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17∕T365-2023 设施番茄生产土传病害防控技术规程_第1页
DB4117∕T365-2023 设施番茄生产土传病害防控技术规程_第2页
DB4117∕T365-2023 设施番茄生产土传病害防控技术规程_第3页
DB4117∕T365-2023 设施番茄生产土传病害防控技术规程_第4页
DB4117∕T365-2023 设施番茄生产土传病害防控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

CCS点击此处添加CCS号

4117

驻马店市地方标准

DB4117/T365—2023

设施番茄生产土传病害防控技术规程

2023-08-10发布2023-09-10实施

驻马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117/T365—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驻马店市瓜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保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驻马店农业学校、新蔡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古吕市场

监督管理所、新蔡县公共检验检测中心、驻马店市加平农资有限公司、确山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

驿城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泌阳县农村能源技术推广站、上蔡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泌阳县付

庄乡农业农村服务中心、遂平县农村经济信息中心、新蔡县棠村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新蔡县农业技术

推广中心、新蔡县植物保护站、新蔡县韩集镇农业服务中心、驿城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驻马店

市生态环境局遂平分局、新蔡县李桥镇农业服务中心、新蔡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新蔡县农村经济

服务站、新蔡县李桥镇人民政府、新蔡县孙召镇综合行政执法大队、遂平县阳丰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

正阳县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服务中心、驿城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泌阳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晓明、高健、高允、王伟、刘军领、纪光、张金敏、张加平、刘越峰、龚永

席、张艳丽、王中生、薛玉丽、唐苇、李书华、连敏、周艳、经红、高双、冯影、乔新明、李素玲、朱

云、李昕、袁黎明、张杰、陈贺华、孙艳、韩玉刚、李飞。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I

DB4117/T365—2023

设施番茄生产土传病害防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设施番茄生产土传病害的术语和定义、防控原则、种类与诊断、防控技术等。

本文件适用于设施番茄生产土传病害的防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8321.7-2002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七)

GB/T8321.9-2009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九)

NY/T393-201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1276-2007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2118-2012蔬菜育苗基质

NY∕T3129-2017棉隆土壤消毒技术规范

DB4117/T221-2019夏季番茄嫁接育苗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土传病害

植物病原物在土壤中寄生继续侵染新一轮植物引起的病害,致病病原菌包括细菌、真菌、线虫等。

3.2

连作障碍

连续在同一土壤上栽培同种作物或近缘作物引起的作物生长发育异常的现象。

4防控原则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合理利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

5种类与诊断

5.1土传病害种类

设施番茄生产中主要土传病害有猝倒病、立枯病、根腐病、枯萎病、青枯病、根结线虫等。

5.2土传病害诊断

2

DB4117/T365—2023

5.2.1猝倒病

病原菌:终极腐霉菌,鞭毛菌亚门。

症状诊断:苗期病害,危害根尖及根茎部皮层。发病初期,子叶展开后在近地表胚轴基部出现暗绿

色水渍状病斑,很快呈黄褐色;病斑绕茎1周后,病部缢缩呈线状,幼苗突然猝倒,最后病斑呈褐色。

辅助诊断:有发病中心,土温15℃~20℃、空气相对湿度85%以上、光照不足、长势弱时等易发

病。

5.2.2立枯病

病原菌:立枯丝核菌,半知菌亚门。

症状诊断:幼苗定植后,茎基部上下3cm~5cm产生水浸状暗色病斑,并迅速向四周扩展,病斑绕

茎一周后,上部叶片萎焉,植株迅速死亡。

辅助诊断:有发病中心,土温24℃左右、空气相对湿度90%以上、密度过大等易发病。

5.2.3根腐病

病原菌:镰孢菌,子囊菌亚门。

症状诊断: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发病初期主根、须根及次生根产生水浸状淡褐色腐烂,然后茎

