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招聘1人笔试题库附带答案详解_第1页
2025年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招聘1人笔试题库附带答案详解_第2页
2025年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招聘1人笔试题库附带答案详解_第3页
2025年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招聘1人笔试题库附带答案详解_第4页
2025年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招聘1人笔试题库附带答案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招聘1人笔试题库附带答案详解第一部分专业知识(农业种植与管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江苏省主要粮食作物稻麦轮作体系中,小麦的适宜播种期通常为()。A.9月中旬-10月上旬B.10月下旬-11月中旬C.12月上旬-12月下旬D.次年2月下旬-3月中旬答案:B解析:江苏省小麦属于冬小麦,适宜播种期为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此阶段温度(15-20℃)和墒情利于出苗和冬前壮苗形成。2.下列哪种土壤改良技术主要用于治理土壤盐渍化?()A.增施生石灰B.深耕结合淡水淋洗C.覆盖秸秆D.接种菌根真菌答案:B解析:盐渍化土壤的核心问题是盐分(如NaCl)积累,通过深耕打破板结层,结合淡水灌溉淋洗可降低表层土壤盐分浓度,是主要治理手段。3.水稻分蘖期若遇连续阴雨,最可能引发的病害是()。A.纹枯病B.稻瘟病(叶瘟)C.白叶枯病D.稻曲病答案:B解析:稻瘟病(叶瘟)在高温高湿(25-28℃,相对湿度90%以上)、光照不足时易爆发,连续阴雨环境恰好满足其流行条件。4.江苏省农垦区推广的“麦套稻”种植模式中,“套”指的是()。A.小麦收获前7-10天播种水稻B.小麦与水稻同期播种C.小麦收获后立即播种水稻D.水稻收获前播种小麦答案:A解析:“麦套稻”是在小麦灌浆后期(收获前7-10天)将水稻种子直接撒播于麦田,利用麦株遮阴保湿促进水稻出苗,实现两季无缝衔接。5.农业农村部规定的主要农作物种子标签必须标注的信息不包括()。A.品种审定编号B.净含量C.种植区域限制D.销售热线答案:D解析:根据《种子法》,种子标签需标注品种名称、审定编号、净含量、生产经营者信息、种植区域、质量指标等,销售热线非强制要求。6.智能农业中,用于监测土壤墒情的主要传感器是()。A.光谱传感器B.湿度传感器C.图像传感器D.气体传感器答案:B解析:土壤墒情即土壤湿度,需通过湿度传感器(如TDR时域反射仪)实时监测,为精准灌溉提供数据支持。7.下列农药中,属于生物源农药的是()。A.草甘膦B.苏云金杆菌(Bt)C.毒死蜱D.乙草胺答案:B解析:生物源农药包括微生物农药(如Bt)、植物源农药(如苦参碱)、动物源农药(如信息素),其余选项为化学合成农药。8.水稻机插秧的适宜秧龄为()。A.10-15天B.15-20天C.20-25天D.25-30天答案:C解析:机插秧要求秧苗矮壮、根系盘结,适宜秧龄为20-25天(叶龄3.5-4.0叶),过长易导致栽后缓苗慢。9.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不包括()。A.化肥过量施用B.畜禽养殖粪便C.农田退水D.工业废水直排答案:D解析:面源污染具有分散性,工业废水直排属于点源污染,其余选项为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来源。10.江苏省农垦区推广的“吨粮田”目标是指()。A.每亩年产粮食1000公斤B.每公顷年产粮食1000公斤C.每亩年产粮食2000斤D.每公顷年产粮食2000斤答案:A解析:“吨粮田”通常指每亩(667㎡)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000公斤(2000斤),江苏省稻麦两熟区通过高产栽培技术可实现此目标。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1.简述稻麦轮作模式的生态效益。