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中原名校、大连市、赤峰市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机体内环境稳态是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请结合图(图中A,B,C,D表示器官或细胞;①②③表示物质)分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图中①②③三种物质既体现了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又体现了反馈调节B.图中A器官是机体内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枢纽C.C细胞可产生抗体,其原因是C细胞识别抗原后迅速增殖分化D.长期焦虑和紧张会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原因是D细胞活性下降使淋巴因子的分泌减少,影响了特异性免疫2.一个完整生态系统的结构应包括()A.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B.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C.就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D.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食物网3.当某些内脏发生病变时,常感到体表某区域疼痛,如心绞痛可感觉左肩及左臂内侧疼痛,这种现象称为牵涉痛。下图是一种牵涉痛产生机制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现象中内脏是感受器,皮肤是效应器B.内脏病变可能导致皮肤损伤,从而引起牵涉痛C.a、c两个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不一定相同D.牵涉痛产生过程中兴奋在ab之间双向传递4.某种螺捕食多种藻类,将该螺移走后玻璃缸中甲、乙、丙三种藻的种群数量变化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丙藻之间互利共生关系B.0~10天内甲藻的数量呈“J”型增长C.第15天时甲藻的出生率约等于死亡率D.螺的捕食喜好可能是丙藻>乙藻>甲藻5.下图为膝反射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伸肌和屈肌均属于效应器B.膝反射的反射中枢位于大脑皮层C.膝反射完成过程中存在兴奋的传递和传导D.在a处施加刺激引起屈肌收缩不属于反射6.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心肌细胞富含线粒体利于其旺盛的代谢活动B.蓝藻细胞含有叶绿体利于其进行光合作用C.浆细胞含有丰富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利于其分泌抗体D.洋葱表皮细胞具有细胞壁和液泡利于其维持一定的形态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某种品系的鼠的毛色为黄色(A)和灰色(a),黄色和灰色是一对相对性状,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科学家进行了大量的杂交实验得到了如下结果,请根据表格内容回答下列问题:杂交组合亲本后代杂交一灰色×灰色灰色杂交二黄色×黄色3/4黄色,1/4灰色杂交三黄色×灰色1/2黄色,1/2灰色(1)根据杂交组合________可判断鼠的毛色中,_____________是显性性状。(2)杂交组合一中,亲本的灰色鼠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3)杂交组合二中,后代黄色鼠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4)杂交组合三中,亲本杂交组合的杂交方式叫做______________8.(10分)每年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近几年的主题都是“健康人生,绿色无毒”。《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长期使用毒品会使大脑的机能发生改变,可卡因(Cocaine)是一种已知的最容易上瘾的物质之一,它可以通过调控多巴胺的含量水平刺激大脑皮层,并产生兴奋和愉悦感。请据图分析回答:(1)多巴胺为小分子化合物但仍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其意义是________。(2)多巴胺作用完成后正常的去路是________,可卡因能够增强并延长对大脑的刺激,而产生“快感”,由图中信息分析可卡因的作用机理是________。(3)长期吸食可卡因机体可通过________调节减少【】________的数量。吸毒“瘾君子”未吸食毒品时,大多伴有精神萎靡、四肢无力的症状,推测可能是其体内________(激素)的含量减少所致。吸毒者反复吸食毒品后,容易受细菌、病毒感染而患病,这事实说明吸毒还会损伤________。(4)为研究毒品海洛因的危害,将受孕7天的大鼠按下表随机分组进行实验,结果如下。对照组连续9天给予海洛因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活胚胎数/胚胎总数(%)100766555脑畸形胚胎数/活胚胎数(%)0335579脑中促凋亡蛋白Bax含量(ug·L-l)6.77.510.012.5以下分析合理的有________(选填序号)①对照组胚胎的发育过程中不会出现细胞凋亡②低剂量海洛因即可严重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③海洛因促进Bax含量提高会导致脑细胞凋亡④结果提示孕妇吸毒有造成子女智力障碍的风险9.(10分)黑带食蚜蝇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昆虫,其幼虫(无翅)喜食各种蚜虫。经变态发育为有翅的成虫,可以成群地长距离迁飞。研究者以我国某岛屿为试验站,对黑带食蚜蝇的迁飞行为展开研究。(1)黑带食蚜蝇幼虫与蚜虫间具有_____关系,该试验站内所有的黑带食蚜蝇形成的集合称为______。