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中国核工业集团所属单位招聘高校毕业生(锡盟有岗)笔试历年备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第1套)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最恰当的选项(共30题)1、在核电厂正常运行过程中,用于调节反应堆功率的主要控制手段是以下哪一项?A.调节冷却剂流量
B.调节蒸汽发生器水位
C.调节控制棒插入深度
D.调节主泵转速2、下列哪种材料最常被用作压水堆核电厂的中子慢化剂?A.石墨
B.重水
C.液态钠
D.轻水3、在核安全设计中,“纵深防御”理念的核心目的是什么?A.提高发电效率
B.降低运行成本
C.防止放射性物质外泄
D.简化操作流程4、下列哪种辐射类型在空气中射程最短且易被纸张阻挡?A.α射线
B.β射线
C.γ射线
D.中子射线5、在核电厂中,实现核能向电能转换的第一步能量形式转化发生在哪个环节?A.汽轮机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
B.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C.反应堆将核能转化为热能
D.冷凝器将蒸汽转化为水6、在核反应堆中,用于减缓中子速度以提高裂变反应概率的材料称为慢化剂。下列物质中,最适合作为轻水反应堆慢化剂的是:A.重水B.石墨C.液态钠D.普通水7、在放射性衰变过程中,若某原子核释放出一个β⁻粒子,其实质是发生了以下哪种变化?A.质子转变为中子B.中子转变为质子C.原子核释放出高能光子D.质子数不变,质量数减少8、在核电站运行中,用于实时监测反应堆功率水平的关键仪表是:A.压力传感器B.中子探测器C.温度计D.流量计9、下列哪种辐射的穿透能力最强,需用厚铅板或混凝土进行有效屏蔽?A.α射线B.β射线C.γ射线D.质子射线10、在核安全设计中,“纵深防御”原则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发电效率B.降低建造成本C.设置多重保护层防止放射性释放D.减少核废料产生11、在核能发电系统中,用于减缓中子速度以提高裂变反应概率的装置称为?A.控制棒B.冷却剂C.慢化剂D.反射层12、下列哪种材料最常用于压水堆核电站的燃料芯块?A.二氧化铀B.碳化硅C.金属铀D.钚-239单质13、在核电站安全系统中,下列哪项属于非能动安全系统的特点?A.依赖外部电源驱动泵B.利用自然循环实现冷却C.需要操作员手动启动D.依靠电动阀门控制流量14、放射性衰变中,释放出氦原子核的衰变类型是?A.β衰变B.γ衰变C.α衰变D.电子俘获15、在核反应堆中,用于防止放射性物质外泄的最后屏障是?A.燃料包壳B.压力容器C.一回路管道D.安全壳16、在核反应堆中,用于减缓中子速度以提高裂变反应概率的材料被称为?A.冷却剂
B.控制棒
C.慢化剂
D.反射层17、在放射性衰变过程中,原子核自发释放出氦原子核的衰变类型是?A.α衰变
B.β⁻衰变
C.β⁺衰变
D.γ衰变18、下列哪种材料最常用于压水堆核电厂的核燃料?A.金属铀
B.二氧化铀
C.四氟化铀
D.铀氢化物19、在核电站安全系统中,能够在事故情况下自动插入控制棒以停止链式反应的系统是?A.稳压器系统
B.主泵循环系统
C.安全注入系统
D.紧急停堆系统20、国际核事件分级表(INES)中,最高级别的事故等级为?A.5级
B.6级
C.7级
D.8级21、在核反应堆运行过程中,用于控制链式反应速率的关键部件是()。A.冷却剂B.慢化剂C.控制棒D.压力容器22、在放射性衰变过程中,原子核释放出氦原子核的衰变类型是()。A.α衰变B.β衰变C.γ衰变D.电子俘获23、以下哪种材料最常用于压水堆核电厂的中子慢化剂?()A.石墨B.重水C.液态钠D.轻水24、放射性活度的国际单位是()。A.戈瑞(Gy)B.希沃特(Sv)C.贝可勒尔(Bq)D.伦琴(R)25、在核电厂安全系统设计中,实现“纵深防御”原则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发电效率B.降低建造成本C.设置多重防护屏障防止放射性释放D.减少核燃料消耗26、在核电厂正常运行期间,用于调节反应堆功率的主要控制手段是调整什么?A.冷却剂的流速B.控制棒的插入深度C.蒸汽发生器的水位D.汽轮机的负荷27、下列哪种辐射的穿透能力最弱,通常一张纸即可有效阻挡?A.α射线B.β射线C.γ射线D.中子射线28、在核电站中,实现核能向热能转换的核心设备是?A.汽轮机B.发电机C.反应堆堆芯D.冷凝器29、在核安全文化中,“纵深防御”原则的核心目的是?A.提高发电效率B.降低运行成本C.防止事故并减轻其后果D.加快审批流程30、以下哪种材料常被用作压水堆核电厂的中子慢化剂?A.石墨B.重水C.普通水(轻水)D.液态钠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有多个正确答案,请选出所有正确选项(共15题)31、在核能发电系统中,压水堆(PWR)的主要特点包括哪些?A.一回路与二回路相互独立B.使用轻水作为冷却剂和慢化剂C.反应堆可在常压下运行D.可直接将蒸汽送入汽轮机发电32、下列关于辐射防护基本原则的描述,正确的是?A.实践的正当性是前提条件B.剂量限值应遵循ALARA原则C.所有人员年剂量不得超过1mSvD.防护最优化要求在合理可行的情况下尽量降低剂量33、核反应堆控制棒通常采用哪些材料制成?A.硼B.镉C.石墨D.铪34、在核电站安全系统中,属于非能动安全系统的特征是?A.依赖电力驱动泵实现冷却B.利用自然循环完成热量导出C.依靠重力注入冷却水D.需要操作员手动启动35、下列哪些属于核电厂常见的放射性废物分类?A.高放废物B.中放废物C.低放废物D.极低放废物36、在核电厂正常运行期间,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哪些?A.将堆芯产生的热量传递至蒸汽发生器
B.维持反应堆压力边界的完整性
C.直接控制核裂变反应速率
D.为汽轮机提供高温高压蒸汽37、下列哪些材料常用于核反应堆中子慢化?A.轻水
B.重水
C.石墨
D.液态钠38、核电厂安全设计中的“纵深防御”原则包含哪些层次?A.预防异常运行和故障
B.监测环境辐射水平
C.控制事故发展并缓解后果
