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卫生监测数据填写规范_第1页
环境卫生监测数据填写规范_第2页
环境卫生监测数据填写规范_第3页
环境卫生监测数据填写规范_第4页
环境卫生监测数据填写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境卫生监测数据填写规范引言环境卫生监测是评估环境质量、保障公众健康的核心环节,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直接支撑环境管理决策、污染治理措施制定及公共卫生风险研判。数据填写作为监测流程的关键一环,需遵循统一、严谨的规范,以确保监测结果可追溯、可验证、可应用。本文结合实践需求,从填写原则、不同类型监测数据的填写要求、质量控制及常见问题处置等方面,梳理数据填写的核心规范,为监测人员提供实操指引。一、数据填写的基本要求(一)人员与能力要求监测数据填写人员需具备环境卫生监测相关专业知识,熟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等国家/行业标准,且经专项培训(含数据填写规范、监测方法原理、仪器操作等)后上岗。填写前需明确本次监测的技术方案(如监测点位、指标、频次、方法),确保对监测目标、流程有清晰认知。(二)填写工具与环境1.记录工具:纸质记录需使用不易褪色的黑色中性笔,表格格式需与监测方案一致(含监测点位、指标、单位、精度、备注栏等要素);电子记录需通过经授权的监测数据管理系统录入,确保系统时间与实际采样时间同步,且具备数据备份、修改痕迹留存功能。2.仪器设备:填写前需核查监测仪器的校准状态(如气体采样器流量校准、水质分析仪零点校准),确保仪器性能稳定;现场监测数据(如温度、风速)需使用经检定的便携式仪器,且记录仪器编号、检定有效期。(三)填写原则1.真实性:数据需如实反映监测过程与结果,严禁编造、篡改或选择性记录;现场异常情况(如仪器故障、天气突变、样品污染)需同步记录,不得隐瞒。2.及时性:采样结束后4小时内(或按方案要求)完成数据填写,避免因时间延误导致记忆偏差;连续监测(如空气质量连续自动监测)需按频次实时录入数据。3.完整性:填写所有必填项(如采样时间、地点、指标、方法、人员签名),不得遗漏关键信息;备注栏需详细记录影响数据的特殊因素(如采样时降雨、企业临时停产)。4.规范性:术语、单位需符合国家标准(如“PM₂.₅”而非“PM2.5”,“mg/L”而非“毫克/升”);数据精度需与监测方法、仪器分辨率匹配(如气相色谱法测VOCs保留2位小数,现场pH计读数保留1位小数);字迹/电子录入需清晰可辨,纸质记录不得涂改(如需修改,用横线划去原数据,标注“修改人、时间、原因”并签字)。二、不同类型环境卫生监测数据的填写规范(一)环境空气质量监测1.点位与时间记录:采样点位置需记录经纬度(精确至小数点后6位)、具体地址(如“某市某区某路某建筑楼顶”)、采样平台高度;采样时间需记录开始时间(年-月-日时:分)、结束时间,连续采样需标注“连续监测”及监测时长(如“24小时连续监测”)。2.气象与环境条件:同步记录采样时的温度(℃,保留1位小数)、相对湿度(%,整数)、风速(m/s,保留1位小数)、气压(hPa,整数)、天气状况(晴/阴/雨/雪)。3.监测指标与方法:指标需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分类填写(如“颗粒物(PM₂.₅)”“二氧化硫(SO₂)”);单位统一为“μg/m³”(气态污染物)或“mg/m³”(如臭氧8小时滑动平均);检测方法需标注国标编号(如“重量法(GB/T____)”“紫外荧光法(HJ828)”)。4.异常情况记录:如仪器流量波动、滤芯破损、停电导致数据中断,需在备注栏说明“仪器流量偏离校准值10%,已重启校准,数据有效性待评估”。(二)生活饮用水卫生监测1.采样信息:采样地点需区分“水源水”“出厂水”“末梢水”,并记录具体位置(如“某水厂沉淀池出水槽”“某小区3号楼2层水龙头”);采样时间需记录采样时刻(精确至分钟)、水样保存温度(如“4℃冷藏”)。2.水样类型与指标:标注水样类型(“表层水”“混合水样”“平行样”),平行样需注明“平行样1/2”;监测指标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分类,如“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毒理指标(铅、砷)”“感官性状指标(色度、浑浊度)”;单位需与标准一致(如浑浊度“NTU”,余氯“mg/L”)。