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基础全面练】1.中华文明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能揭示中华文明起源的考古发掘史料是()A.元谋人的门齿化石 B.北京人用火场景想象图C.山顶洞人复原头像 D.中国古人类遗址分布图2.下列新石器时代的文化中,居民掌握了种植水稻和养蚕缫丝技术的是()A.仰韶文化 B.大汶口文化C.红山文化 D.河姆渡文化3.观察下列考古遗址(距今约5000年),其出土的实物史料可以反映()A.世袭取代禅让 B.实施内外服制C.出现阶级分化 D.盛行井田制度4.(2025·南通高一检测)我国古代有严格的姓、氏区别,一些较早出现的姓,如姬、姜、嬴、妫、姒等,大都从“女”。这反映出()A.母系氏族的遗制 B.封建礼制尊重女性C.权贵阶层的出现 D.中华文明源远流长5.(2025·徐州高一检测)史书记载,夏朝已有刑法和赋税制度,还出现了官吏、军队等权力要素。夏朝的君主向万民发号施令,拥有生杀予夺的统治权力。这反映出夏朝()A.已经迈入阶级社会 B.统治比较残暴C.权力意识开始萌发 D.国家机器强大6.“芒芒禹迹,画为九州”“夏有乱政,而作禹刑”“鲧作城郭”。这些材料最有可能是为了说明()A.阶级的产生 B.私有制的出现C.早期国家诞生 D.世袭制的确立7.史家虽未发现夏朝考古的直接证据,但发现了与其时间地点最吻合的遗址,它是()A.半坡遗址 B.良渚古城遗址C.二里头遗址 D.河姆渡遗址8.综合现已发现的甲骨文卜辞,共有不重复单字4500个左右,具有一定体系并有比较严密的规律。这可说明,商代()A.国家机构更加完善 B.祭祀占卜盛行C.文化被统治者垄断 D.文字较为成熟9.(2025·无锡高一检测)周朝新立,武王册封前代王朝的子孙,给予王侯名号,以示对先代君王的尊敬。这一举措()A.有利于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B.强化了周朝的中央集权C.反映了对殷商遗民的优待 D.意在扩大王室宗法范围10.《孟子·滕文公上》记载:“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材料反映了商周时期()A.铁犁牛耕的使用 B.土地经营的基本方式C.注重血缘的宗法制 D.手工业经营的基本方式11.(2025·镇江高一检测)命卿制度是周朝的政治制度之一,意思是由天子所直接任命的诸侯之卿。西周豆闭簋铜器内底的铭文记载了周王命豆闭为卿,并掌管某诸侯国军事的典礼过程。由此可知,西周命卿制()A.彰显了周王对地方的绝对权威 B.导致了西周分封制的形成C.有助于遏制诸侯国势力的膨胀 D.体现了周王对封国的直接控制【综合应用练】12.中国玉文化第一次发展高峰大约在距今5300年。如图是这一时期三大代表性玉文化的部分典型器物与纹饰。这可以用于说明该时期中国()A.文化各具特色又相互影响 B.文明的起源呈现多元特色C.玉器的制造技术领先世界 D.已经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13.大汶口文化晚期遗址出现了男女合葬墓。其中1号墓,男性遗体放于墓穴正中,女性则在正穴扩出的一个小长方坑中;1、13、35号三座墓,随葬品的放置多数偏于男性一侧。由此反映了大汶口文化晚期处于()A.母系氏族社会时期 B.父系氏族社会时期C.奴隶制社会时期 D.早期国家形成时期14.(2025·重庆高一检测)《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擒)杀蚩尤。”《大戴礼记》却只记载黄帝和炎帝战于阪泉,并没有记载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事。据此可知()A.黄帝与蚩尤没有发生战争 B.黄帝实行分封制C.《史记》比《大戴礼记》更可信 D.原始社会末期部落间战争频繁15.史载,商汤伐夏时说,“有夏多罪,天命殛之”“予畏上帝,不敢不正”。周武王伐纣时也曾说:“商罪贯盈,天命诛之。”该材料表明商周时期的中国()A.集权政治制度已形成 B.神权与王权有机结合C.占卜和迷信活动盛行 D.宗法等级观日渐凸显16.(2025·无锡高一检测)古人通过追认更远的共同祖先,建立起一种虚拟的血缘体系。如《史记·五帝本纪》及其他文献提供的体系表明,虞舜、夏、商、周四个时代皆被纳入同一个虚拟血缘体系当中(如下图所示)。虚拟血缘体系的形成()A.标志着古代华夏民族的形成 B.适应了族群扩大的统治需要C.消除了早期民族国家的隔阂 D.凸显了地域血缘之间的区别17.(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青铜器11963年出土,内底铸有铭文12行122字,其中提到周武王决定建东都于洛邑,即“宅兹中国”,与《尚书》中《洛诰》《召诰》等文献记载互证,为“中国”一词最早文字记载青铜器21976年出土,器内有铭文18行284字,铭文前段颂扬西周文、武、成、康、昭、穆、共(恭)七代周王的功绩,后段记叙微氏家族高祖、烈祖、乙祖、亚祖、文考和做本盘者自身六代的事迹。