D.设置多重物理屏障39、下列关于放射性衰变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α衰变释放的粒子穿透力弱,但电离能力强
B.β衰变过程中原子核释放电子或正电子
C.γ射线是电磁波,常伴随α或β衰变产生
D.半衰期随外界温度和压力显著变化40、在核电站仪控系统中,下列哪些属于安全级仪表的功能?A.监测反应堆功率水平
B.触发紧急停堆信号
C.记录日常运行数据
D.启动安全注入系统41、在核电站运行过程中,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哪些?A.将堆芯产生的热量带出并传递给蒸汽发生器
B.维持反应堆压力边界的完整性
C.直接控制核裂变反应速率
D.为汽轮机提供高温高压蒸汽42、下列哪些属于核电站常用的辐射监测类型?A.环境γ剂量率监测
B.空气中放射性气溶胶浓度监测
C.个人剂量监测
D.地震烈度监测43、在核电厂安全设计中,纵深防御原则包含哪些层次?A.预防异常工况和故障发生
B.控制事故工况
C.防止放射性物质外泄
D.提高发电效率44、下列关于压水堆核电厂一回路系统描述正确的是?A.一回路水在高温高压下不沸腾
B.一回路与二回路之间通过蒸汽发生器传热
C.一回路水直接推动汽轮机转动
D.稳压器用于调节一回路压力45、核电厂运行期间,下列哪些措施有助于减少放射性废物产生?A.优化设备材料选择,减少活化产物
B.实施化学去污减少系统污染
C.提高反应堆功率至超设计值
D.加强运行管理,减少误操作导致的污染三、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共10题)46、在核反应堆运行过程中,控制棒的主要作用是调节反应堆的功率并实现紧急停堆。A.正确B.错误47、放射性衰变过程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弱于α粒子和β粒子。A.正确B.错误48、在核电站中,一回路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将堆芯产生的热量传递至二回路以产生蒸汽驱动汽轮机。A.正确B.错误49、任何物质只要温度高于绝对零度,就会持续发射电离辐射。A.正确B.错误50、在辐射防护中,时间、距离和屏蔽是减少外照射剂量的三项基本原则。A.正确B.错误51、在核反应堆运行过程中,控制棒的主要作用是吸收中子以调节反应速率。A.正确B.错误52、放射性衰变过程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弱于α粒子。A.正确B.错误53、在核电厂中,一回路系统的工作介质通常为轻水,且保持在高压状态以防止沸腾。A.正确B.错误54、核燃料循环中的“后处理”是指对乏燃料进行化学分离,回收可利用核素的过程。A.正确B.错误55、职业人员连续5年的平均年有效剂量限值为20mSv,任何单一年份不得超过50mSv。A.正确B.错误
参考答案及解析1.【参考答案】C【解析】控制棒由中子强吸收材料制成,通过改变其在堆芯中的插入深度,可调节中子数量,从而控制链式反应速率。这是反应堆功率调节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冷却剂流量和主泵转速主要影响热量传输,蒸汽发生器水位属于二回路参数,均不直接控制核反应速率。因此,C项为正确答案。2.【参考答案】D【解析】压水堆(PWR)以普通水(轻水)作为慢化剂和冷却剂。轻水通过与快中子碰撞,使其减速为热中子,提高裂变反应概率。虽然石墨和重水也具有良好的慢化性能,但主要用于其他堆型(如重水堆或气冷堆),液态钠不具慢化功能,多用于快中子反应堆。因此,压水堆普遍采用轻水,答案为D。3.【参考答案】C【解析】“纵深防御”通过设置多重屏障和独立防护层次,确保即使某一环节失效,后续屏障仍能有效阻止放射性物质释放到环境中。这包括燃料基体、包壳、一回路压力边界和安全壳等。该理念是核安全的基石,旨在最大限度保障公众与环境安全,与效率、成本或操作简化无直接关系。故正确答案为C。4.【参考答案】A【解析】α粒子由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组成,质量大、电荷高,在空气中射程仅几厘米,一张纸或皮肤外层即可阻挡。β射线为电子流,可被铝片阻挡;γ射线穿透力强,需混凝土或铅屏蔽;中子不带电,需含氢材料(如水、石蜡)减速吸收。因此,α射线穿透能力最弱,答案为A。5.【参考答案】C【解析】核能发电的能量转换链为:核能→热能→机械能→电能。反应堆内核裂变释放大量热能,加热冷却剂,是能量转化的初始步骤。随后热能用于产生蒸汽推动汽轮机(热→机械),再驱动发电机发电(机械→电)。因此,第一步转化发生在反应堆内,答案为C。6.【参考答案】D【解析】轻水反应堆(如压水堆、沸水堆)使用普通水(H₂O)作为慢化剂和冷却剂。普通水中的氢原子质量接近中子,能有效减缓中子速度,且成本低、易获取。虽然重水和石墨也是良好慢化剂,但重水用于重水堆,石墨用于气冷堆或高温堆,液态钠无慢化作用,主要用于快中子反应堆冷却。因此普通水是轻水堆的标准选择。7.【参考答案】B【解析】β⁻衰变是原子核内一个中子转变为质子,同时释放出一个电子(即β⁻粒子)和一个反中微子。该过程使原子序数增加1,质量数不变。选项A描述的是β⁺衰变,C为γ衰变特征,D不符合任何衰变规律。因此正确答案为B。8.【参考答案】B【解析】反应堆功率与中子通量成正比,中子探测器(如硼计数管、裂变室)直接测量堆芯中子密度,从而实时反映功率水平。压力、温度、流量等参数虽重要,但为间接参数,不能直接表征链式反应强度。因此中子探测器是功率监测的核心设备。9.【参考答案】C【解析】γ射线是高能电磁波,不带电,穿透力极强,可穿透人体和多数材料,需用高密度材料(如铅、混凝土)屏蔽。α射线为氦核,穿透力最弱,一张纸即可阻挡;β射线为电子,可用铝板屏蔽;质子射线虽具穿透性,但在常规核设施中不如γ射线普遍且易控。因此γ射线屏蔽要求最高。10.【参考答案】C【解析】“纵深防御”是核安全的核心原则,通过设置多重独立防护层次(如燃料包壳、反应堆压力容器、安全壳等),确保即使某一层失效,后续屏障仍能防止放射性物质外泄。该原则聚焦于安全性而非经济性或效率,旨在最大限度保障公众与环境安全。因此正确答案为C。11.【参考答案】C【解析】慢化剂的主要作用是降低快中子的速度,使其变为热中子,从而提高铀-235等核燃料发生裂变的概率。常用的慢化剂包括轻水、重水和石墨。