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第10课《绿》课件_第1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第10课《绿》课件_第2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第10课《绿》课件_第3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第10课《绿》课件_第4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第10课《绿》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单元10绿探寻春天的诗意密码202X主讲人:202X.X时间:目录/CONTENTS一、开启绿色之旅01二、字词学习大挑战02三、初读诗歌知大意03四、深入探究绿色美04五、体会情感悟主题05六、课堂总结与作业0601Part一、开启绿色之旅01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见过各种各样的颜色,红色浓烈热情,蓝色宁静致远。而绿色,它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是春天的象征。看到“绿”字,大家的脑海中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呢?可能是绿油油的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可能是碧玉似的柳枝随风舞动,也可能是一望无际的绿色田野。03播放结束后提问:在刚刚的视频中,你们看到最多的颜色是什么呀?对,是绿色。绿色是大自然中最常见的颜色,它代表着生机与活力。今天,我们要跟随诗人艾青的脚步,一起走进他笔下的绿色世界,去感受那独特的绿。让我们齐读课题——《绿》。现在,让我们一起欣赏一段春天大自然的视频,视频中展示着嫩绿的小草、翠绿的树叶、碧绿的湖水等各种绿色的植物,同时播放着轻柔的音乐。请大家仔细观看,感受绿色带给我们的美好。02导入新课艾青,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被誉为“中国诗坛的泰斗”。他出生于1910年3月27日,于1996年5月5日逝世。艾青早年到法国学习绘画,这使他对色彩有着特别敏锐的感觉,也为他的诗歌创作带来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诗歌创作主要集中在20世纪中叶,作品多以土地、太阳、光明等为主题,表达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情厚谊,以及对美好生活的热烈向往。创作《绿》时,正值国家经历了许多变革,人们对未来充满希望,全国上下团结一心,朝着共同目标努力。艾青将个人的独特感受和对祖国的美好希望结合在一起,用“绿”这充满生机的颜色预示着祖国的美好未来,代表着国家的希望。这首诗以其鲜明的形象和丰富的想象力,成为现代诗歌的经典之作。0102作者及背景介绍02Part二、字词学习大挑战出示生字“挤”,拼音是“jǐ”,它是左右结构,部首是“扌”。可以组词为“拥挤、挤兑、挤奶、挤眉弄眼”。比如,在公交车上非常拥挤,大家尽量保持秩序,避免发生意外。书写时要注意右边的笔画顺序。最后是“挥”,同样是左右结构,部首“扌”,读音“huī”。可以组词“指挥、挥手、挥舞”。比如,老师在指挥同学们排队。书写时要注意笔画的流畅。再看“叉”,这是一个多音字,当读“chā”时,可以组词“叉车、十字叉、鱼叉、叉烧”。例如,工人师傅用叉车将货物平稳地搬运到指定的位置。它是独体字,书写时撇捺要舒展。还有一个读音是“chà”,如“分叉”。接着是“瓶”,左右结构,部首是“瓦”,读音“pínɡ”。我们常见的有“墨水瓶、花瓶”等。书写时右边的“并”要写得紧凑。生字学习01030204“墨绿”,是一种深绿泛乌有光泽的颜色,就像我们看到的茂密森林深处的颜色,非常深沉。比如,这片墨绿的荷叶在池塘中格外显眼。“浅绿”,颜色比较淡,接近白色,给人清新的感觉,就像春天刚长出的嫩叶。例如,春天到了,柳树长出了浅绿的嫩芽。“嫩绿”,像刚长出来的树叶那样的浅绿色,充满生机与活力,是生命开始的颜色。瞧,嫩绿的小草从土里钻了出来。“翠绿”,鲜绿、翠绿的颜色,很鲜艳,就像夏天郁郁葱葱的树木。那片翠绿的竹林,是鸟儿们的乐园。05070608“淡绿”,比浅绿更浅一些,淡淡的绿色,让人感觉很柔和。这块淡绿的手帕,颜色真好看。“粉绿”,是一种淡绿色中略带粉色的颜色,很娇嫩,仿佛带着春天的温柔。那朵粉绿的小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重叠”,指一层层堆叠。文中指各种绿色叠加在一起,就像我们把很多绿色的纸一张一张叠起来。比如,远处的山峦重叠在一起,一片绿色的景象。“交叉”,几个方向不同的线条或线路互相穿过。文中指各种绿互相穿过,像我们把不同方向的绿色树枝交叉摆放。