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油气管道维护工二级真题与答案_第1页
2025年油气管道维护工二级真题与答案_第2页
2025年油气管道维护工二级真题与答案_第3页
2025年油气管道维护工二级真题与答案_第4页
2025年油气管道维护工二级真题与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油气管道维护工二级真题与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1.在役油气管道进行内检测前,必须完成的首要工作是A.清管测径B.压力试验C.焊缝返修D.涂层修补答案:A2.关于SY/T6151—2021《油气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高后果区识别周期为3年B.风险评价仅采用定性方法C.完整性评价报告保存期不少于10年D.失效后果评分不考虑人口密度答案:C3.某Φ813mm管道设计压力10MPa,壁厚14.3mm,材料L450,其环向应力计算值最接近A.285MPaB.295MPaC.305MPaD.315MPa答案:B4.超声相控阵检测与常规UT相比,最大优势是A.无需耦合剂B.可实时成像C.对粗晶材料更敏感D.设备价格更低答案:B5.管道外防腐层采用三层PE,其环氧粉末涂层最小厚度为A.80μmB.100μmC.120μmD.150μm答案:C6.在进行管道中心线测绘时,RTK动态测量高程精度一般优于A.±5cmB.±10cmC.±15cmD.±20cm答案:A7.关于MFL检测信号,漏磁场幅值与缺陷深度呈A.线性正比B.指数正比C.对数正比D.非单调关系答案:D8.某段管道最大操作压力6.4MPa,水压试验压力应为A.7.2MPaB.8.0MPaC.8.8MPaD.9.6MPa答案:C9.采用B型套筒修复环焊缝裂纹时,套筒角焊缝的NDT比例应不低于A.10%B.25%C.50%D.100%答案:D10.管道穿越高速公路时,最小覆土厚度不应小于A.1.0mB.1.2mC.1.5mD.2.0m答案:C11.关于阴极保护准则,-850mVCSE极化电位适用于A.高温管道B.高硫环境C.常温土壤D.海洋潮差带答案:C12.在进行CIPS密间隔电位测量时,参比电极距管道中心线最佳距离为A.0.5mB.1.0mC.1.5mD.2.0m答案:B13.某管道输送天然气,最大流速20m/s,其冲蚀临界流速计算经验公式为A.v=122/√ρB.v=100/√ρC.v=85/√ρD.v=60/√ρ答案:A14.关于超声TOFD检测,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可精确测高B.对近表面盲区敏感C.需要两个探头D.不能检测横向裂纹答案:D15.采用环氧钢套筒修复后,套筒两端密封胶的固化时间(23℃)一般不少于A.2hB.4hC.8hD.24h答案:C16.管道内腐蚀直接评价(ICDA)的核心步骤顺序为A.预评价→间接检测→详细检查→后评价B.预评价→详细检查→间接检测→后评价C.间接检测→预评价→详细检查→后评价D.预评价→间接检测→后评价→详细检查答案:A17.高后果区等级划分中,聚集场所人数≥100人属于A.I级B.II级C.III级D.IV级答案:C18.关于管道地质灾害风险,下列因素中权重最高的是A.地震动峰值加速度B.年均降雨量C.斜坡坡度D.土体内摩擦角答案:C19.某段管道运行温度65℃,进行水压试验时应控制水温不低于A.5℃B.10℃C.15℃D.20℃答案:C20.采用A型套筒修复时,套筒长度应超出缺陷两端各不少于A.50mmB.75mmC.100mmD.150mm答案:D21.关于超声导波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仅可检测表面缺陷B.激励频率越高,传播距离越远C.可检测包覆层下腐蚀D.不能区分内外壁缺陷答案:C22.管道地面标识桩设置间距,一般农田地段不大于A.50mB.75mC.100mD.150m答案:C23.在进行RBI评价时,失效概率等级划分共A.3级B.4级C.5级D.6级答案:C24.某管道穿越中型河流,采用定向钻方式,入土角宜控制在A.5°~8°B.8°~12°C.12°~15°D.15°~20°答案:B25.关于管道内涂层,下列性能指标中最能反映耐压性的是A.附着力B.耐磨性C.电气强度D.