3.现场快检数据:如现场测定pH(保留1位小数)、溶解氧(mg/L,保留1位小数),需记录测定仪器型号、校准状态(如“PHS-3C型pH计,校准有效期至本年度末”)。(三)土壤环境监测1.采样点位与方法:点位需记录经纬度、地块名称(如“某化工厂遗留地块”)、土壤类型(如“粉质黏土”);采样深度需标注“0-20cm”“20-40cm”等分层信息,混合采样需说明“5点混合”“棋盘式采样”等方法。2.监测指标与单位:指标需覆盖重金属(如“镉(Cd)”“汞(Hg)”)、有机物(如“苯并[a]芘”)、理化性质(如“pH”“含水率”);单位按标准规范(如重金属“mg/kg”,含水率“%”),pH无单位需注明“无量纲”。3.样品管理:填写样品编号(如“ST-XXXX-XX-01”,含“年份-月份-批次-序号”),并记录样品保存条件(如“-20℃冷冻”“避光干燥”)。(四)公共场所卫生监测1.监测场所与区域:场所类型需明确(如“商场”“医院门诊大厅”“学校教室”),区域需细化(如“商场负一层超市生鲜区”“教室第三排中间位置”);监测时间需避开极端人流(如“非营业高峰(10:00-11:00)”),并记录场所营业时间、通风方式(“机械通风”“自然通风”)。2.监测指标与方法:指标包括微生物(“细菌总数(沉降法)”“真菌总数”)、物理因素(“噪声(dB,A计权)”“照度(lx)”“CO₂浓度(mg/m³)”);检测方法需标注(如“沉降法(GB/T____.1)”“声级计法(GB/T____)”)。3.环境条件记录:同步记录监测时的温度(℃,整数)、相对湿度(%,整数)、人员密度(如“每100㎡约20人”)。三、数据质量控制与审核(一)填写前准备1.方案与培训:监测前需组织人员学习本次监测方案,明确点位分布、指标要求、数据精度等细节;对新方法、新仪器需开展专项培训(如“挥发性有机物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操作培训)。2.仪器与表格核查:检查监测仪器的校准证书是否在有效期内,表格格式是否包含所有必填项(如“采样人员签名”“审核人签名”栏)。(二)填写中质控1.实时记录与标注:现场监测数据需实时填写,不得依赖“回忆补填”;遇到数据异常(如仪器读数跳变),需标注“异常,原因待查”,并同步记录现场现象(如“仪器报警‘流量超限’”)。2.平行样与空白样记录:平行样需单独填写表格,标注“平行样”字样;空白样(如实验室空白、运输空白)需记录“未检出”或具体数值,并说明“空白样与样品同步处理,用于评估污染干扰”。(三)填写后审核1.自查与交叉核对:填写人需在24小时内自查数据完整性(如“是否遗漏采样时间”)、逻辑性(如“PM₂.₅浓度冬季高于夏季是否合理”);多人监测同一区域时,需交叉核对数据(如“同一商场的CO₂浓度,不同楼层是否存在梯度差异”)。2.层级审核与签字:数据需经“填写人→组长→项目负责人”三级审核,审核人需签字确认(纸质)或电子签名(系统),审核意见需明确(如“数据真实有效,同意提交”或“某点位PM₁₀数据异常,需重新采样”)。3.数据校验:将数据与历史同期、同类型监测数据对比(如“某医院门诊大厅细菌总数,本次150CFU/m³,历史均值120CFU/m³,需核查采样方法是否一致”),异常数据需启动溯源(如“仪器故障?采样时间错误?”)。四、常见问题与处置规范(一)数据错误与修改1.纸质记录修改:用横线划去错误数据(不得涂盖),在旁边填写正确数据,标注“修改人:XXX,时间:XXXX-XX-XX,原因:笔误(原数据‘15’应为‘50’)”,并由修改人签字。2.电子记录修改:通过系统“数据修改”功能操作,需填写修改原因(如“仪器校准后重新计算,原数据‘8.5’修正为‘8.2’”),系统自动留存修改前数据、修改时间、修改人。(二)数据缺失与补充1.缺失原因记录:因仪器故障、采样失败导致数据缺失,需在表格标注“缺失,原因:采样器故障(XXXX-XX-XX14:00-15:00)”,并附故障照片/维修记录。2.补充与替代:若具备补采条件(如采样点可重现),需尽快补采并标注“补采数据,时间:XXXX-XX-XX”;无法补采时,需说明“数据缺失,采用同区域相邻点位数据(误差<10%)替代,替代依据:HJ____附录A”。(三)异常值判断与处理1.异常值识别:通过“3σ法则”(数据偏离均值3倍标准差)或专业判断(如“土壤汞浓度突然升至10mg/kg,远超背景值0.1mg/kg”)识别异常。2.异常值处理:若为真实异常(如污染事件),需记录“异常值,原因:某企业偷排,已报生态环境部门”,保留数据用于溯源;若为错误(如仪器未校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