操场上,同学们的跳绳交叉在一起,形成了有趣的图案。词语理解03Part三、初读诗歌知大意首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注意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感受诗歌的语言之美。比如“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到处/是绿的……”这里的停顿就像音乐的节拍,让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现在,老师来范读第一小节,同学们认真倾听,感受老师朗读的节奏和语气。老师在朗读时,强调了“到处”这个词,突出了绿色无处不在的感觉。同学们可以模仿老师的朗读,自己试着读一读第一小节。接下来,指名几位同学分小节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听一听他们是否读准了字音,读出了节奏。读完后,大家一起评价,提出建议,比如哪个地方读得好,哪个地方还可以改进。朗读诗歌同学们,读完这首诗,大家想一想,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呢?它围绕“绿”展开,描绘了春天到处都是绿色的景象,展示了绿色的丰富多样以及绿色聚集的情景。01我们来具体看看每一小节的内容。第一节,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给我们一种绿色扑面而来的感觉,眼前仿佛铺满了绿色。第二节,列举了墨绿、浅绿、嫩绿等多种绿色,体现了绿色的丰富,深浅浓淡各不相同。第三节,写刮的风、下的雨、流的水、阳光都是绿的,整个自然空间都充满了绿色。第四节,描绘了所有的绿集中起来,挤在一起,重叠在一起,静静地交叉在一起的形态。02请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诗的主要内容,和同桌互相交流一下。然后,我们请几位同学来分享他们的概括,看看谁概括得最准确、最简洁。03整体感知04Part四、深入探究绿色美我们先来看看第一小节“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到处是绿的……”。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呢?这是一个富有想象力的比喻,把春天万物变绿的过程比作绿色墨水瓶倒翻,让绿色一下子充满了整个世界,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020103大家发挥想象,这个神奇的墨水瓶倒翻后,都有哪些事物被染绿了呢?可能是田野里的麦苗,可能是路边的野花,也可能是远处的山峦。诗人用一个省略号,提醒我们被染绿的事物还有很多很多,给我们留下了无数想象的空间。这就是现代诗歌语言简洁、意蕴丰富的特点。带着这样的想象,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一小节,感受绿色扑面而来的感觉。读的时候,要强调“到处”这个词,读出绿色无处不在的气势。第一小节赏析第二小节中,诗人写道“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绿得发黑、绿得出奇”。这里列举了六种绿色,同学们想一想,这些绿色可能藏在哪里呢?墨绿可能是松针的颜色,浅绿或许是柳枝的色彩,嫩绿就像新芽的颜色,翠绿好似荷叶的颜色,淡绿仿佛是草地的颜色,粉绿可能是某些小花的颜色。01除了这些,还有很多绿色藏在省略号中,大家还能说出哪些绿色呢?比如苹果绿、橄榄绿、宝石的祖母绿、青绿等等。这么多不同的绿色,它们的特点是绿得发黑,绿得出奇,让我们感受到了绿色的丰富和奇妙。02请同学们带着对绿色丰富多样的感受,读一读这一小节,读出绿的不同和丰富。可以强调“绿得发黑”“绿得出奇”,突出绿色的独特。03第二小节赏析第三小节“刮的风是绿的,下的雨是绿的,流的水是绿的,阳光也是绿的”。这一小节形式上很有特点,每一句字数相同,还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排比的使用能加强节奏感,增强气势,有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让我们模仿这种句式,也来写一写。比如,“开的花是绿的,飞的鸟是绿的,游的鱼是绿的,连小朋友的笑声也是绿的”。请同学们大胆发挥想象,和同桌互相交流自己写的句子。同学们想一想,在生活当中,我们见过风、雨、水、阳光是绿的吗?那为什么在诗人的眼里它们都变成绿的了呢?因为春风吹到哪里,哪里的植物就变绿,风中带着树叶和草丛的气息,所以风是绿的;春雨滋润大地,使得植物更加茂盛,雨中的荷叶等是绿的,所以雨是绿的;水流过的地方,倒映着绿色的植物,所以水是绿的;阳光洒在绿色的万物上,所以阳光也是绿的。这是诗人对绿色的浪漫化描述,不仅表现了绿色在视觉上的美感,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环境的深刻感受,以及对绿色生态和平衡世界的向往和赞美。