答案:(1)减少病虫害:水旱轮作改变土壤环境,抑制土传病害(如小麦纹枯病、水稻恶苗病)和单一作物害虫(如麦蚜、稻飞虱)的积累;(2)改善土壤结构:水稻种植期淹水促进土壤团聚体形成,小麦种植期旱作打破板结,提升土壤通气性和保水保肥能力;(3)提高资源利用率:麦茬残留有机质经水稻季分解,为水稻提供养分;水稻田淹水可淋洗麦季过量施用的化肥,减少面源污染;(4)调节土壤酸碱度:稻季淹水降低土壤氧化还原电位,促进酸性土壤中活性铝的沉淀,缓解酸化;麦季旱作则通过作物吸收调节盐基离子平衡。2.请说明无人机植保作业的优势及注意事项。答案:优势:(1)效率高:单架无人机日作业面积可达200-500亩,是人工的50倍以上;(2)精准性强:通过GPS定位和变量喷洒系统,可控制药液用量,减少浪费;(3)适应性好:可在高秆作物(如玉米)、涝洼田等人工难以进入的区域作业;(4)降低劳动强度:减少人员接触农药的风险。注意事项:(1)气象条件:避免风速>5m/s、降雨前2小时内作业,防止药液漂移或冲刷;(2)药液配置:需使用无人机专用剂型(如悬浮剂),避免堵塞喷头;(3)飞行高度:一般保持距作物冠层1-2米,过低易碰撞,过高导致药液沉积率下降;(4)安全距离:远离居民区、养殖区,避免药液漂移造成二次污染。3.简述小麦赤霉病的综合防治措施。答案:(1)农业防治:选用抗(耐)病品种(如扬麦25、镇麦12);合理密植,改善田间通风透光;及时清理病残体,减少越冬菌源;(2)药剂防治:抓住小麦齐穗至扬花初期(见花打药)关键期,优先选择氰烯菌酯、戊唑醇·咪鲜胺等高效药剂,若遇连阴雨,需间隔5-7天二次用药;(3)气象预警:结合农业农村部和气象部门发布的赤霉病流行预测(如抽穗扬花期连续3天以上阴雨),提前做好药剂准备;(4)栽培管理:控制氮肥用量,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性;避免田间积水,降低湿度。4.请分析“旱改水”(旱地改水田)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答案:(1)短期影响:初期因土壤结构破坏(深耕)和淹水导致有机质分解加快,可能出现速效养分(如铵态氮)暂时增加,但土壤通气性下降,部分微量元素(如铁、锰)有效性提高,同时可能引发潜育化风险(长期淹水导致还原性物质积累);(2)长期影响:水田周期性干湿交替促进土壤团聚体形成,有机质积累(淹水抑制微生物分解),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提升,保肥能力增强;但需注意长期淹水可能导致磷素固定(与铁、铝结合),需通过合理轮作(如稻油轮作)调节;(3)综合效益:“旱改水”结合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可逐步提升土壤肥力,但需配套排水设施防止次生潜育化。5.列举江苏省农垦区发展智慧农业的3个典型应用场景,并说明其技术支撑。答案:(1)精准灌溉:通过土壤湿度传感器(TDR)、气象站(监测蒸发量)实时采集数据,结合作物需水模型(如FAOPenman-Monteith公式),由智能灌溉系统自动控制滴灌/喷灌设备,技术支撑为物联网(IoT)和大数据分析;(2)病虫害监测:田间部署虫情测报灯(光诱捕)、孢子捕捉仪,配合AI图像识别技术(如卷积神经网络)自动识别害虫种类和密度,结合气象数据预警病虫害发生,技术支撑为AI视觉和云计算;(3)产量预测:利用无人机多光谱遥感(获取NDVI归一化植被指数)、卫星影像(如高分六号)监测作物长势,结合历史产量数据建立预测模型,技术支撑为遥感(RS)和机器学习(ML)。第二部分综合能力(逻辑与应用)一、逻辑推理题(每题5分,共15分)1.观察数列:2,5,11,23,47,(),括号中应填入的数字是?答案:95解析:数列规律为前一项×2+1,即2×2+1=5,5×2+1=11,11×2+1=23,23×2+1=47,故下一项为47×2+1=95。2.某农场有A、B、C三块地,分别种植小麦、水稻、玉米。已知:(1)A地不种小麦;(2)B地种的不是玉米;(3)C地种的是水稻。问:三块地分别种什么?答案:A地种玉米,B地种小麦,C地种水稻。解析:由(3)知C地种水稻;由(2)B地不种玉米,且C地已种水稻,故B地种小麦;剩余A地种玉米。3.图形推理:从选项中选出符合规律的下一个图形(略,此处用文字描述)。已知前四个图形依次为:圆形(空心)、正方形(实心)、三角形(空心)、圆形(实心),问第五个图形应为?答案:正方形(空心)解析:形状规律为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循环);填充规律为空心→实心→空心→实心→空心(交替),故第五个图形为正方形(空心)。