基部产生褐色病斑,病斑扩大绕茎一周,造成地上部植株萎焉;有些病株维管束呈现褐色,最后根茎腐

烂。

辅助诊断:有发病中心,土温22℃~24℃、空气相对湿度80%以上、阴雨天、土壤粘重、密度过

大等易发病。

5.2.4枯萎病

病原菌:尖镰孢菌,子囊菌亚门。

症状诊断:全生育期均可发病,有潜伏现象,集中变现为开花结果期;发病初期自下而上从植株一

侧出现凹陷区,引起一侧叶片发黄,后变褐枯死,多数叶片不脱落;有的病株从近地面叶序发病,逐渐

向上延伸,除顶部叶片较为正常外,其余叶片均枯死;发病植株有时半个叶序或植株一半叶片发黄,有

的一侧叶片萎焉,另一侧叶片正常;病株根部变褐,切开病茎可见维管束变褐,湿度大时发病部位会产

生粉红色霉层。

辅助诊断:有发病中心,土温24℃~30℃、空气相对湿度85%以上、土壤含水量大、土壤酸化等

易发病。

5.2.5青枯病

病原菌:雷尔氏菌,细菌性病害。

症状诊断:病株先在顶部嫩叶出现萎焉,逐渐向下蔓延;剖开病茎,维管束褐色、髓部变褐腐烂,

横切病茎用手挤压切口有菌脓溢出;发病初期,仅个别侧枝叶片萎焉,早晚恢复,发病植株叶片不脱落,

仍保持淡绿色。

辅助诊断:有发病中心,土温30℃~37℃、空气相对湿度90%以上、弱光、通风不良等易发病。

5.2.6根结线虫

病原物:根结线虫。

症状诊断:多分布在20cm以上的土层内,危害根部。多发生在须根和侧根上,病部肿大成不规则

瘤状根结。染病植株矮小瘦弱,生长不良,结果少而小。

3

DB4117/T365—2023

辅助诊断:土温25℃~30℃、适宜土壤湿度40%~70%、连茬地等发病较重。

6防控技术

6.1农业防治

6.1.1品种选择

根据番茄的不同茬次安排,选用优质、高产、抗土传病害的杂交品种。

6.1.2轮作倒茬

与非茄类作物轮作3年以上,宜与豆科、百合科作物进行轮换种植。

6.1.3环境调控

番茄不同生育时期生长环境调控见表1。

表1环境调控

生育时期温度(℃)土壤湿度(%)空气湿度(%)光照气体

发芽期昼温28~30夜温12~2080~85————充足

幼苗期昼温20~25夜温10~1565~7050~55充足充足

开花期昼温20~30夜温15~2050~5545~50充足充足

果实膨大期昼温25~28夜温13~1875~8060~65充足充足

果实着色期昼温19~28夜温15~2055~6045~55充足充足

6.1.4嫁接应用

采用套管法、贴接法进行。其中,嫁接场地、嫁接用具、砧穗选择、消毒、育苗技术、嫁接方法及

嫁接后管理等参照DB4117/T221-2019的规定。

6.1.5健身栽培

防止徒长,培养壮苗;合理施肥,增施磷钾肥;合理密植,改善通风透光;精细整地,高垄栽培,

地膜滴管;减少叶片结露机会等。

6.2物理防治

及时彻底清除植株残体和杂草。用10%~20%的石灰水混悬液对农具进行消毒。

高温闷棚,在歇茬的高温季节(7~8月份),将棚内土壤灌透水后,盖好农膜并压实,土温达70℃

以上维持一周以上。

6.3生物防治

定植前3d~5d,每亩可选用枯草芽孢杆菌(有效成分30亿/g)2.5kg与3kg~5kg湿润土壤混匀后

撒施、淡紫拟青霉菌(有效成分2亿/g,治疗线虫)4kg~6kg与3kg~5kg湿润土壤混匀后撒施,也可于

定植时选用木霉菌(有效成分3亿/g)200~300倍液蘸根。

6.4化学防治

6.4.1种子处理

4

DB4117/T365—2023

包衣种子晾晒3h~5h后直接播种;未包衣种子,清水浸泡10min后捞出种子放入50℃~55℃的

温水中(不停搅拌)20min或0.1%的高锰酸钾液浸泡20min或40%的福尔马林液浸泡20min;种子处

理后清水洗净,再放入清水5h~8h;然后进行催芽,待50%以上种子露白即可播种。

育苗时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种子丸粒化技术,实施精量播种。

6.4.2土壤熏蒸

在棚室休闲的高温季节进行土壤熏蒸。其中,土壤熏蒸技术参照NY/T3129-2017的规定。

6.4.3棚室熏蒸

结合闷棚,每亩用45%的百菌清烟雾剂200g或10%的腐霉利烟雾剂400g,分散在棚内5~6处蒸杀。

6.4.4定植时处理

定植前后选用适宜杀菌剂进行蘸根或灌根。可用30%的精甲•噁霉灵水剂、20%的吗胍•硫酸铜水剂、

30%的霜霉•噁霉灵水剂、68%精甲霜灵·锰锌水分散粒剂、2.4%的井冈霉素水剂等。

6.4.5主要土传病害防治

根据不同病害种类,在田间发病前或发病初期,采取喷药、灌根等方法进行防治。药剂选择与使用

应符合GB/T8321.7-2002、GB/T8321.9-2009、NY/T1276-2007、NY/T393-2013中的相关规定。设施

番茄土传病害常用农药与施用方式见附录A。

A

5

DB4117/T365—2023

附录A

(规范性)

常用农药与施用方法

表A.1给出了土传病害常用农药与施用方法。

表A.1常用农药与施用方法

类型药剂名称施用方式

25g/L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雾

60%氟吗啉水分散粒剂800~1000倍喷雾

立枯病

72.2%普力克水剂400~600倍灌根

70%噁霉灵可湿性粉剂3000倍+70%代森锰锌600~800倍喷淋

68%精甲霜灵·锰锌水分散粒剂600倍定植时蘸根

25%烯肟菌酯乳油1000~1500倍缓苗后喷淋

30%噁霉灵可湿性粉剂800倍喷淋

20%甲基立枯磷乳油1200倍+0.5%氨基寡糖素水剂600倍喷淋

猝倒病

25%嘧菌酯悬浮剂1500倍+14%络氨铜水剂500倍灌根

70%噁霉灵可湿性粉剂3000倍灌根

68%噁霉·福美双可湿性粉剂750倍灌根

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500倍+25g/L咯菌腈1500倍灌根

10.5%阿维·噻唑膦水乳剂800~1000倍灌根

每克2亿孢子淡紫拟青霉粉剂,亩用4kg~6kg穴施

10%噻唑膦颗粒剂,亩用1kg~1.5kg穴施

根结线虫

1.8%阿维菌素乳油1000~1500倍灌根

41.7%氟吡菌酰胺悬浮剂,亩用100mL灌根

5%阿维菌素微乳剂1500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