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体绿化涂料施工方案_第1页
山体绿化涂料施工方案_第2页
山体绿化涂料施工方案_第3页
山体绿化涂料施工方案_第4页
山体绿化涂料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体绿化涂料施工方案一、项目概况1.1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山体绿化涂料施工项目,施工区域位于山地地貌区,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涉及坡面高度5-30米,坡度范围15°-45°。工程采用厚层基质客土喷播技术与绿化涂料复合工艺,通过"基材喷射+植被重建"的综合措施,实现山体坡面的生态修复与绿化覆盖。项目区域土壤pH值6.5-7.8,年平均降水量1200mm,极端气温-5℃至38℃,需满足绿化覆盖率≥85%、基材附着力≥1MPa、植被成活率≥90%的技术指标。1.2编制依据(1)《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T82-2012)(2)《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36600-2018)(3)《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4)项目设计图纸及现场勘察数据二、施工组织设计2.1项目管理机构设立项目经理部,配置以下核心岗位:项目经理:1人(市政公用工程一级建造师,8年以上生态修复项目管理经验)技术负责人:1人(高级工程师,主持过3个以上类似项目的技术工作)施工员:3人(按坡面区域划分管理,持证上岗)安全员:2人(具备注册安全工程师资格,负责高空作业安全管控)质量员:2人(负责材料检验及工序验收)环保员:1人(监控施工过程中的生态保护措施落实)2.2施工队伍配置组建4个专业施工班组,实行分区流水作业:坡面处理班组:15人(含2名地质工程师,负责危岩清理与坡面整形)基材喷播班组:20人(配备10台高压喷射设备,分区域同步施工)绿化种植班组:12人(含3名园艺师,负责种子配比与喷播作业)养护班组:8人(负责后期植被养护与灌溉系统维护)2.3资源配置计划(1)主要材料计划材料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技术指标要求绿化基材BS活性土壤生态修复基质吨3200有机质含量≥25%,pH值7-8粘结剂水性丙烯酸型吨180固含量≥65%,耐候性≥5年植物纤维椰丝纤维吨85长度3-5cm,吸水倍率≥8倍种子混播组合乡土乔灌草藤复合配比公斤1500含高羊茅30%、黑麦草20%、紫花苜蓿15%、胡枝子15%、爬山虎20%保水剂聚丙烯酰胺型吨12吸水倍率≥300倍,降解周期≥3年镀锌铁丝网Φ2.8mm,网孔5×5cm万平方米12抗拉强度≥350MPa,锌层厚度≥80μm(2)施工机械设备设备名称型号数量用途液压岩面修整机YPS-3004台坡面危岩清理与整形高压喷射机GP-80010台基材与种子喷播施工空压机VY-12/75台提供喷射动力(工作压力0.6-0.8MPa)无人机DJIMatrice3502台坡面勘察与施工进度航拍索道运输系统双线循环式3套材料垂直运输(最大载重500kg)智能滴灌系统带土壤湿度传感器套5三、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3.1施工总流程坡面清理与整形→锚杆铁丝网固定→基材喷射→种子喷播→覆盖养护→植被培育(总工期90天,各工序重叠作业时间控制在7-10天)3.2关键施工工艺(1)坡面处理工程危岩清理采用"自上而下、分区分段"原则,对坡度>45°的区域先进行人工排险,使用液压破碎锤处理直径>50cm的危岩,清理物通过索道运输至指定弃渣场。对坡面裂缝采用环氧树脂灌缝处理,灌注压力0.3-0.5MPa,深度≥10cm,确保裂缝填充饱满。坡面整形对凹凸不平的坡面采用喷射混凝土找平(仅用于局部凹陷深度>30cm区域),混凝土强度等级C20,厚度5-8cm。坡度>35°的区域采用"台阶式分台"处理:每5米设置1个宽1.2米的水平种植带,台坎处浇筑20cm×30cm混凝土挡坎,内置Φ8mm钢筋网片,挡坎顶部预留5cm宽排水孔(间距1.5米)。