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14∕T 35-2024 林下灵芝仿野生栽培技术规范_第1页
DB4414∕T 35-2024 林下灵芝仿野生栽培技术规范_第2页
DB4414∕T 35-2024 林下灵芝仿野生栽培技术规范_第3页
DB4414∕T 35-2024 林下灵芝仿野生栽培技术规范_第4页
DB4414∕T 35-2024 林下灵芝仿野生栽培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20

CCSB38

4414

梅州市地方标准

DB4414/T35—2024

灵芝林下仿野生栽培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wildsimulatedcultivationofLingZhiunder

forest

2024-06-18发布2024-07-01实施

梅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414/T35—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梅州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东原本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梅州市农林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农业科学

院蔬菜研究所、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梅州市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中心、梅州市林业综合服务中

心、平远县兴胜木业有限公司、广东森峰农林发展有限公司、平远县农业农村服务中心、梅州福稻生态

科技有限公司、好芝意农业(梅州市)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钦艳、林新、曹斌、钟莹莹、吴林、王诗宝、陈逸湘、丁宝、谢文生、凌宏

通、陈新强、钟小云、叶爱华、谢岳昌、肖自添、何焕清、胡蓉花、钟奕荣、黄卫星、杨莉琴、潘其森、

谢石扬、邹国洪、李玲、龙国青、王彬潆、林苑云、巫晓光、陈秋颜、谢远达、夏凤娜。

I

DB4414/T35—2024

灵芝林下仿野生栽培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灵芝林下仿野生栽培的术语与定义、产地环境、生产管理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与

干制、包装、贮存和生产档案。

本文件适用于紫芝和赤芝林下仿野生栽培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6543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

GB/T12728食用菌术语

NY/T528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NY/T1731食用菌菌种良好作业规范

NY/T5010无公害食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NY5099无公害食品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

3术语和定义

GB/T1272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林下栽培cultivationinforests

将长满菌丝的灵芝菇木摆放在适宜环境条件的林地内进行出芝的生产方式。

3.2

料袋materialbag

培养料和段木装袋后为灵芝菌丝生长、发育提供养分的培养基材料。

4产地环境

4.1菇木生产场地

应符合NY/T5010要求,环境清洁,周围300m内无饲料厂、养殖场、污染性仓库及工厂,空气质量

好,且地势平缓,通风向阳,不积水,无灵芝病原菌和虫害。

4.2林地选择

选择坡度为25°以下,以椎树、枫树、荷树、黎蒴、板栗为主的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次生林或松树

林、竹林、杉树林等,郁闭度在0.7以上。应符合NY/T5010的要求。

1

DB4414/T35—2024

4.3林地清理

在不破坏林地环境的情况下,清理林下灌木草丛及杂物。可根据林地坡度及走势开沟做畦或挖穴种

植。

5生产管理技术

5.1栽培种制备

5.1.1段木准备及栽培季节

选用冬季休眠期采伐的木材、枝丫材或抚育剩余物,以红椎、枫树、荷树、黎蒴等硬木阔叶树为宜,

段木直径以8cm~30cm为宜。根据灵芝生活习性和梅州市山区气候特点,安排在8月~9月份择伐、截

段作栽培用的段木,9月~10月份制作料袋,11月到翌年3月培养菌丝,翌年3月底到4月上旬覆土栽培,

5月底开始出芝。

5.1.2菌种选择

选用适宜本地气候条件,遗传性状好、种性纯正、产量高、适应性广、抗逆能力强、芝盖大、芝形

好的菌种。菌种的生产应符合NY/T528和NY/T1731的要求。菌种要求菌丝洁白、浓密、健壮,菌龄35

d~40d。紫灵芝8号、武芝2号等为常用菌种。

5.1.3截段、装袋

树木择伐后,自然干燥20d左右开始截段,掌握截段到接种5d~7d。将树木截成25cm长的小段,

直径过大的可破成片状,将小片、小树段组合成大小一致的捆,段木及捆要长短一致、断面平整,段木

四周打磨、去掉毛刺。选用直径30cm、厚0.5mm~0.6mm的聚丙烯袋制作直径28cm以上的菌棒。装袋

时要小心谨慎,避免段木划破料袋,用细度0.5cm以下的阔叶树硬杂木屑填充段木空隙,并将菌棒两头

打成活结扎口。木屑应符合NY5099的要求。

5.1.4灭菌、冷却

装袋后的菌棒,叠放在灭菌层架上,根据灭菌锅容量控制菌棒数量,确保高温气体在锅内菌棒之间

均匀流动,无灭菌死角。采用常压灭菌或高压灭菌。常压灭菌要迅速升温,灭菌锅温度上升到100℃时

保持30h。高压灭菌保持121℃持续4h。灭菌完毕后,应自然降温,待温度下降到60℃以下时将灭菌

好的菌棒及时转移到接种室,等待接种。

5.1.5接种

接种室应设在场地干燥、卫生条件良好、便于清洁的地方。接种室15m2~20m2为宜,要求门窗密

封。接种前4h~8h用消毒剂对接种室进行彻底消毒。在无菌环境下采用两端接种的方式接种,每端接

入30g~40g菌种,段木断面和部分袋壁或缝隙内要有菌种,使之多点发菌,接种后扎紧袋口,平稳堆

放。

5.1.6菌丝培养

接种好的菌棒移入消毒好的培养室或遮荫棚培养。菌丝生长阶段,保持室内黑暗,温度控制在

23℃~28℃,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5%~70%,视菌丝生长情况进行通风换气。一般15d后开始通风,

