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二单元第8课《时间的脚印》课件_第1页
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二单元第8课《时间的脚印》课件_第2页
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二单元第8课《时间的脚印》课件_第3页
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二单元第8课《时间的脚印》课件_第4页
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二单元第8课《时间的脚印》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单元08时间的脚印探寻自然的密码时间:主讲人:202X.X01020304目录CONTENT0506课程导入字词学习作者及背景介绍整体感知文本精读写作特色分析0708拓展延伸课堂总结Part01课程导入PART01同学们,大家都见过脚印吧,脚印通常是我们走过某个地方留下的痕迹。那你们有没有想过,时间也会留下脚印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时间的脚印》这篇课文,去探寻时间是如何在大自然中留下它独特的“脚印”的。PART02大家可以先闭上眼睛想一想,在你们的脑海中,时间的脚印会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呢?是古老的岩石,还是沧桑的树木,又或是其他的什么呢?趣味开场Part02作者及背景介绍本文作者陶世龙,是一位科普作家。他长期致力于科普写作,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深奥的科学知识展现给大众。他的作品涵盖了多个科学领域,在科普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他热爱科学,对大自然的奥秘充满了探索的热情,通过文字让更多人了解到科学的魅力,今天我们学习的《时间的脚印》就体现了他独特的科普风格。作者陶世龙这篇文章创作的时期,人们对于自然科学的探索不断深入,但大众对于地质、时间等抽象概念的理解还相对有限。陶世龙先生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让更多人了解地球的历史变迁,认识到时间在自然界留下的种种痕迹。当时科普读物对于传播科学知识十分重要,《时间的脚印》为大众打开了一扇了解地质科学的窗户,让大家能从全新的角度去认识我们生活的地球。0102写作背景Part03字词学习01腐蚀(shí):通过化学作用,使物体逐渐消损破坏。例如,雨水对岩石的腐蚀作用,经过长时间的冲刷,岩石的表面会变得坑洼不平。02浑浊(húnzhuó):(水、空气等)含有杂质,不清洁,不明澈。河水因为泥沙的混入而变得浑浊,这也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03山麓(lù):山坡和周围平地相接的部分。山脚下的山麓地区往往有着丰富的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繁多。生字词认读龟裂(jūn

liè):皮肤因寒冷或干燥而破裂;(物体)裂开许多缝,出现许多裂纹。干涸的河床常常会出现龟裂的现象,这也是时间和环境变化留下的痕迹。海枯石烂:海水干涸、石头腐烂。形容历时久远,比喻坚定的意志永远不变。在大自然中,看似坚硬的岩石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即使是海枯石烂这样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也有可能发生。重点词语理解Part04整体感知文章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4段)引出话题,通过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如岩石、铜器等,说明时间是可以被记录下来的,为下文介绍时间在岩石上留下的脚印做铺垫。快速阅读课文,思考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第三部分(30-31段)总结全文,强调了读懂岩石记录的意义,即帮助我们了解地球的发展历史,更好地认识自然。第二部分(5-29段)是文章的主体部分,详细介绍了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包括岩石的形成过程、岩石中保存的历史痕迹以及岩石被破坏又重新形成的循环过程。初读课文,梳理结构本文以丰富的实例和生动的语言,介绍了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说明了岩石是怎样保存时间的踪迹,以及研究岩石这种记录的重大意义。作者通过描述岩石从形成到被破坏再到重新形成的过程,让我们看到了时间在大自然中的延续和变迁,使我们对地球的历史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概括主要内容Part05文本精读岩石是由各种矿物质、沉积物等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形成的。