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手术室护理实践指南知识考核试题(附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关于手术室无菌区域的界定,以下正确的是A.手术衣前襟自腰部以上至肩以下为无菌区B.手术衣袖子自肘上10cm至腕部为无菌区C.铺好的无菌器械台边缘外20cm为有菌区D.无菌单下垂超过手术床边缘30cm的部分视为有菌答案:A解析:根据2025版《手术室护理实践指南》第3章,手术衣无菌区域为前襟自腰部以上(腰际线)至锁骨以下,两侧至腋前线;袖子自肘上10cm至腕部为无菌区(B错误)。铺好的无菌器械台边缘外3cm为有菌区(C错误),无菌单下垂超过手术床边缘30cm的部分仍视为相对无菌(D错误)。2.手术安全核查的“三步核查法”应在以下哪个时间点执行A.患者进入手术室时、麻醉诱导前、手术开始前B.麻醉诱导前、手术开始前、患者离开手术室前C.患者进入手术室时、手术开始前、关闭体腔前D.麻醉诱导前、关闭体腔前、患者离开手术室前答案:B解析:指南第5章明确,安全核查遵循WHO手术安全核查表要求,分三步:麻醉诱导前(第一步)、手术开始前(第二步)、患者离开手术室前(第三步)。3.腹腔镜手术中CO₂气腹压力的安全范围是A.8-12mmHgB.12-15mmHgC.15-18mmHgD.18-20mmHg答案:B解析:指南第7章指出,成人腹腔镜手术气腹压力推荐12-15mmHg,肥胖或特殊体位(如头低足高位)可适当调整但不超过15mmHg,避免高压力导致的血流动力学紊乱及组织缺血。4.手术患者压疮风险评估应采用A.Braden量表B.Norton量表C.Waterlow量表D.Morse量表答案:A解析:指南第6章规定,手术室患者压疮风险评估统一使用Braden量表,评估时机为患者进入手术室后10分钟内,评分≤18分需启动预防措施。5.无菌器械台铺巾时,第一层应使用A.双层棉布包布B.单层一次性无纺布C.双层一次性无菌中单D.单层棉布包布答案:C解析:指南第3章要求,无菌器械台铺巾遵循“双层底+多层覆盖”原则,第一层需使用双层一次性无菌中单(厚度≥100g/m²),确保屏障效果;棉布包布因纤维间隙较大已不推荐作为第一层铺巾。6.术中低体温的判断标准是核心温度低于A.35.5℃B.36.0℃C.36.5℃D.37.0℃答案:B解析:指南第8章定义,术中低体温为核心温度<36.0℃,分为轻度(34.0-35.9℃)、中度(32.0-33.9℃)、重度(<32.0℃),需在麻醉开始后每15分钟监测一次核心温度(食管、鼻咽或膀胱温度)。7.手术患者身份识别的“双核对”要求是指A.核对患者姓名+年龄B.核对患者姓名+住院号C.核对患者姓名+手术部位D.核对患者姓名+诊断答案:B解析:指南第5章强调,身份识别必须使用“姓名+住院号(或身份证号)”双核对,禁止仅用床号、房间号或诊断作为唯一标识;手术部位需单独标记并双人核对。8.锐器伤预防的“四禁止”不包括A.禁止徒手传递锐器B.禁止回套针帽C.禁止直接用手分离污染的针头和注射器D.禁止使用无防护装置的锐器答案:D解析:指南第9章明确锐器伤预防“四禁止”:禁止徒手传递锐器、禁止回套针帽(特殊情况使用单手回套法)、禁止直接用手分离污染的针头和注射器、禁止将锐器直接放入生活垃圾。无防护装置的锐器需使用时应额外采取防护(如使用锐器盒传递),非绝对禁止。9.连台手术间空气净化的要求是A.自净时间≥15分钟B.自净时间≥30分钟C.无需自净直接接台D.需重新进行空气消毒答案:A解析:指南第4章规定,Ⅰ类(百级)手术间连台间隔自净时间≥15分钟,Ⅱ类(千级)≥20分钟,Ⅲ类(万级)≥30分钟;连台手术需先完成前一台的环境清洁(包括回风口、无影灯等),再启动净化系统自净。10.骨科内固定器械的无菌包装开启后,未使用部分的保存时间为A.2小时B.4小时C.6小时D.8小时答案:B解析:指南第3章指出,开放性无菌物品(如已开包装的内固定器械、缝线)在常温(22±2℃)、湿度(40-60%)环境下,暴露超过4小时需重新灭菌;若使用无菌持物钳转移并覆盖无菌单,可延长至6小时(需标注开启时间)。11.患者仰卧位时,最易发生压疮的部位是A.