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福建省罗源国有林场招聘劳务派遣护林员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_第1页
2025福建省罗源国有林场招聘劳务派遣护林员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_第2页
2025福建省罗源国有林场招聘劳务派遣护林员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_第3页
2025福建省罗源国有林场招聘劳务派遣护林员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_第4页
2025福建省罗源国有林场招聘劳务派遣护林员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福建省罗源国有林场招聘劳务派遣护林员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一、选择题从给出的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共100题)1、下列哪项是森林生态系统中最主要的生产者?A.野兔B.松树C.蘑菇D.青蛙【参考答案】B【解析】生产者主要指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绿色植物。松树作为绿色植物,能制造有机物,是森林生态系统的基础。野兔和青蛙属于消费者,蘑菇是分解者,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B项正确。2、护林员在巡林过程中发现林区有烟雾,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是?A.拍照上传社交媒体B.立即报告并尝试判断火源C.自行扑灭大火D.等待上级指令再行动【参考答案】B【解析】发现烟雾可能预示森林火灾,护林员应第一时间上报火情,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判断火源性质与位置。擅自扑救可能危及人身安全,而拖延报告会延误扑救时机。因此,B为最科学处置方式。3、下列哪种行为最可能导致森林病虫害扩散?A.定期修剪枯枝B.引进未经检疫的苗木C.设置诱虫灯D.清除林下杂草【参考答案】B【解析】未经检疫的苗木可能携带外来病虫害,一旦引入林区易造成大规模传播。其他选项均为常规防控措施。因此,B是主要传播途径,必须严格杜绝。4、我国森林防火期一般集中在哪个季节?A.春季和秋季B.夏季C.冬季D.全年无差别【参考答案】A【解析】春季气候干燥、风大,秋季枯叶堆积,均可燃物多,火险等级高。夏季雨水较多,冬季虽干燥但植被含水率相对较高。因此,春秋季为重点防火期。5、下列哪项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植物?A.马尾松B.水杉C.杉木D.毛竹【参考答案】B【解析】水杉为珍稀孑遗植物,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马尾松、杉木、毛竹均为常见造林树种,不属于保护物种。因此,B正确。6、护林员巡护时使用GPS设备的主要目的是?A.拍照记录风景B.定位与轨迹记录C.播放工作音乐D.与家人通话【参考答案】B【解析】GPS用于精准定位、记录巡护路线和发现异常点位,有助于科学管理与应急响应。其他选项非其主要功能。因此,B正确。7、下列哪种地形更容易发生山火蔓延?A.平缓山谷B.向阳坡面C.湿地林区D.阴坡密林【参考答案】B【解析】向阳坡面日照强、植被干燥、风速大,可燃物易点燃且火势蔓延快。山谷、湿地、阴坡湿度较高,火险较低。因此,B最易引发快速蔓延。8、森林资源“三防”通常指的是防火、防盗和?A.防虫B.防病C.防滥砍滥伐D.防水土流失【参考答案】C【解析】“三防”指森林防火、防盗(偷盗林木)、防滥砍滥伐,是护林员核心职责。防病虫害虽重要,但属“森防”范畴,不在此列。因此,C正确。