控制棒用于吸收中子以调节反应速率,冷却剂用于带走反应堆热量,反射层则用于将逸出的中子反射回堆芯。本题考查核反应堆基本结构功能区分,C项正确。12.【参考答案】A【解析】压水堆(PWR)普遍采用二氧化铀(UO₂)作为核燃料芯块材料,因其具有高熔点、辐照稳定性好、与包壳材料相容性强等优点。金属铀虽裂变效率高,但热稳定性差,不适用于商用堆。碳化硅主要用于实验性包壳材料研究,钚-239多用于快中子堆或混合氧化物燃料(MOX)。本题考察核燃料材料选择依据,A项正确。13.【参考答案】B【解析】非能动安全系统利用自然物理规律(如重力、自然对流、蒸发冷凝)实现安全功能,无需外部动力或人为干预,提高了系统可靠性。例如,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通过热虹吸原理将热量导出。选项A、C、D均涉及外部能量或人为操作,属于能动系统特征。本题考查核电安全设计理念,B项正确。14.【参考答案】C【解析】α衰变是原子核释放α粒子的过程,α粒子由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组成,即氦-4原子核。β衰变释放电子或正电子,γ衰变释放高能光子,电子俘获是原子核吸收轨道电子并发射中微子。α衰变常见于重核如铀、镭等。本题考查基本放射性衰变类型识别,C项正确。15.【参考答案】D【解析】核电站采用“纵深防御”理念,设置多道屏障。燃料基体和包壳为第一、二道,压力容器为第三道,安全壳作为第四道也是最后一道物理屏障,由高强度混凝土和钢衬构成,能承受内压、外部冲击并限制放射性释放。其他选项虽具防护作用,但非最终屏障。本题考查核安全屏障体系,D项正确。16.【参考答案】C【解析】慢化剂的主要作用是将裂变产生的快中子减速为热中子,从而提高铀-235等核燃料发生裂变的概率。常见的慢化剂包括轻水、重水和石墨。冷却剂用于带走堆芯热量,控制棒用于吸收中子调节反应速率,反射层用于将逃逸中子反射回堆芯。本题考查核反应堆基本结构与功能区分,属于核能基础知识范畴。17.【参考答案】A【解析】α衰变是指原子核释放出一个由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组成的α粒子(即氦-4原子核),导致质量数减少4,原子序数减少2。β⁻衰变释放电子,β⁺衰变释放正电子,γ衰变释放高能光子,不改变核子组成。该知识点属于原子核物理基础内容,是核工业从业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概念。18.【参考答案】B【解析】压水堆普遍采用二氧化铀(UO₂)作为核燃料,因其熔点高、辐照稳定性好、与冷却剂兼容性强。金属铀虽中子经济性好,但熔点低、辐照肿胀严重;四氟化铀主要用于铀浓缩过程;铀氢化物不稳定,不适用于商用反应堆。本题考查核燃料材料的选择依据,属核工程实务基础。19.【参考答案】D【解析】紧急停堆系统(又称快速停堆系统)通过重力或弹簧力将控制棒迅速插入堆芯,吸收中子以终止链式反应,是反应堆最重要的安全保护机制之一。稳压器用于维持一回路压力,主泵驱动冷却剂循环,安全注入系统用于向堆芯补水。本题考查核电站安全系统功能区分,属核安全核心知识。20.【参考答案】C【解析】国际核事件分级表(INES)由国际原子能机构制定,共分为7个等级,其中7级为最高等级,代表“重大事故”,如切尔诺贝利和福岛核事故。5级为“具有场外风险的事故”,6级为“重大事故”。该表用于统一通报核事件严重程度,是核工业公共沟通与安全管理的重要工具。本题考查核安全标准常识。21.【参考答案】C【解析】控制棒由能强烈吸收中子的材料(如硼、镉或铪)制成,通过调节其插入堆芯的深度,可控制参与链式反应的中子数量,从而调节反应速率。冷却剂主要用于导出堆芯热量,慢化剂用于降低中子速度以提高裂变概率,压力容器则用于容纳堆芯结构。因此,实现反应速率调节的核心部件是控制棒。22.【参考答案】A【解析】α衰变是指原子核自发释放出一个α粒子(即氦-4原子核,由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组成),导致原子序数减少2,质量数减少4。β衰变释放的是电子或正电子,γ衰变释放高能光子,电子俘获虽改变原子序数但不发射氦核。因此,释放氦核的衰变方式为α衰变。23.【参考答案】D【解析】压水堆(PWR)采用轻水(普通水,H₂O)作为慢化剂和冷却剂。轻水通过与快中子碰撞,有效降低其能量,使之变为热中子,提高铀-235裂变概率。石墨和重水用于其他堆型(如气冷堆、重水堆),液态钠则用于快中子反应堆,不进行慢化。因此,压水堆最常用的慢化剂是轻水。24.【参考答案】C【解析】贝可勒尔(Bq)是放射性活度单位,表示每秒发生一次衰变。戈瑞衡量吸收剂量,即单位质量物质吸收的辐射能量;希沃特用于衡量当量剂量,反映生物效应;伦琴是早期用于测量X射线照射量的单位。因此,描述放射性核素衰变频率的单位是贝可勒尔。25.【参考答案】C【解析】“纵深防御”是核安全的核心理念,通过设置多重独立防护层次(如燃料包壳、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安全壳等),确保即使某一层失效,后续屏障仍能阻止放射性物质外泄。该原则旨在提升安全性,而非优化经济性或效率。因此,其主要目的是设置多重屏障以保障公众和环境安全。26.【参考答案】B【解析】控制棒由中子吸收材料制成,通过调节其插入堆芯的深度,可改变中子数量,从而控制链式反应速率和反应堆功率。这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功率调节方式。冷却剂流速和汽轮机负荷影响为间接调节,蒸汽发生器水位主要涉及二回路安全运行,不直接控制核反应。因此,B为正确答案。27.【参考答案】A【解析】α射线由氦核组成,带正电,质量大,电离能力强但穿透能力极弱,空气中只能传播几厘米,一张纸或皮肤外层即可阻挡。β射线为电子流,可被铝箔或几毫米塑料阻挡;γ射线和中子穿透力强,需厚混凝土或铅屏蔽。因此,A选项正确。28.【参考答案】C【解析】反应堆堆芯是核裂变发生的位置,核燃料在此释放大量热能,实现核能向热能的转换。汽轮机和发电机完成热能→机械能→电能的转换,冷凝器用于循环冷却。因此,能量转换的第一步发生在堆芯,C为正确选项。29.【参考答案】C【解析】纵深防御是核安全的核心理念,通过设置多重屏障和防御层次(如物理屏障、操作规程、应急措施等),防止事故发生,并在故障发生时层层拦截,减轻后果。