并逐渐加大通风量,早晚各通风一次,每次通风1h。培养初期在菌堆上面覆盖薄膜保温,发菌50d后

2

DB4414/T35—2024

对菌棒进行翻堆,促进菌丝均匀生长。菌丝生长中后期,若发现菌棒袋内产生黄水,要加大通风。培养

约100d,菌棒表层菌丝洁白浓密,菌棒里木片之间紧密相连不易掰断,菌棒断面有豆粒大灵芝原基形

成时,即可进行林下栽培。发菌期间,每10d检查一次菌棒,观察菌丝生长情况,发现杂菌感染要及时

清理。发菌棚内每周用75%的酒精或30%甲酚皂溶液喷施一次,预防杂菌感染。

5.2林下栽培

5.2.1菌棒种植

种植前半个月,将林下土地平整及消毒杀菌,用生石灰粉杀菌,用量100kg/667m2。容易积水的

场地要开排水沟。3月底4月初开始种植,尽量在谷雨前完成。当日平均气温稳定在20℃以上时,选择

晴天开沟或挖穴,沟(穴)深35cm、宽28cm,沟(穴)里撒一些生石灰,然后将培养好的灵芝菌棒脱

去塑料膜,断面出现灵芝原基的朝上,45°斜放入沟(穴)中,并覆土,覆土厚度离菌棒顶部为3cm~

5cm。土壤湿润的,覆土后不用淋水;土壤干燥的,覆土后喷水保湿或加盖落叶、稻草或透气性塑料薄

膜保湿。

5.2.2出芝管理

覆土后2个月左右出现原基,起初原基为白色或褐色肉瘤状,温度适宜时逐渐分化出菌柄和子实体。

在菌柄伸长初期采用透气小杯罩遮盖,营造低氧、湿润的小环境促进菌柄生长和伸长,使菌盖离地面4cm

以上,以减少病虫害发生和雨天泥沙溅射到芝体。之后去掉小杯罩使芝盖分化,待芝盖边缘黄、白色环

圈消失,或开始弹粉时采收。

6病虫害防治

6.1防治原则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遇轻微污染,用生石灰粉、75%酒精、双氧水等无毒试剂防治;污染严重时,

移走菌棒并掩埋。

6.2病害防治

灵芝病害主要是青霉菌危害,具体防治措施见附录A。如发现裂褶菌、桦褶菌、树舌、炭团类等杂

菌,可将污染处刮除,并涂波尔多液。污染严重的菌棒需进行深埋或无害化处理。

6.3虫害防治

害虫主要有蛞蝓和白蚁,具体防治措施见附录A。

7采收、干制

7.1采收

选择晴天采收,采收时从柄基部剪切或扭摘下,之后将杂物清除。采摘后,用湿泥土盖上并压实,

待第二茬灵芝生长。

7.2干制

应当天采收当天干制,可烘干或晒干。干制过程中避免触动菌管面,含水量低于12%后分级包装。

3

DB4414/T35—2024

8包装、贮存

8.1包装

用双层聚丙烯塑料袋密封包装,产品外包装应符合GB/T6543的要求。

8.2贮存

在低温或常温、干燥条件下贮存。贮存场所应防雨、通风、干燥、清洁无异味。严禁与有毒、有害

物品混放,严禁使用硫黄、磷化锌等化学农药熏蒸。

9生产档案

对产地环境、生产管理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干制、包装、贮存等进行记录,要求真实、准确、

规范,档案保存2年以上。

4

DB4414/T35—2024

A

A

附录A

(资料性)

灵芝常见病虫害特点及防治措施

A.1灵芝常见病虫害特点及防治措施见表A.1。

表A.1灵芝常见病虫害特点及防治措施

名称危害特点防治措施

灵芝主要致病菌,一般在培养料表层、菌

在菌棒局部污染的区域注射75%酒精溶液或用生石灰水涂抹,

柄生长点、菌盖下的子实层部分易发生,发

青霉菌控制杂菌生长、蔓延;出芝期间如灵芝个体感染青霉菌,要及时

病严重时菌斑扩大,并产生霉层,组织明显

用湿布包裹摘除,以防扩散蔓延

溃烂以至芝体完全腐烂

可以配制毒饵处理蛞蝓,傍晚施撒;或直接撒盐,使蛞蝓脱水

俗称鼻涕虫,系软体动物,身体裸露,无

而死。一般危害用5%的食盐水进行喷杀或人工捕捉。严重时用

外壳。其畏光怕热,白天躲在砖、石块下面

蛞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