(2)研究者在试验站逐年捕获并统计黑带食蚜蝇成虫数,以获知其数量变化情况,结果如图1和图2。①采用黑光灯诱捕黑带食蚜蝇成虫是由于该昆虫具有________性。根据诱捕昆虫的数量可估算它们的__________。②由图1可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分析图2可知,该昆虫的迁飞活动会随时间而有规律地变化,表现出明显的_____性。(3)测定变态昆虫翅中12C与13C的比值,可反映其幼虫期的食物来源,进而判断变态昆虫的虫源地。研究者检测了观测站捕获的黑带食蚜蝇成虫翅中12C与13C的比值,并推算出不同时间所捕获的黑带食蚜蝇幼虫的宿主植物占比情况,结果图3所示。区域与试验岛屿的关系主要作物A农业区,位于试验岛屿北侧40km玉米、水稻B农业区,位于试验岛屿南侧60km小麦、水稻①已知该岛屿上无可用耕地,且不进行农事操作。试说明研究者选择该岛屿作为本实验观测站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结合图3与表信息,推测该昆虫的迁飞方向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若要证明捕获的黑带食蚜蝇均为迁飞而来,你认为还需提供的实验证据为: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1条即可)(4)上述研究的价值不包括()A.探索黑带食蚜蝇在我国相关地区的迁飞时间和路径B.为预防蚜虫大规模区域性爆发提供可靠的预警信息C.为深入明确黑带食蚜蝇特殊生态作用提供理论依据D.证实黑带食蚜蝇具有应对不良环境因素的短期反应10.(10分)如下图1是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图2为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图1中的K/2对应图2中的________点,若草原鼠迁入一个理想环境中,第二年的种群数量是第一年的λ倍,则λ为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的定值。(2)若想一次性获得最大捕获量,应选择图2中________点进行捕捞。(3)将一定量的酵母菌接种在10mL培养液中,培养较长时间,可采用____________的方法调查酵母菌的数量。在用吸管吸取培养液前要将试管__________________。培养足够长的时间后酵母菌会呈现图2中的________(填字母)点所示的增长速率。11.(15分)(一)下图表示在最适温度下几种酶的活性与pH关系的曲线。请据图回答:(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和_____。(2)从图中可知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的最适pH分别为_____,pH4~8范围内,木瓜蛋白酶的活性_____。(3)下图实线表示酶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虚线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底物浓度增加一倍,反应速度与酶浓度的关系,能正确表示两者关系的是_____。(二)请分析下列有关酶的实验,并回答问题:试管号试管中的物质条件加碘液以后颜色变化12mL淀粉溶液+2mL清水37℃,5min变蓝22mL淀粉溶液+2mL唾液37℃,5min不变蓝32mL淀粉溶液+2mL唾液95℃,5min变蓝42mL淀粉溶液+2mL唾液0℃,5min_____(4)加碘液后4号试管的颜色变化是_____。(5)比较1和2号试管中溶液颜色变化,说明唾液淀粉酶具有_____作用。(6)比较2、3、4号三支试管中溶液颜色变化,说明_____影响酶的活性。(7)通过其他实验证明,唾液淀粉酶只能使淀粉水解,而不能使其他物质水解,说明酶的作用具有_____性。(8)酶能提高化学反应速率的机理是因为_____,使底物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C【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是下丘脑,B是甲状腺,①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②是促甲状腺激素,③是甲状腺激素;C是浆细胞,D是T淋巴细胞。【详解】A、图中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②促甲状腺激素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促进③表示甲状腺激素分泌属于激素的分级调节,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多,会反过来影响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功,又体现了激素的反馈调节,A正确;B、A为下丘脑,下丘脑的内分泌细胞参与体液调节,神经细胞参与神经调节,是体内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枢纽,B正确;C、C为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也不能增殖分化,C错误;D、据图分析,长期焦虑和紧张会导致D细胞活性下降使淋巴因子的分泌减少,影响了特异性免疫,使机体免疫力下降,D正确。故选C。2、D【解析】一个生态系统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是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详解】A、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属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错误;B、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属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B错误;C、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和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C错误;D、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食物网),D正确。