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花卉固定施工方案设计_第1页
室外花卉固定施工方案设计_第2页
室外花卉固定施工方案设计_第3页
室外花卉固定施工方案设计_第4页
室外花卉固定施工方案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室外花卉固定施工综合技术方案一、施工准备阶段(一)技术准备组织技术团队进行图纸会审,重点复核花卉布置区域的坐标定位、高程数据及植物配置表,确保与现场实际条件匹配。编制详细的施工技术交底文件,明确各分项工程的技术参数,如花卉种植密度(地栽花卉每平方米15-25株,立体花坛每平方米30-40株)、土壤改良指标(pH值5.8-6.8,有机质含量≥3%)等关键数据。针对项目所在地气候特点,特别制定季节性施工预案,如夏季高温时段(日最高温≥30℃)的遮荫措施和冬季低温(夜间温度≤0℃)的防寒方案。(二)场地准备场地勘测需完成三项核心工作:一是采用RTK定位仪复核场地边界坐标,误差控制在±5cm内;二是使用地质雷达探测地下管线分布,标记给水管、电缆等设施的埋深及走向;三是划分20m×20m的网格单元进行土壤取样,每个单元采集3个深度(0-30cm、30-60cm、60-90cm)的土样送检。清理场地时应彻底清除建筑垃圾,其中石块粒径≥5cm的杂质需100%筛分去除,草根、残根等有机质杂质含量控制在0.5%以下。(三)材料准备花卉苗木采购根据设计图纸编制苗木清单,明确品种、规格(高度、冠幅、地径)、数量及质量要求。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冠形完整的植株,其中:一年生草花要求株高15-25cm,具3-5个分枝;宿根花卉要求根系发达,无腐烂,芽体饱满;球根花卉要求种球直径不小于3cm,无损伤和霉斑。签订采购合同,要求供应商提供苗木检疫证明,并在运输前24小时对苗木进行喷水保湿。辅助材料准备包括种植土(腐殖土、园土、河沙按3:5:2混合)、椰糠(保水材料)、陶粒(排水层材料)、生根剂(萘乙酸500倍液)、缓释肥(氮磷钾比例15:10:15)及遮荫网(遮光率70%)等物资,材料进场前需进行质量抽检。(四)设备准备配置施工机械设备:挖掘机(1台,用于土方整理)、旋耕机(1台,土壤改良)、洒水车(1辆,灌溉)、绿篱机(2台,修剪)、水准仪(1台,高程测量)、经纬仪(1台,放线定位)及手推式喷雾器(3台,病虫害防治)。所有设备在使用前进行调试和保养,确保运行正常。同时准备手持工具(铁锹、卷尺、移植铲等)20套,统一编号管理。二、土壤处理工程(一)地形塑造根据设计标高进行土方调配,采用分层填筑法施工,每层虚铺厚度30cm,用小型压路机(激振力20kN)碾压3遍,压实度达到85%以上。地形坡度控制:自然式花境坡度≤15°,规则式花坛坡度≤5°,确保排水方向与场地排水系统衔接,排水坡度≥2‰。在地形高点设置高程控制点,每500㎡不少于1个,采用混凝土预制桩(10cm×10cm×50cm)标记。(二)土壤改良pH值调节:当检测值<5.8时,撒施生石灰(用量50-100g/㎡);当pH值>6.8时,施用硫磺粉(用量30-80g/㎡),均需与30cm耕层土壤充分混合。肥力改良采用全层施肥法:每亩施入腐熟有机肥2000kg、过磷酸钙50kg、硫酸钾复合肥30kg,通过旋耕机(深度25-30cm)搅拌均匀,确保肥料分布变异系数≤15%。结构改良针对砂质土壤掺入30%泥炭土,粘质土壤掺入20%河沙,改良后土壤容重控制在1.2-1.4g/cm³,孔隙度≥45%。(三)排水系统施工排水工程采用盲沟与地表排水结合:在地形低洼处设置盲沟,沟宽30cm、深40cm,填充级配碎石(粒径2-4cm),外包透水土工布(渗透系数≥1×10⁻³cm/s);地表每隔50m设置横向排水浅沟,沟深10cm、宽15cm,采用M5水泥砂浆砌筑红砖沟壁。在大面积花坛四角设置集水井(30cm×30cm×40cm),与市政排水管网连接,确保雨后2小时内排除表面积水。三、核心种植施工(一)定点放线基准点设置:以场地内永久性构筑物(如道路、建筑外墙)为基准,使用经纬仪建立施工坐标系,设置控制桩并做好标记。