珩磨钢管施工技术交底_第1页
珩磨钢管施工技术交底_第2页
珩磨钢管施工技术交底_第3页
珩磨钢管施工技术交底_第4页
珩磨钢管施工技术交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珩磨钢管施工技术交底一、材料特性及技术参数要求(一)材料成分与性能指标本项目采用的珩磨钢管主要材质包括20#、45#、27SiMn等钢种,其化学成分需符合以下标准:20#钢:碳含量0.17-0.23%,硅0.17-0.37%,锰0.35-0.65%,硫、磷含量均≤0.035%45#钢:碳含量0.42-0.50%,硅0.17-0.37%,锰0.50-0.80%,硫、磷含量均≤0.035%27SiMn钢:碳含量0.22-0.29%,硅1.10-1.40%,锰1.10-1.40%,屈服强度≥650MPa,抗拉强度≥980MPa力学性能要求:硬度:20#钢HB156-170,45#钢HB197-229(调质处理后)表面粗糙度:内孔Ra≤0.4μm,外壁Ra≤1.6μm尺寸公差:内孔直径公差H7-H9级(≤±0.005mm),椭圆度≤0.03mm/m,直线度≤0.25mm/m(二)材料验收标准外观检查:钢管表面无裂纹、折叠、轧折、结疤等缺陷,内壁无氧化层及锈蚀材质证明:需提供钢厂出具的材质证明书,包含化学成分分析报告及力学性能检测结果几何尺寸检测:使用内径千分表、外径卡尺及激光测径仪进行全尺寸检验,抽检比例不低于5%无损检测:关键部位钢管需进行超声波探伤(UT),检测等级不低于GB/T5777-2019标准中的L3级二、加工工艺技术要求(一)预处理工艺原材料矫直:采用12米数控矫直机进行冷态矫直,矫直后直线度控制在0.3mm/m以内端面加工:使用数控锯床进行定长切割,切口垂直度偏差≤0.05mm,表面粗糙度Ra≤3.2μm内孔清理:采用高压水(压力≥8MPa)冲洗内壁,去除铁屑及杂质,干燥后进行防尘处理(二)珩磨加工工艺参数粗珩阶段:珩磨头转速:80-120r/min往复速度:15-25m/min磨料粒度:80-120目(金刚石砂轮)进给量:0.01-0.03mm/r精珩阶段:珩磨头转速:150-200r/min往复速度:8-15m/min磨料粒度:200-400目(立方氮化硼砂轮)进给量:0.002-0.005mm/r网纹加工:交叉角:30°-45°网纹深度:0.005-0.01mm纹路间距:0.1-0.3mm(三)表面处理工艺去毛刺:采用电解抛光或机械研磨去除加工毛刺,倒角半径R0.5-1.0mm防锈处理:短期防护:涂覆薄层防锈油(粘度20-30cSt)长期防护:采用气相防锈纸包装,湿度控制≤60%特殊涂层(按设计要求):氮化处理:表面硬度HV≥500,渗层深度0.1-0.3mm镀铬处理:镀层厚度5-15μm,结合力≥50N/cm三、安装施工流程(一)施工准备机具检查:吊装设备:额定载荷≥2倍工件重量,配备柔性吊装带(宽度≥50mm)测量工具:百分表(精度0.01mm)、水平仪(精度0.02mm/m)、扭矩扳手(量程覆盖50-500N·m)清洁设备:超声波清洗机(功率≥1.5kW)、压缩空气系统(压力0.6-0.8MPa)基础处理:安装面平整度:≤0.1mm/m基础混凝土强度:≥C30地脚螺栓预留孔:直径偏差+5mm,深度偏差+20mm(二)安装步骤钢管就位:采用两点吊装法,吊点位置距管端1/4-1/3长度处水平吊装时,钢管轴线与水平线夹角≤5°吊装过程中严禁与其他物体碰撞,吊具与钢管接触部位需垫橡胶垫初步定位:调整垫铁高度,使钢管水平度偏差≤0.2mm/m轴线定位偏差:径向≤1mm,轴向≤2mm相邻钢管对接间隙:1-3mm(焊接连接)或0.1-0.3mm(法兰连接)固定与连接:焊接连接:采用氩弧焊打底(电流80-120A),电弧焊填充(电流150-200A),焊后进行250-300℃保温处理法兰连接:螺栓预紧力按材料屈服强度的60%控制,对称均匀紧固,力矩偏差≤5%螺纹连接:采用聚四氟乙烯密封带,缠绕方向与螺纹旋向一致,缠绕圈数8-12圈(三)系统调试压力试验:试验介质:洁净水或液压油(粘度32-46cSt)试验压力:工作压力的1.5倍,保压30min压降≤0.5%泄漏检查:采用皂液涂抹法,无气泡产生为合格运行调试:空载运行:30min,检查有无异常振动(振幅≤0.1mm)负载测试:按25%、50%、75%、100%额定负载逐步加载,每个工况运行10min温度监测:外壁温度≤60℃(环境温度25℃时)四、质量控制标准与检验方法(一)尺寸精度检验项目允许偏差检验工具检验频次内径H7-H9级内径千分表每批次5%外径±0.1mm外径千分尺每批次5%壁厚±10%壁厚仪每批次5%长度±2mm激光测长仪逐根检验(二)表面质量检验粗糙度检测:使用触针式粗糙度仪,每根钢管检测3个截面,取平均值外观检查:在自然光下距钢管500mm处目视检查,无明显划痕、凹陷硬度测试:采用洛氏硬度计(HRC标尺),每批次抽检3根,每根测试3点(三)安装质量检验同轴度:采用激光对中仪,同轴度偏差≤0.05mm/m密封性:保压试验压力1.5倍工作压力,保压1h无泄漏振动测试:在额定工况下,使用振动分析仪检测,振动速度≤4.5mm/s五、安全与环保要求(一)安全操作规程机械操作:操作人员需佩戴防护眼镜、耳塞、防滑手套珩磨机启动前需检查防护罩完好性,确认急停按钮功能正常加工过程中严禁打开防护门,停机后需等待主轴完全静止方可操作吊装作业:吊装半径内严禁站人,设置警示区域钢管起吊离地200mm时进行稳定性检查夜间作业需配备充足照明(照度≥50lux)(二)环保措施切削液处理:采用水基切削液(pH值8-10),定期检测浓度(5-8%)废切削液需经处理达标后排放,处理后的COD≤100mg/L噪声控制:珩磨设备噪声≤85dB(A),超标时设置隔音罩操作人员每日接触噪声时间≤8小时(85dB(A)时)固废处理:金属屑分类回收,交由专业机构处理废砂轮、砂纸等危险废物单独存放,合规处置六、常见问题处理方案(一)加工缺陷处理尺寸超差:原因:进给量过大、砂轮磨损不均措施:重新调整珩磨参数,更换砂轮,对超差件进行标识隔离表面划伤:原因:磨料脱落、工件表面有杂质措施:过滤切削液,检查砂轮结合剂强度,轻微划伤可进行抛光修复(二)安装故障排除泄漏问题:法兰连接:检查密封面平整度,更换老化垫片焊接连接:进行渗透检测(PT),确定漏点后补焊振动异常:检查同轴度,重新调整找正加固基础,增加减振垫(硬度50-60ShoreA)七、验收标准与文件归档(一)验收依据设计图纸及技术文件GB/T17395-2008《无缝钢管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GB/T10125-2021《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项目专用技术规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