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年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史)真题试卷一、<B>名词解释21-28小题。1.山顶洞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中国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化石。因1933年在北京周口店山顶洞穴中发现而得名。山顶洞人距今约1.8万年,已经开始进入了原始氏族公社的萌芽时期。山顶洞人与现代人基本相同,已会磨制石器,骨针和装饰品的制作水平也很高,并且掌握了人工钻木取火。山顶洞人主要的经济生活活动是渔猎和采集。山顶洞人化石是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重要代表,为我们研究这一时期的人类社会提供了翔实的实物史料。)2.五铢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西汉武帝铸造的一种钱币。鉴于市场上流通的币制混乱和铸币失控后引起的地方叛乱等后果,公元前118年,汉武帝对钱币进行改革,废除秦半两钱,改用“五铢钱”。其特点为外观圆形方孔,铸工精细,边郭工整,正面刻有“五铢”字样,规定非上林三官所铸的五铢钱不许在市场流通使用,自此到唐高祖才废除。解决了汉初以来的货币错乱问题,五铢钱的铸造模式基本被历代王朝所继承。)3.九品中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三国时期魏文帝开创的一种选拔官吏的制度,又称“九品官人法”。公元230年,曹丕为争取世家大族的支持,采纳陈群的建议,实施“九品中正制”,即朝廷在地方设立大小中正官,由他们负责考察士人的家世和才德,评定为九个品级,然后逐级上报,朝廷依品级授予官职。该制度试图通过品评,客观公正的考察人才,起初起到了一些积极作用。但是后来,中正官一职被世家大族把持,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丧失了选贤举能的功能。九品中正制是选士制度发展史上一个不可或缺的过程,对选士制度的完善是有意义的。)4.贞观之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的一个盛世,因其年号为“贞观”,故称。表现为政治比较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和文化都有所发展。李世民标榜儒家传统的德政,君臣论治,继续完善唐朝前期的各种制度,重视选官用人、注意纳谏,并且注意发展经济,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轻徭薄赋。对少数民族采取以怀柔为主,调整民族关系。通过这一系列措施,唐王朝出现了一片歌舞升平的繁荣景象,是我国古代社会著名的治世之一。)5.王安石变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发动的一场社会改革运动。因变法开始于熙宁二年(1069年)至元丰八年(1085年),故又称“熙宁变法”或“熙丰变法”。为了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1068年,王安石向宋神宗提议变法,得到采纳。次年,王安石被任命为参知政事,设制置三司条例司指导变法,主要颁布了募役法、保甲法、置将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保马法。后因变法遭到了大地主官僚的反对,终究失败。王安石变法一定程度上有效缓解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6.南倭北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明朝嘉靖年间的一次边疆危机。明朝东南沿海一带倭寇的侵扰和北部边境蒙古骑兵的袭扰,合称“南倭北虏”。明代嘉靖年间,俺答统一北方蒙古各部落后,向明王朝提出互通贡市的条件被拒,率军不断滋扰北部边境,后达成协议:封俺答为顺义王,开放边境贸易。北虏问题至此告一段落。大约与此同时,日本大批武士流亡至东南沿海边境侵扰浙江、福建一带,经过名将戚继光等人的努力,倭患问题于嘉靖末年基本解决。)7.乾嘉学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清代的一个学术流派,又称汉学、朴学、考据学,因其在乾隆、嘉庆两朝达于极盛,故名。由于清初大兴文字狱,迫使诸多文人学者将精力花在古籍整理上以逃避现实,逐渐形成了经学考据的传统。乾嘉学派反对宋明理学好空发议论,言之无物的弊病,重视考据训诂,学风严谨踏实。代表人物有惠栋、戴震、钱大昕、段玉裁、王念孙、王引之等。乾嘉学派在诸经的校订疏解中,取得了超迈前代的成就,对古籍和史料方面,也有较大贡献。)8.厘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30年代征收的一种商业税。因税率为百分之一(百分之一为一厘),故称厘金。1853年因饷源枯竭,太常寺卿雷以諴在江苏扬州开征厘金税,后来逐渐推广到全国。厘金分为分板厘(坐厘)和活厘(行厘),所征对象分别是坐贾和行商。但税率不一,时有加重。1931年1月,厘金制度被废除。厘金制度在平定太平军起义、稳定政局等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的发展。)9.《中国土地法大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1947年中国共产党制定的一个彻底反封建的土地革命纲领。