星不会撞击空间站,④错误。故选A。地球太气又称“氮氧大气”,结合地球大气圈25千米以下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表,完成下面20-21小题。气体成分体积分数%质量分数/%氮(N2)7875.52氧(O2)2123.15氩(Ar)0.931.28二氧化碳(CO2)0.038(变动)0.0520.地球大气称为“氮氧大气”是因为两者(
)A.约占干洁空气体积的99%B.是吸收地面辐射最多的气体C.是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D.在其他天体上并不存在21.目前,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①植树造林②大量燃烧化石燃料③新能源公交车的逐渐普及④森林、草原开垦成农田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答案】20.A21.B【解析】20.氮和氧是大气的主要成分,在干洁空气成分中,氮和氧两者约占99%,故又称地球大气为“氮氧大气”,A正确。大气主要成分除了干洁空气外还有水汽和固体杂质,地面的辐射是长波辐射,除部分透过大气奔向宇宙外,大部分被大气中水汽和二氧化碳所吸收,B错误。氧气是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C错误。氮和氧也存在于其他天体,例如火星,D错误。故选A。21.植物光合作用可以吸收大量二氧化碳,所以植树造林可以减小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①错。大量燃烧矿物化石燃料会排放大量二氧化碳,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②对。新能源与传统能源相比,二氧化碳排放量少,新能源公交车普及会替换大量传统能源公交车,会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降低,③错。森林、草原的植被数量大于农田,森林、草原吸收二氧化碳多,农田吸收的少,开垦成农田,会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④对。B正确,ACD错误。故选B。如果对流层大气出现“上热下冷”(即随高度上升,气温也上升)现象时,空气对流运动减弱,这种现象称为逆温。有人说,逆温是雾霾的帮凶。辐射逆温经常发生在晴朗无云的夜间,黎明前最强,日出后逆温层自下而上消失。图8为某次辐射逆温的发展过程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面22-23小题。22.图中辐射逆温发生过程的先后顺序为(
)A.b→c→d→a→b B.c→d→b→a→cC.b→a-c→d→b D.c→a→b→d-c23.逆温层成为雾霾帮凶的原因是(
)A.使大气污染物增多 B.使污染物沉降至地面C.加剧污染物危害程度 D.阻碍污染物向高空扩散【答案】22.B23.D【解析】22.辐射逆温经常发生在晴朗无云的夜间,黎明前最强,日出后逆温层自下而上消失。c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逆温现象尚未出现。夜间,随着地面附近降温快,在近地面出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升高的逆温现象,这种现象在黎明前最强(即逆温层的厚度最大),依次对应d、b。日出后,随着太阳辐射的增强,逆温层自下而上消失,依次对应a、c。所以辐射逆温发生过程的先后顺序为c→d→b→a→c,故选B。23.当逆温层出现时,密度大的冷空气在下,密度小的暖空气在上,无法形成对流,近地面污染物也就无法稀释(阻碍污染物向高空扩散),容易导致雾霾出现,D正确。逆温层本身并不会使大气污染物增多,A错误。逆温层通常位于较低的大气层中,它阻碍了污染物向上扩散到更高的高度,但并不直接导致污染物沉降至地面,B错误。逆温层的存在可能会加剧污染物在地面层的浓度,但并不会直接增加污染物的毒性或危害程度。污染物的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其化学性质和浓度,而不是逆温层的存在,C错误。D正确,ABC错误。故选D。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图”。读图,完成下面24-26小题。24.图中所示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
)A.①B.②C.③D.④25.白天多云时,气温比晴天低是因为(
)A.①减弱B.②增强C.③增强D.④增强26.古人“放火作煴(yūn,燃烧不旺的火堆冒出的浓烟),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的做法增强的是(
)A.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① B.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②C.大气射向地面的辐射③ D.大气射向宇宙空间的辐射④【答案】24.B25.D26.C【解析】24.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地面辐射,读图可知,①是太阳辐射,②是地面辐射,③是大气逆辐射,④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地面辐射对应图中的②,B正确,ACD错误。故选B。25.白天多云时,气温比晴天低是因为天空中云量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尤其是其间的④反射作用增强,D正确,ABC错误。故选D。26.烟气相当于制造了云雾,可以增强射向地面的③大气逆辐射,从而使得地面损失的热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补偿,减轻霜冻的危害,C正确;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不是太阳辐射,A错误;②是地面辐射,不是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B错误;与④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C。“绝地求生”是广受年轻人喜爱的一款游戏,其中亦蕴含着不少地理知识,左图为降落时“该岛东部小村庄地区海陆热力环流图”,右图为“气温变化特征图”。据此完成下列27-29小题。27.某队员在该岛从1500m左右高空跳伞降落过程中,仅从大气的热力状况分析气温和气压变化状况是(
