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基础达标】1.(2025·德州高一检测)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出土的玉器,造型、纹饰设计精美,数量多寡不一。处于中心的大墓唯玉为葬,而墓地越向边缘规格越低。材料主要说明红山文化()A.手工业的规模大,技术十分高超B.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C.出现了私有制以及阶级的分化D.玉器已应用于生活的多个方面2.观察下图,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玉琮带有神徽,而殷墟和三星堆出土的玉琮没有神徽。这说明()A.中华文化具有多元一体特点B.玉在生产实践中普遍运用C.神权对政治的影响逐渐衰退D.良渚文化是中华文明源头3.2020-2021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发掘了16座大汶口文化晚期的竖穴土坑墓,其规模、葬具、随葬品数量存在很大差异。这可用于说明当时()A.出现贫富分化现象B.属于母系氏族社会C.国家形态开始形成D.社会经济较为繁荣4.传说中居于五帝之首的黄帝,是黄河中上游一带的部落首领。他联合另一部落首领炎帝,结成炎黄部落联盟,他们被后世共尊为()A.炎黄子孙 B.三皇五帝 C.华夏始祖 D.中华祖先5.下表为关于华夏早期推举的民众首领的相关记载。据此可知()领袖相关记载出处尧饭于土簋,饮于土铏《韩非子》舜耕历山,陶河濒,渔雷泽《墨子》禹亲自操橐耜《庄子》A.上古时生产力低下B.原始民主遗风尚存C.中华文明多元一体D.儒家思想推崇德治6.(2025·徐州高一检测)商代方国林立,商王国与诸方国之间是国与国的关系;西周的诸侯国则对周王室有多方面的从属关系。产生这种区别的主要原因是西周()A.实行王位世袭制度B.以宗法分封关系维系政治格局C.采取定期朝贡制度D.加强了对地方的直接控制7.(2025·聊城高一检测)周公辅佐成王时说:“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恐天下畔周,无以告我先王太王、王季、文王。”为防“天下畔周”局面的出现,周公辅政时期实现了()A.君主走向专制集权B.中央垂直管理地方C.封建亲戚以藩屏周D.王权与神权相结合【能力提升】8.如图是良渚古城城墙分布示意图。距今5300-4300年的良渚古城是一个具有宫殿区、内城、外城和外围水利系统四重结构的庞大都邑。据此可知,良渚文化()A.最早开始定居生活B.农耕技术领先全国C.具备国家初始形态D.具有多元文化特征9.(2025·沈阳高一检测)如表为今河北地区(冀)晚商遗址与殷墟遗存的比较情况。这反映出()晚商遗址与殷墟遗存的比较情况冀南赵窑基本一致冀中周家庄、西木佛既有典型的殷墟风格器物,也有富含本地特色和北方风格的器物。冀中北张家洼仅包括少量商因素A.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B.南北之间文化交流交融不断增强C.内外服制度扩大了商朝的疆域D.文化影响随空间距离而发生变化10.郭沫若在《中国史稿》一书中指出:“所谓西周的宗法制度,就是用‘大宗’和‘小宗’的层层区别把奴隶主贵族联系起来。周王自称为‘天子’,他既是政治上的共主,又是天下的大宗。”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家国一体 B.政教合一 C.君主专制 D.中央集权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甲骨文是中国目前已知的最早的一种成系统的文字。甲骨文卜辞的内容,绝大部分与殷商王室有关。小至殷王的耳鸣、牙疼,大至年成、祭祀、征伐,无不以殷王或王室为中心,其他非卜辞的刻辞也是如此。因此,认定它是殷代王室的档案,是可信的。甲骨文卜辞的文句都很短,而西周出现了上百字、数百字的铭文。其内容的丰富多彩及其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都不是甲骨文能比拟的。金文又多讲求押韵。西周较长的铭文都比较注意纪时,显然更利于仔细地记述历史事件。对于认识商周,特别是西周的历史文字,金文是宝贵的第一手材料。——据张岂之《中国历史》(先秦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商代和西周的代表性文字,并说明它们的历史价值。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基础达标】1.(2025·德州高一检测)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出土的玉器,造型、纹饰设计精美,数量多寡不一。处于中心的大墓唯玉为葬,而墓地越向边缘规格越低。材料主要说明红山文化()A.手工业的规模大,技术十分高超B.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C.出现了私有制以及阶级的分化D.玉器已应用于生活的多个方面【解析】选C。