(2)基材喷播工程锚杆铁丝网施工采用Φ22mm螺纹钢锚杆,长度2.5-3.0米(按坡面岩性调整),钻孔直径50mm,间距1.5×1.5米梅花形布置,锚杆外露长度15cm,采用M30水泥砂浆锚固,抗拔力≥15kN。挂设镀锌铁丝网,搭接宽度≥10cm,用扎丝绑扎牢固,网面与坡面间隙保持5-8cm,通过调节锚杆螺母实现。基材配比与喷射基材混合配比(重量比):活性土壤基质65%、植物纤维15%、腐熟有机肥10%、保水剂3%、粘结剂5%、pH调节剂2%。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搅拌,每次搅拌量≤500kg,搅拌时间≥3分钟,确保材料混合均匀。喷射作业分两层进行:底层喷射厚度8-10cm(含粗骨料),待初凝后(约2小时)喷射表层(含种子层)厚度3-5cm,喷枪距坡面距离控制在1.5-2.0米,喷射压力0.4-0.6MPa,移动速度0.5m/s,确保无漏喷、流淌现象。(3)绿化喷播工程种子处理与配比种子预处理:提前24小时用温水浸种(水温25-30℃),加入0.5%萘乙酸溶液促进发芽,晾干后与滑石粉按1:5比例混合便于均匀播撒。喷播浆液配置:水:种子:粘合剂:保水剂=100:5:2:1(重量比),采用专用喷播机搅拌,确保种子分布均匀。喷播作业采用液压喷播机施工,喷射压力0.3-0.4MPa,自上而下分两次喷播:第一次横向喷射覆盖70%面积,第二次纵向补喷,确保种子密度达到30-40粒/㎡。喷播完成后立即覆盖无纺布(重量≥120g/㎡),搭接宽度≥15cm,边缘用U型钉固定(间距50cm),坡度>30°区域加设沙袋压边防止风吹。3.3特殊技术措施(1)高陡边坡处理技术坡度>45°的区域采用"喷锚+植生槽"复合工艺:每3米高度设置宽0.8米的水平植生槽,槽内填充改良种植土(泥炭土:珍珠岩:河沙=5:3:2),植入2年生藤蔓植物(爬山虎、常春藤),株距50cm。(2)生态保水系统在基材层内间隔布置"蜂窝式储水结构":按2×2米网格设置直径15cm、深度25cm的透水孔,内置海绵体+碎石滤水层(粒径2-5cm),储水容量≥5L/孔。安装智能滴灌系统:主管道采用PE管(直径50mm),支管采用滴灌带(间距2米),每50㎡设置1个土壤湿度传感器(控制阈值15-25%),实现自动补水。(3)抗冲刷措施在坡顶线外2米设置截水沟(梯形断面,底宽30cm,深40cm),采用浆砌片石砌筑,内抹1:2.5水泥砂浆防渗。坡面按5×5米网格设置纵向排水沟(宽20cm,深15cm),沟内铺设透水土工布,防止基材流失。四、施工进度计划4.1关键节点控制计划工序名称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工期(天)负责人备注施工准备第1天第7天7项目经理含材料进场检验、设备调试坡面清理与整形第5天第20天16施工员A含危岩处理、截水沟施工锚杆铁丝网施工第15天第30天16施工员B分区域同步作业基材喷播第25天第50天26施工员C按日进度1200㎡控制绿化喷播第45天第60天16园艺师避开雨天作业养护管理第55天第145天91养护班长含植被生长期养护竣工验收第140天第145天5项目经理分阶段验收4.2进度保证措施资源保障建立材料应急储备库,主要基材储备量达计划用量的120%,与供应商签订48小时紧急供货协议。配置2套备用高压喷射设备,确保单机故障时不影响整体进度。工序衔接实行"三检制+交接检"制度:每道工序完成后,由班组自检、质量员复检、技术负责人终检,签署《工序交接单》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每日召开生产协调会,解决当日施工障碍,调整次日作业计划。赶工措施关键工序采用两班制作业(6:00-18:00,18:00-24:00),配备足够照明设备确保夜间施工安全。预留7天机动工期,应对雨天等不可抗力影响。五、质量与安全保证措施5.1质量控制体系(1)材料质量控制建立材料进场"四验制度":验规格、验品种、验质量、验数量,每批次基材需提供出厂合格证及第三方检测报告(检测项目包括有机质含量、pH值、重金属含量等)。种子发芽率测试:每批次种子进场后,随机抽样进行发芽试验(温度25℃,湿度80%条件下培养7天),发芽率≥90%方可使用。