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解析】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月
考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黄晕(y£in)碣石(ji。)竦峙(zhi)窠巢(k。)
B.发髻(ji)酝酿(nibng)贮蓄(ch。)菜畦(qi)
C.抖擞(sbu)娇媚(mli)静谧(mi)应和(h6)
D.烘托(hUng)高邈(miao)吝啬(se)啼叫(ti)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繁花嫩叶呼朋引伴稀稀疏疏舒活筋骨
B.争先恐后豪不掩饰兴高采烈返老还童
C.波光明灭莅临人间患难兄弟秋风箫瑟
D.顷盆瓢泼绵绵如丝迫不及待坚持不懈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B.瞧瞧他,心胸宽敞,气量大度,是个干大事的人。
C.一句话就可以讲清楚,他偏爱咬文嚼字,卖弄学问,以致废
话连篇。
D.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春日踏青,青芜如毯,;夏日听雨,雨声淅沥,;秋日
看花,花叶相辉,;冬日观雪,雪意阑珊,o好
诗如四季,岁岁不相同。
①诗是千缕缤纷下那一丝虚幻的朦胧
②诗是玉田琼屋上那一份惊艳的洁白
③诗是绿茵遍野时那一抹久违的清新
④诗是红叶清风里那一派无尽的潇洒
A.③④②①B.③①④②C.④③①②D.④②③①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B.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大风,便觉
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
C.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但雨在倾诉着。
D.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
吧”
6.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
上前去。
A.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超
儿。
B.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
便觉得是怪事。
C.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D.当田野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雨,
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妇人,显得端庄而又沉静了。
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元旦晚会上,王丽悦耳的歌声和优美的舞姿展现在全校师生
的面前。
B.凡是有志青年,都希望自己将来成为对祖国有贡献的人。
C.一天一夜没停的大雨又下起来了。
D.那水呢,不仅不结冰,而且在绿萍上冒着点儿热气。
8.下列对诗句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二通过各种意象渲染出
在暮春季节的一种哀伤、惆怅气氛,表达了作者悲苦、哀怨的心情。
B.“断肠人在天涯”一句是间接抒情,但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
语”,作品因此更加动人。
C.“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既写景又点明季节,在描写景
物、节令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
D.“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前一句是动态描写,后一句是静态
描写,动静结合,互相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9.下列对课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描绘了春回大地、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对
春的赞美之情。
B.《济南的冬天》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从山、水、城
等不同角度描绘了一幅幅特有的画卷,抒发了作者对济南的无限热爱
之情。
C.雨的四季》从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等方面让我们全面感
受这四季之雨。
D.《观沧海》一诗,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把读者带进了一个宏伟
的境界。诗中所写景物、全是虚写,没有实写。
10.填空。
(1)《观沧海》一诗中,“—”交代了观海的地点,这继
承了《诗经》直陈其事的写法,显得很质朴;“—”是合乐时
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正文的内容没有直接联系。
(2)“我寄愁心与明月,—”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表达了诗人的感情。
(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两句写船上所见景色。
“\两岸才显得宽阔;“”,帆才有悬空的态
势.(后两空填诗中词语)
(4)《天净沙•秋思》极其出色地运用了的写法,七
百多年来,人们说起””就会想到这篇作品。
二、综合性学习
11.近日,学校开展“古诗词经典诵读”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下
列任务。
(1)为了营造活动氛围,请你为此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要
求:句式对称,有感召力,20字左右)
(2)学校的经典诵读活动结束后,依班决定继续开展经典诵读
活动。请你再设计两种与古诗词经典诵读有关的活动,写出活动的名
称。
活动一:诗词诵读比赛
活动二:
活动三:
(3)下面是宣传委员在比赛结束后写的一则新闻,请你为这则
新闻拟一个标题。
为了弘扬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我班于11月12日至14日开展
了以“古诗词经典诵读”为主题的比赛活动。本次比赛经过激烈角逐,
最终评出5名获奖者。这次诵读比赛让同学们感受
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激发了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
三、阅读理解
春天的落叶
刘金
①四月的小巷,清新的空气,我迎着朝阳走去。
②一片黄叶,无声地飘落,飘落在我的脚前。我仰面一看,一
枝从院墙上欹斜地探身出来的樟树丫枝,巳悄悄换上了春天的装束。
满枝蓊郁的绿叶,淡绿而透亮,好像要在阳光中溶化。那些一个月
前还郁郁苍苍的老叶,大半已经落去,小半则谦逊地退居于嫩叶的底
层。它们很快也要离去的。
③我捡起脚前的落叶,惊奇地发现,春天的落叶也是美丽的。它,
浓绿并未退尽,却平添了成熟的金色我,一个来自山野的庄稼佬的
子孙,习惯于把秋天的金黄叫作“成熟的颜色、啊!它还染着鲜红的
胭脂呢!我想起来了,旧时人们爱栽植在坟墩旁的石楠,每当莺飞草
长的暮春,新叶一经长成,它那厚实阔大的宿叶,就变得火焰般通红,
比红似二月花的霜叶一点也不逊色。红够了,它就悄然飘落……
④春天的落叶又是英雄的,坚韧的。
⑤秋风起,霜露冷,梧桐早早地落尽了它的黄叶,丹枫和乌柏也
已脱尽了它火红的装束。此时常绿树的儿女们,却越显得雄姿英发,
苍翠葱茏,在寒风中翩翩起舞,哗哗歌唱。
⑥严冬降临,寒凝大地,雪压青松,那些曾经繁花似锦的,婀娜
多姿的,浓荫蔽日的,此时都剥落了它们的光彩,只剩些光秃的枝
条,在寒风中摇动。唯有苍松、翠柏、冬青、石楠……的绿叶,依然
蓊郁而青葱,更加充满着生气和活力,簇拥着枝干,孕育着新的生命。
⑦春天来了,风和日丽。春天的落叶,给老树换上簇新的春装,
娇艳而明丽,自己却悄然地飘落,飘落……
⑧我不知道,古往今来,有谁赞美过春天的落叶。也许压根儿就
没人注意过它。但是,如果没有在春天的新叶盛发之后悄然飘落的老
叶,哪会有常绿的灌木和乔木如果没有春天的落叶,哪会有常绿树
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壮大而如果没有四季常青的乔木和灌木,冬天的
山野将会是多么单调和缺乏生气整个冬天的世界又将是多么单调和
缺乏生气
⑨因此,我赞美春花秋果,更三倍地赞美这春天的落叶!