根据材料可知,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墓葬出土的玉器数量多寡不一,从中心到边缘,墓葬规格逐渐降低,说明红山文化出现了私有制以及阶级的分化,C正确;材料未体现手工业的规模大和技术十分高超,排除A;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夏朝,排除B;材料仅说明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出土大量玉器以及玉器作为陪葬品,但未体现玉器已应用于生活的多个方面,排除D。2.观察下图,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玉琮带有神徽,而殷墟和三星堆出土的玉琮没有神徽。这说明()A.中华文化具有多元一体特点B.玉在生产实践中普遍运用C.神权对政治的影响逐渐衰退D.良渚文化是中华文明源头【解析】选A。根据图片和材料信息可知,无论是良渚遗址还是殷墟或者是三星堆遗址,都有玉琮的出土,说明中华文化具有一体性,而它们的区别是有无神徽,这反映了中华文化的多元化,A正确;玉琮是古人用于祭祀先祖神明的器物,与生产实践无关,排除B;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在商代这一特征仍然很明显,并未逐渐衰退,C错误;材料主旨并非良渚文化的地位,排除D。3.2020-2021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发掘了16座大汶口文化晚期的竖穴土坑墓,其规模、葬具、随葬品数量存在很大差异。这可用于说明当时()A.出现贫富分化现象B.属于母系氏族社会C.国家形态开始形成D.社会经济较为繁荣【解析】选A。根据材料“规模、葬具、随葬品数量存在很大差异”说明随着经济发展,原始社会出现贫富分化现象,A正确;大汶口文化晚期属于父系氏族社会,排除B;“国家形态开始形成”是在夏朝建立之后,与材料不符,排除C;“社会经济较为繁荣”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4.传说中居于五帝之首的黄帝,是黄河中上游一带的部落首领。他联合另一部落首领炎帝,结成炎黄部落联盟,他们被后世共尊为()A.炎黄子孙 B.三皇五帝 C.华夏始祖 D.中华祖先【解析】选C。炎黄二帝被称为华夏始祖,C正确;A、B、D都不是对炎帝和黄帝的尊称,排除。5.下表为关于华夏早期推举的民众首领的相关记载。据此可知()领袖相关记载出处尧饭于土簋,饮于土铏《韩非子》舜耕历山,陶河濒,渔雷泽《墨子》禹亲自操橐耜《庄子》A.上古时生产力低下B.原始民主遗风尚存C.中华文明多元一体D.儒家思想推崇德治【解析】选A。据材料信息可知,在《韩非子》《墨子》《庄子》的描述中,作为部落首领的尧、舜、禹亲自参与农业生产,饮食与一般人无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上古时代社会生产力相对落后的背景下的原始社会的生活,A正确;原始民主遗风尚存指的是商周时期,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会征求“国人”的意见,材料没有体现,排除B;材料主要表现为关于华夏早期推举的民众首领的相关记载,排除C;《韩非子》《墨子》《庄子》都与儒家思想无关,排除D。6.(2025·徐州高一检测)商代方国林立,商王国与诸方国之间是国与国的关系;西周的诸侯国则对周王室有多方面的从属关系。产生这种区别的主要原因是西周()A.实行王位世袭制度B.以宗法分封关系维系政治格局C.采取定期朝贡制度D.加强了对地方的直接控制【解析】选B。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商代实行内外服制,外服对商王没有隶属关系。西周在直辖区外分封诸侯,各诸侯国定期向周天子朝贡,并提供赋役,诸侯国则对周王室有多方面的从属关系。由此可见,产生这种区别的主要原因是西周通过宗法分封关系维护统治秩序,B正确;启继承了禹的王位,标志着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排除A;定期朝贡制度是分封制的体现,不是产生材料现象的原因,排除C;郡县制加强了对地方的直接控制,排除D。7.(2025·聊城高一检测)周公辅佐成王时说:“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恐天下畔周,无以告我先王太王、王季、文王。”为防“天下畔周”局面的出现,周公辅政时期实现了()A.君主走向专制集权B.中央垂直管理地方C.封建亲戚以藩屏周D.王权与神权相结合【解析】选C。周公辅佐成王时期,为了巩固周朝的统治,防止天下叛乱,采取了分封制,将土地分封给王室亲戚和功臣,以此来稳固周朝的统治基础。这种做法是通过封建亲戚来形成对周朝的屏障,防止地方势力的叛乱,C正确;周公辅政时期没有实现君主专制集权,排除A;中央垂直管理地方是秦朝郡县制的影响,排除B;王权与神权相结合在此之前就已经出现,排除D。【能力提升】8.如图是良渚古城城墙分布示意图。距今5300-4300年的良渚古城是一个具有宫殿区、内城、外城和外围水利系统四重结构的庞大都邑。据此可知,良渚文化()A.最早开始定居生活B.农耕技术领先全国C.具备国家初始形态D.具有多元文化特征【解析】选C。