9、下列哪项是判断树木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A.树皮颜色均匀B.枝叶茂密、无枯梢C.树干粗大D.树冠对称【参考答案】B【解析】枝叶茂密、无枯梢反映树木光合正常、营养充足。树皮颜色、粗细、冠形可能受品种影响,不能单独判断健康。因此,B最科学。10、在林区禁止吸烟的主要原因是?A.保持环境整洁B.防止引发森林火灾C.保护野生动物D.减少噪音污染【参考答案】B【解析】未熄灭的烟头温度可达700℃,极易引燃枯叶杂草,是人为火源主要成因之一。禁烟是防火基本措施。因此,B正确。11、护林员发现非法采伐行为,应优先采取的措施是?A.当场制止并扣押工具B.拍照取证并立即上报C.与采伐者协商罚款D.默许放行【参考答案】B【解析】护林员无执法权,不得擅自执法。应先隐蔽取证,确保安全后迅速上报林业部门处理。A可能引发冲突,D违法失职。因此,B最妥当。12、下列哪种植物适合作为防火林带树种?A.松树B.桉树C.木荷D.杉木【参考答案】C【解析】木荷叶片含水量高、不易燃,是优良的生物防火林带树种。松树、桉树含油脂多,易燃烧;杉木虽较耐火,但不如木荷。因此,C最佳。13、森林碳汇指的是森林吸收并储存哪种气体的能力?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甲烷【参考答案】C【解析】森林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将其固定在生物量和土壤中,称为碳汇。这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生态功能。因此,C正确。14、护林员在雨季巡林时最需防范的风险是?A.高温中暑B.雷击与滑坡C.野生动物攻击D.迷路【参考答案】B【解析】雨季山体松动易发滑坡,雷雨天气增加雷击风险。中暑多发于夏季晴天,迷路和动物攻击虽存在,但非雨季特有高风险。因此,B最突出。15、下列哪项属于护林员的日常职责?A.经营林下经济作物B.记录巡护日志C.发布广告宣传D.组织旅游活动【参考答案】B【解析】巡护日志是记录林区动态、发现问题、考核工作的重要依据。其他选项不属于护林员本职,可能涉及违规经营。因此,B正确。16、我国植树节是每年的?A.3月12日B.4月5日C.5月1日D.9月10日【参考答案】A【解析】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确定每年3月12日为植树节,旨在推动全民植树造林。该日期也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日,因其倡导林业建设。因此,A正确。17、下列哪种动物属于国家保护野生动物?A.家猫B.野猪C.穿山甲D.麻雀【参考答案】C【解析】穿山甲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严禁捕猎和交易。野猪为“三有”动物,麻雀属一般保护,家猫非野生。因此,C正确。18、林地土壤板结会影响树木生长,主要原因是?A.颜色变深B.透气性和透水性下降C.营养增加D.温度升高【参考答案】B【解析】土壤板结导致孔隙减少,根系缺氧,水分难以渗透,影响吸收功能。虽颜色、温度可能变化,但核心问题是通气透水性差。因此,B正确。19、护林员使用无人机巡林的主要优势是?A.增加娱乐性B.扩大监测范围,提升效率C.替代所有人工巡护D.减少工资支出【参考答案】B【解析】无人机可快速覆盖大面积林区,发现人工难以到达区域的问题,提高巡护效率和安全性。但不能完全替代人工,也非为节省成本。因此,B正确。20、下列哪项措施有助于保护林下生物多样性?A.清除所有杂草B.连年砍伐更新C.保留枯木和落叶层D.喷洒除草剂【参考答案】C【解析】枯木和落叶为昆虫、真菌、小型动物提供栖息地,是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过度清理会破坏生态链。因此,C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21、下列哪项是森林生态系统中最主要的能量来源?A.土壤养分B.太阳辐射C.地下水D.