)A.气温升高、气压降低B.气温降低、气压升高C.气温升高、气压升高D.气温降低、气压降低28.左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气温最高的是(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29.据右图,降落后队员可能感觉海风的时间段是(
)A.16时至次日8时B.8时至16时C.18时至次日6时D.6时至18时【答案】27.C28.D29.B【解析】27.某队员在该岛从1500m左右高空跳伞降落过程中,是位于对流层中,由于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下降,故跳伞降落过程中气温升高;在下降的过程中,气体的密度变大,气压升高,C对,ABD错。故选C。28.由所学可知,近地面气温高于高空。读左图,①④大于②③,BC错误;热力环流中,近地面温度高、大气膨胀上升,温度低、大气收缩下沉,④近地面温度高故大气膨胀上升,①温度低故大气收缩下沉,故温度最高的是④处,D正确,A错误。故选D。29.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海风的形成是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海洋为冷区,气流下沉,近地面为高压区;陆地为热区,气流上升,近地面为低压区。读右图可知,8时至16时,海洋温度低于陆地温度,近地面吹海风,B正确;16时至次日8时、18时至次日6时都是陆地气温低于海洋,此时吹陆风,AC错误;6时至18时这一时间段中,6时到8时、16时到18时陆地温度低于海洋,吹陆风,故此时间段,风向由陆风转为海风再转为陆风,D错误。故选B。潮河、白河及其支流组成潮白河水系,该水系汇入海河而注入渤海。潮白河上游山区谷深河窄,苏庄以下进入平原,河谷开阔,易泛滥成灾,解后兴建密云和怀柔水库,控制山区洪水,并承担为北京市供水的任务。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30-31小题。30.密云水库的修建,说明(
)A.目前人类对环节①影响最大B.人类可以改变②的季节分配C.可以增加环节③和⑤的水量D.科学技术可以调节④的流向31.水循环(
)A.造成海陆变迁的速度加快B.促进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C.使地表形态变得高低起伏D.加剧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答案】30.B31.B【解析】30.读图可知,图中水循环环节①是蒸发、②是地表径流、③是下渗、④地下径流、⑤是降水。密云水库的修建,说明人类可以改变②地表径流的季节分配,B正确;目前人类对环节②地表径流影响最大,A错误;与环节③下渗和⑤大气降水的水量无关,C错误;科学技术目前不能调节④地下径流的流向,D错误。故选B。31.水循环促进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B正确;属于外力作用,主要是削山填谷,塑造多种多样的地貌形态,不能影响海陆变迁,A错误;使地表形态趋于平坦,C错误;通过实现物质迁移,使水资源空间分布差异减小,D错误;故选B。据估算,在气温低于或等于-4℃条件下,渤海海冰每天生成1.86厘米厚。下图为渤海及附近区域年内日平均气温≤-4℃日数分布图。读图,完成32-34问题。32.渤海海域海冰(
)A.自南向北递减 B.沿岸多,中部少C.白天多于夜晚 D.夏季多于冬季33.若大规模开采海冰可以(
)A.使近岸海水盐度升高 B.使沿岸形成较大渔场C.全年开采六米多厚 D.改善海洋生态环境34.受海水温度影响较大的人类活动是(
)A.发展内河航运 B.观钱塘江大潮C.海滨浴场游泳 D.开发沿海风能【答案】32.B33.A34.C【解析】32.据渤海及附近区域年内日平均气温≤-4℃日数分布图可知,总体上日数等值线由南向北递增,但在莱州湾等南部区域,表现为北少南多,故A错误;因冬季陆地放热降温快,陆地气温低于海洋,故海冰资源近海岸多、外海少(中部少),故B正确;夜晚气温低于白天,夜晚更多,C错误;冬季水温低,渤海结冰,夏季水温高,没有海冰,D错误。故选B。33.大规模开采海冰尤其是近岸地区,融冰期缺水淡水稀释使海水盐度升高,破坏海洋环境,A正确,D错误;大规模开采可能造成环境破坏,不利于生物多样性,B错误;渤海结冰期有限,不是每天都结冰,故无法全年开采,C错误。故选A。34.内河航运与海水温度无关,A错误;钱塘江大潮发生季节水温较高,且该海域纬度低没有结冰期,受海水温度影响较小,B错误;海滨浴场游泳活动的开展受海水温度影响较大,水温过低不适宜游泳活动的开展,故C正确;风能主要是由大气的水平运动引起的能量,与海水温度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C。新加坡年平均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但由于地域狭小,无法在陆地上找到较大的蓄水区,淡水资源极度匮乏。为此,新加坡通过建设滨海堤坝,将滨海湾和外海隔开,雨水汇入海湾,使其中海水逐渐被替换为淡水,从而缓解了淡水资源短缺。下图示意新加坡滨海堤坝位置。读图,完成35-37小题。35.从水循环角度看,新加坡淡水资源匮乏的主要原因是(