轮廓放线:根据设计图纸,采用测绳、钢尺及白灰撒线的方式,放出花卉种植区域的边界线、组团轮廓线及重点造型区域的曲线。对于模纹花坛等精细图案,采用网格法放线,网格尺寸不大于50cm×50cm,确保图案精度。高程控制:在种植区域内每隔10m设置高程桩,标注设计标高,作为地形整理和种植深度的依据。(二)种植槽开挖规格要求:一年生花卉种植槽深度20-25cm,宽度30-40cm,槽间距根据种植密度确定(如16株/㎡时株行距25cm×25cm);宿根花卉种植穴直径40-50cm,深度35-45cm,穴底铺设10cm厚碎木屑或陶粒排水层;球根花卉采用沟植法,沟深为种球直径的2-3倍,沟宽30cm,沟间距40-50cm。土壤预处理:种植槽开挖后,底部施入腐熟有机肥2kg/穴(或5kg/㎡),与底土混合均匀,上铺5cm厚疏松表土隔离根系与肥料直接接触。(三)花卉起苗与运输起苗时间选择阴天或傍晚进行,避免高温强光时段。起苗前24小时对苗圃浇透水,使土壤湿润便于带土球起苗。裸根苗(如虞美人、波斯菊)用铲子沿植株基部10cm处下挖,保留主根长度不小于15cm,抖落附着土壤后立即蘸取生根剂溶液;带土球苗(如矮牵牛、三色堇)土球直径为植株基部直径的5-6倍,高度为直径的2/3,用草绳或无纺布包裹土球,防止运输过程中散球。运输保护:苗木装车时轻拿轻放,避免挤压损伤。长途运输需覆盖遮阳网并定时喷水保湿,运输时间控制在4小时以内,到场后未能及时种植的苗木需进行假植,假植深度为根系长度的1/2,浇透定根水并遮荫。(四)栽植施工栽植时间尽量选择无风的阴天进行,如工期紧张也应在上午10时此前,下午2时后来进行,防止中午阳光暴晒。栽植技术:裸根苗将根系舒展放入种植槽,回填土至根颈处,轻提植株使根系自然下垂,分层压实土壤,避免空洞;带土球苗去除土球外层包裹物,保持土球完整,放入种植穴后回填土至土球高度的2/3,轻踩压实,再填土至与地表齐平;球根花卉种球芽眼朝上,覆土厚度为球径的2倍,若为秋季种植的郁金香、风信子等,需在土壤表面覆盖5cm厚秸秆保温。种植密度根据品种特性调整,如矮牵牛25株/㎡(株行距20cm×20cm)、鸢尾9株/㎡(株行距33cm×33cm)、丛生福禄考49株/㎡(株行距15cm×15cm)。浇水定根采用三次浇灌法:首次浇透(土壤含水量达田间持水量80%),间隔30分钟复浇,次日补浇,确保根系与土壤密接。对于大型宿根花卉,可在根部周围做直径30cm的围堰,确保水分集中渗透。(五)支撑固定措施对株高≥50cm的花卉设置支架:采用竹制立杆(直径1.5cm,高度为株高2/3),用软绳8字形绑扎,松紧度以茎秆可自由生长为宜。成片种植区域采用网格支撑系统,用10号铁丝拉设水平网格(网格尺寸50cm×50cm),四角用钢管斜撑固定。藤蔓植物采用牵引固定法,在墙面或花架设置尼龙网(网格10cm×10cm),用塑料扎带将藤蔓固定在网面上,固定点间距30-50cm,引导藤蔓均匀分布。立体花坛采用钢骨架支撑结构,主骨架使用30×30mm方钢焊接,表面覆盖铁丝网(孔径5cm×5cm),再填充营养土(泥炭土:珍珠岩=3:1),种植穴深度15cm,株距10-15cm,确保植株固定牢固。四、灌溉系统施工(一)系统设计根据花卉品种的需水特性,采用喷灌与滴灌结合的方式。模纹花坛、大面积地被花卉采用地埋式旋转喷头喷灌,喷头间距8-10m,喷洒半径覆盖无死角;耐旱花卉区域采用滴灌系统,滴头间距30-50cm,流量2-4L/h。立体花坛采用分层滴灌技术,每层设置独立控制的滴灌支管,确保不同高度的花卉均能获得适宜水分。(二)管道铺设主管采用PVC-U管(直径50mm),支管为PE管(直径25mm),埋深30cm以防冻害。管道连接采用热熔焊接,接口处做防腐处理。控制阀门设置在便于操作的位置,每200㎡配置1个电磁阀,实现自动控制。管道铺设前进行沟槽开挖,沟宽30cm、深40cm,底部铺设10cm厚细砂垫层,管道安装后回填土分层夯实。(三)智能控制系统安装配置智能灌溉控制器,可设定浇水时间、频率,夏日高温多浇,冬日少浇,一键调控。搭配土壤湿度传感器(测量精度±2%),监测土壤干湿程度,太干自动补水,太湿暂停灌溉。