12.作者从哪两方面对“春天的落叶”进行了描绘。
13.第⑤段中画线句写梧桐、丹枫和乌柏,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14.作者说“春天的落叶也是美丽的”的原因是什么。
15.揣摩第⑧段中画线句子的句式特点,续写一句。
16.作者为什么要“三倍地赞美这春天的落叶”
17.这篇文章在写法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18.就本文的语言特色写几句品析的话。
四、写作
19.题目:我眼中的上
提示:在横线上填上春、夏、秋、冬四季之中任意一个季节。
要求:抓住该季节景物的特点,恰当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散文。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
【解析】【分析】A,有误,“碣石”的“碣“读作“ji6”;
B.有误,“贮蓄"的“贮“读作”zhu”;
C.有误,“应和"的“和“读作"h6\
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汉字读音。字音是基础部分常考的知识点之
一,平时要做好字词积累,答题时认直辨析。
2.【答案】A
【知识点】同音字字形辨析;多音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
A,正确。
B.有误,“豪不掩饰”的'「豪”应为"毫工
C.有误,”秋风箫瑟"的"箫"应为"萧二
D.有误,“顷盆瓢泼”的"顷”应为”倾二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基础字词的字形。解答此类题型时,一方面要
注意在平时打好字词基础,另一方面在答题时要认真审题,仔细辨析。
3.【答案】D
【知识点】词语的使用(搭配)
【解析】【分析】ABC.正确;
0.格误,咄咄逼人:气势汹汹,使人惊惧。对象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解答此题,我们平
时要积累大量的词语,还要结合句意来分析。
4.【答案】B
【知识点】句子排序
【解析】【分析】首先研读材料,知道这道题是根据四季特点写
的一组排比句;其次理清思路,了解四季的特点,如春季是万物复苏
的季节,夏季是多雨的,万物生长迅速的季节,秋季是丰收的季节,
冬季是白雪皑皑的季节;再次,根据季节特点选择合适的句子,春日
踏青,绿茵遍野透出一股清新,所以第一个空应该选择③,夏日听雨,
雨是千丝万缕或有时似瓢泼,雨中的一切朦朦胧胧,所以第二个空选
择①,秋日看花,花叶相辉,不免让人想起秋天美丽的红枫叶,秋天
天气也随着转凉,所以第三个空应该选择④,冬日看雪,雪是洁白无
瑕的,所以最后一个空应该选择②.通过分析,本题的排序应该是:
③①④②.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斯文条理性、语言表达的连贯性,
检测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思维判断能力.做本道题
需要学生了解四季特点,根据特点选择相应的句子补充完善这段话。
5.【答案】C
【知识点】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解析】【分析】ABD.正确;
C.有误,”天空是暗的,但雨却是闪着光“与“田野是静的,但
雨在倾诉着”是并列关系,“闪着光”后面的逗号应改为分号。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标点符号使用正误的辨析。平时学习中,我们
要用心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书写过程中也要做到尽可能正确使用标
点符号。
6.【答案】D
【知识点】比喻;拟人;夸张;排比
【解析】【分析】例句将春天比作“青年“,“领着我们上前去”综
合运用比喻与拟人的修辞。
A.以“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赋予桃树、杏树、梨树以人的情态,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
B.句子以“我"为例,表述伦敦冬天少见日光,没有运用修辞手
法;
C.句子以“受不住"“秀气”等词,赋予济南与小山以人的情态,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
D.句子将秋丙比作“妇人”,写她的“端庄而又沉静”,综合运用
了比喻与拟人的修辞。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判断。解答此题关键要掌握常用修
辞的特点,根据句子内容来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修辞手
法,并结合具体语境,灵活分析其效果。
7.【答案】B
【知识点】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用词不当
【解析】【分析】A.有误,搭配不当,将”悦耳的歌声和”删去;
B,正确;
C.有误,前后矛盾,应”又下起来了“改为“还在继续”;
D.有误,关联词使用不当,将”不仅……而且……”改为”不
但……反而……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
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成分赘余等。先通读所有
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
否得当,找出病因C
8.【答案】B
【知识点】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体味古诗词曲的遣词;古诗词
曲作品给人的启示和道理
【解析】【分析】ACD.正确。
B.有误,”断肠人在天涯”一句属于直接抒情。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诗句的赏析。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一、
了解作者所处时代背景和特定的写作背景。二、把握作者思想特点和
