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青少年保护海洋环境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地球表面约有多少比例被海洋覆盖?A.51%B.61%C.71%D.81%答案:C2.以下哪种物质是海洋中最常见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A.氯化钠B.汞C.塑料微粒D.葡萄糖答案:C(注:塑料微粒因难以降解且广泛存在,是海洋中最典型的持久性污染物)3.珊瑚礁被称为“海洋中的热带雨林”,主要因为它?A.能吸收二氧化碳B.为25%的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C.是最大的海洋生态系统D.能净化海水答案:B(珊瑚礁虽有多种生态功能,但其生物多样性支撑作用最关键)4.赤潮的主要成因是?A.海水温度突然升高B.海洋生物大规模死亡C.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排入D.石油泄漏答案:C(富营养化导致藻类爆发性繁殖是赤潮主因)5.以下哪种行为会直接破坏海洋底栖生态系统?A.沿海种植红树林B.使用拖网捕鱼C.海滩捡拾垃圾D.推广太阳能发电答案:B(拖网会刮擦海底,破坏珊瑚、贝类等底栖生物栖息地)6.海洋酸化的主要原因是?A.工业废水排入B.大气中二氧化碳溶于海水C.石油泄漏D.农药随雨水流入答案:B(二氧化碳与海水反应生成碳酸,导致pH值下降)7.以下哪种海洋生物属于“关键物种”,其数量减少会导致生态链崩溃?A.鲸鱼B.鲨鱼C.磷虾D.水母答案:C(磷虾是须鲸、企鹅等生物的主要食物来源,是南极生态系统的关键)8.我国首个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是?A.三亚珊瑚礁保护区B.福建东山珊瑚礁保护区C.浙江南麂列岛保护区D.广东徐闻珊瑚礁保护区答案:C(南麂列岛1990年成为我国首批5个海洋自然保护区之一)9.一次性塑料吸管在海洋中完全降解需要约多少年?A.50年B.200年C.450年D.1000年答案:C(塑料在海洋中受紫外线和微生物作用缓慢降解,吸管需约450年)10.以下哪种垃圾在海洋中最易被海龟误食,导致死亡?A.玻璃碎片B.塑料购物袋(形似水母)C.金属罐头D.橡胶手套答案:B(海龟以水母为食,透明塑料购物袋易被误吞,堵塞消化道)11.海洋中的“微塑料”通常指直径小于多少毫米的塑料颗粒?A.0.5毫米B.1毫米C.5毫米D.10毫米答案:C(国际通用定义为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12.以下哪种行为符合“可持续海鲜”选择原则?A.购买未标注来源的野生大黄鱼B.选择MSC认证的养殖三文鱼C.捕捞处于繁殖期的鳕鱼D.食用濒危的砗磲(海洋贝类)答案:B(MSC(海洋管理委员会)认证代表符合可持续捕捞或养殖标准)13.红树林对海洋生态的主要贡献不包括?A.固碳减缓温室效应B.为幼鱼提供庇护所C.阻挡台风减少海岸侵蚀D.释放大量氧气导致海水富营养化答案:D(红树林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但不会导致富营养化)14.以下哪种海洋污染属于“点源污染”?A.农田化肥随雨水流入B.工厂直接向海域排放污水C.船舶航行泄漏燃油D.海滩游客丢弃垃圾答案:B(点源污染指固定污染源,如工厂排污口;面源污染如农田径流)15.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定,禁止向海域排放含强放射性物质的废水,其“强放射性”的界定标准是?A.比活度大于1×10⁴贝可/升B.比活度大于1×10⁵贝可/升C.比活度大于1×10⁶贝可/升D.比活度大于1×10⁷贝可/升答案:A(根据我国相关法规,强放射性废水指比活度>1×10⁴贝可/升的废水)16.以下哪种海洋生物因过度捕捞已被列为“易危物种”?A.蓝鳍金枪鱼B.带鱼C.鲳鱼D.秋刀鱼答案:A(蓝鳍金枪鱼因市场需求大、生长缓慢,种群数量急剧下降)17.海滩上常见的“浒苔”大规模爆发会导致?A.