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课程平时作业题目汇编_第1页
中药学课程平时作业题目汇编_第2页
中药学课程平时作业题目汇编_第3页
中药学课程平时作业题目汇编_第4页
中药学课程平时作业题目汇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药学课程平时作业题目汇编引言中药学是中医药学科的核心基础课程,其知识体系涵盖中药理论、药物功效、鉴别炮制、配伍应用等多维度内容。平时作业作为课程学习的重要巩固环节,既需考查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需培养临床思维与实践应用能力。本汇编围绕中药学核心知识点,按“理论-药物-鉴别炮制-临床应用”的逻辑分层设计题目,涵盖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等常见题型,旨在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练习素材,助力夯实专业基础、提升知识运用能力。第一章中药基本理论作业题1.1选择题(单选/多选)1.中药“四气”的内涵是指药物的()A.四种气味B.寒、热、温、凉四种药性C.升降浮沉趋向D.酸、苦、甘、辛、咸五味2.五味中,具有“能收能涩”作用的是()A.酸B.苦C.甘D.涩(注:多选时可将A、D合并考查)3.下列药物中,升降浮沉属性多为“升浮”的是()A.解表药B.泻下药C.安神药D.补虚药1.2简答题1.简述中药“七情”配伍的具体内容,并举例说明“相须”与“相使”的区别。2.试述中药归经理论的形成依据(从药物疗效、中医脏腑理论等角度分析)及临床指导价值。1.3论述题1.结合感冒风寒表实证(麻黄汤证)的临床特点,论述中药四气五味理论在指导解表药选择中的应用逻辑。2.以旋覆花(性沉降)与桔梗(性升浮)为例,分析中药升降浮沉理论与药物功效、临床配伍的关联。第二章中药各论(按功效分类)作业题2.1解表药选择题1.下列属于辛温解表药的是()A.薄荷B.麻黄C.柴胡D.葛根2.麻黄与桂枝的共同功效是()A.发汗解表B.宣肺平喘C.温通经脉D.利水消肿简答题1.比较麻黄与香薷的功效异同点(从解表、利水、适用证型分析)。2.简述薄荷的主治病证(结合风热感冒、头痛目赤、疹出不畅等场景)。论述题结合感冒的“风寒表实”“风寒表虚”“风热表证”三种证型,分析解表药的选择原则及配伍思路(如麻黄汤、桂枝汤、银翘散的药物配伍逻辑)。2.2清热药选择题1.石膏的主要功效是()A.清热泻火、滋阴润燥B.清热泻火、除烦止渴C.清热燥湿、泻火解毒D.清热解毒、凉血消斑2.下列属于清热解毒药的是()A.黄芩B.黄连C.金银花D.知母简答题1.比较黄芩、黄连、黄柏的功效异同(从清热燥湿的部位、泻火解毒的侧重分析)。2.简述青蒿的特殊用法(如入煎剂的时间、鲜用的优势)及主治的特殊病证(如疟疾、暑热)。论述题试述清热药的分类依据(按功效特点)及各类药物的临床应用特点(以清热泻火药、清热燥湿药、清热解毒药为例,结合代表药分析)。(注:其他功效类别如泻下药(考查大黄、芒硝的炮制与功效关联)、补虚药(考查人参、黄芪的补气特点)等可依课程重点补充,逻辑同上述结构。)第三章中药鉴别与炮制作业题3.1中药鉴别选择题1.具有“云锦花纹”鉴别特征的药材是()A.何首乌B.大黄C.牛膝D.商陆2.人参的主要鉴别特征不包括()A.芦头、芦碗B.横皱纹C.珍珠疙瘩D.星点简答题1.简述生地黄与熟地黄的性状鉴别要点(从颜色、质地、气味分析)。2.比较茯苓与猪苓的显微鉴别特征(关注菌丝、多糖团块等结构)。论述题结合中药鉴定的“来源、性状、显微、理化”四大鉴定方法,以“南沙参”与“北沙参”为例,分析如何准确鉴别易混淆的中药品种(需说明两者的来源、性状核心区别)。3.2中药炮制选择题1.酒炙大黄的主要目的是()A.增强泻下作用B.缓和泻下、增强活血C.止血D.解毒2.麸炒白术的作用是()A.增强健脾燥湿B.缓和燥性、增强补气C.降逆止呕D.祛风解表简答题1.简述炮制对中药药性的影响(从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三方面各举1例说明,如酒制升提、姜制温中等)。2.列举三种不同的炮制方法(如炒法、炙法、煅法),并各举1例适用药物及炮制目的。论述题以附子为例,论述中药炮制的目的及意义(分析生附子、炮附子、淡附片的毒性变化与药效特点,说明炮制对“减毒增效”的作用)。第四章中药配伍与临床应用作业题4.1配伍理论选择题1.属于“相须”配伍的药对是()A.麻黄与桂枝B.黄芪与茯苓C.生姜与半夏D.人参与莱菔子2.下列属于“相畏”配伍的是()A.乌头与半夏B.甘草与甘遂C.天南星与生姜D.人参与五灵脂简答题1.简述“十八反”“十九畏”的核心内容,并说明临床应用中应如何对待这些配伍禁忌。2.分析“麻黄+桂枝”“麻黄+石膏”两组药对的配伍意义(从功效协同、证型适配角度)。论述题结合《伤寒论》中“麻黄汤”(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的组方,论述中药配伍的“君臣佐使”理论及实践价值(说明各药的君臣佐使地位、作用及配伍逻辑)。4.2临床应用案例分析题患者,女,35岁,主诉“咳嗽咯痰3日,加重伴发热1日”。现症:咳嗽频作,痰黄黏稠,难以咳出,伴发热(体温38.5℃)、咽痛、口渴,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请根据中药学知识,完成以下任务:1.辨证分析:判断证型(如痰热壅肺证),说明辨证依据。2.拟定方剂:写出所选方剂的药物组成(至少4味药)、功效、主治。3.配伍分析:分析方中药物的配伍思路(如君药、臣药的选择及协同作用,佐使药的辅助意义)。论述题结合消渴病(糖尿病)的中医辨证分型(如肺热津伤、胃热炽盛、气阴两虚等),论述补虚药(补气药、补阴药等)在不同证型中的应用及配伍要点(需举例说明代表药物及配伍逻辑,如人参配麦冬、黄芪配山药等)。结语本作业题目汇编立足中药学课程的核心知识点,通过“理论-药物-鉴别炮制-临床应用”的分层设计,覆盖多题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