为了总结土地改革的经验,制定更加适合形势发展要求的土地政策,中共中央工委在刘少奇的主持下,于1947年9月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10月10日正式公布施行。主要内容是规定彻底废除封建及半封建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保护民族工商业的发展。通过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巩固了根据地;农民的革命热情被激发出来,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10.中东路事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1929年国民政府收回中东铁路主权而与苏联发生军事冲突的事件。1929年7月,张学良在南京国民政府的支持下,以武力强行收回当时被苏联掌握的中东铁路部分管理权,并驱逐中东铁路职员。随后,苏联政府宣布对华断交,武装介入。张学良同苏军之间发生了一场武装冲突,这场冲突持续近5个月之久,东北军损兵折将。最后在美国的调停下,双方签订《中苏伯力会议议定书》,中东路事件的结局,对于东北的局势乃至全国的时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二、<B>简答题31-34小题。11.简述西周宗法制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西周时期,周天子为了维护统治,推行的以父系血缘关系来维持等级、分配权力的一种制度。宗法制度是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之一,在当时的西周乃至中国历史上产生重要的影响。宗法制由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成,到周代逐渐完备。确立了“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嫡长子继承制,即周王正妻所生的长子继承王位,诸子分封到地方为诸侯;诸侯的嫡长子继承国君之位,其余诸子分封为卿大夫;卿大夫的嫡长子继承卿大夫位,诸子分封为士。从宗法上说,周天子是天下姬姓之大宗。同姓诸侯对天子而言为小宗,在封国内为大宗,异姓诸侯通过联姻亦取得与同姓诸侯相似的宗法地位。卿大夫相对于诸侯来说是小宗,在采邑内又是大宗,士则是卿大夫的小宗。如此,构成了一种以血缘关系的亲疏,形成了从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秩序,有着较为严格的大小宗关系。宗法制是西周政治的典型特征之一,巩固完善了分封制,二者互为表里,从而构建了家国一体的政治格局。宗法制严格有序,等级森严。在当时,宗法制凝聚了西周宗族,它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然而,随着周天子的衰落,造成了春秋战国诸侯争霸,冲击了宗法制观念。)12.说说北魏孝文帝改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北魏自建国后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努力,仍存在许多问题,如经济落后,政令不举,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孝文帝时期,开始改革。前期改革主要由冯太后主持(484~486年),主要改革政治经济制度;后期改革在494年迁都洛阳之后,主要改革鲜卑人的生活习惯,实行汉化。(一)政治方面1.整顿吏治,强化监察。规定守宰任期按吏治好坏决定,不固定年限;又制定俸禄制度,官吏俸禄由国家统一筹集;同时加大反贪力度,树立御史台的权威。此举使吏治变得比较清明,也为后来的改革提供了保证。2.废除宗主督护制,实行三长制。规定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职责主要是检查户口,管理农民,征收租调,征发兵役。使基层政权趋于完善,能够较好地贯彻政令。(二)经济方面的改革,主要是制定和推行均田制及新户调制1.均田制:太和九年(485年),李安世建议实行均田。主要内容是:(1)男子年15以上受露田40亩,妇人20亩。为了轮种,露田加倍或加两倍授给。露田不准买卖,年老免课,身死还田。(2)百姓原有土地为桑田,桑田是世业,不在还授之列。无桑田者,依制受田;桑田不足者依制补足。(3)奴婢受田与良人相同。耕牛一头受田30亩,限4牛。(4)宽乡之民可任力耕种,不受限制;狭乡之民可往宽乡受田。(5)官吏给公田,刺史15顷,太守10顷,治中、别驾8顷,县令、郡丞6顷。离职时移交下任,不得转卖。2.新租调法:太和十年(486年)李冲提出新租调法,其内容为:一夫一妇每年出帛一匹、粟二石;15岁以上未婚男丁四人、从事耕织的奴婢八人、耕牛二十头,分别出一夫一妇之租调。(三)后期孝文帝亲政,继续改革1.把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原因是,经济上,平城寒瘠,交通运输不便,粮食供给经常发生困难;军事上,平城地处边境,北受柔然的威胁,经略南方又显得悬远;政治上,北魏统治者要求推行汉化、促进民族融合,而平城鲜卑贵族集中,保守势力顽固。2.改官制,一依魏晋南朝制度;禁胡服,下令服饰依汉制;断北语,朝廷上说北语者免官;改姓氏,将鲜卑族的复姓改为音近的单音汉姓;定族姓,仿汉门阀制度定鲜卑族姓。)13.