该原则聚焦于安全性而非经济性,因此C选项正确。30.【参考答案】C【解析】压水堆(PWR)使用普通水(轻水)同时作为慢化剂和冷却剂,通过与快中子碰撞使其减速为热中子,提高裂变概率。石墨和重水用于其他堆型(如重水堆或气冷堆),液态钠是快堆的冷却剂,不用于慢化。因此,C为正确答案。31.【参考答案】A、B【解析】压水堆采用轻水作为冷却剂和慢化剂,一回路在高压下运行,将热量传递给二回路产生蒸汽,两回路物理隔离,确保放射性物质不进入汽轮机系统。C错误,一回路需在高压(约15MPa)下运行以防沸腾;D为沸水堆特点,压水堆蒸汽由二回路产生。32.【参考答案】A、B、D【解析】辐射防护三大原则为:实践正当性、防护最优化(ALARA)、剂量限值。A正确,任何辐射实践需利大于弊;B、D正确,ALARA即“合理可行尽量低”;C错误,公众剂量限值为1mSv/年,但职业人员为20mSv/年(五年平均),并非所有人统一限值。33.【参考答案】A、B、D【解析】控制棒用于吸收中子以调节反应速率,需高热中子吸收截面材料。硼(如碳化硼)、镉、铪均为常用材料;石墨是慢化剂,用于减速中子而非吸收,故不用于控制棒。C错误。三者中硼最常用,尤其在压水堆中。34.【参考答案】B、C【解析】非能动安全系统不依赖外部电源或机械动力,利用自然物理规律如重力、对流、自然循环等实现安全功能。B、C符合;A依赖电力,D需人为干预,均属能动系统。现代三代堆(如AP1000)广泛采用非能动设计提升安全性。35.【参考答案】A、B、C、D【解析】核电厂废物按放射性水平分为四类:高放废物(如乏燃料)、中放废物(含中等浓度核素的部件)、低放废物(防护服、工具等)、极低放废物(轻微污染材料)。分类管理有助于安全处置,不同等级采取不同固化、包装与深埋方案,确保环境安全。36.【参考答案】A、B【解析】反应堆冷却剂系统(RCP)主要负责将堆芯热量导出并传递至蒸汽发生器(A正确),同时作为压力边界保障放射性物质包容(B正确)。控制反应速率由控制棒和硼酸系统完成(C错误)。产生蒸汽的是二回路系统,非冷却剂系统直接提供(D错误)。37.【参考答案】A、B、C【解析】中子慢化剂需具备低原子质量以高效减速中子。轻水(H₂O)、重水(D₂O)和石墨均为常见慢化剂(A、B、C正确)。液态钠主要用于快中子反应堆,不进行显著慢化(D错误)。38.【参考答案】A、C、D【解析】纵深防御包括:预防故障(A)、多重屏障防止放射性释放(D)、控制事故并缓解后果(C)。环境监测属外围监督措施,非防御层次本身(B错误)。39.【参考答案】A、B、C【解析】α粒子电离强、穿透弱(A正确);β衰变释放电子(β⁻)或正电子(β⁺)(B正确);γ射线为高能光子,常为衰变后核能级跃迁产物(C正确)。半衰期是核固有属性,不受外界条件影响(D错误)。40.【参考答案】B、D【解析】安全级仪表用于事故工况下保护反应堆,如触发紧急停堆(B)和启动安全注入(D)。监测功率(A)和数据记录(C)属于非安全级功能,用于正常运行监控。41.【参考答案】AB【解析】反应堆冷却剂系统(RCP)主要作用是导出堆芯热量并通过蒸汽发生器传递给二回路,同时维持一回路压力边界完整,保障安全。控制反应速率由控制棒和硼酸系统完成,C错误;D项中产生蒸汽的是二回路系统,非冷却剂系统直接提供,故D错误。因此正确答案为AB。42.【参考答案】ABC【解析】核电站需对环境、空气和工作人员进行辐射监测,A、B、C均为常规辐射监测项目。D项地震烈度监测属于地质安全监测范畴,与辐射无关,故不选。因此正确答案为ABC。43.【参考答案】ABC【解析】纵深防御共五层:正常运行控制、异常响应、事故控制、严重事故缓解、场外应急。A对应第一、二层,B对应第三层,C对应第四、五层。D属于经济性目标,与安全防御无关,故不选。正确答案为ABC。44.【参考答案】ABD【解析】压水堆一回路水在高压下保持液态,通过蒸汽发生器加热二回路产生蒸汽,B正确;稳压器通过喷淋和加热控制压力波动,D正确;A符合压水堆特点。C错误,因汽轮机由二回路蒸汽驱动。故正确答案为ABD。45.【参考答案】ABD【解析】A可降低材料被中子活化后的放射性;B通过去污减少废液和固体废物量;D减少异常排放。C提高功率可能增加辐照损伤和活化,反而增加废物风险,违反保守运行原则。因此正确答案为ABD。46.【参考答案】A【解析】控制棒由镉、硼等中子强吸收材料制成,通过插入或抽出堆芯调节中子数量,从而控制链式反应速率。正常运行时用于功率调节,事故情况下快速插入可实现紧急停堆,确保反应堆安全。该功能是反应堆控制系统的核心,符合核电厂安全设计要求。47.【参考答案】B【解析】γ射线是高能电磁波,不带电,穿透能力最强,需用厚铅板或混凝土屏蔽;α粒子为氦核,穿透力最弱,一张纸即可阻挡;β粒子为电子,穿透力中等,可用铝片屏蔽。因此,γ射线穿透能力远强于α和β粒子,原题表述错误。48.【参考答案】A【解析】压水堆核电站中,一回路水在高压下流经堆芯吸收热量,进入蒸汽发生器将热量传给二回路水,生成蒸汽推动汽轮发电机组。一回路具有放射性,需严格密封。该设计实现能量传递与放射性隔离,是核电站热力循环的关键环节。49.【参考答案】B【解析】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会发射电磁辐射(如红外线),但电离辐射特指足以使原子或分子电离的高能辐射(如α、β、γ射线),通常来自放射性核素衰变或核反应。普通物体的热辐射能量较低,不属电离辐射范畴,因此该说法错误。50.【参考答案】A【解析】缩短受照时间、增大与辐射源的距离、使用适当屏蔽材料(如铅、混凝土)是控制外照射的有效措施。距离增加一倍,剂量率降至1/4;屏蔽可显著减弱射线强度。这三项原则广泛应用于核设施操作与职业防护,科学有效且被国际标准采纳。51.【参考答案】A【解析】控制棒由镉、硼等易吸收中子的材料制成,通过插入或抽出堆芯来调节中子数量,从而控制链式反应速率,确保反应堆安全稳定运行。该功能是反应堆控制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压水堆、重水堆等各类堆型。52.【参考答案】B【解析】γ射线是高频电磁波,穿透能力极强,需厚铅板或混凝土屏蔽;而α粒子质量大、电荷多,穿透力最弱,一张纸即可阻挡。尽管α粒子电离能力强,但其危害主要在体内暴露,体外防护相对容易。53.【参考答案】A【解析】压水堆核电站的一回路采用轻水(普通水)作为冷却剂和慢化剂,通过加压(约15MPa)使水在高温(约300℃)下仍不沸腾,确保热量高效传递至二回路,驱动汽轮机发电,是核电站热工设计的关键。54.【参考答案】A【解析】核燃料后处理通过溶剂萃取等化学方法,从乏燃料中回收未反应的铀和新生成的钚,用于制造混合氧化物燃料(MOX),实现资源再利用,同时减少高放废物体积,是闭式燃料循环的重要环节。55.【参考答案】A【解析】根据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建议及我国《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职业照射年均剂量不超过20mSv,特殊情况下可允许单年达50mSv,但需严格监控与管理,确保健康安全。