诗词创作的风格流派。三、品味词句、把握意象并进而领悟诗词意境。
9.【答案】D
【知识点】春;观沧海;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
【解析】【分析】
ABC.正确。
D.有误,诗中所写景物是虚实结合,如"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就是实写,所以“全是虚写,没有实写”表述有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考查对于课文内容理
解的题,需要根据上课老师的讲解,尤其要结合本文的写作背景和中
心来作答。
10.【答案】(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随君直到夜郎西;拟人;既对老友的遭遇深刻忧虑,又对
现实愤慨不平
(3)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潮平;风正
(4)景物烘托;乡愁
【知识点】理解性默写;应用性默写
【解析】【分析】(1)(2)(3)中注意易写错的字:“碣、沧、
哉、郎、潮、悬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的意思是我把我忧愁
的心思寄托给明暖的月亮,希望它能一直陪着您到夜郎以西。作者通
过丰富的想象,用另女情爱的方式以抒写志同道合的友情,给予抽象
的“愁心”以物的属性,它竟会随风逐月到夜郎西。本来无知无情的明
月拟人化,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她能够而且
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辽远的夜郎之
西,交给那不幸的迁谪者。借此表达了诗人对王昌龄的同情和慰藉。
(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平”"阔…
正""悬"四字炼得好:"潮平二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
空的态势。
(4)了解《天净沙•秋思》的写作特点:头两句"枯藤老树昏
鸦,小桥流水人家”给人造成一种冷落暗淡的气氛,又显示出一种清
新幽静的境界。这里的“枯藤”“老树”给人以凄凉的感觉;“昏”点出时
间已是傍晚;"小桥流水人家”使人感到幽雅闲致。12个字画出一幅
深秋僻静的村野图景。”古道西风瘦马"描绘了一幅秋风萧瑟苍凉凄苦
的意境,为僻静的村野图又增加一层荒凉感.”夕阳西下”使这幅昏暗
的画面有了几丝惨淡的光线,更加深了悲凉的气氛。诗人把十种平淡
无奇的客观景物,巧妙地连缀起来,通过“枯““老““昏”“古““西““瘦"
六个字,将诗人的无限愁思自然的寓于图景中。最后一句,”断肠人
在天涯”是点睛之笔,这时在深秋村野图的画面上,出现了一位漂泊
天涯的游子,在残阳夕照的荒凉古道上,牵着一匹瘦马,迎着凄苦的
秋风,信步漫游,愁肠绞断,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透露了诗人
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恰当地表现了主题,这首小令是采取寓情于景
的手法来渲染气氛,显示主题完美地表现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乡愁。
故答案为;
(1)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2、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1、随君直到夜郎西2、拟人3、既对老友的遭遇深刻忧
虑,又对现实愤慨不平
(3)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2、潮平3、风正
(4)1、景物烘托2、乡愁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及理解分析能力。解
答诗文名句的识记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
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诗歌中,
往往是借助意象来表达情感的。解答赏析题,首先要理解诗意,抓住
诗中的意象;然后分析这些意象所营造的氛围特点;最后点明其中寄
寓的诗人的情感。
11.【答案】(1)诗词沁人心脾、经典浸润人生
(2)示例:诗词诵读技巧分享会诗词诵读益处大家
(3)示例:“古诗词经典诵读”比赛活动圆满结束
【知识点】活动设计;拟定标语、宣传语等
【解析】【分析】Q)围绕活动主题来写,言简意赅,表达清晰,
主题突出,有宣传性、鼓动性。
故答案为:诗词沁人心脾、经典浸涧人生
(2)仿照示例,围绕”古诗词经典诵读”主题来设计,言简意赅,
表达清晰,活动便于操作落实。
故答案为:诗词诵读技巧分享会诗词诵读益处大家
(3)给新闻拟写标题,关键是抓住新闻的导语部分(通常为新
闻的第一句或第一段话),然后从中提取关键信息加以整合即可。注
意语言要简明扼要,字数不宜过多。
故答案为:示例:“古诗词经典诵读”比赛活动圆满结束
【点评】
(1)本题考查拟写标语。围绕活动主题来写,言简意赅,表达
清晰,主题突出,有宣传性、鼓动性。
(2)本题考查活动设计。做这样的题,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
和生活中,多读、多看、多听、多练,逐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要
积极参与学校和社会上组织的各项活动,尤其是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
逐步提高自己的动手和动脑能力。本题没有统一答案,只要答案符合
题意即可。
(3)本题考查拟写新闻标题。给新闻拟写标题,关键是抓住新
闻的导语部分(通常为新闻的第一句或第一段话),然后从中提取关
键信息加以整合即可。注意语言要简明扼要,字数不宜过多。
【答案】12.颜色、形状
13.与春天的落叶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春天落叶的坚韧、充满
活力。
14.浓绿并未退尽,却平添了成熟的金色,还染着鲜红的胭脂
15.如果没有春天的花朵绽放,哪会有秋天的硕果累累?
