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信息检索》讲义第6讲 检索工具书与检索工具_第1页
中科大《信息检索》讲义第6讲 检索工具书与检索工具_第2页
中科大《信息检索》讲义第6讲 检索工具书与检索工具_第3页
中科大《信息检索》讲义第6讲 检索工具书与检索工具_第4页
中科大《信息检索》讲义第6讲 检索工具书与检索工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讲检索工具书与检索工具通常我们在检索资料时,我们可能希望得到下列问题的答案:关于某些事实或数据,比如:北京大学的校长是谁?喜玛拉雅山有多高?这种事实检索或数据检索也称为便捷式检索。关于某些课题有哪些图书,比如:关于中东战争有哪些图书。关于某些课题有哪些论文资料。你可能想对中东战争有更深入的了解,你想找些论文看看这方面研究的最新进展(历史、军事、政治)第(2)、(3)个问题都可以归结为特定型检索,但前者主要使用参考工具书来解决,后者则主要使用检索工具来解决,这是由工具书/检索工具的收录范围决定的。至于便捷型检索,大部分问题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在参考工具书中找到答案。参考工具书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控制-检索-指示线索型第一大类工具书是书目类工具书,书目提供一种控制手段――一种查核清单。它通报每一天、每一年所产生的新资料,通过系统编排使编纂者和使用者得以把握和控制不断涌现的知识。书目的编制主要经过调查研究(找出特定资料)、识别、著录和分类等步骤。图书馆卡片目录从技术上讲,它们不是书目,但往往做为书目来使用。书目可以分为综合性书目(如《美国全国联合目录》)和专科性书目(如《政治学资料源》、《工具书指南》)。此外,还有书目之书目或书目索引。通过书目,我们可以做到:确认关于特定书名、著者、或者主题的的提问所需资料,这类问题诸如:该馆藏有海明威的哪些作品?是否收有书名为《跨过大草原》的小说?从哪里可以找到伊拉克问题的资料?通过馆藏目录确定所需资料在该馆的入藏地点关于书目,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国家书目和联合目录。我们有时想查找关于某一特定主题,比如:18世纪的庭园究竟有多少资料?我们可以利用图书馆的目录去查。但我们总也不能确定查找的资料是否完全。传统的做法就是查检各个国家图书馆的目录。这对查找零星资料(就期刊或报告资料而言)、特种资料(如视听资料等)虽不甚奏效,但对查找特定图书却颇为适合。例如:美国国会图书馆为来自世界各地的文献资料进行编目,其绝大部分馆藏是由世界上各出版商出版的图书、期刊、乐谱等,就数量来说,仅从该馆入藏的8000多万种文献资料即可判断其收藏范围。在此基础上,每年还递增100-150种新资料。我们国家的图书馆是国家图书馆,实行逞缴本制度。联合目录则是为地方、地区、全国乃至国际性馆际协作而编制的书目,它通常使用的完整定义是:若干图书馆共有的馆藏目录,按一种或者多种编排方法列举各馆部分或全部的入藏资料。比较著名的有:《美国全国联合目录》收录有美国、加拿大1100个以上图书馆的馆藏目录。U.S.LibraryofCongress.TheNationalUnionofCatalog1956-19671968-19721973-19771978-Pre-1956除了书目以外,指示线索型工具书还有索引和文摘,比如:关于报刊内容的《纽约时报索引》。二资料型工具书资料型的工具书一般本身便能提供答案,而不象检索型工具书那样只提供答案线索。1百科全书百科全书是最常用的一种工具书,它是收录反映各个知识领域的条目,通常按字母顺序排列的一种工具书。百科全书可用来回答关于某论题、某人特等类的专门性问题,或“我想了解一下某事物”之类的一般性要求。18世纪是(欧洲的)启蒙时期,那时,狄德罗这位不朽的乐观主义者认为:人们从他的伟大著作《百科全书》(Encyclopedia)中就可以获得一切知识。今天,综合性百科全书是为各种各样的目的服务的,但其基本原则是对全世界累积的知识,至少是读者感兴趣的那一部分知识进行浓缩和组织。百科全书大体上可分为综合性百科全书及专科性百科全书。综合性百科全书可能是为儿童、青少年或非专业人员所编撰。