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6届江苏苏州高新区一中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在给定的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A.NH3NO2HNO3B.SiO2H2SiO3(aq)Na2SiO3C.Fe2O3
FeFeCl3D.CuCl2(aq)Cu(OH)2Cu2O2、有甲、乙、丙、丁四个相同的容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发生反应:CO2(g)+H2(g)⇌CO(g)+H2O(g),起始时放入容器内各组分的物质的量见表:CO2H2COH2O甲1mol1mol00乙2mol1mol00丙001mol1mol丁1mol01mol1mol上述四种情况达到平衡后,CO的物质的量大小顺序是A.乙=丁>丙=甲 B.乙>丁>甲>丙C.丁>乙>丙=甲 D.丁>丙>乙>甲3、能源可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直接从自然界取得的能源称为一级能源;一级能源经过加工,转换得到的能源称为二次能源。下列属于二次能源的是()A.水力 B.电能 C.化石燃料 D.地热能4、下列有关能量转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煤燃烧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B.太阳能热水器是太阳能转化为热能C.可充电电池在充电时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而放电时是化学能转化电能D.酸碱中和反应放出的能量可设计为原电池转化为电能5、下列过程或现象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A.纯碱溶液去油污B.铁在潮湿的环境下生锈C.用氯化铁溶液制氢氧化铁胶体D.利用明矾溶液的酸性可清除铜制品表面的铜锈6、下列有关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铁片和稀硫酸反应制氢气时,改用98%的硫酸可以加快反应速率B.100mL2mol/L的盐酸跟锌片反应,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反应速率不变C.SO2的催化氧化反应是一个放热的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变慢D.汽车尾气中的NO和CO可以缓慢反应生成N2和CO2,减小压强反应速率变慢7、最新报道:科学家首次用X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CO与O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CO和O生成CO2是吸热反应B.在该过程中,CO断键形成C和OC.CO和O生成了CO2D.状态Ⅰ→状态Ⅲ表示CO与O2反应的过程8、肼(N2H4)是火箭发动机的燃料,它与N2O4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已知:①N2(g)+2O2(g)===N2O4(g)ΔH=+8.7kJ·mol-1②N2H4(g)+O2(g)===N2(g)+2H2O(g)ΔH=-534.0kJ·mol-1下列表示肼跟N2O4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2N2H4(g)+N2O4(g)===3N2(g)+4H2O(g)ΔH=-542.7kJ·mol-1B.2N2H4(g)+N2O4(g)===3N2(g)+4H2O(g)ΔH=-1076.7kJ·mol-1C.N2H4(g)+N2O4(g)===N2(g)+2H2O(g)ΔH=-1076.7kJ·mol-1D.2N2H4(g)+N2O4(g)===3N2(g)+4H2O(g)ΔH=-1059.3kJ·mol-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增大压强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和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加快反应速率B.反应SiO2(s)+2C(s)=Si(s)+2CO(g)必须在高温下才能自发进行,则有ΔH>0C.合成氨生产中将NH3液化分离,可加快正反应速率D.任何可逆反应,将其平衡常数变大,反应物的转化率变小10、下列有关的计算分析不正确的是()A.在反应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中,当有1mol铜被氧化时,被还原的硝酸为2/3molB.某溶液100mL,其中含硫酸0.03mol,硝酸0.04mol,若在该溶液中投入1.92g铜粉微热,反应后放出一氧化氮气体约为0.015molC.室温时,在容积为amL的试管中充满NO2气体,然后倒置在水中到管内水面不再上升时为止;再通入bmLO2,则管内液面又继续上升,测得试管内最后剩余气体为cmL,且该气体不能支持燃烧。则a、b的关系为a=4b+3cD.物质的量之比为2∶5的锌与稀硝酸反应,若硝酸被还原的产物为N2O,反应结束后锌没有剩余,则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与未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11、氢气是重要而洁净的能源,要利用氢气作能源,必须安全有效地储存氢气。有报道称某种合金材料有较大的储氢容量,其晶体结构的最小单元如图所示。则这种合金的化学式为A.LaNi3 B.LaNi4C.LaNi5 D.LaNi612、工业上采用湿法炼锌过程中,以ZnSO4为主要成分的浸出液中,含有Fe3+、Fe2+、Cu2+、Cl-等杂质,这些杂质不利于锌的电解,必须事先除去。现有下列试剂可供选择:①酸性KMnO4溶液②NaOH溶液③ZnO④H2O2溶液⑤Zn