骶尾部B.肩胛骨C.足跟D.枕部答案:A解析:指南第6章压疮高危部位评估显示,仰卧位时骶尾部承受压力最大(约70-100mmHg),其次为足跟(50-70mmHg),是最易发生压疮的部位。12.术中快速病理标本的处理流程是A.手术医生标注→巡回护士核对→放入10%福尔马林→送检B.手术医生标注→器械护士核对→放入生理盐水→送检C.器械护士标注→巡回护士核对→放入95%酒精→送检D.巡回护士标注→手术医生核对→放入无菌盐水→送检答案:A解析:指南第10章规定,快速病理标本由手术医生立即标注(姓名、住院号、标本名称),巡回护士双人核对后,放入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液(体积为标本的5-10倍),30分钟内送病理科。13.紧急情况下未完成术前核查即开始手术,需在术后多久补全核查记录A.1小时B.2小时C.3小时D.6小时答案:B解析:指南第5章指出,紧急手术(如心跳骤停、大血管破裂)可在手术开始后2小时内补全安全核查记录,需由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和巡回护士共同签字确认。14.无菌手套破损后的处理措施是A.立即更换新手套,无需处理原手套B.用无菌纱布包裹破损处,继续手术C.更换手套后,用含醇类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D.更换手套后,重新进行外科手消毒答案:D解析:指南第3章规定,无菌手套破损后需立即更换,更换前脱除原手套时避免污染手术区域,更换后必须重新进行外科手消毒(时间≥3分钟),不可仅用速干手消毒剂替代。15.新生儿手术的室温应维持在A.22-24℃B.24-26℃C.26-28℃D.28-30℃答案:C解析:指南第8章新生儿护理部分要求,新生儿(≤28天)手术室温度需维持26-28℃,湿度50-60%,使用辐射保暖台时表面温度设置36-37℃,避免低体温。16.手术中使用电外科设备时,负极板的最佳放置位置是A.距离手术部位15cm以内,肌肉丰富处B.距离手术部位30cm以外,脂肪丰富处C.靠近骨突部位,便于固定D.与手术部位同侧,减少电流回路答案:A解析:指南第7章电外科安全规范指出,负极板应放置于肌肉/脂肪丰富、血管丰富、无骨突且距离手术部位15cm以内的区域(如大腿前侧、臀部),避免放置于瘢痕、水肿或金属植入物附近,需确保与皮肤接触面积≥70%。17.手术患者低体温的首要预防措施是A.使用加温毯B.输入预热液体(37℃)C.提高室温至26℃D.覆盖患者非手术区域答案:D解析:指南第8章强调,低体温预防遵循“三级防护”:一级为覆盖非手术区域(使用保温被单),二级为主动加温(如强制空气加温毯),三级为加温液体/血液输注。覆盖暴露部位是最基础且有效的措施。18.手术器械分类中,“高度危险性物品”的定义是A.仅接触完整皮肤,不进入无菌组织B.接触黏膜或破损皮肤C.进入无菌组织或血管系统D.接触非无菌体液答案:C解析:指南第3章器械分类标准:高度危险性物品(如手术刀片、穿刺针)需进入无菌组织或血管,必须灭菌;中度危险性物品(如喉镜、呼吸机管道)接触黏膜或破损皮肤,需高水平消毒;低度危险性物品(如血压计袖带)仅接触完整皮肤,需中低水平消毒。19.手术结束后,器械护士与巡回护士共同清点的“四清点”内容是A.器械、敷料、缝针、纱布B.器械、缝针、纱布、纱垫C.器械、敷料、缝针、特殊物品(如棉片)D.器械、缝针、纱垫、一次性物品答案:C解析:指南第5章清点制度规定,需双人四次清点(手术开始前、关闭体腔前、关闭体腔后、缝合皮肤前),清点内容包括器械(数量+完整性)、敷料(纱布、纱垫)、缝针(普通+特殊)、特殊物品(如脑棉片、骨科骨蜡块)。20.术中发生空气栓塞时,应立即采取的体位是A.头低足高位B.左侧卧位,头低足高位C.右侧卧位,头高足低位D.平卧位,抬高双下肢答案:B解析:指南第11章并发症处理指出,空气栓塞时应立即将患者置于左侧卧位(使空气聚集于右心室尖部),头低足高位(防止空气进入肺动脉),同时通知麻醉医生启动中心静脉导管抽气。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少选得1分,错选不得分)1.