而专科百科全书,则可能是供该学科领域的专家或内行读者使用的。应当指出,对于研究工作来说,任何一部综合性百科全书都不是合适的研究资料源,它仅是一个“跳板”。百科全书的条目处的参考书目会帮助读者在特定的学科领域里找到更多的资料。著名的百科全书有:《新不列颠百科全书》(TheNewEncyclopaediaBritannica)和《美国百科全书》(TheEncyclopediaAmericana),它们都是连续修订的,而且是适用于成人的。我国目前还没有很好的百科全书。青少年和儿童的百科全书则有:《世界图书百科全书》(WorldBookEncyclopedia)。不列颠百科全书首次出版于1768年,后经多次修订和变更,直到1889年第9版才获得成功。人们称之为“学者版”,其中许多长条目是出自19世纪英国主要思想家,如阿诺德、史文明和赫胥黎等人之手。便捷参考资料(事实资料)年鉴、手册、便览属于这一类。用来查找事实资料,供便捷查找资料使用。它们合在一起可以反映人类知识的许多不同侧面。如:《世界年鉴》(《TheWorldAlmanac》)包括有关人物、地点、事件和其它从邮政代码到25000项体育记录等精确的事实性资料。甚至还有所得税的建议和国外许多城市的地图。《政治家年鉴》(《Statesman’sYear-Book》)提供166个国家的当前背景资料,每年一次出版,比较及时。《欧罗巴年鉴》(《EuropaYearbook》每期分两卷,第一卷关于联合国国际机构欧洲国家,第二卷关于非欧洲国家,内容广泛,涉及每个国家的政治、文化、宗教等基本背景。《学术世界》(《TheWorldofLearning》)《吉尼斯世界纪录全书》(《GuinnessBookofWorldRecofds1955-》)《中国统计年鉴》词典中国的一些经典工具书传记资料传记资料是关于某些特定领域著名人物的资料,如《牛津英语大词典》(TheOxfordEnglishDictionary)定义为“男子的个人生活史”,应该在这里加上“妇女”一词。下面给大家介绍几种有名的传记资料。(1)名人录式便览(条目比较简短,出版的基本目的都是为了提供有关某人的客观的、一般没有争议的事实/履历)。如《美国名人录》(Who’sWhoinAmerica),它收录的标准比较严格,奉行“不必毛遂自荐,我们自会登门拜访”的政策,在这里没有人能用金钱使自己跻身成名。这是一部声誉极高的出版物,有意按照高标准选择被传人。总的来说,筛选如果说不是很出色,但也可说是适宜的。就其收录的人数来说,该书第42版介绍,大约为73500名杰出的美国人。在《美国名人录》中的被传人去世后,在《美国已故名人录》中继续收录。该书有一历史卷,内容年代为1607-1896。之后不断有回溯卷,现在大约每年出一回溯卷。这部传记的作用是,该书原先收入的许多人,因其名声不再显赫而停止被收入到标准传记词典中去了,所以《已故名人录》可以用来追溯那些实际上已沉没在往事的烟云中,很难找到的人物。另外,还有一本《国际名人录》(InternationalWho’sWho),它辟有“在位皇室名录”,然后是按字顺排列的12000-15000名当代优秀人物的传略。(2)散文体传记资料《美国传记词典》(DictionaryofAmericanBiography)大约收录近20万名美国人及极少数对美国历史有重要影响的各国人。另外,还有一些专科性传记词典。对中文传记资料来说,近些年有出版一些,如《二十一世纪优秀人才文库》之类,收录范围非常广,收录标准太低。另外,还有一些专科性传记资料,比如我馆收录的:总体上很难让人满意。地理资料最为人们熟知的是地图集,它不仅描绘某些国家,也可记述各种主题,如历史发展、社会发展、科学中心等。地理资料还包括地名词典、地名学词典、旅游指南等等。如:《泰晤士世界地图集》(TimesAtlasoftheWorld)、《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TimesAtlasofWorldHistory)中文的有:三政府出版物将政府出版物分成一种独立类型,与其说是因为它具有特殊的参考作用,不如说是因为便于图书情报机构对参考资料的管理。主要有:《美国政府出版物每月目录》(U.S.SuperintehdentofMonthlyCatalogofUnitedStates/Documents.-1895.