2025中国核工业集团所属单位招聘高校毕业生(锡盟有岗)笔试历年备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第2套)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最恰当的选项(共30题)1、在核反应堆运行过程中,用于减缓中子速度以提高裂变反应概率的材料称为慢化剂。下列物质中,最适合作为轻水堆慢化剂的是哪一种?A.重水B.石墨C.液态钠D.普通水2、在核电站电气系统中,为保证事故工况下安全停堆和堆芯冷却,必须配备可靠的应急电源。下列设备中,通常作为核电厂最终应急电源的是?A.柴油发电机组B.蓄电池组C.主变压器D.汽轮发电机3、根据辐射防护三原则,下列哪一项强调在保证必要照射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降低辐射剂量?A.辐射实践的正当性B.剂量限制原则C.防护最优化原则D.距离防护原则4、在核电厂一回路系统中,用于维持冷却剂压力稳定,防止冷却剂沸腾的设备是?A.主泵B.蒸汽发生器C.稳压器D.压力容器5、下列哪种检测方法主要用于检测金属材料内部的裂纹或气孔等体积型缺陷?A.渗透检测B.磁粉检测C.超声波检测D.目视检测6、在核反应堆中,用于减缓中子速度以提高裂变反应概率的材料被称为:A.冷却剂B.控制棒C.慢化剂D.屏蔽材料7、下列哪种电磁波的穿透能力最强,常用于工业无损检测中的材料内部缺陷探查?A.紫外线B.可见光C.X射线D.红外线8、在电路中,若电阻R两端电压为12V,通过电流为0.6A,则该电阻的阻值为:A.20ΩB.7.2ΩC.0.05ΩD.72Ω9、下列物质中,属于半导体材料且广泛应用于电子器件制造的是:A.铜B.硅C.橡胶D.铝10、在工程图纸中,表示物体真实大小的依据是:A.图线的粗细B.图形的视觉尺寸C.尺寸标注D.比例尺11、在核电厂正常运行期间,用于调节反应堆功率的主要控制手段是:A.调节冷却剂流量
B.调节蒸汽发生器水位
C.调节控制棒插入深度
D.调节主泵转速12、下列哪种辐射类型在空气中穿透能力最弱,通常一张纸即可有效屏蔽?A.α射线
B.β射线
C.γ射线
D.中子射线13、在核安全设计中,“纵深防御”理念的核心目的是:A.提高发电效率
B.降低建设成本
C.设置多重保护层防止放射性释放
D.简化运行操作14、压水堆核电站中,实现核能向热能转换的关键设备是:A.汽轮机
B.发电机
C.反应堆堆芯
D.冷凝器15、下列哪项属于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中的确定性效应?A.癌症发生
B.遗传效应
C.放射性皮肤灼伤
D.基因突变16、在核电厂正常运行过程中,用于调节反应堆功率的主要控制手段是?A.调节冷却剂温度
B.调节蒸汽发生器水位
C.调节控制棒的插入深度
D.调节主泵转速17、下列哪种材料最常用于压水堆核电厂的燃料包壳?A.不锈钢
B.锆合金
C.铝合金
D.镍基合金18、在核安全防护中,减少外照射剂量的三大基本原则是?A.屏蔽、隔离、通风
B.时间、距离、屏蔽
C.监测、报警、撤离
D.限流、限压、限温19、下列哪项是轻水堆中常用的慢化剂?A.液态钠
B.重水
C.石墨
D.普通水20、在核电站仪控系统中,实现安全停堆功能的核心系统是?A.汽轮机控制系统
B.数据采集系统
C.反应堆保护系统
D.主冷却剂控制系统21、在核电厂正常运行期间,用于调节反应堆功率的主要控制手段是调整什么?A.冷却剂的温度
B.控制棒的插入深度
C.蒸汽发生器的水位
D.汽轮机的转速22、下列哪种辐射类型在空气中射程最短且穿透能力最弱?A.α射线
B.β射线
C.γ射线
D.中子射线23、在核电站安全设计中,下列哪项属于“纵深防御”策略的第一层次?A.设置应急柴油发电机
B.建立多重冗余的安全系统
C.优化运行规程与人员培训
D.设置安全壳系统24、下列哪种材料最常用于压水堆(PWR)的中子慢化剂?A.石墨
B.重水
C.液态钠
D.普通水25、职业人员在辐射工作场所的年有效剂量限值通常设定为多少?A.1mSv
B.5mSv
C.20mSv
D.50mSv26、在核反应堆中,用于减缓中子速度以提高裂变反应概率的材料称为慢化剂。下列哪种材料最常被用作轻水反应堆中的慢化剂?A.石墨B.重水C.液态钠D.普通水27、在核电厂安全系统设计中,下列哪项属于“非能动安全系统”的典型特征?A.依靠电力驱动泵实现冷却B.依赖重力、自然对流等物理机制C.需要操作员手动启动D.必须配合柴油发电机运行28、放射性衰变过程中,原子核自发释放出氦核(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的衰变类型是?A.β衰变B.γ衰变C.α衰变D.电子俘获29、在核电站运行中,用于测量反应堆中子通量的主要探测器类型是?A.电离室B.闪烁计数器C.正比计数器D.热中子探测器30、下列哪种材料最适合作为核反应堆控制棒的制造材料?A.铝B.铜C.硼D.铅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有多个正确答案,请选出所有正确选项(共15题)31、在核能发电系统中,压水堆(PWR)与其他反应堆类型相比,具有哪些典型特征?A.使用轻水作为冷却剂和慢化剂B.一回路与二回路系统相互独立C.反应堆可在常压下运行D.采用蒸汽直接推动汽轮机发电32、下列哪些是核电站安全设计中的纵深防御原则的具体体现?A.设置多重物理屏障防止放射性释放B.配备自动停堆保护系统C.实施定期员工心理测评D.建立应急电源与冷却系统冗余33、在电气系统中,提高功率因数的常用方法包括?A.并联电容器B.使用同步调相机C.增加感性负载D.优化变压器运行方式34、下列关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正确的是?A.