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2026学年山西省朔州市李林中学高二上生物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都来源于无机环境 B.植物都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C.信息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 D.信息可以调节生物种间关系2.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计数,统计发现血球计数板(1mm×1mm)的小方格内酵母菌数量的平均值为13个。假设盖玻片下的培养液厚度为0.1
mm,那么10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个数约为()A.1.3×106 B.5.2×108 C.5.2×107 D.1.3×1073.下列有关DNA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染色体中,每个DNA分子都有两个游离的磷酸基B.DNA一条链中A+T/G+C的值,与整个DNA分子中A+T/G+C的值相等C.DNA分子的多样性是指不同的DNA分子中的基因不同D.一个四分体中有8条脱氧核苷酸链4.下列结构中不属于生物膜系统的是()A.细胞膜 B.核膜 C.溶酶体的膜 D.中心体5.将含有适宜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幼苗切面的左侧,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幼苗将A.不生长B.向左弯曲生长C.直立生长D.向右弯曲生长6.色盲男性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处于着丝粒刚分开时,该细胞可能存在A.两条Y染色体,两个色盲基因B.一条X染色体,一个色盲基因C.两条X染色体,两个色盲基因D.一条Y染色体,没有色盲基因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如图甲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丙是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图甲中a表示的结构是___________.其中传入神经是_________(填字母).(2)图乙①中的内容物是___________,以________________方式释放到②中.(3)图乙中结构③(突触后膜)上发生的信号转变是____________________.(4)图丙中A代表的内分泌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反过来_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下丘脑和A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甲状腺激素的分泌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可见,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着________调节机制,该机制对于机体维持内环境的____________具有重要意义.8.(10分)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酵母菌开展相关探究实验。在500ml的已煮沸、冷却的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中接种一定量的酵母菌,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探究酵母菌种群大小的动态变化。请回答:(1)对培养液中酵母菌进行计数时,逐个统计非常困难,可以采用_________法。(2)本实验没有另设对照实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该实验____________(“需要”或“不需要”)重复实验。(3)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____________再计数。该实验中酵母菌数量估算值见下表:(该实验中使用的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6中方格25小方格)。时间(天)1234567酵母菌数量(万个/mL)32?762824819821820第2天观察计数时,发现计数室四个角上的4个中方格中共有36个酵母菌,其中被台盼蓝染液染成蓝色的有4个,计数时应选择__________(无色/蓝色)的酵母菌。则表中第2天酵母菌数量约为_________万个/mL。9.(10分)马缨丹是一种原产于美洲的热带植物,在高温下生长旺盛。植株中还存在挥发油、酚酸类和黄酮类物质,能够抑制其他植物生长。(1)马缨丹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的场所是____________,光反应中能量的转换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图所示,以马缨丹绿叶、CO2缓冲液、聚光灯等为实验材料,研究光对马缨丹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时,试管内变化的气体是_________。在光照足够强的情况下,用不同颜色的玻璃纸罩住聚光灯,研究发现用绿色玻璃纸罩住的实验组红色液滴移动量最少,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10.(10分)研究者为了研究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过程,选用枪乌贼的神经组织进行实验,处理方式及结果见表。请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实验组号处理室温,微电极刺激突触前神经元测得动作电位(mV)室温,0.5ms后测得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mV)Ⅰ未加河豚毒素(对照)7575Ⅱ浸润在等量河豚毒素中5min6565Ⅲ10min5025Ⅳ15min400(1)微电极刺激枪乌贼突触前神经元出现动作电位,此时兴奋区膜外为_____电位。0.5ms后才能测到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出现这种“突触延搁”的原因是突触前膜以__________的方式释放神经递质,该物质被突触后膜上的__________________识别等过程都需要一定的时间。(2)根据实验结果可知,河豚毒素对神经兴奋的传递起__________(填“促进”、“抑制”或“无影响”)作用。已知河豚毒素对突触后膜识别信息分子的敏感性无影响,结合Ⅱ、Ⅲ、Ⅳ组推断,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的降低应该是____________直接引起的。(3)若利用河豚毒素的生理作用开发药物,可用作__________(多选)。