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污水处理技术方案_第1页
建筑施工污水处理技术方案_第2页
建筑施工污水处理技术方案_第3页
建筑施工污水处理技术方案_第4页
建筑施工污水处理技术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施工污水处理技术方案一、工程背景与污水治理需求建筑施工阶段伴随基坑开挖、混凝土作业、机械运维等工序,会产生含泥砂、油污、有机物的混合污水。若直接排放,不仅会造成城市管网淤堵,还会对受纳水体的生态平衡形成破坏。需结合施工周期特点(如桩基阶段、主体施工阶段)、污水量波动规律(雨季峰值、旱季平稳)及周边环境敏感程度(临近河道、居民区),制定针对性的处理方案,实现“减污-回用-达标排放”的闭环管理。二、施工污水污染特征分析(一)污水来源与组分1.基坑降水与土方作业污水:含大量悬浮固体(SS),粒径多为0.1-10mm,主要成分为黏土、粉砂,pH值因地层差异介于6.5-8.5,有机物含量低但浊度极高(可达千余NTU)。2.混凝土养护与建材冲洗水:含水泥胶体、石灰质,pH偏碱性(8.0-12.0),COD(化学需氧量)约50-200mg/L,伴随少量磷酸盐(来自外加剂)。3.机械维修与冲洗废水:含石油类污染物(如柴油、润滑油),浓度5-50mg/L,同时携带金属碎屑(如铁、锌),COD可达300-800mg/L。4.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以有机物(COD200-500mg/L)、氨氮(20-50mg/L)、细菌为主,需兼顾消毒需求。三、核心处理技术选型与适配性分析(一)预处理单元格栅拦截:采用机械细格栅(栅隙5-10mm),去除塑料袋、木屑等大颗粒杂物,避免后续设备堵塞。沉砂池/旋流除砂:针对含砂污水,通过重力沉降(水平流速0.15-0.3m/s)或旋流分离(进水压力0.1-0.2MPa),将砂粒分离至底部,砂含水率控制在60%以下后外运。(二)主体处理工艺1.含泥污水:混凝沉淀-过滤工艺混凝反应:投加聚合氯化铝(PAC,投加量20-50mg/L)或聚丙烯酰胺(PAM,0.1-0.5mg/L),通过压缩双电层、吸附架桥作用,使悬浮颗粒聚集成矾花。反应池水力停留时间(HRT)10-15min,搅拌强度G值30-60s⁻¹。斜管/平流沉淀:利用浅层沉淀原理(斜管倾角60°,上升流速0.5-1.0mm/s),使矾花快速沉降,出水SS≤50mg/L。砂滤/膜过滤:若回用(如洒水降尘、混凝土拌合),需通过石英砂滤池(滤速8-12m/h)或超滤膜(截留分子量10-100kDa)进一步降低SS至10mg/L以下。2.含油污水:气浮-吸附工艺溶气气浮:采用部分回流式溶气系统,溶气压力0.3-0.5MPa,回流比20%-30%。微小气泡(直径20-100μm)黏附油滴后上浮,去除率达80%-95%,出水石油类≤5mg/L。活性炭吸附:装填粒径2-4mm的柱状炭,空床接触时间(EBCT)10-15min,深度去除残留油类及COD,吸附饱和后再生或更换。3.生活污水:生化-消毒工艺一体化MBR(膜生物反应器):将曝气池与中空纤维膜(孔径0.1-0.4μm)结合,污泥浓度(MLSS)维持在8-12g/L,HRT6-8h,COD去除率>90%,氨氮<5mg/L。膜通量控制在15-25L/(m²·h),定期在线化学清洗(次氯酸钠浓度200-500mg/L)。次氯酸钠消毒:投加量5-10mg/L,接触时间30min,确保粪大肠菌群数≤100个/L,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要求。四、工艺系统设计与参数优化(一)处理规模与设备配置以日产生污水量约千立方米的工地为例:预处理单元:格栅机(处理量120m³/h)+旋流除砂器(2台,一用一备)。主体处理:混凝沉淀池(有效容积200m³,HRT4h)+溶气气浮机(处理量80m³/h)+MBR一体化设备(处理量40m³/h,2台并联)。深度处理:石英砂过滤器(2台,滤速10m/h)+次氯酸钠发生器(产氯量500g/h)。(二)回用与排放路径回用:经砂滤/膜过滤后的清水(SS≤10mg/L,COD≤50mg/L),优先用于工地洒水(降尘、路面养护)、混凝土拌合(替代率≤30%),年节水可达3-5万m³。排放:处理后水质需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SS≤100mg/L,COD≤300mg/L,石油类≤10mg/L),排入市政管网。五、运行管理与应急保障(一)日常运维要点水质监测:每日检测进水/出水的SS、COD、石油类、pH,每周检测氨氮、粪大肠菌群,数据留存备查。设备维护:格栅每周清理栅渣,气浮机每月排渣(浮渣含水率≤95%),MBR膜每季度离线清洗(柠檬酸+次氯酸钠组合清洗)。(二)应急处置方案雨季溢流:在调节池增设应急提升泵(扬程15m,流量150m³/h),并投加应急絮凝剂(PAC投加量加倍),确保暴雨期出水SS≤200mg/L。药剂泄漏:设置药剂储存间围堰(高度0.5m),若发生PAM泄漏,立即投加硫酸铝(投加量50mg/L)中和,防止水体黏度过高。六、案例应用:某地铁车站施工污水处理(一)工程概况该项目基坑深度28m,日产生污水800m³,含泥砂(SS浓度超1000mg/L)、油污(石油类=35mg/L)及少量生活污水。周边紧邻城市河道,环保要求严格。(二)技术方案实施采用“旋流除砂+混凝沉淀+溶气气浮+MBR+砂滤”工艺:1.旋流除砂器去除70%以上砂粒,沉砂含水率55%,外运至建材厂制砖;2.混凝沉淀后SS降至80mg/L,气浮出水石油类≤5mg/L;3.MBR处理后COD≤50mg/L,氨氮≤3mg/L;4.砂滤后清水回用率达60%,剩余40%达标排入市政管网。(三)运行效果连续监测6个月,出水SS≤15mg/L,COD≤45mg/L,石油类≤3mg/L,优于排放标准。年减少污水排放20万m³,节约水费约80万元,获当地环保部门“绿色工地”认证。七、技术发展趋势与优化建议(一)智能化升级引入在线水质传感器(如SS、COD电极),结合PLC控制系统,自动调节药剂投加量、设备启停,降低人工干预成本。(二)低碳化改进采用太阳能供电(覆盖30%-50%设备用电),污泥通过好氧发酵(温度55-65℃,时间7-10d)转化为有机肥,回用于工地绿化。(三)工艺优化方向针对高碱性混凝土污水,可前置二氧化碳吹脱(pH调至7.5-8.5),减少后续药剂消耗;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