)A.蒸发弱B.降水量小C.下渗量小D.地表径流少36.新加坡在海湾处建设滨海堤坝的主要影响是(
)A.降低河流泥沙含量 B.打破不同纬度热量平衡C.加剧河道弯曲程度 D.造成海湾生态环境变化37.滨海堤坝建成后,堤坝外围海域海水主要变化是(
)A.盐度增大B.密度降低C.温度升高D.潮汐规律改变【答案】35.D36.D37.A【解析】35.新加坡地处赤道附近,蒸发很强,但属热带雨林气候,降水多,A、B排除。新加坡虽然降水多,但国土面积狭小,无大河,存水条件较差,导致了水资源非常匮乏,D符合题意。下渗量少,会使得地表径流量大,不是淡水匮乏的原因,故C不符合题意。因此排除A、B、C,选择D。36.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可得,新加坡在海湾处建设滨海堤坝对于降低河流的泥沙含量影响较少,反而会造成泥沙在河口淤积,增加河口泥沙含量,故A排除;建设滨海堤坝对于小区域影响较大,对不同纬度热量平衡影响较小,故B排除;新加坡河流由于地形所限,都颇为短小,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因此滨海堤坝对河道的形态影响较小,故C排除;建设滨海堤坝,能够阻隔海水与淡水的沟通,导致入海口的生态环境变化,故D正确。因此排除A、B、C,选择D。37.滨海堤坝建成后,雨水和河水被隔绝在堤坝内,堤坝外围海域海水汇入淡水减少,盐度升高,故A正确;堤坝外围海域海水汇入淡水减少,海水盐度升高,密度也升高,故B排除;该措施对海水的温度与潮汐规律影响较小,故C、D排除。因此排除B、C、D,选择A。小明去天津滨海新区塘沽区游玩时,看到塘沽盐场路边有一座座雪白的“小山丘”(如图1所示)。赶在潮落的时候,小明与当地朋友一同“赶海”,到海岸的滩涂和礁石上打捞或采集海产品。图2为某日塘沽的潮高变化曲线。据此,完成下面38-40小题。38.形成塘沽盐场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①泥质海滩,地形平坦②大风日数比较少,风浪小③临海,海盐资源丰富④春末夏初气温高、降水少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39.小明选择的赶海时间最可能是(
)A.4时B.8时C.16时D.22时40.根据海情预报,小明认为7月1日不适合前往老虎石海滨浴场游泳,其理由最不可信的是(
)A.海浪较大B.能见度差C.水温较低D.海水水质差【答案】38.A39.B40.C【解析】38.塘沽盐场邻近海洋,海盐资源丰富;该地位于海边泥质海滩,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大面积晒盐;该地位于天津,为温带季风气候,春夏季气温高,蒸发量较大,①③④正确。华北地区冬春季节多大风,大风日数较多,利于海水蒸发,②错误,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39.由材料可知,赶海是赶在潮落的时机,图中落潮的时间段为3时—10时,16时—22时,但赶海时为了保证安全,应选择在落潮且潮高较小的白天,因此应选择在8时,B正确,ACD错误。故选B。40.从海情预报可以看出,风力较大且有雾,能见度低,较高的浪高不利于游泳安全,AB可信;富营养化指数高、原油泄漏导致水质差,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D可信;气温为24~29℃,水温较高,C不可信。故选C。第Ⅱ卷非选择题(40分)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40分。41.某地理小组运用地理示意图(图1)开展学习活动。(10分)任务一:运用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图1),助学地球圈层结构图2为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示意图(1)结合图2,B为(填不连续面名称),位于地下千米处。若图1中阴影部分表示地幔,曲线①与②之间对应。(填写地球的内部圈层名称)(3分)2021年6月2日,位于意大利西西里岛南部的埃特纳火山再度喷发,火山灰柱高度达到了5000至6000米,见图3。(2)说出此次火山喷发的岩浆发源地。(1分)(3)此次火山喷发出的火山灰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1分)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任务二:运用太阳系局部示意图(图1),助学地球宇宙环境示意图中阴影部分为小行星带,曲线①②③④为行星轨道。(4)曲线①为的公转轨道,曲线④为的公转轨道(填写行星名称)。(2分)(5)地球是太阳系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以地球为参照,在图示其他行星中任选其一,说出该行星不存在生命的条件。(1分)任务三:运用太阳大气层示意图(图1),助学太阳大气结构(6)若阴影部分为色球层,那么曲线①与②之间为层,发生在曲线③与④之间的太阳活动是。(2分)【答案】41.(1)古登堡界面2900地壳(3分)(2)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1分)(3)A(1分)(4)土星地球(2分)(5)火星(金星或土星)日地距离过短或过长,温度不适宜,没有液态水(1分)(6)日冕(太阳)黑子(2分)【解析】(1)由图可知,横波在2900km处消失,B为古登堡界面,位于地下2900km处,若图1中阴影部分表示地幔,②代表莫霍界面,曲线①与②之间对应为地壳。