史墙盘记述的周王政绩与司马迁《史记·周本纪》中内容吻合,关于微氏家族发展史部分内容不曾见于已知文献(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何尊、史墙盘蕴含的史料价值。(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周青铜器体现的特点。(6分)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基础全面练】1.中华文明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能揭示中华文明起源的考古发掘史料是()A.元谋人的门齿化石 B.北京人用火场景想象图C.山顶洞人复原头像 D.中国古人类遗址分布图【解析】选A。元谋人的门齿化石是考古发掘的实物史料,史料价值最高,故选A。想象图、复原头像、分布图都是后人在一定史学研究基础上加工而成的,不是考古发掘出的实物,排除B、C、D。【方法技巧】史料价值的判定——分类法(1)文献史料:为历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但受个人、政治等因素影响,部分史料带有很大的主观性。(2)实物史料:能较大程度地还原历史,可信度高,史料价值高,可与文献史料相互佐证,弥补其不足。考古史料属于此类,但年代鉴定较难,不系统,不能全面反映时代面貌。(3)口述史料:可与文献、实物等史料相互印证,但可能受年代久远、作者立场等的影响,未必完全真实客观。2.下列新石器时代的文化中,居民掌握了种植水稻和养蚕缫丝技术的是()A.仰韶文化 B.大汶口文化C.红山文化 D.河姆渡文化【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对教材中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的历史解释。具体解析如下:3.观察下列考古遗址(距今约5000年),其出土的实物史料可以反映()A.世袭取代禅让 B.实施内外服制C.出现阶级分化 D.盛行井田制度【解析】选C。距今约5000年的红山文化和龙山文化处于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国家的雏形逐渐出现,故选C。世袭取代禅让是在夏朝时期,排除A;实施内外服制是在商朝时期,排除B;井田制度出现在西周时期,排除D。4.(2025·南通高一检测)我国古代有严格的姓、氏区别,一些较早出现的姓,如姬、姜、嬴、妫、姒等,大都从“女”。这反映出()A.母系氏族的遗制 B.封建礼制尊重女性C.权贵阶层的出现 D.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解析】选A。我国古代一些较早出现的姓,如姬、姜、嬴、妫、姒等,大都从“女”,这反映了原始社会我国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的特征,所以是母系氏族遗制的体现,故选A;封建礼制之下,男尊女卑是典型特征,所以“尊重女性”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权贵阶层出现于父系氏族社会晚期,与题干所述时代不符,排除C;古代较早出现的带“女”字旁的姓,是母系氏族社会的反映,并不能体现中华文明发展的过程,所以D不符合题目主旨,排除。5.(2025·徐州高一检测)史书记载,夏朝已有刑法和赋税制度,还出现了官吏、军队等权力要素。夏朝的君主向万民发号施令,拥有生杀予夺的统治权力。这反映出夏朝()A.已经迈入阶级社会 B.统治比较残暴C.权力意识开始萌发 D.国家机器强大【解析】选A。据材料信息“刑法和赋税制度”“官吏、军队”“生杀予夺的统治权力”可知,此时夏朝统治者已经使用法律来治理国家,并通过收取赋税支撑国家财政,官吏出现且君主权力极大,说明政府形成,并利用军队这一强制机关维持统治,说明原来的部落首领演变为阶级社会中国家的统治者,国家开始形成,并结合所学可知夏朝是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故选A;材料强调夏朝统治者利用各种手段进行对国家的统治与管理,未涉及其统治手段的施行力度,排除B;材料强调此时已经存在维护君主统治的军队,权力意识已经存在,“开始”错误,排除C;材料强调夏朝存在刑法、官吏、军队等国家机器,但未涉及其规模与能力大小的表述,无法判断国家机器是否强大,排除D。6.“芒芒禹迹,画为九州”“夏有乱政,而作禹刑”“鲧作城郭”。这些材料最有可能是为了说明()A.阶级的产生 B.私有制的出现C.早期国家诞生 D.世袭制的确立【解析】选C。题干材料体现了监狱等国家暴力机器的产生和城市的出现,这是早期国家诞生的标志,故选C。材料与阶级产生、私有制出现和世袭制的确立无关,排除A、B、D。7.史家虽未发现夏朝考古的直接证据,但发现了与其时间地点最吻合的遗址,它是()A.半坡遗址 B.良渚古城遗址C.二里头遗址 D.