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换乘站地面施工方案_第1页
地铁换乘站地面施工方案_第2页
地铁换乘站地面施工方案_第3页
地铁换乘站地面施工方案_第4页
地铁换乘站地面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铁换乘站地面施工综合技术方案一、施工总体部署(一)施工区段划分根据换乘站地面结构特征及周边环境条件,将施工区域划分为三个独立作业段实施流水施工:A区(换乘大厅区域):面积约5200㎡,包含地面铺装更新、地下管线改造及交通标识系统升级,采用全封闭分区分段施工B区(站前广场区域):面积约8800㎡,实施地面设施更新与交通规划优化,采取"边拆边铺"的半封闭施工模式C区(附属设施区域):面积约3500㎡,涉及非机动车停放区改造、无障碍设施建设及绿化景观恢复,采用阶段性封闭施工各作业区间设置6m宽环形施工通道,配置3处材料堆放区(每处不超过200㎡)及2个混凝土临时搅拌点,每个作业面独立设置两套排水系统(Φ300mm排水沟+Φ500mm集水井),确保施工期间场地无积水。(二)施工阶段划分第一阶段(2025年10月15日-11月15日):完成A区地下管线迁改、基层处理及B区外围阻车桩拆除,同步实施C区非机动车停放区基础施工第二阶段(2025年11月16日-12月15日):进行A区地面铺装、B区交通标识施划及C区绿化景观恢复,每日施工时间限定为6:00-22:00,避开地铁运营高峰时段第三阶段(2025年12月16日-12月31日):实施系统调试、场地清理及竣工验收准备,采用24小时轮班作业确保工期二、主要施工工序及技术要求(一)前期准备工程地下管线探测与保护采用RD8000管线探测仪对施工范围内给水管(DN300mm)、雨水管(DN600mm)、电力电缆(10kV)及通信光缆进行定位标识,绘制管线平面布置图对距离开挖面小于1.5m的管线采用Φ200mmMPP管进行套管保护,管线周围300mm范围内采用人工开挖,设置沉降观测点(每5m一处),监测频率为每日2次交通疏解方案施工期间保留A区东侧3m宽人行道、B区南北向4m宽临时通道,采用2.5m高彩钢板围挡(底部设置500mm高砖砌挡墙)进行隔离施划临时交通标线(反光热熔型,厚度1.8mm),设置LED导向牌(间距50m)及爆闪警示灯(每100m一处),高峰期(7:00-9:00、17:00-19:00)安排4名交通疏导员现场指挥(二)地基处理工程基层处理对软弱土层采用级配砂石换填(厚度1.2m),分层碾压(每层虚铺300mm),采用20t振动压路机(激振力350kN)碾压6遍,碾压速度控制在2.5km/h,轮迹重叠1/3,压实度要求≥96%局部松散区域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处理(桩径500mm,间距1.2m,桩长9m),采用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掺量15%,钻进速度1.2m/min,提升速度0.8m/min,水灰比1.5,28天无侧限抗压强度≥1.2MPa垫层施工C25细石混凝土垫层(厚度150mm),采用商品混凝土(坍落度120±20mm),使用平板振捣器(功率2.2kW,振捣频率50Hz)振捣密实,表面平整度误差≤5mm/2m垫层每隔6m设置缩缝(深度50mm),采用沥青玛蹄脂填缝,边角部位增设Φ8mm钢筋网片(间距200mm×200mm)(三)地面铺装工程花岗岩铺装(换乘大厅区域)采用600mm×600mm×30mm火烧面花岗岩板材,抗压强度≥120MPa,吸水率≤0.5%,进场前进行放射性检测(IRa≤1.0,Ir≤1.3)铺设采用"干硬性水泥砂浆+素水泥浆"结合层(厚度30mm+5mm),板材间留缝5mm,采用专用填缝剂(抗压强度≥30MPa)填缝,表面平整度误差≤2mm/2m透水砖铺装(站前广场区域)选用200mm×100mm×60mm透水砖(渗透系数≥1.0×10⁻³m/s),基层设置150mm厚级配碎石(粒径5-31.5mm)+50mm厚中砂找平层,周边设置Φ200mm透水盲管采用"人"字形铺设方式,缝隙采用细砂填充,每100㎡设置一处排水口(Φ100mm),与原有雨水系统连接(四)交通设施工程非机动车停放区划分20个停放单元(每个单元30㎡),采用200mm×100mm×80mm混凝土预制块隔离,施划白色热熔标线(宽度150mm,厚度1.5mm)安装30套智能充电桩(输出功率7kW),配置防雨棚(高度2.5m,宽度3m),地面