-Government),它为检索型的《政府工作手册》,资料型中文参考资料简述(中文工具书)*建国前报刊信息资料的查检主要可利用的检索工具书有:1.《中国近代期刊篇目汇录》,上海图书馆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1985年出版,共三卷。该书辑录了全国51个图书馆所藏的1857-1918年间的中国近代哲学、社会科学等方面的期刊495种。各期刊按照创刊年月顺序排列。每种期刊都有简要的说明与介绍,注明收入卷期顺序,反映全部篇目及著译者。该书对于研究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文化等具有重要的作用,是查找近代期刊论文的重要检索工具书。2.《辛亥革命时期期刊总目》,上海图书馆1961年编印。该书只收录辛亥革命时期我国留日青年在东京编辑出版的20种期刊,分别注明每种期刊收入的卷期及出版起讫年月,逐期抄录篇目。书后附“作者索引”,笔名亦注明,能较方便地查到同一作者的文章。3.《中国近代出版史料》初编、二编,张静庐辑注,群联出版社,1953-1954年出版。《辛亥革命杂志录》(张于英编)、《辛亥革命前海内外革命书报一览》(冯自由编)与《民国初期的重要报刊》(戈公振编),从中可扩检辛亥革命时期报刊资料的线索。4.《国学论文索引》,王重民、徐绪昌、刘修业、侯植忠编,中华图书馆协会、北京图书馆于1929、1931、1934、1936、1955年印制。该索引(1-5编)收录了数百种期刊的论文篇目,是查找清末到抗战前期刊论文的重要工具书。5.《五四时期期刊介绍》,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研究室编,人民出版社1958-1959年出版,1980年重印,共三卷。收有157种期刊(包括报纸附刊的篇目目录或分类索引),可用于查找1918年以后的期刊篇目。查找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报刊资料,可利用:1.《最近杂志要目索引》,上海《人文》编辑部编。创刊于1930年2月,每年出10期,篇目按类编排,1937年底停刊,1947年4月复刊。1949年5月出至新3卷第1期再次停刊。2.《日报索引》,南京中山文化教育馆编。原与《期刊索引》合刊,1934年5月另行创刊。收录《申报》、《新闻报》、《时事新报》、《中央日报》、《大公报》、《北平晨报》、《广州国民日报》、《武汉日报》、《香港工商日报》等十几种当时有影响的日报上的资料(选编而不是全录),按类编排,附著者索引。1937年7月停刊。共出7卷,第1-6卷每卷6期,第7卷日出了2期。3.《期刊索引》,南京中山文化教育馆编,创刊于1933年11月,1937年8月停刊,出至第8卷第4期。约收杂志百种,每期不等,出至第一卷第三期时增录报纸索引,从第3卷第1期起恢复只收期刊资料,另出《日报索引》。旧中国综合性的报刊资料索引是不完备的,查找这一时期的报刊资料,就要注意利用出版时间长而又有影响的单种期刊总目,如《东方杂志总目》、《国闻周报总目》和《新中华总目》(均为三联书店编辑部编,三联书店1957年出版)。查找建国前党报、党刊、革命报刊上的论文资料可利用:1.《十九种影印革命期刊索引》,人民日报图书馆编,人民出版社1959年出版。专供查检1954年前后人民出版社影印出版的19种革命期刊的全部文章篇目。19种革命期刊是:《新青年》(月刊)、《每周评论》、《共产党》、《先驱》、《向导》、《新青年》(季刊)、《前锋》、《中国工人(1924-1925)》、《新青年》(不定期)、《政治周报》、《农民运动》、《布尔什维克》、《无产青年》、《中国工人(1928-1929)、《实话》、《群众》、《八路军军政杂志》、《中国青年》、《中国工人(1940-1941)》。本索引分类编排,书后附有个人作者、译者索引,按姓氏笔画排列。2.《二十六种影印革命期刊索引》,中国革命博物馆资料室编,人民出版社1988年出版。收录了1958-9183年影印的26种期刊的全部篇目。这26种期刊是:《星期评论》、《少年中国》、《新社会》、《北京大学学生周刊》、《秦种》、《觉悟》、《劳动界》、《上海伙友》、《共进》、《新时代》、《中国青年》、《政治生活》、《中国军人》、《战士》、《中国农民》、《犁头》、《人民周刊》、《劳动》、《全总通讯》、《斗争》、《红旗周报》、《苏区工人》、《解放》、《共产党人》和《中国文化》。