a.降糖药b.麻醉药c.镇痛剂d.抗肌肉痉挛剂11.(15分)如图表示果酒和果醋生产过程中的物质变化情况,请回答下列与果酒和果醋制作相关的问题。(1)过程①②均发生在酵母菌的___________中。(2)过程④是醋酸菌在___________时,将酒精变成乙醛,再将乙醛变成醋酸;过程⑤是醋酸菌在___________时,将葡萄糖转变成醋酸。(3)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家庭制作葡萄酒时,菌种主要来自___________。制作果酒时,温度应该控制在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D【解析】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类型:(1)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颜色、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2)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3)行为信息:是指某些动物通过某些特殊行为,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的某种信息。【详解】A、生态系统中的物理信息可以来自无机环境,也可以来自生物,如动物的叫声,A错误;B、植物不仅可以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也能通过物理形式传递信息,如植物通过花的颜色、形状传递信息,B错误;C、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往往是双向的,不仅可以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也可以从高营养级向低营养级反馈,C错误;D、信息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D正确。故选D。2、B【解析】酵母菌种群密度调查方法:抽样检测方法--显微计数。相关注意事项:(1)显微镜计数时,对于压在小方格边线上的酵母菌,应只计固定的相邻两个边及其顶角的酵母菌;(2)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少误差;(3)结果记录最好用记录表;(4)每天计数酵母菌量的时间要固定;(5)培养和记录过程要尊重事实,不能主观臆造。【详解】根据题意可以知道,每个小方格中的酵母菌数量为13个,根据酵母菌种群密度计算公式:酵母菌种群密度=每个小方格中的酵母菌数量÷小方格的容积(1mm×1mm×0.1mm×10-3)=10-4mL,即13÷10-4mL,而计数室中总共400个小方格,因此10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个数=13÷10-4×400×10=5.2×108。故选B。3、C【解析】1、DNA的双螺旋结构:①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②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在内侧。③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起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2、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规律:(1)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两两相等,A=T,C=G,A+G=C+T,即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2)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T)与(G+C)的比值等于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该种比例的比值;(3)DNA分子一条链中(A+G)与(T+C)的比值与互补链中的该种碱基的比值互为倒数,在整个双链中该比值等于1;(4)不同生物的DNA分子中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的比值不同,即(A+T)与(C+G)的比值不同。该比值体现了不同生物DNA分子的特异性。(5)双链DNA分子中,A=(A1+A2)÷2,其他碱基同理。【详解】A、每个双链DNA分子都含有2个游离磷酸基团,染色体中的DNA分子都是双链结构,A正确;B、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A+T/G+C的比值在双链DNA的一条链上及在整个DNA上均相等,B正确;C、DNA分子多样性的原因是DNA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具有多样性,C错误;D、一个四分体中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两条染色体,4个DNA,8条脱氧核苷酸链,D正确。故选C。4、D【解析】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器膜。即细胞中所有的生物膜都属于生物膜系统。【详解】A、细胞膜属于组成生物膜系统的部分,A正确;B、核膜也是生物膜系统的组成部分,B正确;C、溶酶体膜属于细胞器膜,细胞器膜也是生物膜系统的组分,C正确;D、中心体没有膜结构,不属于生物膜系统,D错误。故选D。5、D【解析】由于图中幼苗没有芽尖,且琼脂块也不能感受单侧光的刺激,所以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切面的左侧,生长素向下运输,且在下部左侧分布多,生长较快,因而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D正确,故选D。6、C【解析】次级精母细胞着丝粒刚分开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X和Y分离进入不同的次级精母细胞,所以细胞可能两个XX染色体,两个色盲基因,或两个YY染色体,没有色盲基因,C正确。故选C。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①.效应器②.e③.神经递质④.胞吐(外排)⑤.化学信号--电信号⑥.垂体⑦.抑制⑧.减少⑨.反馈⑩.稳态【解析】据图分析,图甲中f是感受器,e是传入神经,c是神经中枢,b是传出神经,a是效应器,d是突触;图乙中①表示突触小泡,②表示突触间隙,③表示突触后膜;图丙表示的是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其中A为垂体、B为甲状腺。【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甲中a表示效应器e表示传入神经。(2)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乙①表示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以胞吐的方式从突触前膜释放到②突触间隙中。