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第10课帝制复辟与军阀割据备课教案_第1页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第10课帝制复辟与军阀割据备课教案_第2页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第10课帝制复辟与军阀割据备课教案_第3页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第10课帝制复辟与军阀割据备课教案_第4页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第10课帝制复辟与军阀割据备课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第10课帝制复辟与军阀割据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袁世凯复辟帝制的主要步骤,包括解散国民党、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修改总统选举法以及最终称帝等内容,明确每个步骤的时间和具体举措。了解护国战争的背景、主要领导人(蔡锷、李烈钧、唐继尧等)、过程以及结果,理解护国战争对于反对帝制复辟的重要意义。掌握军阀割据的形成原因、主要军阀派系(如直系、皖系、奉系等)及其代表人物、控制区域,知道军阀割据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通过对相关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从历史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归纳总结历史知识的技能。过程与方法通过展示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图片、文字资料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袁世凯复辟帝制的野心和具体行为,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思考中掌握相关知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护国战争爆发的原因和取得胜利的因素,以及军阀割据局面形成的深层原因,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思辨能力。运用时间轴、地图等工具,帮助学生梳理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和空间分布,使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历史知识,构建清晰的历史知识体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失败和护国战争的胜利,使学生认识到民主共和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任何逆历史潮流而动的行为都必然会遭到人民的反对和历史的唾弃,增强学生对民主共和的认同感。了解军阀割据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动荡、战乱和人民的苦难,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维护国家统一的意识。学习护国战争中革命志士为了维护民主共和而英勇斗争的精神,激励学生树立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奋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主要活动和护国战争的主要过程。这是因为袁世凯复辟帝制是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与封建专制斗争的集中体现,而护国战争则是反对帝制复辟的重要事件,对于维护民主共和具有重要意义,掌握这些内容有助于学生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发展主线。军阀割据的形成原因、主要派系及其影响。军阀割据是民国初年的一个重要历史现象,对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了解这些内容能够让学生全面认识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状况。教学难点理解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原因。这一问题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因素,如民主共和观念的影响、革命派的斗争、全国人民的反对等,学生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深刻理解其失败的必然性,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分析军阀割据局面形成的深层原因。军阀割据的形成不仅与袁世凯死后权力真空有关,还与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封建势力的残余等因素密切相关,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历史分析能力才能准确把握。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收集与袁世凯复辟帝制、护国战争、军阀割据相关的历史图片、视频资料、文字材料(如袁世凯称帝的诏书、护国战争的檄文等),制作成多媒体课件,以便在课堂上展示,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准备时间轴模板,用于在课堂上梳理本课的重要历史事件;准备中国近代军阀割据形势图,帮助学生了解各军阀派系的控制区域。设计小组讨论的问题和探究活动的任务单,明确讨论的主题和要求,确保小组讨论能够有序、有效地进行。查阅相关的历史资料和学术研究成果,深入理解本课的历史背景和重难点问题,以便在课堂上能够准确、生动地讲解知识,解答学生的疑问。学生准备预习本课内容,通读教材,了解课文中涉及的主要历史事件、人物和时间,对本课内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鼓励学生通过查阅书籍、网络等途径,收集与袁世凯、护国战争、军阀割据相关的小故事或历史趣闻,在课堂上与同学分享,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准备好笔记本和笔,以便在课堂上记录重要的知识点和老师强调的内容。