微生物分解【参考答案】B【解析】森林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始于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因此太阳辐射是生态系统中最根本的能量来源。其他选项虽对系统运行有影响,但不直接提供初始能量。22、护林员在巡林过程中发现林火,首要采取的措施是?A.立即扑救B.拍照取证C.报告上级并报警D.寻找起火原因【参考答案】C【解析】安全第一,护林员应优先确保自身安全并及时上报火情,由专业队伍组织扑救。擅自扑救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延误整体救援时机。23、下列哪种植物属于福建省常见乡土树种?A.油松B.樟树C.胡杨D.椰子树【参考答案】B【解析】樟树广泛分布于福建低山丘陵地区,适应湿热气候,是典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树种,具有较强生态适应性和经济价值。24、森林病虫害防治中,“以虫治虫”属于哪种防治方法?A.化学防治B.物理防治C.生物防治D.人工防治【参考答案】C【解析】利用天敌昆虫控制害虫种群属于生物防治,环保且可持续,如赤眼蜂防治松毛虫,是现代林业提倡的绿色防控手段。25、下列哪项不属于护林员的日常工作职责?A.巡查林区防火情况B.登记林木采伐许可证审批C.记录野生动物活动痕迹D.宣传林业法律法规【参考答案】B【解析】护林员负责巡护、监测和宣传,但林木采伐许可审批属于林业主管部门行政职能,非一线护林员权限范围。26、林地土壤板结会直接影响树木的哪项生理过程?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根系吸收【参考答案】D【解析】土壤板结导致透气性和透水性下降,阻碍根系呼吸与水分、养分吸收,进而影响整株生长,严重时引发根腐。27、在森林防火期,下列哪种行为应被严格禁止?A.安装监控设备B.林区边缘修筑防火道C.吸烟或野外用火D.开展巡林记录【参考答案】C【解析】吸烟或野外用火极易引发森林火灾,尤其在干燥季节,属防火期重点管控行为,必须严禁以降低火灾风险。28、下列哪种野生动物可能对林木造成啃食危害?A.画眉B.野猪C.松鼠D.蛇类【参考答案】B【解析】野猪常拱食树根、幼苗,破坏林地结构;松鼠虽啃树皮但危害较小,画眉、蛇类主要捕食昆虫或小型动物,不直接危害林木。29、林木年轮可以反映以下哪项信息?A.树种分类B.生长年龄与气候状况C.土壤酸碱度D.病虫害种类【参考答案】B【解析】年轮每圈代表一年生长周期,宽窄变化可反映降水、温度等气候条件,是研究树木历史与环境变迁的重要依据。30、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利于水土保持?A.清除林下枯枝落叶B.坡地营造混交林C.大面积单一树种造林D.开垦林地种植作物【参考答案】B【解析】混交林根系结构复杂,冠层截留能力强,能有效减少地表径流、防止水土流失,优于纯林和垦殖等破坏性利用方式。31、护林员在野外遭遇毒蛇,最正确的应对方式是?A.立即追打驱赶B.保持安静缓慢后退C.用树枝挑逗试探D.原地大声呼救【参考答案】B【解析】多数毒蛇不会主动攻击,保持冷静、缓慢撤离可避免激怒蛇类。追打或挑逗易导致咬伤,呼救可能惊扰蛇体。32、森林碳汇功能主要通过树木的哪项生理活动实现?A.呼吸作用B.光合作用C.蒸腾作用D.分解作用【参考答案】B【解析】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并释放氧气,是森林固碳的核心机制,对缓解温室效应具有重要意义。33、下列哪项属于林木抚育间伐的主要目的?A.提高木材销售价格B.促进保留木生长C.增加林地面积D.改变树种结构【参考答案】B【解析】间伐通过去除部分林木,改善光照、养分分配,使优势木获得更多生长空间,提高林分质量与健康水平。34、林区设立界桩的主要作用是?A.装饰美化环境B.标定林地权属范围C.引导游客参观路线D.监测空气质量【参考答案】B【解析】界桩是林地权属的法定标志,用于明确国有、集体等林地边界,防止侵占、乱占林地,保障林业管理秩序。35、下列哪种现象表明森林生态系统较为健康?A.单一树种大面积分布B.林下植被丰富多样C.