弯曲性能答案:C26.采用ACVG检测防腐层缺陷时,测量信号频率一般选择A.512HzB.1kHzC.4kHzD.9kHz答案:D27.关于管道焊接工艺评定,试件壁厚12mm,其覆盖范围最大可到A.18mmB.24mmC.30mmD.不限答案:B28.某段管道经内检测发现金属损失深度30%wt,长度80mm,按ASMEB31G—2022评定,其安全工作压力下降系数最接近A.0.72B.0.78C.0.84D.0.90答案:B29.关于管道智能清管器速度控制,最佳运行区间是A.0.5~1.0m/sB.1.0~2.0m/sC.2.0~3.0m/sD.3.0~5.0m/s答案:B30.在进行管道应力集中系数计算时,对于未打磨焊缝余高,Kt一般取A.1.2B.1.5C.1.8D.2.1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31.下列属于管道内检测技术的是A.MFLB.UTC.EMATD.CCTVE.PIG答案:ABC32.关于管道外腐蚀直接评价(ECDA),必须包含的步骤有A.预评价B.间接检测C.直接检查D.后评价E.水压试验答案:ABCD33.采用B型套筒修复时,现场焊接需控制的参数有A.热输入B.层间温度C.焊条烘干温度D.环境湿度E.焊接速度答案:ABCDE34.下列属于管道地质灾害类型的是A.滑坡B.泥石流C.岩溶塌陷D.采空区塌陷E.风蚀答案:ABCD35.关于超声相控阵检测校准,需使用的试块有A.横孔试块B.阶梯试块C.侧钻孔试块D.平底孔试块E.V型槽试块答案:ACD36.管道高后果区识别需收集的数据包括A.人口密度B.建筑物用途C.交通流量D.地下水埋深E.土壤电阻率答案:ABC37.下列属于阴极保护系统常见故障的是A.阳极失效B.电缆断线C.参比电极干涸D.绝缘接头短路E.防腐层破损答案:ABCD38.关于管道焊接返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一部位返修不得超过2次B.返修前需重新预热C.返修后需重新进行RTD.返修工艺需重新评定E.返修长度应大于50mm答案:ABCE39.采用环氧钢套筒修复后,需进行的检验项目有A.套筒厚度测量B.角焊缝MTC.密封胶硬度D.套筒与管道间隙E.套筒外观答案:BCDE40.关于管道内涂层补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采用液体环氧喷涂B.粗糙度≥75μmC.预热温度60℃D.固化时间≥4hE.漏点检测电压≥25kV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41.管道内检测器速度越快,轴向定位误差越小。答案:错42.采用UT检测时,探头K值越大,一次波声程越短。答案:错43.三层PE防腐层在60℃下的剥离强度不应小于60N/cm。答案:对44.管道穿越铁路时,套管两端应超出路基坡脚2m。答案:对45.采用RBI方法时,失效后果等级与介质毒性无关。答案:错46.管道阴极保护电位越负,保护效果越好。答案:错47.超声导波检测可一次性检测数十米范围。答案:对48.采用A型套筒修复时,套筒厚度不小于管道壁厚即可。答案:错49.管道内腐蚀直接评价适用于输送干气管道。答案:错50.管道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中,降雨量为诱发因素而非固有因素。答案:对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51.简述在役油气管道进行内检测前清管作业的主要步骤及注意事项。答案:(1)制定清管方案:根据管径、输送介质、历史结蜡结垢情况选择清管器类型与级数,确定运行速度、压力控制范围及收发球站场。(2)测径清管:首轮采用双向钢刷测径清管器,检测管道通径变化,记录过盈量与通过压差,确认无严重变形。(3)多级清管:依次投入直板、皮碗、磁力清管器,每级至少运行两次,直至出口无明显杂质、含水率<5%。(4)干燥处理:采用干燥剂或干燥空气吹扫,确保露点低于-20℃,防止内检测器电子舱受潮。(5)速度控制:通过背压调节阀将清管器速度稳定在1~2m/s,避免速度波动导致数据丢失。(6)跟踪监测:全程安装低频发射机与地面接收机,每500m设置一个监测点,实时记录速度、压差,发现卡堵立即停输反推。(7)污物接收:设置200目过滤网,回收蜡、砂、铁屑,称重记录,环保处理。