故选D。3、C【解析】分析题图:a、c为传入神经,b为传出神经。【详解】A、a和c上都有神经节,都是传入神经,故皮肤和内脏都是感受器,A错误;B、由题干信息可知,牵涉痛是神经中枢将内脏痛误认为是体表痛,说明是位于内脏的感受器产生了兴奋,兴奋通过c传至b,再在大脑皮层产生痛觉,而皮肤上的感受器未产生兴奋,所以牵涉痛产生的原因不是内脏病变导致的皮肤损伤,B错误;C、a、c都是传入神经,但是两个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不一定相同,C正确;D、ab之间有突触相连,兴奋在突触只能单向传递,故牵涉痛产生过程中兴奋在ab之间单向传递,D错误。故选C。4、C【解析】题干分析,某种螺捕食多种藻类,将该螺移走后玻璃缸中甲藻数量增加,乙藻藻数量先增加后减少,丙藻数量减少,甲藻成为优势物种。【详解】A、据图可知,乙、丙藻之间是竞争关系,A错误;B、据图可知,0~10天内甲藻的数量呈“S”型增长,B错误;C、据图可知,第15天时甲藻的增长率为0,说明甲藻的出生率约等于死亡率,C正确;D、据图可知,在移走螺之前(第0天)丙藻的数量>乙藻>甲藻,移走螺一段时间以后,甲藻的数量>乙藻>丙藻,说明螺的捕食喜好可能是甲藻>乙藻>丙藻,D错误。故选C。5、B【解析】1、反射弧结构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是反射活动完成的结构基础。2、完成反射的条件:一是适宜的刺激,二是完整的反射弧。【详解】A、传出神经与屈肌和伸肌相连,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伸肌和屈肌,A正确;B、膝跳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其神经中枢位于脊髓,B错误;C、膝跳反射是最简单的反射弧,完成过程中存在兴奋的传递(神经元之间)和传导(神经纤维),C正确;D、刺激a处可引起屈肌收缩,但兴奋的传导未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故不能称为反射,D正确。故选B。6、B【解析】1.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体积与表面积之比)越小,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越弱。
细胞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因此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磷脂双分子层和膜上的载体决定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①.二②.黄色③.aa④.AA或Aa⑤.测交【解析】由实验可知,黄色鼠与黄色鼠交配,后代发生性状分离,黄色鼠:灰色鼠=3:1,说明黄色对灰色是显性性状,亲本黄色鼠的基因型是Aa×Aa。【详解】(1)根据杂交组合二可知,黄色鼠与黄色鼠交配,后代发生性状分离,因此可能判断鼠的毛色中黄色是显性性状。(2)灰色鼠是隐性性状,因此不论是亲代还是子代,灰色鼠的基因型都是aa。(3)由分析可知,杂交组合二的亲本基因型是Aa×Aa,子代的基因型是AA、Aa、aa,因此子代黄色鼠的基因型可能是AA或Aa。(4)杂交组合三:黄色鼠×灰鼠→黄鼠:灰鼠=1:1,是测交实验。【点睛】本题结合图表,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能运用后代分离比推断法判断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各组亲本的基因型,再结合表中信息准确答题。8、(1)短时间内释放大量神经递质使突触后膜产生电位变化,有利于神经冲动快速传递(2)①.通过多巴胺转运体运回突触前神经元②.可卡因与多巴胺转运体结合,阻止了多巴胺进入突触前膜(或阻碍多巴胺的回收),导致突触间隙中多巴胺含量增多(3)①.负反馈②.④多巴胺受体③.甲状腺激素④.人体的免疫系统(或特异性免疫)(4)②③④【解析】分析示意图可知:多巴胺合成后,贮存在结构①突触小泡中;神经递质释放依赖于突触小泡的膜和突触前膜融合,体现膜的流动性;当多巴胺释放后,可与下一个神经元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兴奋。【小问1详解】神经递质通过胞吐方式释放的意义:在短时间内释放大量神经递质,使突触后膜产生电位变化,有利于神经冲动快速传递。【小问2详解】由图可知,正常情况下,多巴胺发挥作用后可通过多巴胺转运体运输进入突触小体,而可卡因与多巴胺转运体结合,阻止了多巴胺进入突触前膜,导致突触间隙中多巴胺含量增多。多巴胺与多巴胺受体结合,导致突触后膜持续性兴奋,即延长对大脑的刺激,而产生“快感”。【小问3详解】长期吸食可卡因,机体能通过减少多巴胺受体蛋白数量来缓解毒品刺激,导致突触后膜对神经递质的敏感性降低,这是一种负反馈调节。甲状腺激素能够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吸毒“瘾君子”未吸食毒品时,精神萎靡,四肢无力,与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减少有关。吸食可卡因的吸毒者容易受细菌、病毒感染而患病,原因是T细胞减少使特异性免疫受损。小问4详解】①胚胎的发育过程中会出现细胞凋亡,细胞凋亡发生在发育的整个过程中,①错误;②由表格数据可以看出,低剂量海洛因使活胚胎数的比例降低,使脑畸形胚胎数的比例升高,所以低剂量海洛因可严重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②正确;③Bax是促凋亡蛋白,海洛因促进Bax含量提高会导致脑细胞凋亡,③正确;④结果提示孕妇吸毒脑畸形胚胎比例和脑中促凋亡蛋白Bax含量增加,有造成子女智力障碍的风险,④正确。②③④合理。【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突触的结构和功能,兴奋在神经纤维素上的传导与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的特点,对于相关知识点的理解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9、①.捕食②.种群③.趋光④.种群密度⑤.黑带食蚜蝇成虫的捕获量存在显著的年际差异,最高和最低捕获量分别出现在2009年和2013年⑥.