地表裸露无覆盖D.枯枝落叶被定期清理【参考答案】B【解析】林下植被多样性高,反映生态系统稳定、自我调节能力强;清理枯落物破坏有机质循环,不利于土壤肥力维持。36、护林员使用GPS设备的主要用途是?A.拍摄林区照片B.实时定位与轨迹记录C.测量树木直径D.检测空气质量【参考答案】B【解析】GPS可精准记录巡护路线、时间与位置,便于考勤管理与突发事件定位,是现代护林信息化管理的重要工具。37、松材线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是?A.蚜虫B.天牛C.蚂蚁D.蜜蜂【参考答案】B【解析】松褐天牛携带松材线虫,在蛀食过程中将病原体注入健康松树,导致快速枯死,是该病扩散的关键环节。38、下列哪种天气条件下最适宜开展计划烧除?A.大风干燥天气B.雷雨天气C.晴朗微风、湿度适中D.浓雾天气【参考答案】C【解析】微风、适度湿度利于控制火势蔓延,避免飞火失控;大风、干燥易引发火灾,雷雨、浓雾则影响操作安全。39、森林覆盖率是指?A.林木数量占总植物数量的比例B.森林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C.木材蓄积量占全国总量的比例D.人工林面积占天然林的比例【参考答案】B【解析】森林覆盖率是衡量区域绿化水平的核心指标,指森林面积与辖区土地总面积之比,反映生态环境质量。40、护林员在发现非法砍伐行为时,正确的做法是?A.当场制止并扣留人员B.远离现场确保安全并及时上报C.拍照后自行处理木材D.与砍伐者协商罚款【参考答案】B【解析】护林员无执法权,强行制止可能引发冲突。应优先保障人身安全,记录证据并迅速报告林业执法部门依法处理。41、下列哪项是森林生态系统中最主要的初级生产者?A.昆虫B.鸟类C.乔木D.真菌【参考答案】C【解析】乔木作为森林中的主要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起点。昆虫和鸟类属于消费者,真菌多为分解者,不参与初级生产。因此,乔木是森林生态系统中最主要的初级生产者。42、护林员巡山时发现林区有烟雾,最优先应采取的措施是?A.拍照记录B.立即上报并尝试判断火源C.独自扑灭火源D.通知游客撤离【参考答案】B【解析】安全第一,护林员应首先确保自身安全,立即上报火情并初步判断火源性质和位置,由专业队伍处置。擅自扑救可能造成危险,拍照和疏散应在指挥下有序进行。43、下列哪种行为最有助于防止森林病虫害传播?A.定期喷洒农药B.引进外来天敌C.加强林木检疫D.砍伐所有老树【参考答案】C【解析】林木检疫能有效阻断病虫害随苗木、木材调运传播,是预防性关键措施。农药易造成污染,外来天敌可能引发生态失衡,砍伐老树破坏生态结构,均非最优选择。44、在林区设置防火隔离带的主要目的是?A.方便运输B.阻止火势蔓延C.划分管理区域D.促进林木生长【参考答案】B【解析】防火隔离带通过清除可燃物形成空旷地带,能有效阻断地表火和树冠火的蔓延路径,是森林防火的重要工程措施。其他选项并非其主要功能。45、下列哪项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植物?A.马尾松B.杉木C.银杏D.水杉【参考答案】D【解析】水杉为我国特有的珍稀孑遗植物,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银杏虽古老,但广泛栽培,未列一级;马尾松和杉木为常见造林树种,不属于保护物种。46、护林员在野外作业时遭遇暴雨,最安全的做法是?A.躲在大树下避雨B.迅速转移到低洼处C.寻找坚固建筑物或车辆躲避D.继续完成巡护任务【参考答案】C【解析】大树下易遭雷击,低洼处可能引发山洪,继续作业增加风险。最安全方式是尽快进入建筑物或车辆内躲避,待天气稳定后再行动。47、森林土壤有机质主要来源于?A.岩石风化B.动物排泄物C.枯枝落叶分解D.降水携带【参考答案】C【解析】森林中大量枯枝落叶经微生物分解后形成腐殖质,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来源。动物排泄物贡献较小,岩石风化提供无机成分,降水携带量微乎其微。48、下列哪项不属于护林员的基本职责?A.监测森林火灾隐患B.开展林木采伐作业C.