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101∕T 166-2020 平菇菌渣有机基质生产技术规范_第1页
DB6101∕T 166-2020 平菇菌渣有机基质生产技术规范_第2页
DB6101∕T 166-2020 平菇菌渣有机基质生产技术规范_第3页
DB6101∕T 166-2020 平菇菌渣有机基质生产技术规范_第4页
DB6101∕T 166-2020 平菇菌渣有机基质生产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01

CCSB01

DB6101

西安市地方标准

DB6101/T166—2020

平菇菌渣有机基质生产技术规范

2020-11-12发布2020-12-12实施

西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6101/T166—2020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工艺流程..........................................................................1

5技术要求..........................................................................1

5.1感官指标......................................................................2

5.2理化指标......................................................................2

5.3安全和卫生指标................................................................2

5.4检测方法......................................................................2

6操作要求..........................................................................3

6.1场地要求......................................................................3

6.2平菇菌渣理化性质..............................................................3

6.3平菇菌渣收集..................................................................3

6.4脱袋破碎......................................................................3

6.5堆肥..........................................................................3

6.6干燥..........................................................................3

6.7粉碎筛分......................................................................3

6.8储存..........................................................................4

附录A(规范性)平菇菌渣有机基质生产工艺流程........................................5

附录B(资料性)平菇菌渣主要理化性质................................................6

I

DB6101/T166—2020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由西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文件由西安市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西安欣苗食用菌生态开发合作社、陕西省西安植物园(陕西省植物研究所)、咸

阳职业技术学院、陕西科技大学、陕西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峥嵘、陈智坤、王军利、曾桥、施春阳、王健、白雲心。

本文件首次发布。

本文件在实施中如有疑问或建议,请将咨询或修改建议等信息反馈至下列单位:

单位:西安欣苗食用菌生态开发专业合作社

电话/p>

地址:西安市未央区汉城街办高庙村

邮编:710018

II

DB6101/T166—2020

平菇菌渣有机基质生产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平菇菌渣有机基质生产的术语和定义、工艺流程、技术要求、操作要求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平菇菌渣有机基质的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9524.1肥料中粪大肠菌群的测定

GB/T19524.2肥料中蛔虫卵死亡率的测定

GB20287农用微生物菌剂

GB/T33891绿化用有机基质

NY525有机肥料

NY/T2321微生物肥料产品检验规程

NY/T3442畜禽粪便堆肥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平菇菌渣pleurotusostreatusresidue

栽培平菇后剩余的固体废弃物,包括栽培基质(菌棒)、菌丝体、子实体等。

3.2

平菇菌渣有机基质pleurotusostreatusresidueorganicmatrix

以平菇菌渣为主要原料,辅以畜禽粪便或(和)氮肥,经堆肥处理、干燥和粉碎后,形成相对稳定

并具有缓冲作用的,用于土壤改良、育苗、无土栽培的有机物料。

4工艺流程

见附录A。

5技术要求

5.1感官指标

呈褐色,无明显异臭味,无明显机械杂质。

1

DB6101/T166—2020

5.2理化指标

表5.1给出了平菇菌渣有机基质理化指标。

表1有机基质理化指标

项目指标

含水量(%)≤30

干密度(g/cm³)0.03~1.0

pH值5.0~8.5

EC值(mS/cm)0.30~3.00

有机质(%)≥45

总养分(%)≥2.0

发芽指数(%)≥80

5.3安全和卫生指标

表5.2给出了平菇菌渣有机基质安全和卫生指标。

表2有机基质安全、卫生指标

项目指标

大肠杆菌群数(CFU)≤100

蛔虫卵死亡率(%)≥95

5.4检测方法

表5.3给出了平菇菌渣有机基质理化、安全和卫生指标的试验方法。

表3检测项目及试验方法

检测项目试验方法

外观取少量样品放在白色搪瓷盘中,仔细观察样品颜色、形状和质地,辨别气味

含水量按照NY/T2321中5.5的规定检测

干密度按照GB/T33891附录G规定的方法检测

pH值按照NY/T3442中附录B的规定检测

EC值按照GB/T33891附录D规定的方法检测

有机质按照NY525中5.2的规定检测

总养分(氮+五氧化二磷+氯化钾)按照NY525中5.3、5.4、5.5的规定检测

发芽指数按照NY/T3442中附录D规定的方法检测

大肠杆菌群数按照GB/T19524.1的规定执行

蛔虫卵死亡率按照GB/T19524.2的规定执行

6操作要求

2

DB6101/T166—2020

6.1场地要求

堆肥场地应选在原料集中,地势较高、平坦,通风向阳地带,具备水源和电源,远离居民生活区(直

线距离500m以上)。堆肥场地宜大于1000m2,应配备防雨和排水设施。成品储存区应防晒、防雨淋,保

持干燥、通风。

6.2平菇菌渣理化性质

平菇菌渣以木屑、棉籽壳、玉米芯、秸秆等为主要原料,理化性质参见附录C。

6.3平菇菌渣收集

将平菇栽培结束后剩余的平菇菌渣收集起来,堆放于堆肥场地。

6.4脱袋破碎

利用脱袋破碎机械脱除菌棒包装的塑料袋,同时将脱袋的菌棒破碎成粒径小于1.5cm的小块或碎

屑,并去除石块、硬结块、塑料膜、金属物等杂质。

6.5堆肥

6.5.1调配

将平菇菌渣与畜禽粪便、氮肥混合均匀,调节各原料比例使物料碳氮比(C/N)为20∶1~30∶1,

加水调节物料含水率为50%~60%,并调节物料的pH在5.5~9.0范围内。堆肥过程中宜加入腐熟菌剂,用

法和用量依腐熟菌剂的使用说明,通常接种量宜为堆肥物料质量的0.1%~0.3%。腐熟菌剂应符合GB

20287的规定。

6.5.2堆制方法

将平菇菌渣混合物料建成高0.6m~1m,地宽2m~3m,顶宽1.5m~2m的梯形条剁发酵堆,长度依堆肥

场地大小和物料处理量多少而定。堆体用塑料薄膜覆盖。各条剁发酵堆应间隔0.8m~1.0m。

6.5.3翻堆

条剁式堆肥过程中监测堆体内部50cm深处的温度,当堆体温度上升至55℃~60℃以上,掀开塑料

薄膜,采用机械或人工翻堆1次,之后每天翻堆1次。当堆体温度低于55℃后,每5d~7d翻堆一次。

6.5.4发酵结束

堆肥期间测定堆体温度,当堆体温度下降接近环境温度时终止发酵过程。堆肥期间应防止雨淋和积

水。

6.6干燥

堆肥发酵结束后的物料适度晾晒或自然风干至含水量在30%以下。

6.7粉碎筛分

将干燥后的平菇菌渣基质进一步粉碎后,分别过18目、30目、60目筛。

6.8储存

粉碎筛分后的平菇菌渣基质应贮存于阴凉干燥处,应具有防雨、防晒、防污染等措施。

3

DB6101/T166—2020

AA

附录A

(规范性)

平菇菌渣有机基质生产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