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11∕T 72─2017 树干注药防治松材线虫病技术规程_第1页
DB3311∕T 72─2017 树干注药防治松材线虫病技术规程_第2页
DB3311∕T 72─2017 树干注药防治松材线虫病技术规程_第3页
DB3311∕T 72─2017 树干注药防治松材线虫病技术规程_第4页
DB3311∕T 72─2017 树干注药防治松材线虫病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99

B16

DB3311DB3311/T72―2017

浙江省丽水市地方标准

DB3311/T72―2017

树干注药防治松材线虫病技术规程

2017-10-20发布2017-11-20实施

丽水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I

DB3311/T72―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的附录A、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丽水市生态林业发展中心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遂昌县生态林业发展中心、松阳县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景宁畲族县森林植物

检疫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真旺、王芳、付红梅、黄文斌、温从育、吕军美、张辉、胡双台、沈

佩佩。

本标准属首次发布。

DB3311/T72―2017

树干注药防治松材线虫病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树干注药防治松材线虫病的术语和定义、疫情普查监测、树干注药技术、

效果检查、安全警示、档案管理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丽水市域范围需要重点保护的松树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

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

于本文件。

GB/T23478松材线虫病普查监测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树干注药

用特制的工具将内吸性药剂注入树体木质部,药剂在树体器官及组织内自主传导和扩

散,实现树木病虫害防治的施药方法。

3.2监测调查

为证实一种有害生物种群发生动态变化而进行持续性观测和调查。

4疫情普查监测

4.1参照GB/T23478《松材线虫病普查监测技术规程》进行监测调查。

4.2根据秋季监测调查结果,对需要重点保护的松树,采用树干注药方法进行防治。

5树干注药技术

5.1防治策略

对疫点周围2km之内需要重点保护的健康松树进行树干注药。

5.2注药时间

3

DB3311/T72―2017

适宜时间为2月中下旬,不宜在雨天进行。

5.3药剂种类

宜从以下药品中选取:

a)2%甲维盐·阿维菌素可溶剂;

b)0.3%苦参碱可溶液剂;

c)1%、2%甲维盐微乳剂;

d)3.2%阿维菌素乳油;

e)10%甲维•吡虫啉可溶剂;

f)1%阿维菌素微胶囊悬浮剂。

5.4施工工具

工具背包、卷尺、刀具、打孔机具、专用针、树木伤口愈合剂、木塞子、施工标签、

施工记录本、垃圾袋。

5.5施工程序

5.5.1施工人员

宜2人一组进行施工,一人打孔注药,一人固定标签、记录。

5.5.2注药用量

a)使用卷尺测量胸径,按照胸径,决定所需注射用量。

b)各药剂用量如下:

注射药剂及用量(ml)胸径(cm)

≤1516-2021-2526-3031-3536-4041-4546-50+5

2%甲维盐·阿维菌素可溶剂2550507510012515020050

0.3%苦参碱可溶液剂508011015018021025030050

1%甲维盐微乳剂25507510012515020025050

2%甲维盐微乳剂25255050757510012525

3.2%阿维菌素乳油9012018024036048054060060

10%甲维•吡虫啉可溶液剂4040608010012012016040

1%阿维菌素微胶囊悬浮剂2525505050757510025

DB3311/T72―2017

表1

5.5.3打孔部位

a)在距地面30100cm的树干木质部的边材上。;

b)无死节,无空洞,无受伤部位;

c)树皮软薄的位置,如果在皮厚位置注药时,需要用刀刮一小块致韧皮部后再打孔;

d)需要打2个及以上注孔的,打孔位置应分布树干周围,相互间隔,并且不在一个水

平面上;

e)打孔部位全心倾斜向下45°方向,用打孔机具打直径47mm、深58cm的小孔。

5.5.4注药程序

a)去掉瓶盖,将注药瓶尖嘴缓慢插入注孔内,轻击药瓶底部将药瓶固定在树干上。

b)用手按压药瓶侧面,挤出瓶嘴部和孔内空气。

c)用专用针在瓶底部扎透气孔。

5.5.5施工记录

在注药的松树上,固定标签,标签上注明松树号码、用药种类。做好施工记录,施工记

录表见附录B。

5.5.6注药质量检查

a)注药后,药液应在2~3天时间流完,如发现渗漏、注药受阻等情况,要重新注药。

b)注药后一周内,逐一检查注药质量,回收药瓶,在注入孔内插入愈合剂或木塞子,封

闭注药孔。

6效果检查

树干注药后于每年10月份翌年4月份调查注药松树是否感病,记录并统计感病株数,

防治效果的计算如下公式:

防治效果(%)=(注药后未感病株数/注药总株数)*100%

7安全警示

5

DB3311/T72―2017

在注药区域设立醒目警示标志,告诫注意安全。回收的药瓶按环保要求进行处理。

8档案管理

8.1实施注药的每株松树均应统一编号、挂牌,持续观察3年,记录相关情况并保存。

8.2树干注药防治松材线虫病技术模式图见附录A。

DB3311/T72―2017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树干注药防治松材线虫病技术模式图

测量胸径,决定用药量:离地打孔:在松树基部斜向下45°方注药1:去掉瓶盖,将注药瓶尖嘴注药2:用手按压药瓶侧面,挤注药3:用专用针在瓶底部扎透

面1.3m处用卷尺测量胸高直向,使用打孔机具打直径4-7mm、缓慢插入注孔内,轻击药瓶底部出瓶嘴部和孔内空气。气孔。

径,决定所需注射药量。深5-8cm的小孔。将药瓶固定在树干上。

固定标签:标签上注明松树号设立警示标志:设立醒目警示标注药质量检查:注药后,药液应回收药瓶,封闭注药孔:注药后回收的药瓶按环保要求进行处

码、用药种类。志,告诫注意安全。在2~3天时间流完,如发现渗一周内,逐一检查注药质量,回理。

漏、注药受阻等情况,要重新注收药瓶,在注入孔内插入愈合剂

药。或木塞子,封闭注药孔。7

DB3311/T72―2017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树干注药防治松材线虫病记录表

地点:

药剂三年效果检查

胸径树高

编号备注

(cm)(m)用量补药量

名称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

(ml)(m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