(8)总结评估:对比清管前后压差,评估清管效率,出具报告,确认满足内检测器通过要求后方可投运检测器。52.说明采用B型套筒修复环焊缝裂纹的焊接工艺要点及质量控制措施。答案:(1)套筒设计:套筒长度超出裂纹两端各150mm,厚度≥管道壁厚,材质同等级或高一级,内径比管道外径大2~4mm,保证装配间隙。(2)表面处理:采用喷砂除锈至Sa2.5级,粗糙度40~75μm,清除裂纹并打磨成1:4坡口,磁粉确认无扩展。(3)装配定位:使用液压顶杆将套筒对中,间隙≤2mm,点焊8处,错开分布,避免热集中。(4)焊接顺序:先焊两端角焊缝,再焊纵向对接缝,对称退焊,层间温度≤150℃,热输入1.0~1.5kJ/mm。(5)焊材选择:低氢型焊条E5015-H4,φ3.2mm打底,φ4.0mm填充盖面,350℃烘干1h,随用随取。(6)NDT控制:角焊缝100%MT,纵向缝100%UT,缺陷返修≤1次,返修后重新检测并增加TOFD验证。(7)外观检查:焊缝余高0~2mm,无咬边、气孔,套筒与管道贴合间隙≤0.5mm,用0.1mm塞尺检查,插入深度≤25mm。(8)防腐补口:采用无溶剂环氧+热缩带,漏点检测电压≥25kV,剥离强度≥60N/cm,套筒两端密封胶填充饱满。53.阐述管道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中滑坡易发性评估的关键指标及权重分配方法。答案:(1)指标体系:选取坡度、坡高、岩土类型、年均降雨量、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植被覆盖率、人类工程活动7项指标。(2)权重确定:采用AHP层次分析法,构建判断矩阵,邀请地质、管道、遥感专家打分,一致性检验CR<0.1,最终权重:坡度0.28、降雨0.20、岩土0.18、地震0.12、坡高0.10、植被0.07、人类活动0.05。(3)量化分级:坡度按5°间隔分5级,>35°得100分;降雨以年均600mm为基准,每增加100mm加10分;岩土按RQD值分5档,残坡积土得分最高;地震按PGA0.1g为阈值;坡高>30m得满分;植被覆盖率<30%扣分;人类活动按开挖切坡距离赋分。(4)模型计算:采用加权叠加法,易发性指数SI=Σ(Wi×Fi),结果0~100分,按自然断点法分极低、低、中、高、极高5级,极高区段需布设GNSS位移监测桩,监测精度±1mm,数据回传周期1h。54.说明高后果区管段完整性评价中,如何结合内检测数据与应力分析结果确定再检测周期。答案:(1)数据整合:将MFL/UT内检测金属损失数据导入GIS平台,与中心线、高后果区边界叠加,筛选位于HCAs内的缺陷。(2)应力计算:采用ABAQUS建立三维模型,输入内压、温度、地形应变、滑坡位移载荷,计算缺陷处最大环向应力与轴向应力,得到应力集中系数Kt。(3)剩余强度评估:按ASMEB31G—2022Modified方法计算失效压力PF,与安全系数2.0对比,得剩余强度因子RSF=PF/MAOP。(4)裂纹扩展预测:对环焊缝缺陷采用Paris公式,假设年循环压差ΔP=5%MAOP,计算疲劳寿命Nf,若Nf<2倍设计寿命,需提前开挖验证。(5)风险矩阵:以失效概率PoF=1/RSF为横轴,失效后果CoF按人口密度、环境敏感度评分,划分为5×5矩阵,中高风险以上管段再检测周期≤3年,低风险≤7年。(6)经济优化:采用净现值法比较不同周期下的维修成本与失效损失,选择使总成本最小的周期作为推荐值,最终报管道完整性管理委员会审批。五、计算题(每题20分,共40分)55.某Φ610mm×11.1mmL485管道,最大操作压力8.0MPa,内检测发现一处轴向外部腐蚀,长120mm,宽40mm,最大深度2.8mm。按ASMEB31G—2022Modified方法计算:(1)剩余强度因子RSF;(2)若要求安全系数2.0,该缺陷是否可接受;(3)若不可接受,求最大允许操作压力。答案:(1)参数计算:D=610mm,t=11.1mm,d=2.8mm,d/t=0.252,L=120mm,M=√(1+0.8L²/Dt)=1.82,SF=1−d/t×(1−exp(−0.157L/√(Dt)))=1−0.252×(1−exp(−0.157×120/√(610×11.1)))=0.83,RSF=SF×M/(M−1+SF)=0.83×1.82/(1.82−1+0.83)=0.90。(2)判定:要求RSF≥1/2.0=0.5,计算得0.90>0.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