河姆渡遗址【解析】选C。考古学家在河南堰师发现的二里头遗址,很有可能是夏文化的遗存,故选C。8.综合现已发现的甲骨文卜辞,共有不重复单字4500个左右,具有一定体系并有比较严密的规律。这可说明,商代()A.国家机构更加完善 B.祭祀占卜盛行C.文化被统治者垄断 D.文字较为成熟【解析】选D。据材料“共有不重复单字4500个左右,具有一定体系并有比较严密的规律”可知材料内容强调甲骨文有一定体系并有比较严密的规律,体现了其较为成熟的特点,故选D。据材料不能得出商代国家机构更加完善的结论,排除A;据材料不能得出商代祭祀占卜盛行的结论,排除B;材料没有强调商代文化被统治者垄断的信息,排除C。9.(2025·无锡高一检测)周朝新立,武王册封前代王朝的子孙,给予王侯名号,以示对先代君王的尊敬。这一举措()A.有利于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B.强化了周朝的中央集权C.反映了对殷商遗民的优待 D.意在扩大王室宗法范围【解析】选A。根据材料可知,西周初年通过册封前代帝王后裔表达对先代君王的敬意,以此获得前代王朝子孙支持,减少叛乱,强化政权正统,巩固新生政权,故选A;春秋战国以来,中央集权体制逐渐确立,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殷商遗民只是西周前代三王朝的一部分,并未包含材料全部内容,排除C;宗法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前代三王朝子孙与西周王室没有血缘关系,排除D。10.《孟子·滕文公上》记载:“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材料反映了商周时期()A.铁犁牛耕的使用 B.土地经营的基本方式C.注重血缘的宗法制 D.手工业经营的基本方式【解析】选B。根据材料可知,《孟子·滕文公上》的记载描述了商周时期的井田制,“同养公田”体现了井田制下的经营方式,公田由得到份田的村社成员集体耕种,故选B;材料未体现铁犁牛耕的使用,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土地经营方式,没有体现以血缘亲疏为核心的宗法制,排除C;材料信息为土地经营的基本方式,涉及的是农业方面,并非手工业的经营方式,排除D。11.(2025·镇江高一检测)命卿制度是周朝的政治制度之一,意思是由天子所直接任命的诸侯之卿。西周豆闭簋铜器内底的铭文记载了周王命豆闭为卿,并掌管某诸侯国军事的典礼过程。由此可知,西周命卿制()A.彰显了周王对地方的绝对权威 B.导致了西周分封制的形成C.有助于遏制诸侯国势力的膨胀 D.体现了周王对封国的直接控制【解析】选C。据材料“天子所直接任命的诸侯之卿”及所学可知,周天子可以通过命卿制度掌握诸侯国内部重要官吏的任免权,由周天子任命的诸侯国上卿需要定时入朝汇报工作可知,周天子加强了对地方官员的管理,有助于遏制诸侯国势力的膨胀,故选C;周王对地方并没有绝对权威,分封制下,周王对地方实行间接统治,排除A;B与题干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且不符合史实,排除;周王对封国实行间接控制,直接控制地方的是诸侯王,排除D。【综合应用练】12.中国玉文化第一次发展高峰大约在距今5300年。如图是这一时期三大代表性玉文化的部分典型器物与纹饰。这可以用于说明该时期中国()A.文化各具特色又相互影响 B.文明的起源呈现多元特色C.玉器的制造技术领先世界 D.已经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解析】选A。材料说明这个时期中国文化各具特色又相互影响,故选A。起源多元强调的是地域性,和材料无关,排除B;材料无对比信息,无法看出玉器制造技术领先世界,排除C;进入阶级社会的表现有贫富分化等,材料未体现,排除D。【拓展延伸】新石器时代三个发展阶段(1)开始——距今约1万年前,我国进入新石器时代。(2)繁荣——距今约7000至5000年前的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和河姆渡文化。(3)晚期——距今约5000年的龙山文化、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13.大汶口文化晚期遗址出现了男女合葬墓。其中1号墓,男性遗体放于墓穴正中,女性则在正穴扩出的一个小长方坑中;1、13、35号三座墓,随葬品的放置多数偏于男性一侧。由此反映了大汶口文化晚期处于()A.母系氏族社会时期 B.父系氏族社会时期C.奴隶制社会时期 D.早期国家形成时期【解析】选B。材料表明,大汶口文化晚期,男性地位高于女性,可知大汶口文化晚期处于父系氏族社会时期,故选B,排除A。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社会,排除C;早期国家形成的标志主要是阶级的存在、私有制出现和军队、宫殿、监狱、礼器等权力象征,材料仅提及大汶口文化晚期遗址出现了男女合葬墓,无法体现“早期国家形成”,排除D。