增加海洋氧气含量B.消耗海水中的溶解氧,导致鱼类窒息C.为底栖生物提供食物D.提升海滩观赏性答案:B(浒苔死亡分解时会大量消耗氧气,形成“死区”)18.以下哪种行为有助于减少海洋塑料污染?A.使用可降解塑料袋替代普通塑料袋B.用塑料瓶装满水后再丢弃C.购买含“塑料微珠”的洗面奶D.将废渔网直接丢入海中答案:A(可降解塑料袋在自然环境中更易分解,减少长期污染)19.海洋中的“热液喷口生态系统”主要依赖哪种能量来源?A.太阳能B.地热能C.潮汐能D.波浪能答案:B(热液喷口位于海底火山活动区,通过化能合成作用利用地热能)20.我国“全国海洋宣传日”是每年的哪一天?A.6月8日B.7月18日C.8月5日D.9月10日答案:A(自2008年起,6月8日被定为我国“全国海洋宣传日”)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海洋中的塑料垃圾大部分来自陆地,约占80%。()答案:√(联合国环境署数据显示,80%的海洋塑料来自陆地活动)2.过度捕捞只会影响鱼类数量,不会破坏海洋生态平衡。()答案:×(顶级捕食者减少会导致猎物数量激增,进而破坏整个食物网)3.珊瑚礁的颜色主要来自与其共生的虫黄藻。()答案:√(虫黄藻通过光合作用为珊瑚提供营养,同时赋予其颜色)4.海水淡化产生的浓盐水直接排海不会对海洋生物造成影响。()答案:×(浓盐水盐度高、温度可能异常,会导致局部海域生物死亡)5.微塑料可以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可能对健康产生潜在风险。()答案:√(研究已在人类粪便、血液中检测到微塑料颗粒)6.红树林只生长在热带地区,温带海域无法存活。()答案:×(我国福建、浙江等地也有红树林分布,属于温带向热带过渡区域)7.禁止销售海龟制品(如龟壳饰品)有助于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答案:√(非法贸易是海龟濒危的主要原因之一)8.船舶使用低硫燃油可以减少海洋大气污染,但对海水质量无影响。()答案:×(船舶排放的硫化物溶于雨水后会形成酸雨,间接污染海洋)9.人工鱼礁的主要作用是为渔民提供固定捕鱼点。()答案:×(人工鱼礁用于修复海洋生境、聚集鱼类,促进资源恢复)10.海洋碳汇是指海洋吸收并储存大气中二氧化碳的能力,红树林、盐沼和海草床是三大主要碳汇生态系统。()答案:√(这三类生态系统被称为“蓝碳生态系统”,固碳效率远高于森林)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1.简述微塑料对海洋生物的危害途径。答案:①误食风险:微小塑料颗粒被鱼类、浮游生物等误食,导致消化道堵塞或营养不良;②毒素传递:微塑料表面易吸附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如多氯联苯),被生物摄入后随食物链富集;③物理损伤:颗粒可能划伤生物组织,引发炎症或感染;④影响繁殖:部分研究表明,微塑料可能干扰生物激素水平,降低繁殖成功率。2.列举三种日常生活中青少年可参与的海洋保护行动,并说明其意义。答案:①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如吸管、塑料袋):降低塑料进入海洋的源头量;②参与海滩/河岸垃圾清理:直接减少陆源垃圾入海;③选择可持续海鲜(查看MSC认证标识):通过消费选择支持环境友好的捕捞方式,缓解过度捕捞;④传播海洋保护知识(如制作科普视频、校园宣讲):提升公众环保意识,扩大保护行动影响力。(任选三种即可)3.为什么说“保护海洋就是保护人类自己”?请从生态和人类福祉角度说明。答案:生态角度:海洋提供了地球50%的氧气(通过浮游植物光合作用),调节全球气候(吸收约30%的二氧化碳),维持生物多样性(占地球80%的生物种类);人类福祉角度:全球约30亿人依赖海洋获取蛋白质,海洋经济贡献了全球5%的GDP(如渔业、旅游业),此外海洋还具有重要的文化、科研价值。若海洋生态恶化,将直接威胁人类粮食安全、经济发展和生存环境。4.