⑥Fe⑦AgNO3⑧Ag2SO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酸性KMnO4溶液将Fe2+氧化成Fe3+,再转化为Fe(OH)3沉淀除去B.用ZnO调节浸出液的酸碱性,可使某些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C.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加入Ag2SO4可除去Cl-,利用的是沉淀转化的原理D.可以用ZnCO3代替ZnO调节溶液的酸碱性13、一定质量的乙醇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燃烧,得到CO、CO2和水的总质量为27.6g,若其中水的质量为10.8g,则CO的质量是()A.4.4g B.1.4gC.2.2g D.在2.2g和4.4g之间14、将下列固体在隔绝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用酒精灯加热,在加热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但冷却后又聚集为原来物质的是A.碘片 B.氯化铵 C.碳酸氢铵 D.碳酸钠15、下列物质中所含氢原子数最多的是()A.2molCH4 B.3molNH3 C.4molH2O D.6molHCl16、茶油是人们生活中一种高品质的食用油,茶油中的主要成分属于A.淀粉 B.油脂 C.蛋白质 D.糖类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有机物A、B、C、D、E之间发生如下的转化:(1)写出D分子中官能团的名称:_____,C物质的结构简式:____.(2)向A的水溶液中加入新制的Cu(OH)2并加热时产生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3)请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①(C6H10O5)n→A:_____;②乙烯生成聚乙烯:_____.18、有机物A的化学式为C3H6O2,化合物D中只含一个碳,可发生如图所示变化:(1)C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2)有机物A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某烃X的相对分子质量比A大4,分子中碳与氢的质量之比是12∶1,有关X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a.烃X可能与浓硝酸发生取代反应b.烃X可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烃X一定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d.乙炔与烃X互为同系物.19、某同学设计了甲烷燃料电池并探究某些工业电解原理(如图所示),其中乙装置为探究氯碱工业原理(X为阳离子交换膜,C为石墨电极),丙装置为探究粗铜精炼原理。请回答下列问题:(1)从a口通入的气体为_______。(2)B电极的电极材料是________。(3)写出甲中通甲烷一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写出乙中发生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一种利用钛铁矿(主要成分为FeTiO3,还含有少量Fe2O3)联合生产铁红和钛白粉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为加快钛铁矿在稀硫酸中的溶解,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任写两种)。(2)FeSO4溶液与NH4HC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3)TiO2+水解为TiO(OH)2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需要加入Na2CO3粉末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常温下,在生成的FeCO3达到沉淀溶解平衡的溶液中,测得溶液中c(CO32-)=3.0×10-6mol/L,需要控制溶液pH____________时,才能使所得的FeCO3中不含Fe(OH)2。(已知:Ksp[FeCO3]=3.0×10-11,Ksp[Fe(OH)2]=1.0×10-16)21、下列装置中有机物样品在电炉中充分燃烧,通过测定生成的CO2和H2O的质量,来确定有机物分子式。