四、教学过程教学阶段教学内容时间长度老师讲述内容学生反馈板书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和故事引入本课主题5分钟同学们,我们都知道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可是革命的成果是否能够稳固呢?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一个有趣又让人愤慨的故事。有一个人,他曾经是中华民国的大总统,却一心想当皇帝,他就是袁世凯。他为了称帝做了很多荒唐的事情,最终却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那么袁世凯到底是如何复辟帝制的?他的复辟行为又引发了哪些反抗呢?在他死后,中国社会又陷入了怎样的局面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0课《帝制复辟与军阀割据》,揭开这些历史谜团。学生们被故事吸引,纷纷露出好奇的表情,有的学生还会小声议论袁世凯的行为,对本课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第10课帝制复辟与军阀割据新知讲授:袁世凯复辟帝制袁世凯复辟帝制的主要步骤10分钟首先我们来看看袁世凯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复辟帝制的。袁世凯当上大总统后,并不满足,他想独揽大权。1913年,他派人刺杀了宋教仁,随后又解散了国民党。1914年,他废除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了《中华民国约法》,把总统的权力扩大到了和皇帝差不多。后来他还修改了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以终身任职,并且可以传给自己的子孙。到了1915年,袁世凯竟然公开复辟帝制,宣布自己为“中华帝国”的皇帝,定1916年为“洪宪元年”。(展示袁世凯称帝的图片和相关诏书资料)大家看,这就是袁世凯称帝时的场景,多么荒唐啊!学生们认真听讲,看着展示的图片和资料,不时发出惊讶的声音。有的学生在笔记本上记录袁世凯复辟帝制的主要步骤,还有的学生举手提问:“袁世凯为什么敢这么做呢?”一、袁世凯复辟帝制1.解散国民党2.废除《临时约法》,颁布《约法》3.修改总统选举法4.1915年称帝新知讲授:护国战争护国战争的爆发、过程和结果10分钟袁世凯的复辟行为遭到了全国人民的反对,革命志士们纷纷起来反抗。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等在云南宣布独立,组织护国军,讨伐袁世凯,护国战争爆发了。(展示护国军出征的图片和蔡锷的画像)护国军分兵北上,各地纷纷响应,宣布独立。袁世凯的军队节节败退,他众叛亲离,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于1916年3月被迫取消帝制。6月,袁世凯在绝望中死去,护国战争取得了胜利。学生们被护国军的英勇事迹所感动,讨论着护国战争胜利的原因。有学生说:“因为袁世凯的行为不得人心。”还有学生说:“是护国军战士们太勇敢了。”二、护国战争1.1915年底爆发,领导人:蔡锷等2.结果:袁世凯取消帝制,不久死去新知讲授:军阀割据军阀割据的形成、主要派系和影响10分钟袁世凯死后,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的局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主要是因为没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各地的军阀拥兵自重。当时主要的军阀派系有直系、皖系、奉系等。直系以冯国璋、曹锟为首,控制着江苏、江西、湖北等省;皖系以段祺瑞为首,控制着北京政府和安徽、浙江、山东等省;奉系以张作霖为首,控制着东北地区。(展示军阀割据形势图)这些军阀为了争夺地盘和权力,不断进行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社会动荡不安,经济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学生们看着军阀割据形势图,了解各派系的分布。有的学生感叹:“当时的老百姓太苦了。”还有的学生提问:“这些军阀背后是不是有帝国主义支持啊?”三、军阀割据1.形成原因:袁世凯死后,权力真空2.主要派系:直系、皖系、奉系等3.影响:社会动荡,人民苦难课堂小结总结本课主要内容3分钟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袁世凯复辟帝制、护国战争和军阀割据的历史。袁世凯复辟帝制逆历史潮流而动,最终失败;护国战争维护了民主共和的成果;而军阀割据则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通过学习这些历史,我们要明白民主共和的来之不易,要珍惜现在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的局面。学生们回顾本课所学内容,对老师总结的内容表示认同,有的学生还在笔记本上补充总结要点。总结:复辟失败,护国胜利,军阀割据危害大课堂练习巩固本课知识2分钟现在我们来做几道练习题巩固一下今天所学的知识。1.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时间是()。2.护国战争的主要领导人有哪些?3.列举出民国初年主要的军阀派系及其代表人物。学生们认真做题,做完后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练习题(略)五、教学拓展教学拓展内容引导学生阅读关于护国战争中革命志士的英雄事迹,如蔡锷将军抱病出征的故事,让学生更深入地感受革命志士为了理想而奋斗的精神。组织学生观看反映军阀割据时期社会状况的电影或纪录片片段,如《让子弹飞》中的相关情节(需进行适当引导和解释),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动荡。开展历史小论文写作活动,让学生围绕“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原因”或“军阀割据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等主题进行写作,培养学生的历史研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