(2)本次火山喷发的岩浆发源地是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软流层一般是岩浆的发源地。(3)据地球圈层结构可如,最上面是大气圈,中间是水圈,最下面是岩石圈,其中,生物圈存在于大气圈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上部,因此火山喷发后火山灰首先进入大气圈,并且飘浮在大气圈中慢慢会沉积下来,进入水圈、生物圈,最终沉积到岩石圈,在地球各圈层中迁移的顺序为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岩石圈,A正确,BCD错误。故选A。(4)由图可知,若阴影部分为小行星带,曲线①为土星的公转轨道,曲线④为地球的公转轨道。(5)由图可知,土星距离太阳的距离过长,温度较低,温度不适宜,缺乏液态水。金星距离太阳的距离过短,温度较高,温度不适宜,缺乏液态水。(6)由图可知,若阴影部分为色球层,那么曲线①与②之间为日冕层;发生在曲线③与④之间为光球层,其太阳活动是太阳黑子。42.北京某中学开展“大气受热过程及其应用”的研究性学习。左图为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右图为同学们绘制的某年11月15日至18日北京市天气状况示意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活动一: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太阳辐射强弱及气温高低的原因。(1)分析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但气温低的原因。(6分)活动二: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气温差异。(2)比较11月15日和18日气温的差异,并从大气受热过程的角度说明原因。(4分)【答案】42.(1)青藏高原纬度低,太阳高度较大;(2分)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弱,太阳辐射强。(2分)空气稀薄,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少,大气逆辐射弱,大气的保温作用弱,不利于热量储存,常年气温较低。(2分)(2)15日为晴天,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多,地面辐射强,气温高;(2分)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低,昼夜温差大。(2分)(或18日为多云天气,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太阳辐射弱,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少,地面辐射弱,气温低;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气温高,昼夜温差小)【解析】(1)由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青藏高原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较大,使得太阳辐射较强;青藏高原海拔高,大气稀薄,且青藏高原多晴天,空气洁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弱,使得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太阳辐射强。因为青藏高原海拔高,大气稀薄,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少,大气保温作用弱,热量容易散失,不利于热量存储,所以常年气温低。(2)读图可知,15日为晴天,白天大气对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汽车驾驶员高级工理论知识试题库及答案
- 2025量化金融试题及答案
- 和孩子共成长
- 大暑销售策略指南
- 容器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演练记录
- 幼儿园食堂天燃气演练方案
- 2024年碳排放管理员碳排放核查员考前练习题库及答案
- 2025安全员C证考试精准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安全生产考试题库(建筑施工安全)模拟试题及答案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知识试卷真题及答案
- 低温液体泵培训课件
- 2025年公务员考试时事政治题及参考答案
- 部编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3单元单元复习检测试卷(附答案)
- 2024年广西自然资源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考试真题
- 2024年威海文旅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HTML5+CSS3 Web开发案例教程》课件-第11章 经典DIV+CSS网页布局方法
- 手工刺绣教学课件
- 社区村委会物业管理制度
- 医学检验科PDCA质量改进案例解析
-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原卷版)
- 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人生拍卖体验官》主题班会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