(1)A装置是提供实验所需的O2,则A装置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_,B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C中CuO的作用是____________。(2)D装置中无水氯化钙的作用是___________;E装置中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3)若实验中所取样品只含C、H、O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准确称取0.44g样品,经充分反应后,D管质量增加0.36g,E管质量增加0.88g,已知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则该样品的化学式为_________。(4)若该有机物的核磁共振氢谱如下图所示,峰面积之比为1:3则其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若符合下列条件,则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①环状化合物②只有一种类型的氢原子(5)某同学认E和空气相通,会影响测定结果准确性,应在E后再增加一个装置E,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C【详解】A.NH3催化氧化生成NO,不能直接转化为NO2,则NH3NO2不能一步实现,故A错误;B.SiO2难溶于水,且与水不反应,SiO2H2SiO3(aq)不能一步实现,故B错误;C.Fe2O3与Al在高温下发生铝热反应生成
Fe,Fe与Cl2反应生成FeCl3,能一步实现,故C正确;D.蔗糖中不含有醛基,不与Cu(OH)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Cu(OH)2Cu2O不能一步实现,故D错误;答案选C。2、A【分析】该反应为气体等体积反应,要判断达到平衡时CO的物质的量大小顺序,可采取“极限法”以及“一边倒”原则并结合浓度对平衡影响进行分析判断。【详解】将上述数据中CO(g)、H2O(g)一边倒至CO2(g)、H2(g)可得:CO2H2COH2O甲1mol1mol00乙2mol1mol00丙1mol1mol00丁2mol1mol00由表格数据可知,甲与丙完全等效,乙与丁完全等效,乙相对于甲相当于增大CO2浓度,即平衡将正向移动,由此可知,上述四种情况达到平衡后,CO的物质的量大小顺序是乙=丁>丙=甲,故答案为A。3、B【解析】电能需要通过火力发电或水力发电得到,因此属于二级能源。A、C、D均可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得,属于一级能源。答案是B。4、D【解析】A、煤燃烧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选项A正确;B、太阳能热水器将太阳光能转化为热能,将水从低温度加热到高温度,以满足人们在生活、生产中的热水使用,选项B正确;C、可充电电池在充电时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而放电时是化学能转化电能,选项C正确;D、酸碱中和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理论上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可以设计为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选项D不正确。答案选D。5、B【解析】纯碱为强碱弱酸盐,氯化铁为强酸弱碱盐,明矾中含有铝离子,对应的水溶液都能水解,铁在潮湿的环境下生锈为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盐类水解无关。【详解】A.纯碱水解,溶液显碱性,有利于油脂的水解,与盐类水解有关,故A不选;
B.为钢铁的电化学腐蚀,与盐类水解无关,故B选;
C.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是把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加热到出现红褐色液体,与盐类水解有关,故C不选;
D.明矾溶液显酸性:Al3++3H2O⇌Al(OH)3+3H+,铜锈是Cu2(OH)2CO3,可以和H+反应,故D不选。
故答案选B。6、D【详解】A.稀硫酸改为98%的硫酸,铁在浓硫酸中钝化而不能产生氢气,A错误;B.100mL2mol/L的盐酸跟锌片反应,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氯化钠不反应,但稀释了盐酸,氢离子浓度下降,故反应速率下降,B错误;C.所以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C错误;D.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减小压强反应速率变慢,D正确;答案选D。