热量不能自发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B.所有自发过程都是不可逆的C.能量守恒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核心D.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实现35、在自动控制系统中,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器中各环节的作用正确的是?A.比例环节减少动态偏差B.积分环节消除稳态误差C.微分环节提高系统响应速度D.积分环节可增强系统稳定性36、在核电厂正常运行期间,下列哪些措施有助于提高反应堆的安全性和稳定性?A.定期校验和维护控制棒驱动机构B.保持一回路系统压力在设计范围内C.增加堆芯燃料富集度以提升功率输出D.实施实时监测中子通量变化37、下列关于辐射防护基本原则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A.实践的正当性要求任何辐射应用必须利大于弊B.剂量限制原则适用于所有人员,包括公众和职业人员C.防护最优化原则也称为ALARA原则D.增加照射时间可有效降低个人受照剂量38、在核电站二回路系统中,下列哪些设备属于常规岛关键组成部分?A.汽轮机B.凝汽器C.蒸汽发生器D.发电机39、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压水堆核电厂的反应性控制?A.控制棒插入深度B.冷却剂温度变化C.燃料燃耗程度D.安全壳内湿度水平40、在核电厂运行过程中,下列哪些情况可能触发自动停堆保护动作?A.一回路冷却剂压力超过设定阈值B.主泵全部停运C.厂用电部分失电D.中子通量上升速率过快41、在核反应堆运行过程中,控制棒的主要作用包括哪些?A.吸收中子以调节反应速率B.提高冷却剂的热传导效率C.在紧急情况下实现快速停堆D.维持堆芯温度恒定42、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核电站放射性废物的分类?A.放射性核素的半衰期B.废物的物理形态(固态、液态、气态)C.放射性活度浓度D.废物的化学毒性43、在核电站安全设计中,纵深防御原则包含哪些层次?A.预防偏差与故障B.监测运行参数并报警C.启动自动保护系统D.限制事故后果及厂外影响44、下列哪些设备属于压水堆核电站一回路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A.反应堆压力容器B.蒸汽发生器C.汽轮机D.主泵45、关于核电站辐射防护三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践的正当性B.辐射防护最优化C.个人剂量限值D.全员穿戴防护服三、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共10题)46、在核反应堆中,控制棒的主要作用是吸收中子,从而调节反应堆的功率水平。A.正确B.错误47、放射性衰变过程中,半衰期是指放射性核素衰变一半所需的时间,该时间受温度和压力影响显著。A.正确B.错误48、在核电站常规岛部分,能量转换形式主要是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再转化为电能。A.正确B.错误49、γ射线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通常需要厚铅板或混凝土屏蔽以保障人员安全。A.正确B.错误50、压水堆核电站中,一回路与二回路之间的热量传递是通过蒸汽发生器实现的。A.正确B.错误51、在核电站正常运行过程中,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将堆芯产生的热量传递至蒸汽发生器,从而推动汽轮机发电。A.正确B.错误52、在核电厂中,安全壳的主要作用是屏蔽核反应堆的中子与γ射线,减少对环境的辐射影响。A.正确B.错误53、放射性衰变过程中,半衰期是指放射性核素衰变至原有数量一半所需的时间,该时间随外界温度和压力变化而改变。A.正确B.错误54、在电力系统中,核电机组因其启动速度快、调节灵活,常被用于承担电网的调峰任务。A.正确B.错误55、按照辐射防护三原则,应尽可能降低辐射剂量,即使低于法定限值也应持续优化防护措施。A.正确B.错误
参考答案及解析1.【参考答案】D【解析】轻水堆(如压水堆和沸水堆)使用普通水(H₂O)作为慢化剂和冷却剂。普通水中的氢原子质量接近中子,能有效减缓中子速度,使其变为热中子,从而提高铀-235的裂变概率。虽然重水和石墨也可作为慢化剂,但重水用于重水堆,石墨用于气冷堆或RBMK堆型,液态钠无慢化功能,常用于快中子反应堆。因此,轻水堆最常用的慢化剂是普通水。2.【参考答案】A【解析】核电厂在失去厂外电源时,需依赖应急电源维持安全系统运行。柴油发电机组是核电厂设置的最终应急交流电源,可在事故时自动启动,为安全注入系统、余热排出系统等提供电力。蓄电池组提供短时直流电源,保障控制和保护系统运行,但不能长期供电;主变压器和汽轮发电机属于正常运行设备,事故时可能失效。因此,柴油发电机组是关键的最终后备电源。3.【参考答案】C【解析】辐射防护三原则包括:实践的正当性(A)、防护最优化(C)和剂量限值(B)。防护最优化原则要求在考虑经济和社会因素后,确保辐射照射保持在合理可行尽量低的水平(ALARA原则)。距离防护是具体操作手段,非基本原则。本题强调“尽可能降低剂量”,正是最优化原则的核心内容,故正确答案为C。4.【参考答案】C【解析】稳压器是压水堆一回路系统中的关键设备,通过电加热和喷淋装置调节内部汽-水两相平衡,维持冷却剂压力稳定,防止堆芯内发生容积沸腾,确保反应堆安全运行。主泵用于驱动冷却剂循环,蒸汽发生器实现一、二回路热量交换,压力容器容纳堆芯和冷却剂。只有稳压器专门用于压力控制,故正确答案为C。5.【参考答案】C【解析】超声波检测利用高频声波在材料中传播,遇到缺陷界面会产生反射,通过分析回波信号可判断缺陷位置和大小,适用于检测内部裂纹、气孔等。渗透检测和磁粉检测主要用于表面缺陷,目视检测仅限于可见表面。因此,针对内部缺陷,超声波检测是最有效的无损检测方法之一,故选C。6.【参考答案】C【解析】慢化剂的作用是通过与快中子发生碰撞,降低其动能,使其变为热中子,从而提高铀-235等核燃料发生裂变的概率。