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模拟试卷1(含答案)_第1页
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模拟试卷1(含答案)_第2页
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模拟试卷1(含答案)_第3页
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模拟试卷1(含答案)_第4页
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模拟试卷1(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1页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模拟试卷1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8分)A.酝酿(niàng)粗犷(guǎng)吝啬(lìn)咄咄逼人(duō)B.静谧(mì)憔悴(qiáo)分歧(qí)混为一谈(hǔn)C.抖擞(sǒu)贮蓄(zhù)确凿(zuó)恍然大悟(huǎng)D.棱镜(líng)鉴赏(jC.瘫痪憔悴祷告翻来覆去D.奥秘感慨啄食花枝召展A.小明同学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B.运动会上,同学们一个个生龙活虎,争先恐后地冲向终点,真是美不胜收。C.课堂上,老师幽默的语言让同学们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D.他在选择中考志愿的第一志愿时,既想报清华附中,又想报北大附中,总是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通过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使我市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B.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不少优秀的文化著作,可作为青少年人格教育的读C.有无扎实的阅读基础,是青少年提高写作能力的前提。D.为了防止失窃事件不再发生,保安部门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5.古诗文默写(8分)(1)水何澹澹,。(曹操《观沧海》)(2),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第2页共11页(3)峨眉山月半轮秋,。(李白《峨眉山月歌》)(4),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6.名著阅读(4分)(1)《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原名《》,其中《》一文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心情。(2)下列关于《朝花夕拾》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长虽然迷信、粗俗,但她为“我”买来了《山海经》,让“我”对她产生了新的敬意。B.《五猖会》中,父亲强迫“我”背书,让“我”感受到了封建家长制对儿童天性的压制。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三味书屋的先生是一位严厉、古板但又博学的D.《藤野先生》中,藤野先生是一位歧视中国学生的日本教师,让鲁迅深感失7.综合性学习(4分)七年级(1)班开展“感受自然”主题班会,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1)请你为本次班会设计一条宣传标语。(2分)(2)班会中,有同学分享了一段关于自然的感悟,请你仿照例句,再写一句。(2分)例句:自然是一幅画,描绘着蓝天白云的纯净;自然是一首诗,吟唱着花鸟虫鱼第3页共11页二、古诗文阅读(10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0题(10分)《论语》十二章(节选)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8.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1)不亦说乎()(2)人不知而不愠()(3)学而不思则罔()(4)三军可夺帅也()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1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A.“学而时习之”强调了学习要经常复习的重要性。B.“温故而知新”告诉我们,温习旧知识可以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C.“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阐述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D.“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强调了军队的统帅比个人的志向更重要。三、现代文阅读(32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6分)春朱自清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份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11.文章围绕“春”写了哪几幅图景?请简要概括。(4分)12.赏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2)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13.