7、C【解析】由图可知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CO与O在催化剂表面形成CO2,不存在CO的断键过程,以此解答该题。【详解】A.由图可知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选项A错误;B.由图可知不存在CO的断键过程,选项B错误;C.CO与O在催化剂表面形成CO2,选项C正确;D.状态Ⅰ→状态Ⅲ表示CO与O反应的过程,而不是与氧气反应,选项D错误。答案选C。【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侧重于化学反应原理的探究的考查,题目着重于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自学能力,注意把握题给信息,难度不大。8、B【详解】肼(N2H4)是火箭发动机的燃料,它与N2O4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已知:①N2(g)+2O2(g)=N2O4(g)ΔH=+8.7kJ·mol-1,②N2H4(g)+O2(g)=N2(g)+2H2O(g)ΔH=-534.0kJ·mol-1,将方程式②×2-①得N2H4跟N2O4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N2H4(g)+N2O4(g)=3N2(g)+4H2O(g)ΔH=-1076.7kJ·mol-1或N2H4(g)+N2O4(g)=N2(g)+2H2O(g)ΔH=-538.35kJ·mol-1,B选项符合题意;答案选B。9、B【详解】A.增大压强,若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浓度增大,增大了活化分子的碰撞几率,反应速率才加快;若通过加入不参与反应的气体使压强增大,反应速率不变,故A错误;B.SiO2(s)+2C(s)═Si(s)+2CO(g)属于熵增反应,必须在高温下自发进行,依据△H−T△S<0反应自发进行可知,则该反应△H>0,故B正确;C.将NH3液化分离,平衡正向移动,且瞬间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不变,然后正反应速率减小,故C错误;D.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平衡常数K越大,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的程度较大,反应物的转化率就越高,故D错误;故选B。10、B【解析】A.在反应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中,当有3mol铜被氧化时,被还原的硝酸为2mol,所以若有1mol的Cu被氧化,被还原的硝酸就为mol,正确;B.某溶液100mL,其中含硫酸0.03mol,硝酸0.04mol,若在该溶液中投入1.92g铜粉微热,n(Cu)=0.03mol,n(H+)=0.03×2+0.04=0.1mol;n(NO3-)=0.03mol。根据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Cu+8H++2NO3-=3Cu2++2NO↑+4H2O可知,Cu不足量,产生的气体应该按照Cu来计算,n(NO)=0.02mol,错误;C.室温时,在容积为amL的试管中充满NO2气体,然后倒置在水中到管内水面不再上升时为止;再通入bmLO2,则管内液面又继续上升,测得试管内最后剩余气体为cmL,且该气体不能支持燃烧。则剩余气体是NO,根据反应方程式:3NO2+H2O=2HNO3+NO可知若有剩余气体cmL,相当于有NO23cmL,则变为硝酸的NO2的体积是(a-3c)mL,则消耗的氧气的体积可根据方程式4NO2+O2+2H2O==4HNO3得知:V(O2)=1/4V(NO2)=(a-3c)mL÷4,所以a=4b+3c,正确;D.物质的量之比为2∶5的锌与稀硝酸反应,若硝酸被还原的产物为N2O,反应结束后锌没有剩余,则反应方程式是:4Zn+10HNO3(稀)=4Zn(NO3)2+N2O↑+5H2O,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与未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正确;答案选B。11、C【详解】在晶体结构单元中镍原子分布在上底面和下底面上,另外在六个侧面的面心上以及在六棱柱体内也有六个镍原子,所以镍原子的个数为:12×+6×+6=15,镧原子分布在六棱柱的十二个顶点上,以及上下底面的面心上,所以镧原子的个数为:12×+2×=3,所以化学式为LaNi5,故选C。12、A【分析】以ZnSO4为主要成分的浸出液中,含有Fe3+、Fe2+、Cu2+、Cl-等杂质,在酸性条件下,用H2O2溶液将Fe2+氧化Fe3+;在不引入杂质的前提下,加入ZnO或ZnCO3调节溶液pH使Fe3+沉淀除去;加入Ag2SO4除去Cl-(AgCl比Ag2SO4更难溶的性质,从而发生沉淀的转化)。【详解】A、Fe3+比Fe2+更易水解形成Fe(OH)3沉淀,但用酸性KMnO4溶液氧化Fe2+时,会引入Mn2+等杂质离子,这些离子在后续反应中难以除去,影响生产,工业上采用H2O2溶液将Fe2+氧化Fe3+,故A符合题意;B、加入ZnO的目的是消耗溶液中的H+,调节溶液的pH,使Fe3+等形成氢氧化物沉淀而不引入新的杂质,故B不符合题意;C、利用AgCl比Ag2SO4更难溶的性质,从而发生沉淀的转化,故C不符合题意;D、ZnCO3也可消耗溶液中的氢离子,调节溶液的酸碱性,故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本题应选A。