二、资料分析题(15分)根据以下数据回答问题:某农垦区2023年小麦种植数据如下:-种植面积:5万亩-平均单产:450公斤/亩-生产成本:种子50元/亩,化肥200元/亩,农药80元/亩,机耕机收150元/亩,人工120元/亩-收购价格:2.8元/公斤问题1:计算2023年该农垦区小麦总产量及总产值。问题2:计算小麦亩均成本及亩均利润。问题3:若2024年目标亩均利润提升10%,在单产、收购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需将亩均成本降低多少元?答案:问题1:总产量=5万亩×450公斤/亩=2250万公斤;总产值=2250万公斤×2.8元/公斤=6300万元。问题2:亩均成本=50+200+80+150+120=600元/亩;亩均产值=450公斤×2.8元/公斤=1260元/亩;亩均利润=1260-600=660元/亩。问题3:目标亩均利润=660×(1+10%)=726元/亩;目标亩均成本=1260-726=534元/亩;需降低成本=600-534=66元/亩。第三部分情景分析(20分)情景:你作为农垦区种植技术员,接到农户反映:“今年我家20亩水稻抽穗后,穗子发白、空瘪粒多,可能是什么原因?该怎么补救?”要求:结合专业知识,分步骤分析可能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答案:一、可能原因分析(需现场核查后确认)1.气象因素:抽穗扬花期遭遇连续低温(日平均温<22℃)或高温(>35℃),导致花粉败育,影响受精;2.病害影响:穗颈瘟(穗轴变褐坏死)、稻曲病(部分籽粒变为墨绿色霉球)或水稻恶苗病(植株徒长、穗小);3.养分失衡:孕穗期缺磷(颖花分化受阻)或缺钾(茎秆柔弱、籽粒充实度差),或氮肥过量(贪青晚熟,易感病);4.水分管理:抽穗期干旱(田间断水过早)导致颖花退化,或长期深水灌溉(根系缺氧,吸收能力下降);5.药害影响:近期喷施除草剂(如二氯喹啉酸)或杀虫剂(如有机磷类)时浓度过高,导致幼穗发育受阻。二、解决方案1.现场诊断:查看病穗症状(是否有褐变、霉层)、询问近期天气(抽穗期温度)、施肥用药记录,确认具体原因;2.应急补救:-若为低温/高温胁迫:喷施磷酸二氢钾(0.2%浓度)+芸苔素内酯(0.01ppm),增强植株抗逆性;-若为病害(如穗颈瘟):立即喷施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30克/亩)或40%稻瘟灵乳油(100毫升/亩),控制病害蔓延;-若为药害:喷施碧护(0.136%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叶面肥(如氨基酸水溶肥),缓解药害;3.长期预防:-优化品种:选用抗逆性强的品种(如南粳46、扬粳4227);-科学管理:孕穗期保持浅水层(3-5厘米),齐穗后干湿交替;平衡施肥(氮:磷:钾=1:0.5:0.8),避免偏施氮肥;-加强监测:抽穗前5-7天喷施保护性药剂(如井冈霉素)预防病害,关注气象预警(如高温热害预报)。第四部分英语应用(10分)阅读理解(5分)阅读以下短文,回答问题:Precisionagriculture,alsoknownassmartfarming,usestechnologytomonitorandoptimizecropproduction.Sensorsinthefieldcollectdataonsoilmoisture,temperature,andnutrientlevels.Thisdataisanalyzedbycomputerstodeterminetheexactamountofwater,fertilizer,andpesticidesneeded.Byapplyinginputsprecisely,farmerscanreducewaste,lowercosts,andprotecttheenvironment.问题:Whatisthemainpurposeofprecisionagriculture?答案:Tomonitorandoptimizecropproductionbyusingtechnologytoreducewaste,lowercosts,andprotecttheenvironment.翻译题(5分)将以下中文翻译成英文:“该农场采用智能灌溉系统,通过土壤湿度传感器实时监测墒情,结合作物生长模型自动调节灌溉量,较传统灌溉节水30%以上。”答案:Thefa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