制止非法砍伐行为D.记录野生动物活动【参考答案】B【解析】护林员主要职责为巡护、防火、防盗伐及生态监测,不参与采伐作业。采伐需由专业队伍按计划实施,属经营管理范畴,非护林员职责。49、林区中设置界桩的主要作用是?A.美化环境B.标明权属范围C.引导游客D.监测空气质量【参考答案】B【解析】界桩用于明确林地权属、管理边界,防止侵占和纠纷,是林业管理的基础设施。其功能与环境美化、旅游引导或环境监测无直接关联。50、下列哪种植物最适合用于水土保持林建设?A.毛竹B.泡桐C.马尾松D.黑麦草【参考答案】C【解析】马尾松根系发达,耐贫瘠,适应性强,能有效固土防蚀,是南方丘陵水土保持的常用树种。毛竹易扩散破坏生态,泡桐根浅固土差,黑麦草为草本,防护能力有限。51、护林员在巡护中发现非法狩猎工具,应如何处理?A.当场销毁B.拍照取证并上报主管部门C.私自扣留D.设陷阱抓人【参考答案】B【解析】护林员无执法权,发现非法工具应保护现场,拍照记录位置和特征,并立即报告林业或公安部门依法处理,避免擅自行动引发法律风险。52、下列哪项措施最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A.单一树种造林B.建立自然保护区C.定期焚烧林地D.清除所有枯木【参考答案】B【解析】自然保护区能完整保护生态系统及其物种,维持自然演替过程。单一造林降低多样性,焚烧和清除枯木破坏栖息环境,不利于生物多样性维持。53、森林群落的垂直结构中,最上层通常是什么?A.地被层B.灌木层C.乔木层D.草本层【参考答案】C【解析】森林垂直结构由高到低依次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乔木层位于最上层,接受最强光照,是森林的主体结构层。54、下列哪种气象条件最易引发森林火灾?A.高温、低湿、大风B.低温、高湿、无风C.阴雨连绵D.季节性降雪【参考答案】A【解析】高温使可燃物干燥,低湿降低燃点,大风加速火势蔓延,三者结合极大增加火灾风险。其他选项湿度高、温度低,不易起火。55、护林员使用GPS设备的主要目的是?A.播放音乐B.测量树木直径C.记录巡护轨迹D.预测天气【参考答案】C【解析】GPS用于精确定位和轨迹记录,帮助护林员规划路线、标记异常点位,提升巡护效率和管理信息化水平。其他功能非其设计用途。56、下列哪项属于森林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A.生产木材B.制造化肥C.开采矿产D.建设厂房【参考答案】A【解析】森林提供供给、调节、文化和支持四大服务功能,生产木材属于供给服务。化肥制造、矿产开采和厂房建设属于工业活动,非生态系统自然功能。57、林木年轮可用于判断什么?A.树木年龄和气候变迁B.土壤酸碱度C.动物迁徙路线D.地下水位【参考答案】A【解析】年轮每年形成一圈,可推算树龄;宽轮表示生长好,反映当年气候适宜,窄轮则相反,故可用于研究气候变化历史。其他选项与年轮无关。58、下列哪种动物是典型的森林食草动物?A.金钱豹B.穿山甲C.野猪D.白鹇【参考答案】C【解析】野猪以植物根茎、果实为食,是森林中常见的杂食性偏草食动物。金钱豹为肉食动物,穿山甲食蚁,白鹇虽吃植物但属鸟类且食性较杂。59、在林区修建道路时,应优先考虑的因素是?A.最短距离B.避开生态敏感区C.降低施工成本D.方便游客拍照【参考答案】B【解析】生态保护优先,道路应避开核心区、水源地、珍稀物种栖息地等敏感区域,减少对生态系统的干扰。距离、成本和旅游便利性应在环保前提下权衡。60、下列哪种现象属于森林退化?A.林冠郁闭度下降B.林下植物增多C.土壤肥力提高D.野生动物数量上升【参考答案】A【解析】林冠郁闭度反映林木覆盖程度,其下降表明林分结构破坏,是森林退化的重要指标。林下植物增多、土壤改善和动物增多通常反映生态向好。61、下列哪项属于森林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A.提供工业原料;B.调节气候、保持水土;C.增加城市用地;D.促进交通发展【参考答案】B【解析】森林生态系统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维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B项正确反映了其核心生态价值,而A虽为森林的经济功能之一,但非“主要生态功能”,C、D与森林功能无关。