常用的慢化剂包括轻水、重水和石墨。冷却剂主要用于带走反应堆热量,控制棒用于吸收中子调节反应速率,屏蔽材料则用于防护辐射。本题考查核反应堆基本组件功能,属于核能基础知识范畴。7.【参考答案】C【解析】X射线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能够穿过金属等致密材料,根据材料内部密度差异在感光元件上形成影像,从而发现裂纹、气孔等缺陷,广泛应用于工业探伤。紫外线主要用于杀菌和荧光检测,红外线用于测温与夜视,可见光穿透性差。本题考查电磁波特性及其工程应用,属物理基础知识。8.【参考答案】A【解析】根据欧姆定律:R=U/I=12V/0.6A=20Ω。该公式是直流电路中最基本的物理关系,用于计算电压、电流与电阻之间的关系。本题考查基础电学计算能力,属于电气常识类考点。9.【参考答案】B【解析】半导体材料的导电性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硅是最常用的半导体材料,广泛用于制造晶体管、集成电路和太阳能电池等电子元件。铜和铝是良导体,橡胶是绝缘体。本题考查常见材料的电学分类,属于电子技术基础内容。10.【参考答案】C【解析】无论图纸比例如何,物体的真实尺寸均以尺寸标注为准。比例尺仅反映图形与实物的缩放关系,图线粗细表示图层或功能分类。尺寸标注是工程制图的核心要素,确保加工与施工的准确性。本题考查工程识图基本规范,属机械基础考点。11.【参考答案】C【解析】控制棒由中子吸收材料制成,通过改变其在堆芯中的插入深度,可调节反应堆内的中子数量,从而控制链式裂变反应速率,实现功率调节。冷却剂流量和主泵转速主要影响热量导出,蒸汽发生器水位属于二回路参数,不直接影响反应性。因此,调节控制棒是最直接、有效的功率控制方式。12.【参考答案】A【解析】α射线由氦核组成,电荷大、质量大,与物质相互作用强烈,在空气中射程仅几厘米,易被纸张或皮肤外层阻挡。β射线为电子流,穿透力较强,需铝板屏蔽;γ射线为高能光子,穿透力极强,需混凝土或铅屏蔽;中子不带电,需含氢材料如水或石蜡减速吸收。因此α射线屏蔽最简单,但吸入或食入后危害大。13.【参考答案】C【解析】“纵深防御”是核安全的基本原则,通过设置多层次的独立防护措施(如燃料基体、包壳、压力边界、安全壳等),确保即使某一层失效,后续屏障仍能阻止放射性物质外泄。该理念旨在提升系统可靠性,防范共因故障,保障公众与环境安全,与效率、成本或操作简化无直接关系。14.【参考答案】C【解析】反应堆堆芯是核裂变反应发生的位置,核燃料在其中释放大量热能,通过冷却剂将热量带出,完成核能到热能的转换。汽轮机和发电机实现热能到机械能再到电能的转换,冷凝器用于循环水冷却。因此,堆芯是能量转换的起点和核心。15.【参考答案】C【解析】确定性效应存在剂量阈值,超过阈值后严重程度随剂量增加而加重,如皮肤灼伤、白内障、造血系统损伤等。而癌症、遗传效应和基因突变属于随机性效应,无阈值,发生概率与剂量相关,但严重程度与剂量无关。因此,放射性皮肤灼伤是典型的确定性效应,常见于高剂量局部照射。16.【参考答案】C【解析】控制棒由中子吸收材料制成,通过改变其在堆芯中的插入深度,可调节中子数量,从而控制链式裂变反应速率,实现功率调节。冷却剂温度、蒸汽发生器水位和主泵转速虽影响运行状态,但不直接控制反应性,仅作为辅助参数。因此,调节控制棒是实现反应堆功率调节的最直接有效方式。17.【参考答案】B【解析】锆合金具有中子吸收截面小、耐高温高压、抗腐蚀性能优良等特点,是压水堆燃料包壳的首选材料。不锈钢中子吸收较强,会降低反应堆效率;铝合金耐辐照和高温性能较差,不适用于堆芯环境;镍基合金多用于高温部件但不作包壳。因此锆合金在保证安全与中子经济性方面最优。18.【参考答案】B【解析】减少外照射应遵循“时间、距离、屏蔽”三原则:缩短受照时间、增大与辐射源的距离、使用屏蔽材料(如铅、混凝土)阻挡射线。这三项是辐射防护中最基础且有效的物理手段。其他选项中措施多用于放射性物质控制或应急响应,不直接针对外照射防护。19.【参考答案】D【解析】轻水堆以普通水(H₂O)作为慢化剂和冷却剂,利用氢原子核减缓中子速度,使其更易引发铀-235裂变。液态钠用于快中子反应堆,不慢化中子;重水和石墨虽可慢化,但用于重水堆和气冷堆。轻水堆因结构简单、成本低而广泛应用,其核心特征即使用普通水进行慢化。20.【参考答案】C【解析】反应堆保护系统(RPS)实时监测关键参数(如中子通量、压力、温度),一旦超过安全阈值,立即触发自动停堆信号,插入控制棒终止链式反应,是保障核安全的核心系统。其他系统主要用于运行调节或数据支持,不具备紧急停堆功能。RPS具有高可靠性和冗余设计,符合安全级仪控要求。21.【参考答案】B【解析】控制棒由能强烈吸收中子的材料(如硼、镉、铪等)制成,通过调节其在堆芯中的插入深度,可改变中子数量,从而控制链式反应速率和反应堆功率。这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功率调节方式。冷却剂温度、蒸汽发生器水位和汽轮机转速属于运行参数或后续系统响应,不用于直接控制核反应过程。因此,正确答案为B。22.【参考答案】A【解析】α射线由氦原子核组成,带正电,质量大,与物质相互作用强烈,在空气中射程仅几厘米,一张纸即可阻挡。β射线为高速电子,穿透力较强,需用铝板阻挡;γ射线为高能电磁波,穿透力极强,需厚铅或混凝土屏蔽;中子射线不带电,穿透力强,需含氢材料(如水、石蜡)慢化吸收。四种辐射中α射线穿透能力最弱,故选A。23.【参考答案】C【解析】纵深防御共五层:第一层为预防事故发生,核心是通过高质量设计、严格运行规程和人员培训,确保正常运行并防止异常工况。选项C属于该层次。B和D分别对应第三、四层(多重保护和严重事故控制),A为电源保障措施,属于辅助系统。因此,预防性措施是第一道防线,正确答案为C。24.【参考答案】D【解析】压水堆采用普通水(轻水)作为慢化剂和冷却剂。水中的氢原子能有效减缓中子速度,使中子热化,提高铀-235裂变概率。石墨多用于气冷堆,重水用于重水堆(如CANDU),液态钠为快中子反应堆冷却剂,不用于慢化。我国大多数商用核电站为压水堆,普遍使用普通水,故正确答案为D。25.【参考答案】C【解析】根据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建议及我国《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职业照射人员的年有效剂量限值为20mSv,连续五年平均不超过20mSv,任一年不超过50mSv。