简述蒙古的三次西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为扩大蒙古的统治和游牧贵族掠夺农耕地区物质财富的需要(学界也有观点认为北方游牧的气候环境变化是一因素),在1217年至1258年的近半个世纪之中,蒙古帝国发动了三次大西征,铁骑遍及欧亚广大地区,对欧亚地区的历史产生重大影响。蒙古第一次西征是在1219—1225年,因花剌子模国屡次杀害蒙古使者和商队,并在扩张中与蒙古帝国发生冲突,成吉思汗亲率大军西征花刺子模国,大败花剌子模王及其军队。占领花刺子模后,成吉思汗在各地设立达鲁花赤镇守一方并总理军政事务。这次西征征服了广阔的中亚地区及波斯部分地区,为横跨欧亚、空前未有的蒙古大帝国的建立奠定基础。蒙古灭金后,窝阔台汗在中原和中亚建立了统治。但是,乌拉尔河以西的钦察、俄罗斯等还未臣服。1235年,窝阔台汗决定命拔都为统帅征讨,发动第二次西征。蒙古大军一路凯旋,大破欧洲联军。直到1242年,窝阔台的讣闻传来而退兵。拔都以萨莱城为首府,建立了钦察汗国。蒙古的第三次西征是在1252年一1260年,蒙哥派其弟旭烈兀统军征服波斯未臣服地区。此次西征灭掉阿拔斯王朝,在波斯地区建立了伊利汗国。蒙古的三次西征给欧亚人民带来了灾难,无数人们惨遭屠杀,社会生产力遭到空前破坏。但另一方面,建立了钦察汗国、伊利汗国,与察合台汗国及窝阔台汗构成了横跨欧亚的蒙古大帝国,从而形成了统一多民族文化。冲破了亚欧各国的封建壁垒,中国的火药、指南针、印刷术等科技文明西传,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的陆路交通和经济、科技文化的交流。)14.简评清末新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清王朝在义和团战争中几乎垮台。为了继续取得帝国主义的扶植,安抚统治阶级内部各派系和资产阶级上层人物并欺骗人民,还在慈禧太后挟光绪皇帝逃亡西安期间,便发布“罪己诏”和“改革”谕旨。1901年4月,清政府成立督办政务处,逐步推出各项“新政”,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改革官制。1901年7月,撤销总理衙门,改设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设商部、练兵处、设巡警部、学部;先后裁撤了一些冗官冗衙。自隋唐沿袭下来的传统的六部建制至此瓦解。2.改革兵制。1901年,清廷下谕停止武举,命各省筹建武备学堂,并决定裁汰部分绿营和防勇,建立按西方国家的营制、采用洋操训练、使用洋枪洋炮的“常备军”,泛称“新军”。“新军”军官多选用国内外军事学校毕业生,士兵具有一定知识,从而使“新军”成为一支反清力量。3.改革学制。主要包括“停科举”“设学堂”和“奖游学”三项内容。从1902年开始,各省科举考“策论”,废八股;将各级书院改设学堂;选派学生出国留学;并制定了一套学堂行政管理规章。1905年9月,清廷下令从1906年起停止一切科举考试,并于当年12月设立学部,延续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终于被废除了。4.奖励工商。主要是为工商业的振兴立法和给予兴办实业卓有成效者以奖励。商部成立后,陆续公布了《商律》《公司注册试办章程》《商会简明章程》《奖励公司章程》以及《矿务章程》《试办银行章程》等。在大、中城市,新的“商绅”阶层开始崛起。此外,清政府还发布了禁缠足、禁鸦片、废酷刑以及允许满汉通婚等命令。综观“新政”,虽然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显得支离、拖沓。根本问题在于政治制度改革的滞后。官制改革只是裁并一些旧衙门,增设一些新衙门,而体现中央集权专制的整套统治机构丝毫没有触动,这套机构所派生的种种弊端自然也无从消除。不少“新政”流于一纸空文。)15.简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随着日本不断扩大侵华,中日矛盾成为当前的主要矛盾,中共及时根据国内矛盾的转化,积极主动联合国民党和团结少数民族等爱国华侨人士组成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实现了国共第二次合作。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共立即发表宣言,号召“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1935年华北事变后,东北沦陷。中共强烈谴责日本的侵略行径,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同年12月,中共在陕北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中共一方面积极促进一二九等学生运动浪潮高涨,并发展少数民族抗日队伍。另一方面向国民党上层和军队将领宣传抗日主张。1936年5月,中共向国民党发出《停战议和一致抗日》的通电,将“抗日反蒋”政策转变为“逼蒋抗日”。1936年12月,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劝蒋抗日不成,乃发动兵谏扣押蒋介石。中共派周恩来等人赴西安和平谈判,蒋介石接受了抗日主张,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从而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表示实行抗战抵抗暴力。同时,中共召开洛川会议,通过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提出了争取抗战胜利的全面抗战路线。