安装时传感器埋深15cm,每100㎡布置1个,确保监测数据代表性。系统还可连接气象站,根据降雨量自动调整灌溉计划,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四)调试运行系统安装完成后进行打压试验(工作压力0.2-0.3MPa),保压30分钟无泄漏后调试喷头角度和流量,确保灌溉均匀度达到85%以上。对滴灌系统进行流量检测,每个滴头流量偏差≤10%。智能控制系统进行模拟运行,测试自动启停、分区控制、故障报警等功能,确保系统运行稳定可靠。五、养护管理方案(一)水分管理浇水频率:幼苗期每日1次,保持土壤湿润(含水量20%-25%);生长期春秋季2-3天1次,夏季早晚各1次,冬季每周1次(中午水温不低于5℃)。浇水方式采用喷灌或滴灌,避免大水漫灌。对于叶面有绒毛的花卉(如非洲菊),应从根部浇水,防止叶面腐烂。排水措施:雨后及时检查排水系统,对积水区域开挖临时排水沟,确保2小时内排除表面积水。(二)施肥管理基肥:种植前施入腐熟有机肥(如羊粪5kg/㎡)+复合肥(N:P:K=15:15:15)50g/㎡,均匀撒施后翻耕入土。追肥:生长期(3-5月、9-10月)每月追施1次水溶性肥(氮磷钾比例20:10:20),浓度0.2%-0.3%,采用叶面喷施或根部浇灌;开花期(6-8月)增施磷钾肥,如磷酸二氢钾0.1%溶液叶面喷施,每2周1次,促进开花和延长花期;越冬前(11月)施入腐熟饼肥1kg/㎡,提高抗寒能力。施肥禁忌:避免在雨天施肥,叶面施肥后4小时内遇雨需重施;禁止使用未腐熟有机肥,防止烧根。(三)修剪整形常规修剪:花后及时剪除残花(如月季、百日草),促进分枝和二次开花。生长期定期修剪徒长枝,保持植株整齐。整形修剪:模纹花坛每月修剪1次,保持图案清晰,高度差控制在5cm以内;绿篱类花卉采用“里高外低”修剪法,形成自然斜坡,提高观赏性。藤蔓植物定期牵引修剪,去除过密枝、交叉枝,保持通风透光。(四)病虫害防治预防措施:加强栽培管理,保持植株健壮,提高抗病虫能力。合理轮作,避免连作障碍。清洁田园,及时清除病叶、残花,减少病虫源。物理防治:采用黄板诱杀蚜虫、粉虱(每亩放置20块,高度与花卉持平),蓝板诱杀叶蝉、蓟马;用黑光灯诱杀夜蛾、金龟子等害虫。生物防治:释放瓢虫防治蚜虫,捕食螨防治红蜘蛛,使用苏云金杆菌(Bt)防治鳞翅目害虫。化学防治:选用低毒、低残留农药,如吡虫啉防治蚜虫、啶虫脒防治粉虱、苯醚甲环唑防治叶斑病。严格控制施药浓度和次数,避免药害发生。施药时间选择晴天上午10时前或下午4时后,风力小于3级时进行。(五)越冬防护耐寒性较差的花卉(如三角梅、绿萝)在10月底进行防寒处理,采用以下措施:一是覆盖法,地表覆盖5-10cm厚秸秆或松针,再覆盖塑料薄膜,周边用土压实;二是包裹法,用草绳缠绕茎干,外层包裹无纺布,高度至分枝点;三是搭建防风障,在花卉北侧设置防风障,高度2-3m,材料为彩条布或无纺布,底部埋深30cm,可提高局部温度3-5℃。对于盆栽花卉,移入温室或大棚越冬,保持温度不低于5℃,控制浇水,停止施肥,确保安全越冬。(六)花期控制通过修剪、施肥和温度调节实现花期控制。如需提前开花,可在预计开花前60天开始增施磷钾肥,减少氮肥用量,同时进行短日照处理(每日光照8小时);如需延迟开花,可进行长日照处理(每日光照14小时以上),并适当降低温度。对于一二年生花卉,可采用分期播种的方法,每隔15-20天播种一批,确保花期连续。宿根花卉通过修剪花茎控制开花时间,早开花的品种花后及时剪去花茎,可促进二次开花。六、质量验收标准(一)土壤质量土壤pH值5.8-6.8,有机质含量≥3%,容重1.2-1.4g/cm³,孔隙度≥45%,EC值1.0-2.0mS/cm,重金属含量符合国家标准(铅≤50mg/kg,镉≤0.6mg/kg)。(二)种植质量花卉成活率≥95%,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株高、冠幅符合设计要求,误差±10%。种植密度符合设计规范,模纹花坛图案清晰,线条流畅,无断档、错位现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