公众成员限值为1mSv/年。选项C符合职业人员标准,故为正确答案。该限值旨在控制长期健康风险,保障工作人员安全。26.【参考答案】D【解析】轻水反应堆(如压水堆和沸水堆)使用普通水(H₂O)作为慢化剂和冷却剂。普通水中的氢原子质量接近中子,能有效减缓快中子速度,使其变为热中子,从而提高铀-235的裂变概率。虽然石墨和重水也具有良好的慢化性能,但主要用于重水堆或气冷堆。液态钠无慢化作用,常用于快中子反应堆。因此,D项正确。27.【参考答案】B【解析】非能动安全系统不依赖外部电源或机械设备,而是利用自然物理规律如重力、自然对流、热膨胀等实现安全功能,例如重力注入冷却水、自然循环散热。这类系统提高了核电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尤其在全厂断电等极端情况下仍可运行。A、C、D均涉及外部动力或人为干预,属于能动系统特征。因此,B项正确。28.【参考答案】C【解析】α衰变是指不稳定的重原子核释放一个α粒子(即氦-4原子核,含2个质子和2个中子),导致原子序数减少2,质量数减少4。β衰变释放电子或正电子,γ衰变释放高能光子,电子俘获是原子核吸收内层电子。α粒子穿透力弱,但电离能力强。该知识点为核物理基础内容,C项符合题意。29.【参考答案】D【解析】反应堆功率与中子通量直接相关,需实时监测。热中子探测器(如BF₃或³He正比计数管)对热中子具有高灵敏度,常用于堆芯中子通量测量。电离室、闪烁计数器和正比计数器虽可用于辐射探测,但热中子探测器专为中子设计,结合慢化体可有效响应堆内中子场。因此,D项最准确。30.【参考答案】C【解析】控制棒用于吸收中子以调节反应堆功率或紧急停堆。理想材料需具有高中子吸收截面。硼(尤其是同位素¹⁰B)、镉、铪等是常用材料。硼碳化物(B₄C)广泛用于控制棒芯体。铝、铜中子吸收能力弱,铅主要用于屏蔽γ射线。因此,C项硼是正确选择。31.【参考答案】AB【解析】压水堆使用轻水(普通水)既作慢化剂又作冷却剂,且在高压下运行以防止沸腾,故A正确。其一回路高温高压水将热量传递给二回路产生蒸汽,系统隔离,提高安全性,故B正确。C错误,压水堆需在高压(约15MPa)下运行;D为沸水堆特点,压水堆通过蒸汽发生器间接产生蒸汽,不直接推动汽轮机。32.【参考答案】ABD【解析】纵深防御强调多层次防护:燃料基体、包壳、一回路压力边界、安全壳构成多重物理屏障(A);自动停堆系统在异常时快速终止链式反应(B);冗余应急系统确保事故下仍可冷却(D)。C属于人力资源管理范畴,与工程技术安全防御无直接关联,故不选。33.【参考答案】ABD【解析】功率因数低会导致线路损耗增加。并联电容器可补偿无功功率(A正确);同步调相机能动态调节无功输出(B正确);合理调度变压器,避免轻载运行,可减少无功消耗(D正确)。增加感性负载(如电动机)会降低功率因数,故C错误。34.【参考答案】ABD【解析】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自然传热方向(A正确)、过程不可逆性(B正确),并否定第二类永动机(仅从单一热源吸热做功)的可能性(D正确)。C描述的是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与第二定律无关,故错误。35.【参考答案】ABC【解析】比例(P)作用于当前误差,加快响应、减小动态偏差(A正确);积分(I)累积误差,用于消除稳态误差(B正确);微分(D)预测变化趋势,提升响应速度与稳定性(C正确)。但积分作用过强可能导致超调和振荡,降低稳定性,故D错误。36.【参考答案】A、B、D【解析】控制棒驱动机构的可靠性直接影响反应堆的调节与紧急停堆能力,定期维护可保障其功能(A正确)。一回路压力稳定是防止冷却剂沸腾、确保传热效率的关键(B正确)。中子通量监测能及时反映堆芯反应性变化,有助于动态调控(D正确)。提高燃料富集度虽能增强反应性,但超出设计范围会降低安全裕度,不属于常规安全措施(C错误)。37.【参考答案】A、B、C【解析】辐射防护三大原则为正当性、最优化和剂量限值。正当性要求活动带来的利益超过辐射风险(A正确)。剂量限值区分职业与公众,但均需遵守(B正确)。最优化即ALARA(合理可行尽量低)(C正确)。延长照射时间会增加累积剂量,应缩短时间、增加屏蔽、远离源以减少受照(D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关于金融机构的贷款合同范本
- 2025承包工程不包含材料合同模板
- 2025年保险合同的订立与生效
- 2025合同样本参考范文
- 2021年北京重点校高一(下)期中物理试卷试题汇编: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章节综合
- 时间管理大师高端玩家
- 2025卓越的房地产销售合同范本
- 线上法律服务培训课件
- 肾内科慢性肾脏病饮食指导要点
- 校刊部未来工作规划
- 2026年某气调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程序员工作展望
- 海龙屯景区的介绍
- (2025年)职业卫生健康培训考试题库+答案
- 2025贵州毕节市中医医院招聘暨人才引进编外聘用专业技术人员78人考试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浙江省杭州市学军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原卷版)
- 2025西南有色昆明勘测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专业技术人员招聘(9人)考试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中国航空工业集团陕飞校园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公务员(国考)试题预测试卷附参考答案详解AB卷
- 2025-2026学年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模拟测试卷(1-4章)(含答案)
- 人工智能通识教程 课件 第10章-AIGC技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