16.因为春天的落叶是美丽的、英雄的、坚韧的。没有春天的落
叶,就不会有常绿的灌木和乔木,冬天的山野乃至整个冬天将会单调
而缺乏生气。
17.卒章显志
18.提示:可从词语的表达效果、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示例:
文章还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以行云流水般的优美语
言表现了春天的落叶之美,抒发了对春天的落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知识点】抒情性(写景)散文;文章的表达方式和表达技巧;
梳理、概括文章情节;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理解文章关键语句
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分析文章语言特点;体会作者情感态度;
分析文段、人物、情节的作用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对文草内容的概括能力。解答本题,要根据题干
要求锁定相关答题区间,抓住关键语句进行提炼概括。注意语言要简
洁。
(2)本题考查对比手法及其作用。常见表现手法有:衬托、象
征、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欲扬先抑、正反对比、侧面烘托、虚实结
合、以小见大、卒章显志、巧设悬念、首尾呼应、铺垫等。
(3)本题考查对文章的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本题,要根据题干
要求锁定相关答题区间,抓住关键语句进行提炼概括。注意语言要简
洁。
(4)本题考查续写句子。此题要延续前句的情感,参照前句的
格式来写。
(5)本题考查文章内容分析。解答本题,需根据对文章内容的
把握,结合被考查语句的具体内容,联系作者的写作目的或表达中心
的需求,进行分析C
(6)本题考查文章写法分析。常见表现手法有:衬托、象征、
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欲扬先抑、正反对比、侧面烘托、虚实结合、
以小见大、卒章显志、巧设悬念、首尾呼应、铺垫等。
(7)本题考查文章写法分析。常见表现手法有:衬托、象征、
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欲扬先抑、正反对比、侧面烘托、虚实结合、
以小见大、卒章显志、巧设悬念、首尾呼应、铺垫等。
12.此题先明确答案所在区域,由”我捡起脚前的落叶,惊奇地
发现”可见,要根据第③段的内容进行概括,"浓绿并未褪尽,却平添
了成熟的金色。啊,它还染着鲜红的胭脂呢”写其颜色。"它那厚实阔
大的宿叶”写其形状。
故答案为:颜色、形状
13.”梧桐早早地落尽了它的黄叶,丹枫和乌柏也已脱尽了它火
红的装束。此时常绿树的儿女们,却越显得雄姿英发”,两种树形成
对比,以梧桐等树的落叶之早衬托常绿树的英雄和坚韧。
故答案为:与春天的落叶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春天落叶的坚
韧、充满活力。
14.”春天的落叶也是美丽的。它,浓绿并未褪尽,却平添了成
熟的金色。啊,它还染着鲜红的胭脂呢"表现了它的颜色之美。"春天
的落叶又是英雄的,坚韧的”表现了它的精神之美。
故答案为:浓绿并未退尽,却平添了成熟的金色,还染着鲜红
的胭脂
15.划线句使用了"如果没有……,哪会有……”的句式,如可续
写为:如果没有春天的花朵绽放,哪会有秋天的硕果累累?
故答案为:如果没有春天的花朵绽放,哪会有秋天的硕果累累?
16.结合"春天的落叶又是英雄的,坚韧的””如果没有在春天的
新叶盛发之后悄然飘落的老叶,哪会有常绿的灌木和乔木?如果没有
春天的落叶,哪会有常绿树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壮大?而如果没有四季
常青的乔木和灌木,冬天的山野将会是多么单调和缺乏生气?整个冬
天的世界又将是多么单调和缺乏生气”分析,因为春天的落叶是美丽
的、英雄的、坚韧的。没有春天的落叶,不会有常绿的灌木和乔木,
冬天的山野乃至整个冬天将会单调而缺乏生气。
故答案为:因为春天的落叶是美丽的、英雄的、坚韧的。没有
春天的落叶,就不会有常绿的灌木和乔木,冬天的山野乃至整个冬天
将会单调而缺乏生气。
17.文章结尾「因此,我赞美春花秋果,更三倍地赞美这春天的
落叶”,热情赞美了春天落叶的坚韧顽强和无私奉献的精神,突出了
文章主旨。这是卒章显志的写法。
故答案为:卒章显志
18.本题考查文章写法分析。结合”我想起来了,旧时人们爱栽
植在坟墩旁的石楠,每当莺飞草长的暮春,新叶一经长成,它那厚实
阔大的宿叶,就变得火焰般通红,比红似二月花的霜叶一点也不逊色
””此时常绿树的儿女们,却越显得雄姿英发,苍翠葱茏,在寒风中翩
翩起舞,哗哗歌唱""如果没有在春天的新叶盛发之后悄然飘落的老叶,
哪会有常绿的灌木和乔木?如果没有春天的落叶,哪会有常绿树的新
陈代谢和生长壮大?而如果没有四季常青的乔木和灌木,冬天的山野
将会是多么单调和缺乏生气”分析,文章还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
的修辞手法,以行云流水般的优美语言表现了春天的落叶之美,抒发
了对春天的落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故答案为:示例:文章还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
以行云流水般的优美语言表现了春天的落叶之美,抒发了对春天的落
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19.【答案】我眼中的秋天我最喜欢秋天,因为秋天的色
彩最绚丽,最迷人C
我漫步在秋天的田野上,这是丰收的季节,路旁的稻谷已经成熟,
沉甸甸的穗子压得稻秆抬不起头。忽然一阵秋风吹过,掀起阵阵稻
浪……哦,原来秋天是金黄的!我顿时沉浸在发现的喜悦之中。
再往前走几步,便是那不畏寒冷的“一串红”在竞相开放,一朵朵
小巧玲珑的红花,像一个个小铃铛,仿佛你轻轻一碰,就会叮当作响。
往远处看,秋风吹过,一串红好像一片望不到边的火海;就近看呢,
朵朵一串红开在细枝上,仿佛是许多红衣少女站在钢丝上翩翩起舞。
看着看着,眼前便出现"六一”节那天同学们穿着红色的小皮鞋在舞台
上的情景了……哦,秋天是红色的!
一串红的右边,开满了不起眼的白色野菊花。它们虽然没有公园
里展出的菊花那么娇贵,没有旁边的一串红那么显眼,但那股有着乡
村特色的纯朴淡香之气却让我百闻不厌。闻着闻着,仿佛自己穿上了
白大褂,正像许多尽心尽力的白衣天使一样为民治病……哦,秋天也
许是白色的!