【点睛】注意:在用化学方法除杂时,应在保证不因为新杂质的前提下,进行除杂。如湿法炼锌过程中采用氧化剂双氧水氧化二价铁离子,而不采用氧化剂酸性KMnO4,因为会引入Mn2+等杂质离子,这些离子在后续反应中难以除去;湿法炼锌过程采用氧化锌或碳酸锌调节pH也是为了不引入新的杂质。13、B【详解】10.8g水的物质的量是0.6mol,氢原子的物质的量是1.2mol;乙醇中碳原子、氢原子数比为1:3,则碳原子的物质的量是0.4mol;设CO、CO2的物质的量分别是xmol、ymol,,,所以CO的质量是0.05mol×28g/mol=1.4g,故选B。14、B【分析】将下列固体在隔绝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用酒精灯加热,在加热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但冷却后又聚集为原来物质,说明该物质在这一系列变化中发生化学反应,且能最终转化为其本身,据此分析解答。【详解】A.用酒精灯加热碘片,碘会升华,碘冷却后会聚集为原来物质,但改过程中只是物质状态发生变化,发生的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A不符合题意;B.氯化铵隔绝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用酒精灯加热,发生的反应为NH4ClNH3↑+HCl↑,冷却后又重新化合:NH3+HCl=NH4Cl,该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且最终转化为氯化铵,故B符合题意;C.加热碳酸氢铵发生的反应为NH4HCO3CO2↑+H2O+NH3↑,但氨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三种物质冷却后化合生成的产物为碳酸铵,可能含有碳酸氢铵,故C不符合题意;D.碳酸钠较稳定,加热不易分解,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B。15、B【解析】A.2molCH4含有H原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4=8molB.3molNH3含有H原子的物质的量为3mol×3=9mol;C.4molH2O含有H原子的物质的量为4mol×2=8mol;D.6molHCl含有H原子的物质的量为6mol×1=6mol。所以3molNH3含有的H原子最多。故选B。16、B【详解】A.淀粉主要存在于植物种子或块茎及制品中,如大米、面粉、玉米等,选项A错误;B.茶油的主要成分是油脂,选项B正确;C.蛋白质主要存在于动物肌肉和蛋奶中,选项C错误;D.糖类主要存在于植物种子或块茎及制品中,如大米、面粉、玉米等,选项D错误;答案选B。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羧基CH3CHO有(砖)红色沉淀产生(C6H10O5)n+nH2OnC6H12O6nCH2═CH2【分析】根据题中各物质转化关系,反应⑥是光合作用产生A和氧气,则A为葡萄糖(C6H12O6),(C6H10O5)n水解能产生葡萄糖,所化合物乙为水,反应①为糖类的水解,反应②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生成化合物甲(二氧化碳)和B,B为CH3CH2OH,反应③为B发生氧化反应生成C为CH3CHO,反应④为C发生氧化反应生成D为CH3COOH,反应⑤为B和D发生酯化反应生成E为CH3COOC2H5,反应⑦为乙烯的燃烧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⑧为乙烯与水加成生成乙醇。【详解】根据以上分析,(1)D是CH3COOH,分子中官能团的名称是羧基,C是乙醛,结构简式是CH3CHO;(2)A为葡萄糖(C6H12O6),葡萄糖含有醛基,向葡萄糖的水溶液中加入新制的Cu(OH)2并加热时氢氧化铜被还原为砖红色沉淀氧化亚铜,产生的实验现象是有砖红色沉淀产生;(3)①(C6H10O5)n发生水解反应生成葡萄糖,反应方程式为(C6H10O5)n+nH2OnC6H12O6;②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方程式是nCH2═CH218、羧基cd【分析】有机物A的化学式为C3H6O2,有机物A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B和D,说明该物质为酯,化合物D中只含一个碳,能在铜存在下与氧气反应,说明该物质为醇,所以A为乙酸甲酯。B为乙酸钠,C为乙酸,D为甲醇,E为甲醛。【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C为乙酸,官能团为羧基。(2)有机物A为乙酸甲酯,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乙酸钠和甲醇,方程式为:。(3)某烃X的相对分子质量比A大4,为78,分子中碳与氢的质量之比是12∶1,说明碳氢个数比为1:1,分子式为C6H6,可能为苯或其他不饱和烃或立方烷。a.苯可能与浓硝酸发生取代反应,故正确;b.苯不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其他不饱和烃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正确;c.