文中引用“吹面不寒杨柳风”“一年之计在于春”这两句名言有什么作用?(4分)14.结尾三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4分)(二)阅读下文,完成15-18题(16分)秋天的怀念(节选)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未成年的女儿……”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15.节选部分围绕“母亲”写了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4分)16.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人物描写方法及作用。(4分)17.文中多次提到“菊花”,有什么深层含义?(4分)18.结合全文,说说你对“好好儿活”这句话的理解。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这四、写作(50分)请以“那一刻,我读懂了你”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1)不少于600字;(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3)书写工整,卷面整洁。一、积累与运用(28分)解析:B项“混为一谈”的“混”应读“hùn”;C项“确凿”的“凿”应读“záo”;D项“棱镜”的“棱”应读“léng”。解析:A项“化装”应为“化妆”;B项“决别”应为“诀别”;D项“花枝召展”应为“花枝招展”。1.答案:无正确选项(原选项均有语病,若需调整可修改选项,如补充正确选项:E.他潜心研究,终于在某一领域取得了突破性成果,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学生向老师请教不能用“不耻下问”;B项“美不胜收”形容美好的事物太多,一时看不过来,形容学生冲终点不合适;C项“忍俊不禁”已含“笑”的意思,与“笑了起来”语义重复;D项“见异思迁”指看见别的事物就想改无”;D项否定不当,可删去“不”。(1)山岛竦峙(2)枯藤老树昏鸦(3)影入平羌江水流(4)岐王宅里寻常见(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6)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1)旧事重提五猖会(每空1分)(2)D(2分)佩,并非“歧视中国学生”。第8页共11页(1)走进自然,感受生命的律动;拥抱自然,聆听四季的私语(2分,围绕“感受自然”,语言简洁有感染力即可)(2)自然是一首歌,奏响着山川河流的豪迈;自然是一幅卷,记录着日月星辰的变幻(2分,句式与例句一致,围绕自然的特点展开即可)二、古诗文阅读(10分)1.答案:(每空1分,共4分)(1)同“悦”,愉快(2)生气,恼怒(3)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懂得某种学问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把研究这种学问作为快乐的人。(“知”“好”“乐”翻译准确各1分,语句通顺1分)解析:D项句子强调的是“个人的志向”比“军队的统帅”更重要,体现了志向的坚定性。三、现代文阅读(32分)(一)《春》(16分)描绘了五幅图景: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每点1分,答出“春草、春花、春风、春雨、人们迎春”等核心内容即可)。1.答案:(每小题2分,共4分)(1)“偷偷地”运用拟人手法,写出小草悄无声息生长的情态,表现了小草的调皮与可爱;“钻”字生动形象地写出小草冲破土层的力量,体现了小草顽强的生命力。(2)“闹”字不仅写出蜜蜂嗡嗡的声音,还表现出蜜蜂在花丛中忙碌飞舞的热闹场景,侧面烘托出春花的繁盛与香甜,让画面更具动态感和生机。引用“吹面不寒杨柳风”,生动形象地写出春风温暖、柔和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文学性和感染力(2分);引用“一年之计在于春”,点明春天是充满希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2分)。将春天分别比作“刚落地的娃娃”“小(二)《秋天的怀念》(16分)①“我”双腿瘫痪后脾气暴怒,母亲悄悄躲出去又悄悄进来,安慰“我”并③母亲再次央求“我”去看菊花,因“我”同意而喜出望外,却因敏感“跑”“踩”等字眼悄悄离开;④母亲病重离世,临终前仍牵挂“我”和妹妹(每点1分,概括出核心事件即可)。运用了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2分)。“偷偷地躲”“偷偷地听”写出母亲既想让“我”独自发泄情绪,又担心“我”做出伤害自己的事,体现了母亲的细心与担忧;“眼边儿红红的”表现出母亲看到“我”痛苦时的心疼与无奈,生动刻画了一位温柔、坚韧、深爱孩子的母亲形象(2分)。1.答案:(4分)的爱与期望;②菊花具有淡雅、高洁、热烈深沉的特点,象征着“我”在母亲③秋天的菊花呼应文章标题,也暗示母亲在秋天离世,菊花成为“我”怀念母亲的情感载体(答出两点,每点2分,围绕“象征母爱、象征生命态度、承载怀念”展开即可)。第10页共11页理解:“好好儿活”是母亲对“我”的嘱托,也是母亲生命态度的体现。它不仅指身体上的好好生活,更指要正视挫折,以积极、乐观、坚强的心态面对生活,珍惜生命,活出生命的意义(2分)。启示: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困难与挫折,比如考试失利、和家人产生矛盾等,此时我们不能消极逃避,要像文中的“我”一样,在家人的关爱或自我调整中,重新振作,积极面对,努力过好每一天,不辜负自己和身边人的期望(2分,结合生活实际,围绕“坚强面对生活”展开即可)。四、写作(50分)1.一类文(45-50分):立意深刻,中心突出,能通过具体事例展现“读懂”的过程,情感真挚;结构完整,层次清晰,细节描写生动细腻;语言流畅,有文采,无错别字。立意明确,中心较突出,有具体事例,情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