下雨了,没有打雷也没有闪电,雨水静静地流淌。哦,是秋姑娘
在倾吐自己的心事呢。雨停了,我抬头仰望,碧空如洗,蓝得使人心
醉,蓝得使我想起穿蓝色运动裤的小运动员们在晨跑……哦,秋天应
该是蓝色的!
面前,是一大片草地。小草已经枯黄,可当中却盛开着五颜六色
的野花。树,开始落叶了,可那枯叶像美丽的彩蝶从空中飞落下来,
慢慢地慢慢地铺成了一条七彩路,踩上去软绵绵的,像铺了一条花地
毯。哦,秋天本是五彩的!
我想,自己已成了一个小画家,正在描绘秋天的五彩和揭示生活
的灿烂:红的是年轻是希望;白的是纯洁是善良,蓝的是天是海是追
求,黄的是稻谷是阳光是辉煌……
【知识点】半命题作文
【解析】【分析】这道半命题作文,”我眼中的”,要求在横线
上填上春、夏、秋、冬四季之中任意一个季节进行写作,可以写喜欢
哪一个季节,为什么喜欢,或就某一季节联系人生写体验和感悟,类
似的如朱自清的《春》、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或就某一季节抒写思
乡恋亲之情,类似的如《故乡的春天》、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或
就四季更替联想写人生历程及感悟,类似的如张洁的《人生四季》;
或联系自我经历写感悟,类似的如《告别雨季》《春天播种希望》c题
目可以拟成”最美的春季"”火热的夏季””记得那个秋天””当初,我们
一起走过的时光”等,根据所拟的题目,写出相应季节的美和特点。
要求写成散文,在写景的基础上,运用好联想、想像,如可以这样考
虑:四季有冷暖,我们应把握好人生心态;季节的范围很广,可以联
系规律性的东西,如人生有起落,我们应该如何面对;也可以由农民
“不违农时”,才能有好收成,联想到我们应把握好自己,在人生季节
里经历磨炼,才能成就自我;
进而拓展到国家、民族腾飞,应顺应潮流,才能成功。
【点评】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的写作。半命题作文的补题是关键,
可以说是决定作文成败。补全题目常用方法:①避生就熟。在补题时,
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角度。补题时,要将题目变为自己所熟悉的内容,
从自己熟悉的内容、擅长的体裁着手来写c②化大为小。就是选择一
个比较小的切入点,从一个具体的角度切入题目。从而将一个相对比
较“大”的题目缩小为一个比较“小”的题目。③补题时能运用修辞
的要用上修辞,使文章题目更灵动,更有吸引力,同时也显示出对语
言的驾驭能力。
1/1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月
考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黄晕(yOn)碣石(ji。)竦峙(zhi)窠巢(k。)
B.发髻(ji)酝酿(nidng)贮蓄(ch。)菜畦(qi)
C.抖擞(sbu)娇媚(m6i)静谧(mi)应和(h。)
D.烘托(h6ng)高邈(mido)吝啬(sG)啼叫(ti)
【答案】D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
【解析】【分析】A,有误,“碣石”的“碣“读作“ji6”;
B.有误,“贮蓄"的“贮“读作”zhu";
C.有误,“应和"的“和“读作"h。\
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汉字读音。字音是基础部分常考的知识点之
一,平时要做好字词积累,答题时认直辨析。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繁花嫩叶呼朋引伴稀稀疏疏舒活筋骨
B.争先恐后豪不掩饰兴高采烈返老还童
C.波光明灭莅临人间患难兄弟秋风箫瑟
D.顷盆瓢泼绵绵如丝迫不及待坚持不懈
【答案】A
【知识点】同音字字形辨析;多音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
A.正确。
B.有误,"豪不掩饰"的”豪“应为“毫二
C.有误,“秋风箫瑟”的“箫“应为“萧二
D.有误,“顷盆瓢泼”的“顷"应为"倾二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基础字词的字形。解答此类题型时,一方面要
注意在平时打好字词基础,另一方面在答题时要认真审题,仔细辨析。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B.瞧瞧他,心胸宽敞,气量大度,是个干大事的人。
C.一句话就可以讲清楚,他偏爱咬文嚼字,卖弄学问,以致废
话连篇。
D.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
【答案】D
【知识点】词语的使用(搭配)
【解析】【分析】ABC.正确;
D.有误,咄咄逼人:气势汹汹,使人惊惧。对象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解答此题,我们平
时要积累大量的词语,还要结合句意来分析。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春日踏青,青芜如毯,;夏日听雨,雨声淅沥,;秋日
看花,花叶相辉,;冬日观雪,雪意阑珊,o好
诗如四季,岁岁不相同。
①诗是千缕缤纷下那一丝虚幻的朦胧
②诗是玉田琼屋上那一份惊艳的洁白
③诗是绿茵遍野时那一抹久违的清新
④诗是红叶清风里那一派无尽的潇洒
A.③④②①B.③①④②C.④③①②D.④②③①
【答案】B
【知识点】句子排序
【解析】【分析】首先研读材料,知道这道题是根据四季特点写
的一组排比句;其次理清思路,了解四季的特点,如春季是万物复苏
的季节,夏季是多雨的,万物生长迅速的季节,秋季是丰收的季节,
冬季是白雪皑皑的季节;再次,根据季节特点选择合适的句子,春日
踏青,绿茵遍野透出一股清新,所以第一个空应该选择③,夏日听雨,
雨是千丝万缕或有时似瓢泼,雨中的一切朦朦胧胧,所以第二个空选
择①,秋日看花,花叶相辉,不免让人想起秋天美丽的红枫叶,秋天
天气也随着转凉,所以第三个空应该选择④,冬日看雪,雪是洁白无
瑕的,所以最后一个空应该选择②.通过分析,本题的排序应该是:
③①④②.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斯文条理性、语言表达的连贯性,
检测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思维判断能力.做本道题
需要学生了解四季特点,根据特点选择相应的句子补充完善这段话。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B.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大风,便觉
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
C.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但雨在倾诉着。
D.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
吧”
【答案】C
【知识点】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解析】【分析】ABD.正确;
C.有误,”天空是暗的,但雨却是闪着光“与“田野是静的,但
雨在倾诉着”是并列关系,“闪着光”后面的逗号应改为分号。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标点符号使用正误的辨析。平时学习中,我们
要用心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书写过程中也要做到尽可能正确使用标