若为立方烷,不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故错误;d.乙炔与烃X分子组成上不相差“CH2”,两者一定不互为同系物,故错误。故选cd。19、氧气粗铜CH4-8e-+10OH-=CO32-+7H2O2Cl-+2H2OCl2↑+H2↑+2OH-【分析】乙装置为探究氯碱工业原理,说明铁电极为阴极,则b为电源的负极,即通入甲烷,a为电源的正极,通入氧气。丙为电解精炼铜,则A为精铜,B为粗铜。【详解】乙装置为探究氯碱工业原理,说明铁电极为阴极,则b为电源的负极,即通入甲烷,a为电源的正极,通入氧气。丙为电解精炼铜,则A为精铜,B为粗铜。(1)根据分析a极通入的为氧气;(2)B连接电源的正极,是电解池的阳极,应为粗铜;(3)根据电解质溶液为氢氧化钾分析,甲烷失去电子生成碳酸根离子,电极反应为CH4-8e-+10OH-=CO32-+7H2O;(4)乙为电解氯化钠溶液,电解反应方程式为2Cl-+2H2OCl2↑+H2↑+2OH-。【点睛】掌握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若阳极为活性电极,即是除了铂金以外的其它金属时,金属放电,不是溶液中的阴离子放电。阴极为溶液中的阳离子放电。掌握燃料电池的电极的书写。注意电解质的酸碱性。20、加热、研碎、适当提高酸的浓度Fe2++2HCO3-FeCO3↓+CO2↑+H2OTiO2++2H2OTiO(OH)2↓+2H+消耗H+,促使水解平衡正向移动≤8.5【解析】根据流程图,钛铁矿(主要成分为FeTiO3,还含有少量Fe2O3)中加入稀硫酸,氧化铁溶解生成硫酸铁,FeTiO3反应生成TiOSO4,然后在酸性溶液中加入适量铁粉,除去过量的酸,并还原铁离子,冷却结晶得到硫酸亚铁晶体和TiOSO4溶液;将绿矾晶体溶解后加入碳酸氢铵溶液,反应生成碳酸亚铁沉淀和二氧化碳、硫酸铵溶液,碳酸亚铁在空气中煅烧生成氧化铁;富含TiO2+的酸性溶液中加入碳酸钠粉末,促进TiO2+的水解生成TiO(OH)2,分解得到钛白粉(TiO2·nH2O),据此结合化学反应原理和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分析解答。【详解】(1)根据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可知,为加快钛铁矿在稀硫酸中的溶解,可采取的措施有加热、研碎、适当提高酸的浓度等,故答案为:加热、研碎、适当提高酸的浓度等;(2)根据题意和上述分析,FeSO4溶液与NH4HCO3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铵、二氧化碳和他说亚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2HCO3-FeCO3↓+CO2↑+H2O,故答案为:Fe2++2HCO3-FeCO3↓+CO2↑+H2O;(3)TiO2+水解为TiO(OH)2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TiO2++2H2OTiO(OH)2↓+2H+,加入Na2CO3粉末可以消耗水解生成的H+,促使TiO2+水解平衡正向移动,故答案为:TiO2++2H2OTiO(OH)2↓+2H+;消耗H+,促使水解平衡正向移动;(4)常温下,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莆田辅警协警招聘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详解(必刷)
- 2025年萍乡辅警协警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详解参考
- 2025年阿里辅警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详解(真题汇编)
- 2025年自贡辅警招聘考试真题含答案详解(新)
- 2025年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辅警招聘考试题库含答案详解(综合卷)
- 2025年甘南州辅警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2025年湘潭辅警招聘考试题库附答案详解(研优卷)
- 2025年温州辅警招聘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
- 2025年莆田辅警协警招聘考试真题含答案详解(综合题)
- 2025年海口辅警协警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点的立体构成
- 《格萨尔王传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 阅读推荐课《不老泉》课件
- 护士长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正式完整版课件
- 危大工程验收记录表(模板工程)
- 风功率预测系统及测风塔专项检查表
- 短视频:策划+拍摄+制作+运营课件(完整版)
- 产假申请复工表
- 铁路工务标志介绍
- 设施育苗技术(课堂PPT)
- 压力管道安装改造维修质量管理体系评审记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