赤潮和绿潮(如浒苔爆发)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案:①成因差异:赤潮主要由甲藻、dinoflagellates等浮游藻类爆发引起,与海水富营养化(氮、磷)相关;绿潮主要由大型绿藻(如浒苔)大量繁殖导致,通常与海水中的硅酸盐或特定营养盐比例有关;②危害方式:赤潮藻类可能分泌毒素(如贝毒),导致鱼类、贝类死亡,甚至威胁人类健康(通过食物链);绿潮藻本身无毒,但大规模堆积后腐烂会消耗大量溶解氧,形成“死区”,同时影响滨海旅游;③发生海域:赤潮多发生在封闭或半封闭海域(如海湾);绿潮(浒苔)常见于近岸浅海或河口区。5.简述我国在海洋生态修复中的典型案例及成效。答案:以“青岛胶州湾红树林修复工程”为例:通过清除互花米草(外来入侵物种)、种植本地秋茄、白骨壤等红树品种,恢复红树林面积约200公顷。成效包括:①海岸侵蚀减少60%以上,台风期间防护能力显著提升;②招引鸟类种类从修复前的30种增加至80余种(如黑嘴鸥、遗鸥等濒危鸟类);③底栖生物密度提高4倍(如招潮蟹、弹涂鱼),为幼鱼提供了优质栖息地;④碳汇能力增强,每年固碳量相当于2000亩森林。四、案例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案例1:某沿海城市海滩近期出现大量塑料垃圾,包括食品包装袋、饮料瓶、渔网碎片等。经调查,这些垃圾一部分来自游客丢弃,另一部分来自上游河流携带的陆源垃圾。问题:如果你是当地环保社团成员,需设计一个“海滩垃圾治理”方案,应包含哪些关键措施?请具体说明。答案:方案应包含以下措施:①源头控制:联合社区开展“减少一次性用品”宣传(如发放可重复使用的水杯、购物袋),在景区设置“无塑料垃圾示范区域”,鼓励商家使用可降解包装;②拦截与清理:在河流入海口设置垃圾拦截网(如浮动围栏),减少陆源垃圾入海;组织定期海滩清理活动(联合学校、企业志愿者),重点清理渔网等难以降解的大型垃圾;③分类与回收:在海滩设置分类垃圾桶(标注“可回收塑料”“其他垃圾”),联系回收企业对塑料垃圾进行再生利用(如将塑料瓶制成再生纤维);④监督与长效管理:建立“垃圾监测点”,定期统计垃圾种类和数量,评估治理效果;推动地方立法(如《景区垃圾管理条例》),对随意丢弃垃圾的行为进行处罚(如罚款或社区服务);⑤公众教育:制作“垃圾入海影响”科普视频(如展示塑料被海洋生物误食的案例),在景区电子屏播放;联合学校开设“海洋保护”校本课程,培养青少年环保习惯。案例2:某海域曾因过度捕捞导致石斑鱼种群数量锐减,当地政府计划实施“石斑鱼人工增殖放流”项目,但部分渔民担心“放流的鱼会被其他渔民捕捞,无法恢复种群”。问题:请从生态保护和渔民利益角度,提出解决该问题的合理建议。答案:建议如下:①科学规划放流:选择石斑鱼繁殖期(如春季)放流幼鱼,避开捕捞旺季;放流前对鱼体做标记(如荧光标签),便于追踪监测;②建立禁渔区与捕捞配额:划定“石斑鱼核心保护区”(禁渔3-5年),确保放流鱼有足够时间生长繁殖;对其他海域实行捕捞配额制(如每人每年限捕50公斤),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TCECS 1334-2023 建筑门窗安装工程技术规程
- 茶叶产业创新发展规划
- 网络文学产业发展前景预测
- 基金项目经理校招面试题及答案
- 公务员面试马上面试题及答案
- 互联网技术运营经理招聘面试题及答案
- 公务员面试课面试题及答案
- 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招聘面试题及答案
- 格兰仕招聘真题及答案
- 公务员考试省考试试题及答案
- QFD的定义及其在企业中的应用
- 2023年黄帝内经读后心得 学黄帝内经的心得(8篇)
- 工业通风基本原理
- 沉淀池施工组织设计
- GB/T 30475.3-2017压缩空气过滤器试验方法第3部分:颗粒
- 电力调度运行监控培训资料专题培训课件
- 太仓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
- 腰椎退行性侧弯的分型与治疗选择
- 介绍义乌 我的家乡 义乌课件
- 2023年最新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剧本中文
- 辩论赛详细方案(共14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