点符号。
6.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
上前去。
A.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超
儿。
B.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
便觉得是怪事。
C.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0.当田野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雨,
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妇人,显得端庄而又沉静了。
【答案】D
【知识点】比喻;拟人;夸张;排比
【解析】【分析】例句将春天比作“青年“,“领着我们上前去"综
合运用比喻与拟人的修辞。
A.以"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赋予桃树、杏树、梨树以人的情态,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
B.句子以“我”为例,表述伦敦冬天少见日光,没有运用修辞手
法;
C.句子以“受不住““秀气”等词,赋予济南与小山以人的情态,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
D.句子将秋丙比作”妇人,写她的”端庄而又沉静”,综合运用
了比喻与拟人的修辞。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判断。解答此题关键要掌握常用修
辞的特点,根据句干内容来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修辞手
法,并结合具体语境,灵活分析其效果。
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元旦晚会上,王丽悦耳的歌声和优美的舞姿展现在全校师生
的面前。
B.凡是有志青年,都希望自己将来成为对祖国有贡献的人。
C.一天一夜没停的大雨又下起来了。
D.那水呢,不仅不结冰,而且在绿萍上冒着点儿热气。
【答案】B
【知识点】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用词不当
【解析】【分析】A.有误,搭配不当,将”悦耳的歌声和”删去;
B.正确;
C.有误,前后矛盾,应”又下起来了”改为“还在继续”;
D.有误,关联词使用不当,将”不仅……而且……”改为”不
但……反而……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
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成分赘余等。先通读所有
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
否得当,找出病因C
8.下列对诗句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二通过各种意象渲染出
在暮春季节的一种哀伤、惆怅气氛,表达了作者悲苦、哀怨的心情。
B.“断肠人在天涯”一句是间接抒情,但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
语”,作品因此更加动人。
C.“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既写景又点明季节,在描写景
物、节令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给人乂积极向上的力量。
D.“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前一句是动态描写,后一句是静态
描写,动静结合,互相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答案】B
【知识点】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体味古诗词曲的遣词;古诗词
曲作品给人的启示和道理
【解析】【分析】ACD,正确。
B.有误,”断肠人在天涯”一句属于直接抒情。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诗句的赏析。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一、
了解作者所处时代背景和特定的写作背景。二、把握作者思想特点和
诗词创作的风格流派。三、品味词句、把握意象并进而领悟诗词意境。
9.下列对课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描绘了春回大地、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对
春的赞美之情。
B.《济南的冬天》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从山、水、城
等不同角度描绘了一幅幅特有的画卷,抒发了作者对济南的无限热爱
之情。
C.雨的四季》从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等方面让我们全面感
受这四季之雨。
D.《观沧海》一诗,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把读者带进了一个宏伟
的境界。诗中所写景物、全是虚写,没有实写。
【答案】D
【知识点】春;观沧海;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
【解析】【分析】
ABC.正确。
D.有误,诗中所写景物是虚实结合,如"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就是实写,所以”全是虚写,没有实写”表述有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考查对于课文内容理
解的题,需要根据上课老师的讲解,尤其要结合本文的写作背景和中
心来作答。
10.填空。
(1)《观沧海》一诗中,“—”交代了观海的地点,这继
承了《诗经》直陈其事的写法,显得很质朴;“—”是合乐时
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正文的内容没有直接联系。
(2)“我寄愁心与明月,—"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表达了诗人的感情。
(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两句写船上所见景色。
a”,两岸才显得宽阔;”“,帆才有悬空的态
势。(后两空填诗中词语)
(4)《天净沙・秋思》极其出色地运用了的写法,七
百多年来,人们说超“”就会想到这篇作品。
【答案】(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随君直到夜郎西;拟人;既对老友的遭遇深刻忧虑,又对
现实愤慨不平
(3)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潮平;风正
(4)景物烘托;乡愁
【知识点】理解性默写;应用性默写
【解析】【分析】(1)(2)(3)中注意易写错的字:“碣、沧、
哉、郎、潮、悬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的意思是我把我忧愁
的心思寄托给明暖的月亮,希望它能一直陪着您到夜郎以西。作者通