全书分为篇名分类索引和著译者篇名索引,前者按学科分类编排,可在具体类目中查到有关篇目;著译者索引在姓名下列出该作者在各期刊上发表的文章。3.《新中华报索引》,人民日报图书馆编,人民出版社1965年出版。可供检索1931年12月至1941年5月在延安出版的《红色中华》和《新中华报》上发表的论文的有关资料。4.《新华日报索引》,《新华日报索引》编辑组编,北京图书馆1963-1964年出版。可供检索1938年1月至1947年2月我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发行的报纸--《新华日报》上的论文的相关资料。5.《解放日报索引》(1941.5-1947.3)、《(晋冀鲁豫)人民日报索引》(1946.5.15-1948.6.14)、《人民日报索引》(1948年下半年本,1949年本),都可供检索,并可以与这些报纸的影印本配合使用。查找1949年以前在某一特定报纸上发表的文章或有关资料,可以利用该种报纸的专门索引,如《申报索引》(上海书店1987年起出版)。《申报》创办于1872年4月,1949年5月27日终刊,历时77年。《申报索引》是检索中国近现代史料的重要来源,已全套影印出版。索引以年度为单位,逐年编制,两年合为一册,先出版的是1919年以后各册。索引主要部分为新闻资料的分类索引,分为“A政治B军事C外交D经济E文化F历史、地理G社会生活H国际”等大类,以下再分设子目。条目或用《申报》原标题,或在辨析资料主题的基础上重新标引,注明著者、影印本编号、版区等项,附有人名索引。年度本后另编有副刊《自由谈》的篇名目录和作者索引。*古代图书文献信息的检索检索历代古籍的流传存佚检索现存的古籍,一般常用的书目有:1.《四库全书总目》,清代中叶在进行主持下编纂的一部大型丛书。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高宗弘历曾令征集天下图书。翌年,成立“四库全书馆”。经十年,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完成此书。编纂《四库全书》的目的,一是标榜清廷的“稽古右文”,宣扬弘历的“文治盛世”;二是为了“寓禁于征”,借此清除对清朝统治不利的。《四库全书总目》(清)永??(王容)、纪昀主编,又名《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收录古籍10254种。共172860卷。其中包括收入《四库全书》的图书3461种,79309卷,存目书6793种,93551卷。所谓存目书,是指那些内容对清廷“无碍”,但又被认为价值不高而未收入《四库全书》的未毁图书。《总目》将其著录于每类之后,谓之“附存目”。《总目》所收的书籍基本上包括了清乾隆问传世的中国古代大部分图书,它是我们研究古籍的重要工具书。该书目按经、史、子、集四部、44类67个子目分类排列。每一部类前有部序,每类目前有小序,概括该部、类的收录范围、内容及学术源流。每部图书著录书名、卷数、作者、版本来源及提要。提要包括作者简历、内容评介及版本沿革、考证等,文字简练严密、学术价值较高。《四库全书》的检索《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影印本《四库全书总目书名及著者姓名索引》按四角号码编排,(不懂四角号码可以查检吗?)2.《贩收偶记》,孙殿起编,1936年冀县孙氏借闲居排印本,1959年出中华书局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新版(后附雷梦水辑《贩书偶记》正误并补遗)。该书著者在北京开设通学斋书店,经营古籍数十载,见于《四库全书总目》的概不收录,所录者主要是《四库全书》编成后的清代古籍,或在卷数、版本上与《四库全书总目》著录有所不同的,兼及少量明著述与辛亥革命至抗战前(1935)的有关古代文化的著作。《贩书偶记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出版,由孙氏助手雷梦水汇编而成。收录范围、体例与《贩书偶记》相同。3.《中国丛书综录》,上海图书馆编,中华书局1959-1962年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1983年新1版。