(2)工序质量控制工序名称控制要点检验方法允许偏差锚杆施工锚杆长度、间距、抗拔力钢尺量测、抗拔试验长度±5cm,间距±10cm,抗拔力≥设计值90%基材喷射厚度、平整度、附着力钻孔测厚、2m靠尺、拉拔试验厚度±1cm,平整度≤5cm/2m,附着力≥1MPa种子喷播密度、均匀度样方法(1㎡样方计数)密度30-40粒/㎡,均匀度≥90%植被生长覆盖率、高度、成活率目测法、钢尺量测45天覆盖率≥60%,90天成活率≥90%(3)试验检测计划土壤pH值:每5000㎡检测1组,采用电位法测定。基材抗压强度:每1000㎡制作1组试块(70.7×70.7×70.7mm),28天龄期抗压强度≥1.5MPa。植被覆盖率:每2000㎡设置1个10×10m样方,每月检测1次,直至达到设计要求。5.2安全生产措施(1)高空作业防护坡面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双钩安全带(抗冲击力≥15kN),安全带固定在专用安全绳上(安全绳抗拉强度≥20kN)。垂直运输采用封闭式吊篮(尺寸2×1.2×1.5m),配备防坠器(制动距离≤1.5m),吊篮限载2人+材料≤300kg。(2)施工用电安全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配电箱安装三级漏电保护器(动作电流≤30mA,动作时间≤0.1s)。电动工具使用前进行绝缘检测(绝缘电阻≥2MΩ),雨天停止露天电气作业。(3)应急预案编制《山体滑坡应急处理预案》《高空坠落救援预案》等专项预案,每月组织1次应急演练。现场配备急救箱(含肾上腺素、止血带等急救物品),与最近医院建立绿色通道(车程≤30分钟)。六、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6.1生态保护措施施工边界控制:设置2米高绿色防尘网(遮光率70%),界定施工范围,禁止越界作业。表土保护:剥离的表层土壤(厚度≥20cm)集中堆放,覆盖防雨布,用于后期植被恢复。噪声控制:高噪声设备(如空压机、破碎机)设置隔音罩,作业时间限制在7:00-18:00,噪声排放符合《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6.2水土保持措施施工废水处理:设置三级沉淀池(总容积50m³),施工废水经沉淀后回用(用于车辆冲洗、降尘),不外排。弃渣管理:危岩清理产生的弃渣运至指定弃渣场,分层碾压堆放,坡面恢复植被覆盖。6.3文明施工要求场地管理:材料堆放分区标识(原材料区、半成品区、废料区),场地硬化处理(C15混凝土,厚度10cm),设置排水沟。人员管理:施工人员统一着装,佩戴安全帽和岗位标识牌,高空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扬尘控制:干燥季节每日洒水降尘(不少于4次),运输车辆必须覆盖篷布(覆盖率100%),出场前冲洗轮胎。七、养护管理方案7.1植被养护灌溉管理:喷播后前30天每日浇水1次(早晨或傍晚),保持基材含水率20-25%;30-90天每3日浇水1次,根据土壤湿度传感器数据调整。施肥管理:喷播后45天施第一次追肥(氮磷钾复合肥,用量50g/㎡),90天施第二次追肥(有机肥,用量100g/㎡)。病虫害防治:采用生物防治为主(释放瓢虫、捕食螨等天敌),必要时使用低毒农药(如苦参碱、印楝素),施药时间避开雨天和蜜蜂活动期。7.2设施维护灌溉系统:每周检查滴灌带是否堵塞,每月清洗过滤器,确保出水均匀。防护网维护:每季度检查铁丝网是否松动,及时补扎断裂的扎丝,确保网面稳固。7.3养护验收标准短期验收(3个月):植被覆盖率≥70%,平均高度≥15cm,无大面积病虫害。中期验收(6个月):植被覆盖率≥85%,乔灌植物成活率≥85%,基材无明显流失。长期验收(12个月):植被群落稳定,乡土植物占比≥70%,坡面无冲刷沟,生态功能初步恢复。八、验收标准与流程8.1验收标准基材层:厚度≥10cm,附着力≥1MPa,无大面积脱落(单块脱落面积≤0.1㎡)。植被层:绿化覆盖率≥85%,植物群落包含乔灌草藤四类植物,物种丰富度≥5种/㎡。工程设施:截水沟、排水沟无堵塞,灌溉系统运行正常,防护网牢固。8.2验收流程施工单位自检:完成养护期后提交自检报告(含工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