属于手术室“三查七对”中“七对”内容的有A.患者姓名B.手术名称C.麻醉方式D.药物剂量E.器械数量答案:ABCD解析:指南第5章规定,“三查七对”中“七对”为: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麻醉方式;器械数量属于清点内容,非“七对”范畴(E错误)。2.预防手术部位感染(SSI)的措施包括A.术前2小时内使用预防性抗生素B.术中保持体温≥36℃C.严格限制手术间人员流动D.术后延迟缝合开放性伤口E.手术野皮肤消毒范围≥15cm答案:ABCE解析:指南第4章SSI预防要点:术前0.5-2小时内使用抗生素(A正确);术中维持体温≥36℃(B正确);手术间人员≤8人,减少流动(C正确);皮肤消毒范围应超过切口周围15cm(E正确);术后延迟缝合仅适用于污染或感染伤口(D错误)。3.正确的外科手消毒流程包括A.用流动水冲洗双手至肘上10cmB.取3-5ml洗手液,按七步洗手法揉搓2分钟C.冲洗时保持指尖朝上,避免水流入袖口D.消毒后使用无菌小毛巾擦干,先擦手后擦肘E.消毒完成后双手保持低于肩部答案:ACD解析:指南第3章手卫生规范:外科手消毒需冲洗至肘上10cm(A正确);洗手液揉搓时间≥3分钟(B错误);冲洗时指尖朝上(C正确);擦干时先擦手后擦前臂(D正确);消毒后双手保持高于肩部(E错误)。4.俯卧位手术患者的护理要点包括A.双眼涂抹眼膏并闭合,避免角膜受压B.乳房/生殖器部位悬空,防止压迫C.膝关节下垫软枕,减少腘窝血管神经受压D.足尖自然下垂,避免足背过伸E.每2小时调整体位,预防压疮答案:ABC解析:指南第6章体位护理:俯卧位需保护眼部(A正确),胸腹部悬空(乳房/生殖器不受压,B正确),膝关节下垫枕(C正确);足尖应垫软枕使踝关节背屈90°(D错误);术中禁止随意调整体位(E错误)。5.关于手术标本管理,正确的做法是A.离体组织由器械护士立即传递给巡回护士B.病理单需填写患者姓名、住院号、标本来源C.多个标本需分别装袋,标注清楚D.术中冰冻标本可使用甲醛固定E.标本交接需双方签字确认答案:BCE解析:指南第10章标本管理:离体组织应由手术医生或器械护士直接放入标本容器(A错误);冰冻标本禁止使用固定液(需新鲜送检,D错误);病理单需完整填写信息(B正确),多标本分袋标注(C正确),交接双签字(E正确)。6.术中输血的护理要点包括A.输血前双人核对血型、交叉配血结果B.血液取回后30分钟内开始输注C.输血过程中每15分钟观察一次生命体征D.输血完毕后血袋保存24小时E.输血器每4小时更换一次答案:ABCDE解析:指南第8章输血护理:需双人核对(A正确);血液应在30分钟内输注(B正确);前15分钟慢速输注(15滴/分),每15分钟观察(C正确);血袋保存24小时(D正确);输血器每4小时或每袋血更换(E正确)。7.符合无菌操作原则的是A.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开放置,标识清晰B.无菌包潮湿后,晾干后可继续使用C.取无菌物品时,使用无菌持物钳前端1/3D.无菌区域内物品距边缘≥3cmE.手术中同侧人员调换位置时需背对背移动答案:ADE解析:指南第3章无菌原则:潮湿包需重新灭菌(B错误);持物钳应使用前端1/2(C错误);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区(A正确),距边缘≥3cm(D正确),同侧换位需背对背(E正确)。8.手术中使用骨蜡的注意事项包括A.骨蜡需加热软化后使用B.骨蜡用量应记录在清点单上C.剩余骨蜡可放回原容器重复使用D.骨蜡应放置于无菌器械台边缘E.骨蜡使用后需检查是否残留骨面答案:ABE解析:指南第3章器械管理:骨蜡需加热至可塑状态(A正确),用量需清点记录(B正确),不可重复使用(C错误);应放置于器械台中央(D错误),使用后检查残留(E正确)。9.预防术中低体温的主动加温措施包括A.使用强制空气加温毯(38-40℃)B.输注液体预热至37℃C.覆盖患者头部D.提高手术室温度至26℃E.