收录古籍丛书2797种,共约38891部书,分三册出版。第一册附《全国图书馆收藏情况表》书后附以四角号码编排的“丛书书名索引”,书名索引后的号码正体字为该丛书在第一册中的著录页码,斜体字为“全国图书馆收藏情况表”中的顺序号。第二册为详细子目,第三册为第二册索引(书名及著者)利用第三册可检索出第二册所列图书归属于哪一种丛书,再使用第一册可查找该丛书著录内容及馆藏信息。*几种特别的工具书1类书类书是辑录多种古籍中的各类原始文献资料,按类别或韵部编排,以供读者查检和征引的一种参考工具书。类书所收录的资料内容丰富,门类繁多,是一个时代、一定范围内知识的总汇,是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我国最早的类书是三国时期王象、刘劭等奉魏文帝曹丕之命编纂的《皇览》,该书共40余部,800多万字,内容十容丰富,已佚。此后历代仿其体例,编纂了大量类书。据统计,各朝编纂的类书约有六七百种,现存的有四百种。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唐代虞世南的《北堂书钞》、欧阳洵的《艺文类聚》、徐坚的《初学记》、白居易的《白氏六帖事类集》,并称为唐代四大类书。宋代也有四大类书,分别是李(日方)的《文苑英华》、《太平广记》、《太平御览》和王钦若的《册府元龟》。明清类书的发展,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达到了极盛时期。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类书《永乐大典》就产生于明代,但因其中绝大部分均已毁佚,因此,现存的最大一部类书为清陈梦雷等编纂的《古今图书集成》。清代著名的类书还有张玉书的《佩文韵府》、张廷玉的《骈字类编》等。类书根据收录范围的不同,一般分为综合性类书和专科性类书。综合性类书兼收各类资料,天文地理、史实典故、人物纪事、诗词等文赋、典章制度、禽兽草木,无所不有,无所不包。如《艺文类聚》、《太平御览》、《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等。专科性类书则专门收录某一方面的资料,如汇集图谱资料的《三才图会》、辑录事物起源的《格致镜》,专记史事类事的《册府元龟》,专收典故词句的《佩文韵府》等。类书的内容广博而庞杂,为了查检的便利,一般主要采用两种编排方法:(1)按类别编排。“以类聚事”,这是类书的主要编排形式,也是“类书”得名之由来。自《皇览》以下,历代大多数类书,都是按天、地、人、事、物分为五大类的。如:唐宋八大类书、《古今图书集成》。(2)按韵部编排。“分韵录事”的类书比较少,但这种类书查检起来却更为方便、容易。首创按韵编排体例的,是唐代颜真卿的《韵海镜源》,其它著名的有《永乐大典》、《佩文韵府》。类书收录众多历史文献,为我们保存了大量珍贵的文化遗产。利用类书内容丰富、资料全面、分类编排的特点,检索者可以查找各类资料,解决阅读古籍时的疑难问题,如查考人物史实、典章制度、事物源流等。且类书忠实辑录原始文献,一般不加更动,具有资料汇编的性质。这使它能客观地反映古籍原貌和事物的本来面目,便于引征,也为后人对古籍进行考证、校勘、辑佚等工作提供许多方便。需要注意的是,类书本身在编纂上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对所辑录的材料不注明出处,或者注明出处却并不准确可靠等。此外,在辗转相抄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以讹传讹的现象。因此,在用材料时,若原文尚存,务必核查原文,以防生错。2政书政书是专门收集记载历代或某一朝代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典章制度及其沿革的文献史料,分门别类地加以编排、论述、供人参考或阅读的工具书。政书与类书都辑录大量古籍文献资料,按类编排,因此也有人称政书为专门性类书的一种。但是,政书与类书又是有所不同的。类书只将原始资料分类汇编,不加任何叙述,反映的是古籍的原貌和事物的本来面目;政书则对收集来的原始资料进行加工、改编,分门别类地系统论述,有的还加以体现编者观点、意图的按语等。述而不作和述作兼容,是类书与政书的主要区别。