季节⑦.避免观测站内作物对实验结果的干扰⑧.5、6月从南向北飞,8、9月从北向南飞⑨.确定观测岛上无C3、C4植物、确定观测岛上无黑带食蚜蝇的幼虫⑩.D【解析】1、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有:样方法、标记重捕法、黑光灯诱捕法。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个体调查种群密度时适宜用标志重捕法;而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等种群密度的调查方式常用的是样方法,对于具有趋光性的昆虫用黑光灯诱捕法。2、种群具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四个基本特征。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详解】(1)已知黑带食蚜蝇幼虫(无翅)喜食各种蚜虫,故黑带食蚜蝇幼虫与蚜虫间具有捕食关系,该试验站内所有的黑带食蚜蝇形成的集合称为种群。(2)①由于该昆虫具有趋光性,故采用黑光灯诱捕黑带食蚜蝇成虫。根据诱捕昆虫的数量可估算它们的种群密度。②由图1可看出:黑带食蚜蝇成虫的捕获量存在显著的年际差异,最高和最低捕获量分别出现在2009年和2013年。③分析图2可知,该昆虫的迁飞活动会随时间而有规律地变化,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3)①已知该岛屿上无可用耕地,且不进行农事操作。为避免观测站内作物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故研究者选择该岛屿作为本实验观测站。②结合图3可知5、6、8月份该昆虫的幼虫主要以C3植物为食,9月份该昆虫的幼虫主要以C4植物为食,A区域(北侧)主要作物是玉米、水稻,B区域(南侧)主要作物是小麦、水稻,故可推测该昆虫的迁飞方向为:5、6月从南向北飞,8、9月从北向南飞。③确定观测岛上无C3、C4植物、确定观测岛上无黑带食蚜蝇的幼虫,即可证明捕获的黑带食蚜蝇均为迁飞而来。(4)A、分析题意可知,上述研究可以探索黑带食蚜蝇在我国相关地区的迁飞时间和路径,A正确;B、上述研究可以为预防蚜虫大规模区域性爆发提供可靠的预警信息,B正确;C、上述研究可以深入明确黑带食蚜蝇特殊生态作用提供理论依据,C正确;D、上述研究不可以证实黑带食蚜蝇具有应对不良环境因素的短期反应,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以黑带食蚜蝇的为背景,考查种群特征、种群研究意义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难度较大。10、(1)①.a②.大于(2)b(3)①.抽样检测②.轻轻振荡几次③.c【解析】1、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①产生条件:理想状态——食物、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无天敌。②特点:种群数量连续增长。③“J”型增长的两种情况:实验条件下;一个种群刚迁移到一个新的适宜环境中。2、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①产生条件:现实状态——自然环境中各种生态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②特点: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所允许的最大值(K值)后,将停止增长并在K值左右保持相对稳定。【小问1详解】当种群数量为图1中的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对应图2中的a点;理想环境中,种群数量的增长呈现“J”形曲线,则λ为大于1的定值。【小问2详解】若想一次性获得最大捕获量,应选择图2中的b点进行捕捞,因为此时种群达到环境容纳量。【小问3详解】可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调查酵母菌的数量。在用吸管吸取培养液前要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培养足够长的时间后因为资源和空间的有限,酵母菌的数量会下降,增长速率为负数,因此会呈现图2中的c点所示的增长速率。【点睛】本题结合种群的数量增长曲线图,考查种群的“S”型、“J”型曲线以及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要求考生掌握两种数量曲线中一些特殊点所代表的含义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识记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涉及到的实验步骤等相关知识。11、(1)①.pH②.酶的种类(2)①.2、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普京和中国签署协议书
- 2025年RISC-VI2C接口设计考核试卷
- 播放连言协议书
- 宜宾比熊领养协议书
- 材料款回款协议书
- 2025年茶艺师语言表达与文化传播能力茶艺师操作技能考核试卷
- 2025年疫苗接种规范操作考试:冷链技术创新考核试卷
- 2025年共享经济行业共享经济模式与共享平台发展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环保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型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半导体行业芯片技术与集成电路发展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社区获得性肺炎教学课件
- 口腔医学生涯规划
- 2024电子工业基础设施安装工程抗震技术规范
- 鱼养殖计划书
- 2023年石材检测报告
- 2023年大型集团企业IT信息化安全架构规划设计方案
- 河北省生态功能区划报告(技术报告)
- 高考日语基础归纳总结与练习(一轮复习)
- 手术室大面积烧伤病人手术配合
- 项目发展与回顾
- 机器人目标点调整及轴配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