涂刷环氧树脂防滑涂层(厚度0.8mm,摩擦系数≥0.65)交通标识系统施划黄网格禁停标线(4m×6m,间隔500mm),采用反光热熔涂料(含玻璃珠20%),干燥时间≤15min增设8套停车引导牌(尺寸1.2m×0.8m),采用304不锈钢材质,表面贴3M反光膜(逆反射系数≥300cd·lx⁻¹·m⁻²)三、质量控制措施(一)材料质量控制主要材料进场验收标准:花岗岩板材:尺寸偏差≤±1mm,缺棱掉角≤3mm,表面无裂纹透水砖:抗压强度≥30MPa,抗折强度≥3.5MPa,磨损率≤3%水泥:P.O42.5R硅酸盐水泥,3天抗压强度≥25MPa,安定性合格钢筋:HRB400E级,屈服强度≥400MPa,伸长率≥16%材料存储要求:水泥采用密封罐存储(温度≤30℃,相对湿度≤70%),出厂超过3个月进行复检石材堆放采用"井"字形架(高度≤1.5m),底部垫100mm厚方木,防止受潮钢筋设置防雨棚(高度2.5m),底部架空300mm,表面涂刷防锈漆(干膜厚度≥60μm)(二)施工过程控制测量控制建立三级测量控制网(首级、二级、加密),使用全站仪(测角精度2",测距精度2mm+2ppm)进行轴线放样,水准仪(精度±0.5mm/km)控制高程,测量成果经监理复核后方可使用地面铺装设置5m×5m方格网控制,采用水准仪(DS3级)进行高程监测,允许偏差±3mm工序检验基层碾压:每500㎡检测3点,采用环刀法测定压实度,不合格区域重新碾压石材铺装:每200㎡检查10点,表面平整度采用2m靠尺检查,允许偏差≤2mm标线施工:厚度采用测厚仪检测(每100m测3点),反光系数采用逆反射标线测量仪检测(每500m测1点)四、安全文明施工(一)安全防护措施临时用电安全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设置总配电箱(一级)、分配电箱(二级)、开关箱(三级)三级配电,实行"一机一闸一漏"保护,漏电保护器动作电流≤30mA,动作时间≤0.1s电缆采用YJV22-4×16+1×10mm²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埋地敷设(深度≥0.7m),过路处穿Φ80mm钢管保护高处作业安全2m以上作业设置防护栏杆(高度1.2m,间距2m),满挂密目安全网(网目密度≥2000目/100cm²),作业人员佩戴双钩安全带(静负荷≥15kN)脚手架采用Φ48.3×3.6mm钢管搭设(立杆间距1.5m,横杆步距1.8m),搭设完成后进行荷载试验(施加1.2倍设计荷载,持荷1h)(二)环境保护措施扬尘控制施工区域设置6台雾炮机(覆盖半径30m),出入口安装洗车平台(尺寸3m×6m,配置高压水枪2台),车辆出场前冲洗轮胎(时间≥30s)裸土采用绿色防尘网(2000目)覆盖,堆料高度≤2m,风速≥6级时停止土方作业噪声控制破碎机、切割机等设备设置隔音棚(降噪量≥25dB),夜间(22:00-6:00)禁止使用锤击桩机等强噪声设备噪声监测点设置在施工边界(距声源5m),每2小时监测一次,昼间≤70dB,夜间≤55dB五、应急预案(一)管线损坏应急处理给水管破裂:立即关闭上下游阀门,采用Φ300mm哈夫节临时封堵,24小时内完成修复,同时启动备用供水系统(2台50m³/h水泵)电缆故障:立即切断电源,设置警戒区(半径10m),联系电力部门抢修,采用柴油发电机(200kW)临时供电(二)交通拥堵应急处理在施工区域周边500m范围内设置3处应急疏导点,每点配置2名疏导员及1套临时交通标识高峰期拥堵超过30分钟时,启动临时通道(宽度4m),增派4名交警协助指挥,通过广播系统引导乘客绕行(三)恶劣天气应对暴雨预警:提前储备200个沙袋(规格400mm×600mm),检查排水系统,暂停土方作业,人员撤离至安全区域高温天气:施工现场设置6处饮水点(提供含盐饮用水),作业时间调整为6:00-10:00、15:00-19:00,配备4台移动空调(制冷量5kW)六、竣工验收标准(一)地面工程验收花岗岩铺装:表面平整度≤2mm/2m,缝格平直度≤3mm/5m,板块间隙宽度偏差≤2mm透水砖铺装:渗透系数≥1.0×10⁻³m/s,表面平整度≤3mm/2m,相邻板块高差≤2mm(二)交通设施验收标线:厚度1.5-2.0mm,逆反射系数≥150cd·lx⁻¹·m⁻²,直线段直顺度≤5mm/10m标识牌:安装角度偏差≤3°,垂直度偏差≤2mm/m,反光膜附着性能≥90%(三)功能验收排水能力:暴雨条件下(降雨量50mm/h),地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