使用循环水加温床垫答案:ABE解析:指南第8章低体温预防:主动加温指通过外部设备提供热量,包括强制空气加温(A正确)、液体加温(B正确)、循环水床垫(E正确);覆盖头部(C)和提高室温(D)属于被动保温措施。10.手术间环境管理的要求包括A.Ⅰ类手术间空气沉降菌≤5CFU/30min·Φ90mm平皿B.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数≤5CFU/cm²C.工作人员进入前需更换手术室专用鞋D.连台手术需先清洁地面再进行空气自净E.参观人员需距离手术台≥30cm答案:ABCDE解析:指南第4章环境管理:Ⅰ类手术间沉降菌标准为≤5CFU(A正确);物体表面≤5CFU/cm²(B正确);需穿专用鞋(C正确);连台先清洁后自净(D正确);参观距离≥30cm(E正确)。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打√,错误打×)1.手术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可将个人首饰交由家属保管,无需记录。(×)解析:指南第5章规定,患者贵重物品(包括首饰)需登记并由家属签字确认,禁止医护人员保管。2.无菌持物钳使用后,可直接放回浸泡罐中,无需闭合钳端。(×)解析:指南第3章规定,持物钳使用后需闭合钳端,垂直放入浸泡罐(消毒液需浸没钳轴节上2-3cm)。3.术中使用的一次性无菌物品,若包装未破损,过期1周内可继续使用。(×)解析:指南第3章明确,过期无菌物品需重新灭菌,禁止使用。4.手术中巡回护士可跨过无菌区域传递物品。(×)解析:指南第3章规定,传递物品需通过无菌区域边缘或使用传递车,禁止跨越。5.新生儿手术中,可使用成人血压计袖带测量血压。(×)解析:指南第8章新生儿护理要求,需使用专用袖带(宽度为上臂周径的2/3),避免测量误差。6.紧急情况下,可将未灭菌的器械用2%戊二醛浸泡10分钟后使用。(×)解析:指南第3章规定,高度危险性物品需灭菌(压力蒸汽或环氧乙烷),戊二醛浸泡10小时仅达高水平消毒,不可替代灭菌。7.手术中患者发生呕吐,应立即将头偏向一侧,清除口腔分泌物。(√)解析:指南第11章并发症处理要求,呕吐时头偏一侧防误吸,及时清理分泌物。8.骨科内固定器械取出后,可直接放入普通器械筐清洗。(×)解析:指南第3章器械处理规定,污染器械需先浸泡于多酶清洗液中(1:200)5-10分钟,再送供应室处理。9.手术间紫外线消毒时间为30分钟,消毒时人员可留在室内。(×)解析:指南第4章消毒规范:紫外线消毒需≥60分钟,消毒时人员需离开,避免暴露。10.术中患者发生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可疑药物输注,更换输液器并保留剩余液体。(√)解析:指南第11章过敏处理要求,立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美术基础能力测评(素描)考试题目及答案
- 大班居家自我管理教案
- 藏族传统聘礼文化解析
- 戴尔企业管理模式分析
- 创新研发人员培训
- 材料管理工作总结
- 碧桂园策划汇报
- 初一地理晨昏线知识讲解
- 服务运营管理
- 碧桂园成本培训
- 钣金检验作业指导书
- 滕王阁序注音全文打印版
- JJG 971-2019液位计
- GB/T 17850.3-1999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喷射清理用非金属磨料的技术要求铜精炼渣
- FZ/T 01057.2-2007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第2部分:燃烧法
-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党政办公室工作人员招考聘用2人【共500题附答案解析】模拟检测试卷
- 全国连片特困地区分县名单
- 《中药炮制技术》 教学课件大全
- 半导体光刻技术
- 15堆肥工艺流程图
- GB∕T 25997-2020 绝热用聚异氰脲酸酯制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