(3)图乙中结构③表示突触后膜,发生的信号变化是:化学信号到电信号。(4)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丙中A表示垂体。(5)反馈机制对于机体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具有重要意义,如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会反过来通过负反馈调节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进而使得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8、(1)抽样检测(2)①.该实验在时间上形成前后自身对照②.需要(3)①.稀释②.无色③.128【解析】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的相关注意事项:(1)显微镜计数时,对于压在小方格边线上的酵母菌,应只计固定的相邻两个边及其顶角的酵母菌。(2)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少误差。(3)结果记录最好用记录表。(4)每天计数酵母菌量的时间要固定。(5)培养和记录过程要尊重事实,不能主观臆造。【小问1详解】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量多、体积小,逐个统计非常困难,可以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进行计数。【小问2详解】该实验在时间上形成前后自身对照,不需要另设置对照组;为了防止实验的偶然性,该实验是需要重复实验的。【小问3详解】培养后期酵母菌的数量较多,应该先稀释后再计数。死亡的酵母菌由于失去了选择透过性,会被台盼蓝染成蓝色,因此计数时应选择无色的酵母菌。由于该血细胞计数板有16个中方格,而第2天计数室四个角上的4个中方格中共有36个酵母菌,其中被台盼蓝染液染成蓝色的有4个,则第2天酵母菌数量约为(36-4)÷4×16=128万个/mL。【点睛】本题考查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理解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9、(1).类囊体薄膜(2).将光能转化成ATP中活跃的化学能(3).氧气(4).光合色素对绿光的吸收最少,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最少【解析】色素可以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利于光反应阶段中水的光解和ATP的合成。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ATP,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ADP+Pi,没有光反应,暗反应无法进行,没有暗反应,有机物无法合成。【详解】(1)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光反应过程中可实现将光能转化成ATP中活跃的化学能的能量转化。(2)实验装置中CO2缓冲液可维持CO2的稳定,则试管内变化的气体为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因植物的光合色素对绿光的吸收最少,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最少,故若用不同颜色的玻璃纸罩住聚光灯,则用绿色玻璃纸罩住的实验组红色液滴移动量最少。【点睛】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实验设计思路,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0、(1)①.负②.胞吐③.(特异性)受体(2)①.抑制②.神经递质数量减少(或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减少;补充答案河豚毒素能降低(抑制)膜上钠离子运输)(3)b、c、d【解析】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它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2、神经调节作用途径是反射弧,反应速度迅速,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作用时间短暂。3、题图分析:加入河豚毒素后,随时间的延长,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逐渐降低。【小问1详解】神经元受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此时细胞膜内外电位为外负内正;当兴奋传导至神经元末端时,轴突末梢内的突触小泡受到刺激,就会向突触前膜移动并与之融合,以胞吐的方式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可以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接合。【小问2详解】由图中Ⅱ、Ⅲ和Ⅳ可知,加入河豚毒素后,随时间的延长,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逐渐降低,可能是因为河豚毒素抑制了神经递质在突触处的传递。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发射塔架、发射台以及移动发射装置合作协议书
- 宜宾一中2025预录通知书
- 2025年钢芯铝绞线合作协议书
- 2026-2031年中国野兔养殖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精益物流运作流程改进方案
- 2026年中国餐盒递送服务项目经营分析报告
- 2026年中国布线系统项目经营分析报告
- 2026年中国云制造项目经营分析报告
- 2026年中国集群通信系统项目经营分析报告
- 2025秋季广东深圳大学附属光明学校赴北京、陕西定点面向2026年应届毕业生招聘教师21人考试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畜牧场兽医聘用合同样本
- 考点五 地表形态的塑造-五年(2020-2024)高考地理真题专项分类汇编
- 医学检验技术生涯发展展示
- 大学生党规党纪培训
- 山东名校考试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检测生物试题
- 2024年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培训课件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职业规划课件
- 陇南成县招聘司法协理员考试试卷及答案
- 针刺伤的预防及处理
- 上海市2024年春季高三英语统一考试试题(含解析)
- 22G101三维彩色立体图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