根据材料“良渚古城是一个具有宫殿区、内城、外城和外围水利系统四重结构的庞大都邑”及所学可知,都邑是国家形态出现的重要标志之一,说明良渚文化具备国家初始形态,C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良渚文化之前已经有开始定居生活的文化,排除A;材料未提及良渚文化的农耕情况,不能得出“农耕技术领先全国”的结论,排除B;材料未体现文化的多元,排除D。9.(2025·沈阳高一检测)如表为今河北地区(冀)晚商遗址与殷墟遗存的比较情况。这反映出()晚商遗址与殷墟遗存的比较情况冀南赵窑基本一致冀中周家庄、西木佛既有典型的殷墟风格器物,也有富含本地特色和北方风格的器物。冀中北张家洼仅包括少量商因素A.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B.南北之间文化交流交融不断增强C.内外服制度扩大了商朝的疆域D.文化影响随空间距离而发生变化【解析】选D。河北地区自北至南与殷墟遗存的距离由远及近,与殷墟遗存的相似性逐渐提高,可推断受到殷墟文化影响的程度逐渐提高,反映出文化影响随空间距离而发生变化,D正确;殷墟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材料仅能反映河北地区、河南地区的情况,这只是中华文明区域的一部分,仅凭部分地区的情况不能断定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排除A;“南北之间”通常指的是南方和北方之间,河北地区、河南地区都属于北方地区,属于北方内部而非南北之间的文化交流,排除B;材料未提及河北地区是商朝的外服,不能体现内外服制度的影响,排除C。10.郭沫若在《中国史稿》一书中指出:“所谓西周的宗法制度,就是用‘大宗’和‘小宗’的层层区别把奴隶主贵族联系起来。周王自称为‘天子’,他既是政治上的共主,又是天下的大宗。”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家国一体 B.政教合一 C.君主专制 D.中央集权【解析】选A。根据“周王自称为‘天子’,他既是政治上的共主,又是天下的大宗”可知,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将国家政权和族权结合起来,体现了家国一体的特点,A正确;材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家国一体,而非政教合一,排除B;西周时期尚未建立起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排除C、D。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甲骨文是中国目前已知的最早的一种成系统的文字。甲骨文卜辞的内容,绝大部分与殷商王室有关。小至殷王的耳鸣、牙疼,大至年成、祭祀、征伐,无不以殷王或王室为中心,其他非卜辞的刻辞也是如此。因此,认定它是殷代王室的档案,是可信的。甲骨文卜辞的文句都很短,而西周出现了上百字、数百字的铭文。其内容的丰富多彩及其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都不是甲骨文能比拟的。金文又多讲求押韵。西周较长的铭文都比较注意纪时,显然更利于仔细地记述历史事件。对于认识商周,特别是西周的历史文字,金文是宝贵的第一手材料。——据张岂之《中国历史》(先秦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商代和西周的代表性文字,并说明它们的历史价值。答案:文字:商:甲骨文;西周:金文。价值:一方面,对汉字、书法和文学的形成和发展起到重大作用;另一方面,为研究商周历史提供了宝贵而可信的第一手资料。【解析】本题第一问,根据材料“甲骨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柜员营销存款方案
- 钉模板施工方案
- 氟橡胶施工方案
- 边境监控施工方案
- 修喷泉施工方案
- 化工油罐施工方案
- 2025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市场调研分析及数字化转型与商业价值研究报告
- 医学影像质量管理方案
- 农业水利灌溉项目实施方案
- 煤矿设备安全专项检查实施方案
- 全民守法+说课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 2025年高考化学试卷真题完全解读(陕晋宁青卷)
- 舞蹈老师职业介绍
- 心理健康教育自我成长报告
- 附件:佛山市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排查、判定、治理、处罚工作指引
- 蛋品冷链物流配送服务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酒店资产盘点管理办法
- DB51∕T 3261-2025 川酒(浓香型)原酒生产技术规范
- 渝20Q01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围挡及大门标准图集(2020版)DJBT50-133
- 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固化稳定化处理技术标准
- 肿瘤患者体重管理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