随后,中共与国民党达成协议,将全国划分为五个战区并统一改编军队,将西北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后又改为第十八集团军),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同年9月,国民党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至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真正实现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为抗战的胜利奠定坚实的基础。)三、论述题16.论秦始皇的是非功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创立者,同时又被指责为“暴君”。集中在他身上的矛盾重重交错,有关秦始皇的是非功过,学界历来争讼不一。依据客观史实,秦始皇有三大功绩,即消灭六国,统一中国;废封建,置郡县;统一经济制度,统一文字。秦始皇的过有焚书坑儒和严刑峻法、徭役繁重。秦始皇的第一大功绩,“消灭六国,统一中国”。用历史发展观看,秦始皇消灭了一个旧时代,开启了一个新时代。所谓“旧时代”,是指秦朝以前的夏、商、周三代,.三代时的疆域从未统一。就其制度而言,当时的大小国家都是由原始社会末期氏族、部落演化而来,依托于血缘宗法,建立其政治制度。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百姓离乱。秦始皇以其魄力灭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割据混战的局面,奠定了祖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础,从而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具有进步性。秦始皇第二大功绩是“废封建,置郡县”,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以皇帝为首,由三公九卿组成中央机构,废除旧时世卿世禄制,百官公卿皆由皇帝任免。地方治理上,始皇废除旧的裂土封侯制,推行郡县两级制,郡县主要长官由皇帝任免,基层分乡、亭、里。秦始皇所创立的中央集权的国家治理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到更高阶段的标志,也是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典范。直到明清,历代王朝都以秦制为国家制度的基本模式。秦始皇的第三大功绩,是“统一经济制度,统一文字”。旧时七国的经济制度和文字的形状有很大差别,使用上极为不便。始皇灭六国后,“使黔首自实田”,在全国范围废除土地国有制,实行土地私有制,农户据实登记田地,按亩纳税。秦始皇此令的颁行是我国古代土地私有制确立的标志。统一货币、度量衡、车轨、文字。此举对稳定社会秩序,改善人民生活,方便国家税收,促进民间贸易,形成较大的共同市场等都起了积极的作用。秦始皇的过主要是焚书坑儒和严刑峻法、徭役繁重。为了统一思想,秦始皇烧尽民间藏书,坑杀大批无辜的儒生,严重摧残了我国古代文化,这是一种政治暴行。灭六国之后,采用法家思想治国,严刑峻法,推行苛政。徭役繁重,对内大兴土木,修建宫殿陵寝,外则劳师远征,使广大人民群众苦不堪言,导致秦末农民起义。综之,对秦始皇的功过是非评论应该置于当时的历史场域和整个历史发展的脉络下去客观论述,他的功过都是我国的宝贵文化遗产。)17.论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产生、发展演变、盛衰缘由,并且给予总体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用来选拔官吏的主要方式,形成于隋,完善于唐,为以后历代所沿袭,至清末而废除,历时1300余年。(一)演变历程1.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以选拔官吏。初期既注重士人的才德,也照顾世家大族,但后来流弊严重,完全成为门阀士族把持的选举机制。九品中正制可以说是科举制的前身。2.隋文帝时期,正式停止了州郡中正官品评人物的权力,后又下诏京官五品以上及总管、刺史以德才二科推举人才。由于此举流弊也很大,隋炀帝时期创设进士科,以科举考试选举人才,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开始。3.科举制在唐朝得到完善。唐代的科举分常举和制举两种。(1)常举主要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道举、童子等八科,其中以明经、进士两科最为重要。明经考试的内有有帖经、经义和时务策,以帖经为主;进士考试的内容为帖经、诗赋和时务策,以诗赋为主。考帖经能死记硬背即可,考诗赋则需要独立思考,因而中明经易、中进士难。进士虽然难考,但考中后极易飞黄腾达,被视为“士林华选”。常举初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后改由礼部侍郎主持。(2)制举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制举科目多临时性设置,较重要的有贤良方正科、直言极谏科、博通坟典达于教化科、军谋宏远堪任将帅科等。平民百姓和官吏均可应试。制举不常举行,取人极少,由兵部主持。(3)武周时,还专门创立了武举,专门选拔军事人才,由兵部主持。4.宋朝继续发展隋唐以来的科举制度,严格考试程序,扩大取士名额,提高登第士人的待遇,广泛吸收知识分子参加政权。北宋为防止考官徇私和举人舞弊,对考官实行锁宿制度,对试卷推行封弥、誊录法,并严禁举人夹带、代笔、举烛等行为。