在远古时期,火山喷发、地壳运动等地质活动频繁,大量的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后形成了岩浆岩;而在海洋、湖泊等水域,泥沙、生物遗体等不断沉积,经过压实、胶结等作用,形成了沉积岩。这些岩石的形成过程都经历了漫长的时间,每一层岩石都像是一本历史书,记录着它形成时的地球环境。例如,沉积岩中的不同颜色和纹理,可能代表着不同时期的气候、水流等条件。红色的岩层可能是在氧化环境下形成的,而含有大量贝壳化石的岩层则表明这里曾经是海洋或湖泊。岩石的形成岩石形成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风吹、日晒、雨淋、生物的作用等都会对岩石造成破坏。雨水会溶解岩石中的矿物质,风会将岩石表面的碎屑吹走,植物的根系也会深入岩石的缝隙,使岩石逐渐破碎。这些被破坏的岩石碎屑又会随着水流、风力等作用,在新的地方沉积下来,经过漫长的时间再次形成新的岩石。这个过程就像是一个循环,旧的岩石不断被破坏,新的岩石不断形成,而每一次的循环都记录着时间的流逝和地球环境的变化。比如,古老的山脉在长期的风化侵蚀作用下逐渐变矮,而这些山脉的碎屑在河流下游堆积,形成了肥沃的平原,平原下的沉积物又有可能在未来的地质变化中形成新的岩石。岩石的破坏与重建岩石是如何记录时间的岩石中保存着大量的生物化石,这些化石是生物进化的重要见证。从简单的单细胞生物化石到复杂的多细胞生物化石,我们可以看到生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进化历程。比如,在古老的岩石中发现的三叶虫化石,表明在寒武纪时期海洋中三叶虫是非常繁盛的生物;而恐龙化石的出现,则让我们了解到中生代时期地球上恐龙统治的时代。这些化石就像是时间的密码,帮助我们拼凑出生物进化的拼图。生物进化的见证岩石的特征还能为我们提供气候变迁的线索。例如,冰川作用形成的岩石上会有特殊的擦痕和冰碛物,这表明这里曾经被冰川覆盖,气候寒冷;而含有大量珊瑚化石的岩石则说明当时这里是温暖的浅海环境,因为珊瑚只能生活在适宜的水温条件下。通过研究不同时期岩石中的这些特征,我们可以重建地球过去的气候历史,了解到地球气候是如何在漫长的时间里发生变化的,这对于我们预测未来的气候变化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气候变迁的线索从岩石中解读的历史信息Part06写作特色分析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文章的语言生动形象,通俗易懂。例如,“时间一年一年地过去。时间是没有脚的,而人们却想出了许多法子记录下它的踪迹,用钟表,用日历……但是,在地球上还没有出现人的时候,或者在人还不知道记录时间的时候,到哪里去找寻时间的踪迹呢?”将时间比作没有脚的旅行者,生动地表现出时间无声无息却又不断流逝的特点。再如,“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不坏的。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炎热的阳光烘烤着它,严寒的霜雪冷冻着它,风吹着它,雨打着它……”这里把对岩石的各种破坏作用比作“攻击”,赋予自然力量以人的行为,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岩石所经历的复杂变化过程。生动形象的语言文章采用了逻辑顺序,先引出时间可以被记录的话题,接着详细阐述岩石记录时间的原理和过程,最后说明研究岩石记录时间的意义。这种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结构,使文章的条理十分清晰。在介绍岩石记录时间的过程中,也是按照岩石的形成、破坏、再形成以及其中所包含的历史信息这样的逻辑顺序展开的,让读者能够逐步深入地了解时间与岩石之间的紧密联系,体现了科普文章的科学性和严谨性。0102严谨的逻辑顺序Part07拓展延伸除了岩石能够记录时间,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事物也能记录时间。比如树木的年轮,每一圈年轮代表着树木生长的一年,通过观察年轮的宽窄、疏密等特征,我们可以了解到树木生长过程中的气候、环境等信息。还有古建筑,它们的建筑风格、建筑材料以及上面的雕刻、题字等,都能反映出建造它们的那个时代的特点,成为时间的见证。大家可以想一想,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事物能够记录时间呢?0102生活中的时间记录岩石记录着地球漫长的历史,这些历史遗迹对于我们了解地球的过去、预测未来的发展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很多地质遗迹受到了破坏,如过度开采矿产资源、不合理的工程建设等,都可能导致岩石中的历史信息永远消失。01所以,我们要增强保护地球历史遗迹的意识,从自身做起,积极倡导保护自然环境,让这些珍贵的时间脚印能够长久地保存下去,为后人留下了解地球历史的宝贵资料。02保护地球历史遗迹的重要性Part08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时间的脚印》,了解到岩石是记录时间的重要载体。岩石的形成、破坏与重建过程,以及其中保存的生物化石、气候变迁等信息,都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地球历史的大门。作者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和严谨的逻辑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