62、护林员在巡山过程中发现火情,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是?A.立即扑救;B.拍照记录;C.报告上级并拨打火警电话;D.寻找起火原因【参考答案】C【解析】安全第一,护林员发现火情应优先确保信息及时上报,由专业力量组织扑救。擅自扑救可能危及人身安全,故C为最科学、合规的首要步骤。63、下列哪种行为有助于防止森林病虫害传播?A.随意运输未经检疫的木材;B.在林区野炊;C.定期开展林木检疫和监测;D.丢弃生活垃圾【参考答案】C【解析】定期检疫和监测可早期发现病虫害,防止扩散。A项会直接传播病虫,B、D易引发火灾或污染,C是科学防控的关键措施。64、我国植树节是每年的哪一天?A.3月5日;B.3月12日;C.4月1日;D.5月1日【参考答案】B【解析】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确定每年3月12日为植树节,旨在倡导全民植树造林,推动国土绿化,增强生态意识。65、下列哪种植物属于我国常见的速生造林树种?A.银杏;B.水杉;C.杉木;D.竹柏【参考答案】C【解析】杉木生长快、适应性强,是我国南方广泛使用的速生用材树种。银杏、水杉为珍稀树种,生长较慢,竹柏分布较窄,非主流造林树种。66、护林员巡护时应重点观察的内容不包括?A.林木生长状况;B.非法砍伐痕迹;C.游客购物行为;D.森林火灾隐患【参考答案】C【解析】护林员职责聚焦森林资源保护,A、B、D均为巡护重点。C项游客购物与森林管理无直接关联,不属于职责范围。67、下列哪种地形最适合开展植树造林?A.城市广场;B.沙化严重的荒地;C.高速公路中央隔离带;D.屋顶平台【参考答案】B【解析】荒地植树可防沙固土、恢复生态。城市广场、高速路隔离带、屋顶属人工设施,绿化方式不同,非传统造林区域。68、森林火灾的“三要素”不包括?A.可燃物;B.氧气;C.风力;D.火源【参考答案】C【解析】火灾三要素为可燃物、氧气(助燃物)、火源。风力是火灾蔓延的加速因素,但不属于基本要素。69、下列哪项是护林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A.熟悉林区地形与植被;B.擅长股票投资;C.精通外语翻译;D.热衷网络直播【参考答案】A【解析】护林员需掌握林区自然状况,具备野外工作能力。B、C、D与岗位职责无关,A是履职基础。70、下列哪种行为属于破坏林地的行为?A.定期割除杂草;B.建设防火隔离带;C.擅自开垦林地种植农作物;D.设置野生动物监测点【参考答案】C【解析】擅自开垦林地违反《森林法》,属于非法改变林地用途。A、B、D为合法管理措施,有利于生态保护。71、下列哪项措施有助于提升森林碳汇能力?A.砍伐成熟林;B.扩大放牧行为;C.实施退耕还林;D.增加林区烧烤活动【参考答案】C【解析】退耕还林增加森林覆盖率,促进碳吸收。A、B、D均破坏植被,削弱碳汇功能,C是国家生态工程的重要举措。72、护林员在野外遭遇雷雨天气,最安全的做法是?A.躲在大树下避雨;B.站在山顶高处;C.寻找低洼处蹲下,远离树木;D.使用手机通话求救【参考答案】C【解析】雷雨时应避免高处、孤立树木和金属物品。低洼处蹲下可降低雷击风险,C为正确避险方式,A、B、D均增加危险。73、下列哪种植物属于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A.杉木;B.马尾松;C.华南虎(动物);D.水杉【参考答案】D【解析】水杉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属珍稀孑遗物种。A、B为常见造林树种,C为动物,不符合题干“植物”要求。74、森林覆盖率是指?A.林木数量占总植物数的比例;B.森林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C.木材蓄积量;D.每年植树数量【参考答案】B【解析】森林覆盖率是衡量区域绿化水平的核心指标,定义为森林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反映生态建设成效。