从某种意义上说,政书的编纂难度要大于类书。从编纂方面来看,政书更接近于现代百科全书。我国第一部较为成熟的政书,是唐代刘秩编纂的《政典》(已佚)后,杜佑在此基础上扩充成《通典》。此后宋代郑樵纂《通志》,元代马端临纂《文献通考》,历史上将它们与《通典》合称为“三通”,清乾隆以后又陆续编成了《续通典》、《续文献通考》、《续通志》、《清通典》(《皇朝通典》)、《清通志》(《皇朝通志》)、《清朝文献通考》(《皇朝文献通考》)与“三通”合为“九通”。近代刘锦藻又编《清朝续文献通考》,与“九通”合在一起,并称“十通”。与“十通”体政书并行发展的,还有会要、会典体政书。最早的会要是唐苏冕所编的《会要》(已佚)。现存最早的会要是宋代王溥的《唐会要》和《五代会要》。此后南宋徐天麟编《西汉会要》和《东汉会要》,清姚彦渠编《春秋会要》,孙楷原编《秦会要》、杨晨编《明会要》,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等。最早的会典是唐玄宗时的《大唐六典》,此后各代陆续修成《元典章》、《明会典》、《大清会典》等。政书的类型,大致有三种:通史式政书主要收集记载历代典章制度及其沿革变迁。以著名的“十通”为代表。(2)断代式政书主要收集记载某一朝代的典章制度。主要有会要、会典两种。(3)专题性政书专记某一方面的典章制度,有通代式,也有断代式,如《历代兵法》、《历代职官表》(既是专题性政书,也是表谱)。3文献指南文献指南是向读者介绍文献概况和文献检索工具及其使用方法的工具书。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工具书指南工具书指南对已经出版的重要工具书全面、系统地加以介绍,比如:《国内工具书指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86年出版),《国外工具书指南》(中国学术出版社1984年出版)。文献检索类论著检索工具一检索工具的概念及作用检索工具就是人们为了充分、准确、有效地利用已有的信息资料而编制的用来报道、揭示、存贮和查找信息资料的工具。检索工具有三大作用:1存贮作用把有关信息资料的内容和外部特征按特定的方式析出并著录下来,从而使信息资料有效地贮存起来。2检索作用贮存在检索工具中的信息资料,人们可根据检索需求,按照一定的检索规则进行查找,从而获取所需的信息资料。3报道作用信息检索工具也可报道信息资料的主题内容。通过对信息资料主题内容的了解,可以用较少的时间和精力熟悉该领域内的发展动向和情况。二了解一种检索工具,最主要应了解其收录范围(学科、文种、时间)、检索途径和格式。三几种重要手工检索工具介绍1.工程索引(Ei)Engineeringindex创刊于1884年,由美国工程情报公司(theEngineeringInformationInurporation)编辑出版,它名为“索引”,实际上是一种文摘刊物。文摘较简短,一般只有一两百字,是一种指示性文摘。用以指明文章的研究目的、方法、结果以及应用方面等问题,不涉及具体的技术资料。文摘条文按其内容分别排在各有关主题词下,主题词按字母顺序排列,就象一般刊物的主题索引一样,故命名“索引”。美国《工程索引》中所录用的文摘条文,是该公司编辑人员从48个国家,5000多种期刊及其它连续出版物中严格精选出来的,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工程索引》是种大型综合性很强的期刊式检索工具,其收录报道的学科内容涉及面较广,广泛报道了工程技术各个学科领域有关研制、设计、试验、生产工艺以及市场销售、企业管理、工程教育、劳动保护、职业病防治等方面资料。2.SCI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citationindex,简称SCI),由美国费城科学情报研究所(InstituteforScientificInformation),简称ISI编辑出版。1963年创刊,1966年起为季刊,并出版年度累积本和五年累积本,1972年起为双月刊。SCI以报导科技期刊论文为主,也收录一些会议录、图书、专著、丛书等,报导的学科领域涉及物理、化学、工程技术、生物、医学、农业、生命科学和行为科学等。它的姐妹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