过丰富的想象,用男女情爱的方式以抒写志同道合的友情,给予抽象
的“愁心”以物的属性,它竟会随风逐月到夜郎西。本来无知无情的明
月拟人化,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她能够而且
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辽远的夜郎之
西,交给那不幸的迁谪者。借此表达了诗人对王昌龄的同情和慰藉。
(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平““阔
正""悬"四字炼得好:“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
空的态势。
(4)了解《天净沙•秋思》的写作特点:头两句"枯藤老树昏
鸦,小桥流水人家”给人造成一种冷落暗淡的气氛,又显示出一种清
新幽静的境界。这里的“枯藤""老树"给人以凄凉的感觉;“昏"点出时
间已是傍晚;"小桥流水人家”使人感到幽雅闲致。12个字画出一幅
深秋僻静的村野图景。”古道西风瘦马”描绘了一幅秋风萧瑟苍凉凄苦
的意境,为僻静的村野图又增加一层荒凉感。"夕阳西下”使这幅昏暗
的画面有了几丝惨淡的光线,更加深了悲凉的气氛。诗人把十种平淡
无奇的客观景物,巧妙地连缀起来,通过“枯““老“”昏““古““西““瘦"
六个字,将诗人的无限愁思自然的寓于图景中。最后一句,”断肠人
在天涯”是点睛之笔,这时在深秋村野图的画面上,出现了一位漂泊
天涯的游子,在残阳夕照的荒凉古道上,牵着一匹瘦马,迎着凄苦的
秋风,信步漫游,愁肠绞断,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透露了诗人
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恰当地表现了主题,这首小令是采取寓情于景
的手法来渲染气氛,显示主题完美地表现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乡愁。
故答案为;
(1)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2、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1、随君直到夜郎西2、拟人3、既对老友的遭遇深刻忧
虑,又对现实愤慨不平
(3)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2、潮平3、风正
(4)1、景物烘托2、乡愁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及理解分析能力。解
答诗文名句的识记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
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诗歌中,
往往是借助意象来表达情感的。解答赏析题,首先要理解诗意,抓住
诗中的意象;然后分析这些意象所营造的氛围特点;最后点明其中寄
寓的诗人的情感。
二、综合性学习
11.近日,学校开展“古诗词经典诵读”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下
列任务。
(1)为了营造活动氛围,请你为此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要
求:句式对称,有感召力,20字左右)
(2)学校的经典诵读活动结束后,依班决定继续开展经典诵读
活动。请你再设计两种与古诗词经典诵读有关的活动,写出活动的名
称。
活动一:诗词诵读比赛
活动二:
活动三:
(3)下面是宣传委员在比赛结束后写的一则新闻,请你为这则
新闻拟一个标题。
为了弘扬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我班于11月12日至14日开展
了以“古诗词经典诵读”为主题的比赛活动。本次比赛经过激烈角
逐,最终评出5名获奖者。这次诵读比赛让同学们感受
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激发了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
【答案】(1)诗词沁人心脾、经典浸润人生
(2)示例:诗词诵读技巧分享会诗词诵读益处大家
(3)示例:“古诗词经典诵读”比赛活动圆满结束
【知识点】活动设计;拟定标语、宣传语等
【解析】【分析】(1)围绕活动主题来写,言简意赅,表达清晰,
主题突出,有宣传性、鼓动性。
故答案为:诗词沁人心脾、经典浸润人生
(2)仿照示例,围绕”古诗词经典诵读”主题来设计,言简意赅,
表达清晰,活动便于操作落实。
故答案为:诗词诵读技巧分享会诗词诵读益处大家
(3)给新闻拟写标题,关键是抓住新闻的导语部分(通常为新
闻的第一句或第一段话),然后从中提取关键信息加以整合即可。注
意语言要简明扼要,字数不宜过多。
故答案为:示例:“古诗词经典诵读”比赛活动圆满结束
【点评】
(1)本题考查拟写标语。围绕活动主题来写,言简意赅,表达
清晰,主题突出,有宣传性、鼓动性。
(2)本题考查活动设计。做这样的题,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
和生活中,多读、多看、多听、多练,逐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要
积极参与学校和社会上组织的各项活动,尤其是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
逐步提高自己的动手和动脑能力。本题没有统一答案,只要答案符合
题意即可。
(3)本题考查拟写新闻标题。给新闻拟写标题,关键是抓住新
闻的导语部分(通常为新闻的第一句或第一段话),然后从中提取关
键信息加以整合即可。注意语言要简明扼要,字数不宜过多。
三、阅读理解
春天的落叶
刘金
①四月的小巷,清新的空气,我迎着朝阳走去。
②一片黄叶,无声地飘落,飘落在我的脚前。我仰面一看,一
枝从院墙上欹斜地探身出来的樟树丫枝,已悄悄换上了春天的装束。
满枝蓊郁的绿叶,淡绿而透亮,好像要在阳光中溶化。那些一个月
前还郁郁苍苍的老叶,大半已经落去,小半则谦逊地退居于嫩叶的底
层。它们很快也要离去的。
③我捡起脚前的落叶,惊奇地发现,春天的落叶也是美丽的。它,
浓绿并未退尽,却平添了成熟的金色我,一个来自山野的庄稼佬的
子孙,习惯于把秋天的金黄叫作“成熟的颜色"。啊!它还染着鲜红的
胭脂呢!我想起来了,旧时人们爱栽植在坟墩旁的石楠,每当莺飞草
长的暮春,新叶一经长成,它那厚实阔大的宿叶,就变得火焰般通红,
比红似二月花的霜叶一点也不逊色。红够了,它就悄然飘落……
④春天的落叶又是英雄的,坚韧的。
⑤秋风起,霜露冷,梧桐早早地落尽了它的黄叶,丹枫和乌柏也
已脱尽了它火红的装束。此时常绿树的儿女们,却越显得雄姿英发,
苍翠葱茏,在寒风中翩翩起舞,哗哗歌唱。
⑥严冬降临,寒凝大地,雪压青松,那些曾经繁花似锦的,婀娜
多姿的,浓荫蔽日的,此时都剥落了它们的光彩,只剩些光秃的枝
条,在寒风中摇动。唯有苍松、翠柏、冬青、石楠……的绿叶,依然
蓊郁而青葱,更加充满着生气和活力,簇拥着枝干,孕育着新的生命。
⑦春天来了,风和日丽。春天的落叶,给老树换上簇新的春装,
娇艳而明丽,自己却悄然地飘落,飘落……
⑧我不知道,古往今来,有谁赞美过春天的落叶。也许压根儿就
没人注意过它。但是,如果没有在春天的新叶盛发之后悄然飘落的老
叶,哪会有常绿的灌木和乔木如果没有春天的落叶,哪会有常绿树
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壮大而如果没有四季常青的乔木和灌木,冬天的
山野将会是多么单调和缺乏生气整个冬天的世界又将是多么单调和
缺乏生气
⑨因此,我赞美春花秋果,更三倍地赞美这春天的落叶!