75、下列哪种工具是护林员巡山时的常用装备?A.望远镜;B.游戏机;C.吹风机;D.电饭煲【参考答案】A【解析】望远镜可用于观察远处火情或非法活动,是巡护实用工具。B、C、D无野外作业用途,不符合实际需求。76、下列哪项属于森林防火期的常见管理措施?A.允许林区自由用火;B.加强巡护和火源管控;C.组织大型篝火晚会;D.鼓励焚烧秸秆【参考答案】B【解析】防火期需严控火源,加强巡查是关键措施。A、C、D均增加火灾风险,违反防火规定。77、林木生长所需的三大营养元素是?A.氮、磷、钾;B.钙、镁、硫;C.铁、锌、铜;D.碳、氢、氧【参考答案】A【解析】氮、磷、钾是植物需求量最大的三种营养元素,常需通过施肥补充。D项为基本元素,但主要来自空气和水,非施肥重点。78、下列哪种现象可能是森林病虫害的早期迹象?A.树叶变黄脱落;B.果实成熟;C.鸟类鸣叫;D.土壤湿润【参考答案】A【解析】非季节性黄叶、落叶可能是虫害或病菌感染的表现。B、C、D为正常自然现象,不具病害指示性。79、护林员记录巡山日志的主要目的是?A.提供工作依据和信息存档;B.练习书法;C.吸引游客关注;D.发布社交媒体【参考答案】A【解析】巡山日志是工作记录,用于反映林区动态、责任追溯和管理决策,具有档案和法律价值,A正确。80、下列哪项行为符合绿色出行理念?A.驾驶私家车频繁进入林区;B.骑行自行车开展巡护;C.使用高音喇叭宣传;D.丢弃塑料瓶【参考答案】B【解析】骑行低碳环保,减少污染和干扰,符合绿色出行。A增加碳排放,C、D破坏环境,B为可持续方式。81、下列哪项是森林生态系统中最主要的初级生产者?A.昆虫B.乔木C.蘑菇D.食草动物【参考答案】B【解析】初级生产者是指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自养生物,森林中以乔木为主体,能固定太阳能,为整个生态系统提供能量基础。昆虫和食草动物为消费者,蘑菇属于分解者,不具备光合能力。82、护林员在巡山过程中发现火情,首要采取的措施是?A.立即扑救B.拍照记录C.报告上级并报警D.寻找起火原因【参考答案】C【解析】安全第一,护林员应优先确保自身安全,第一时间报告火情,由专业队伍组织扑救。擅自扑救可能因火势失控造成危险,报告是标准应急流程的关键步骤。83、下列哪项行为最有助于防止森林病虫害传播?A.定期施肥B.清除林间枯死木C.增加林下植被D.扩大林地面积【参考答案】B【解析】枯死木易滋生害虫并成为病原体传播源,及时清理可切断传播途径。施肥和增加植被虽有益生态,但不直接阻断病虫害,扩大面积非防控措施。84、林区设置防火隔离带的主要作用是?A.便于运输木材B.阻止火势蔓延C.提供动物通道D.划分管理区域【参考答案】B【解析】防火隔离带通过清除可燃物形成空旷地带,有效阻断地表火和树冠火的传播路径,是森林防火的重要工程措施。85、下列哪种地形最容易发生山火快速蔓延?A.平原林地B.山谷地带C.迎风坡D.背阴坡【参考答案】C【解析】迎风坡空气流通强,干燥可燃物多,火势易借风力迅速扩散。山谷易形成“烟囱效应”,但风力主导下迎风坡蔓延速度最快。86、护林员巡护记录中应重点记录的内容不包括?A.动物活动痕迹B.林木生长数据C.个人饮食情况D.非法采伐迹象【参考答案】C【解析】巡护记录用于生态保护与管理,需包含生态状况、人为干扰等信息。个人饮食与职责无关,不应列入正式工作记录。87、下列哪项属于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A.马尾松B.南方红豆杉C.杉木D.毛竹【参考答案】B【解析】南方红豆杉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因其濒危性和药用价值受法律严格保护。马尾松、杉木、毛竹为常见造林树种,非保护物种。88、森林碳汇功能主要指森林?A.释放氧气B.吸收二氧化碳C.调节气候D.保持水土【参考答案】B【解析】碳汇指生态系统吸收并储存大气中二氧化碳的能力,森林通过光合作用实现碳固定,是重要碳汇系统。89、下列哪种工具是护林员巡山必备的基本装备?A.望远镜B.卫星电视C.渔网D.烹饪锅具【参考答案】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