现在,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小节,读出排比句的节奏感和气势,感受诗人对绿色世界的赞美之情。第三小节赏析01第四小节“所有的绿集中起来,挤在一起,重叠在一起,静静地交叉在一起”。同学们边听边想象,你的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呢?是不是仿佛看到了各种各样的绿色汇聚在一起,形成了一片绿色的海洋,它们密密麻麻地挤着、重叠着,充满了整个空间。02这么多的绿,集中在一起,共同去迎接春天的盛会。突然一阵风,好像舞蹈教练在指挥,所有的绿就整齐地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这里把风比作舞蹈教练,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用比喻来对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和渲染,可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引发读者的想象和联想。大家联系生活,想一想有没有见过这样整齐的场景呢?比如学校的课间操,同学们整齐地做着动作。03让我们想象着画面,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小节,读出绿色的动态美和生命力。男生读第四小节,女生读第五小节,比一比谁读得更有感情。第四、五小节赏析05Part五、体会情感悟主题同学们,读完这首诗,我们能深刻地感受到诗人对“绿”的赞美,对春天、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诗人通过对绿色的细腻描绘,展示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01诗中的“绿”,不仅仅是一种颜色,更是生命的象征,是希望的象征。在那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艾青用“绿”预示着祖国的美好未来,代表着国家的希望,也表达了人们对未来充满信心和期待。02请同学们带着对诗歌情感的理解,再次朗读全诗,把诗人对“绿”的赞美,对春天、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读出来。03体会情感艾青笔下的“绿”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宗璞笔下的“绿”又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呢?请大家自由朗读宗璞的《西湖漫记》片段:“雨中去访灵隐,一下车,只觉得绿意扑眼而来,道旁古木参天,苍翠欲滴,似乎飘着的雨丝也都是绿的。飞来峰上层层叠叠的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峰下蜿蜒的小径,布满青苔,直绿到了石头缝里。”01读完后,在小组内讨论一下艾青笔下的“绿”与宗璞笔下的“绿”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是都写出了绿色的丰富和范围的广,带给人美好的感受,都体现了对“绿”的喜爱赞美之情。不同点在于,艾青的《绿》是诗歌,语言有节奏,表达独特,以虚写实,更多地体现了诗人的独特感受,带给人更多的想象空间;而宗璞的《西湖漫记》是散文,语言很美,描绘的景象比较写实,让我们有身临其境的感受。02大家还知道哪些描写“绿”的诗歌或文章呢?可以和同学们分享一下。比如朱自清的《绿》,其中写道“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站在水边,望到那面,居然觉着有些远呢!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地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地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这一段文字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充分的对比和美好的联想,鲜活地写出了这处经典之绿。03拓展延伸06Part六、课堂总结与作业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艾青的《绿》,通过认识生字词,朗读诗歌,深入探究每一小节的内容,我们感受到了诗歌中绿色的丰富多样,体会到了诗人对春天、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同时,我们还了解了现代诗歌的一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