12.作者从哪两方面对“春天的落叶”进行了描绘。
13.第⑤段中画线句写梧桐、丹枫和乌柏,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14.作者说“春天的落叶也是美丽的"的原因是什么。
15.揣摩第⑧段中画线句子的句式特点,续写一句。
16.作者为什么要“三倍地赞美这春天的落叶”
17.这篇文章在写法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18.就本文的语言特色写几句品析的话。
【答案】12.颜色、形状
13.与春天的落叶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春天落叶的坚韧、充满
活力。
14.浓绿并未退尽,却平添了成熟的金色,还染着鲜红的胭脂
15.如果没有春天的花朵绽放,哪会有秋天的硕果累累?
16.因为春天的落叶是美丽的、英雄的、坚韧的。没有春天的落
叶,就不会有常绿的灌木和乔木,冬天的山野乃至整个冬天将会单调
而缺乏生气。
17.卒章显志
18.提示:可从词语的表达效果、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示例:
文章还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以行云流水般的优美语
言表现了春天的落叶之美,抒发了对春天的落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知识点】抒情性(写景)散文;文章的表达方式和表达技巧;
梳理、概括文章情节;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理解文章关键语句
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分析文章语言特点;体会作者情感态度;
分析文段、人物、情节的作用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对文草内容的概括能力。解答本题,要根据题干
要求锁定相关答题区间,抓住关键语句进行提炼概括。注意语言要简
洁。
(2)本题考查对比手法及其作用。常见表现手法有:衬托、象
征、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欲扬先抑、正反对比、侧面烘托、虚实结
合、以小见大、卒章显志、巧设悬念、首尾呼应、铺垫等。
(3)本题考查对文章的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本题,要根据题干
要求锁定相关答题区间,抓住关键语句进行提炼概括。注意语言要简
洁。
(4)本题考查续写句子。此题要延续前句的情感,参照前句的
格式来写。
(5)本题考查文章内容分析。解答本题,需根据对文章内容的
把握,结合被考查语句的具体内容,联系作者的写作目的或表达中心
的需求,进行分析,
(6)本题考查文章写法分析。常见表现手法有:衬托、象征、
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欲扬先抑、正反对比、侧面烘托、虚实结合、
以小见大、卒章显志、巧设悬念、首尾呼应、铺垫等。
(7)本题考查文章写法分析。常见表现手法有:衬托、象征、
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欲扬先抑、正反对比、侧面烘托、虚实结合、
以小见大、卒章显志、巧设悬念、首尾呼应、铺垫等。
12.此题先明确答案所在区域,由”我捡起脚前的落叶,惊奇地
发现”可见,要根据第③段的内容进行概括,”浓绿并未褪尽,却平添
了成熟的金色。啊,它还染着鲜红的胭脂呢"写其颜色。"它那厚实阔
大的宿叶”写其形状。
故答案为:颜色、形状
13.”梧桐早早地落尽了它的黄叶,丹枫和乌柏也已脱尽了它火
红的装束。此时常绿树的儿女们,却越显得雄姿英发”,两种树形成
对比,以梧桐等树的落叶之早衬托常绿树的英雄和坚韧。
故答案为:与春天的落叶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春天落叶的坚
韧、充满活力。
14.”春天的落叶也是美丽的。它,浓绿并未褪尽,却平添了成
熟的金色。啊,它还染着鲜红的胭脂呢"表现了它的颜色之美。”春天
的落叶又是英雄的,坚韧的"表现了它的精神之美。
故答案为:浓绿并未退尽,却平添了成熟的金色,还染着鲜红
的胭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会展策划师工作计划与活动执行流程
- 玩转电商直播高级工作法与策略
- 中国香文化讲师高级常见面试问题及应对技巧
- 市场推广费用报销与预算执行监控计划
- 如何成为一名的生产跟单员培训手册与自我发展指南
- 网络公关传播策略研究报告
- 提升小型汽车检验效率优化方案
- 县级体育馆飞盘运动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规划
- 年度安全生产与应急演练计划
- 幼儿园龙年开工通知书
- 高校思政说课课件
- 2025年教师考试时事政治考点热点题库含完整答案
- 球馆合伙协议合同模板
- 2024年陕西咸阳杨陵区招聘社区专职工作人员考试真题
- 2025中国光伏组件回收技术发展现状与循环经济战略报告
- 雨课堂在线学堂《军事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单元考核测试答案
- 家庭宽带服务质量保障流程规范(2024版)
- 2025年法院书记员招聘考试笔试试题附答案
- 江西洪城水业环保有限公司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勤岗工作人员【28人】考试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无锡五四班考试题及答案
- 医院重要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及流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