14.(2025·重庆高一检测)《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擒)杀蚩尤。”《大戴礼记》却只记载黄帝和炎帝战于阪泉,并没有记载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事。据此可知()A.黄帝与蚩尤没有发生战争 B.黄帝实行分封制C.《史记》比《大戴礼记》更可信 D.原始社会末期部落间战争频繁【解析】选D。根据材料可知,关于黄帝与蚩尤之战,《史记·五帝本纪》与《大戴礼记》有不同的记载。《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但《大戴礼记》没有记载这一战事,只有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两则史料都记载了部落联盟之间的战事,可以得知在原始社会末期部落间战争频繁,D正确。两则史料,有一则记载黄帝与蚩尤有战事,无法互证黄帝与蚩尤没有发生战争,排除A;分封制是西周时期出现的,排除B;对于同一历史事件存在不同的记载,不能简单地断定哪一部史书更可信,而应当结合多种史料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排除C。15.史载,商汤伐夏时说,“有夏多罪,天命殛之”“予畏上帝,不敢不正”。周武王伐纣时也曾说:“商罪贯盈,天命诛之。”该材料表明商周时期的中国()A.集权政治制度已形成 B.神权与王权有机结合C.占卜和迷信活动盛行 D.宗法等级观日渐凸显【解析】选B。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商汤推翻夏朝统治和周武王推翻商纣王统治时,均打着“天命”的旗号。这体现了商周时期将王权与神权相结合,通过“天命”来强化王权,故选B。商周时期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集权政治制度没有形成,排除A;商朝时期占卜盛行,西周时期并不盛行占卜,材料只体现了“天命”代表的神权与王权的结合,没有涉及占卜活动,排除C;材料只涉及商周时期的天命观,没有体现以血缘为核心的宗法等级观,排除D。16.(2025·无锡高一检测)古人通过追认更远的共同祖先,建立起一种虚拟的血缘体系。如《史记·五帝本纪》及其他文献提供的体系表明,虞舜、夏、商、周四个时代皆被纳入同一个虚拟血缘体系当中(如下图所示)。虚拟血缘体系的形成()A.标志着古代华夏民族的形成 B.适应了族群扩大的统治需要C.消除了早期民族国家的隔阂 D.凸显了地域血缘之间的区别【解析】选B。据题干信息可知,古人通过追认更远的共同祖先,将虞舜、夏、商、周四个时代皆纳入同一个虚拟血缘体系——“黄帝”血缘体系当中。结合所学可知,古代社会通过建立虚拟血缘体系,为自身的王朝统治提供了合法的依据,有利于维护王朝统治的稳定,故选B。材料中以黄帝为始祖的虚拟血缘体系的形成,反映了华夏文明同宗共源和族群认同意识的产生,而不是古代华夏民族形成的标志,排除A;材料信息反映的是古代社会虚拟血缘体系的形成,无法证明“消除了早期民族国家的隔阂”,排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TCECS 1608-2024 再生块体再生骨料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 TCECS 229-2021 自动水灭火系统薄壁不锈钢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 贵人鸟招聘试题及答案
- 时尚服饰规划方案书
- 公务员面试南面试题及答案
- 海信集团招聘题库及答案
- 公务员面试济宁面试题及答案
- 公务员考试思维策略题试题及答案
- 工业机器人运维校招面试题及答案
- 临湘教师考编题库及答案
- 2025杭州西湖云创产业服务有限公司公开招聘工作人员6人笔试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红十字应急救护知识竞赛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内蒙古蒙智资本运营研究有限公司及子公司招聘工作人员4人笔试历年典型考点题库附带答案详解2套试卷
- 迈瑞心电监护仪使用流程
- 华为ICT大赛考试题库(附答案)
- 天一大联考海南省2025-2026学年高三学业水平诊断(一)生物(含答案)
- 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
- 2023广东深圳市农业科技促进中心选聘职员1人笔试历年难、易点深度预测(共500题含答案解析)模拟试卷
- 普通地质学教材
-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及政策走向
- 明儒王龙溪的一念工夫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