士人考中即授官,在仕途上升迁也较快。后来增加了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被录取的人便成了“天子门生”,从而彻底收回了取士大权。5.元朝时期科举制度式微。因元朝推行民族压迫政策,选拔人才主要不由科举,所以举办科举的次数极少。元朝总共举行科举17次,且进士名额分配极不公平,蒙古、色目、汉人的人口数相差极端悬殊,名额却一样。元代科举每三年举行一次,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道。考试科目,蒙古、色目人要比汉人、南人少而简单。总之,元朝时期科举制度根本没有得到足够重视。6.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非常僵化。以四书五经的文句命题,以程朱的解释为依据,间用古注疏,以八股文为考试形式,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级,参加科举者必须是各级学校的生员。每逢子、午、卯、酉年的八月(秋闱),在省会参加三年一次的乡试,及格者称举人;举行乡试之次年的二月(春闱),举人在京参加会试,及格者再于三月初一日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或以皇帝名义举行的廷试(或称殿试),中选者为进士,分一、二、三甲。一甲三人,称赐进士及第,即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若干人,称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称赐同进士出身。(二)历史影响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重要的选官制度,实行了1300余年,对古代的政治、教育、文化学术、社会结构等都产生了重要影响。1.公平、公正地选拔了大量合格的人才。相对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举荐制等,科举制无疑非常公平。它不论出身、门第,凡是有真才实学都可以通过考试来晋身政坛,是一种非常合理的选拔人才的制度。2.提高了行政效率。科举制选举出了大批的具有真才实学的官吏,他们远远不同于以往的凭借门阀入仕的不学无术的官员,具有真正的才能,能够有效地提升行政效率。3.进一步削弱了门阀士族的势力,提升了庶族的势力。科举制吸收了来自下层的大批官员,扩大了政府的统治基础,巩固了统治。4.对于中国古代的文化学术事业有推动作用。以经典为考试内容,对于文化的传承发展、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塑造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5.科举制的实施,也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士人的思想,尤其是八股取士,形式呆板,内容僵硬,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服装行业可穿戴科技与时尚设计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农业行业数字农业技术发展带来的农业变革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服装行业时尚产业链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煤矿应急演练评估应急演练评估报告试卷及答案
- 2025年旅游度假行业数字化转型与智慧度假服务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共享经济行业共享单车与共享汽车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广告营销行业数字营销与品牌传播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环保科技产业绿色发展技术创新与政策支持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互联网安全行业网络安全防御与数字身份认证技术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家具行业定制家具个性化需求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53】《关于促进和规范人工智能医疗卫生应用发展的实施意见》解读学习
- 2025八年级英语上册期末真题卷
- 办公楼物业安全管理制度
- 2025黑龙江七台河市城投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招聘5人笔试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中粮集团招聘笔试考试试题及答案
- 康复护理讲课比赛教案
- 智慧交通:挑战与机遇-赋能城市交通塑造未来出行
- 第三单元1-6的表内除法 (单元测试)-2025-2026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预制电缆沟铺设施工方案
- 2024-2025学年山东省青岛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检测试卷(附解析)
- JJG 693-2011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