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语文,第页,共8页第第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③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⑦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10.从加点字角度赏析文中画线句子“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3分)11.第①段画线的句子在记叙顺序上属于哪种方式?请说说这部分内容有什么作用。(3分)12.文章反复写“看花”这一内容的原因是什么?(3分)13.结合全文,说说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二)阅读下面记叙文(课外),完成14-17题(10分)槐花香里忆旧年①又到槐花飘香的时节。午后漫步街角,一阵清甜的香气漫过来,抬眼望去,老七年级语文,第页,共8页槐树枝繁叶茂,细碎的白色花瓣像雪似的缀满枝头,风一吹,簌簌落在肩头,勾起我心底的旧时光。②儿时的村庄,村口就有这样一棵老槐树,树干粗壮得要两个小孩才能合抱,枝丫斜斜地探向天空,像一把撑开的绿伞。每年四月,槐花就开了,一串串、一簇簇,藏在绿叶间,白得素净,香得清甜。那时的我们,最盼着槐花开——槐花不仅好看,还能做成香甜的吃食。③清晨,天刚蒙蒙亮,奶奶就挎着竹篮去摘槐花。她踮着脚,伸手够到低处的花枝,轻轻一捋,一串串槐花就落在篮里,生怕碰落了花瓣。我跟在后面,也学着奶奶的样子摘,可总也摘不好,要么把花枝折断,要么让花瓣散落一地。奶奶从不责备,只是笑着说:“慢点儿,别慌,槐花要轻手轻脚地摘才香。”④摘回来的槐花,要先仔细挑拣,把花叶和杂质去掉,再用清水淘洗干净,沥干水分。接着,奶奶会在槐花里拌上面粉,撒少许盐,拌匀后上锅蒸。蒸汽袅袅升起,槐花的香气混着面粉的麦香,在厨房里弥漫开来,引得我围着灶台转圈圈。蒸好的槐花饭,盛一碗在手,撒上半勺白糖,趁热咬一口,软糯清甜,满口都是春天的味道。⑤有时,奶奶还会把槐花晒干,收在布袋子里。冬天里,用开水泡上一碗槐花茶,清甜的香气驱散了冬日的寒,也暖了我的心。那时的我不懂,为什么奶奶总说“槐花是宝”,后来才明白,在物质不丰裕的年代,一碗槐花饭、一杯槐花茶,不仅是味蕾的满足,更是奶奶对我满满的疼爱。⑥后来我离开村庄去城里读书,村口的老槐树和奶奶的槐花饭,成了心底最柔软的牵挂。如今奶奶已不在,老槐树也不知是否还在,但每当闻到槐花香,就想起奶奶踮脚摘槐花的身影,想起那碗清甜的槐花饭,想起旧年里那份简单而温暖的幸福。⑦风又起,槐花瓣落在掌心,清甜的香气依旧。原来有些记忆,就像这槐花香,藏在时光里,永远不会消散。14.文章围绕“槐花”回忆了哪两件事?请简要概括。(2分)15.赏析第①段画线句子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3分)16.第⑤段中“槐花是宝”,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宝”体现在哪里。(3分)17.文章结尾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三)阅读《〈论语〉十二章》,完成18-21题(12分)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子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18.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不亦说乎(说话)B.人不知而不愠(生气,恼怒)C.不逾矩(超过)D.思而不学则殆(疑惑)19.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学而时习之/元方时年七岁B.博学而笃志
/
学而时习之C.可以为师矣/为人谋而不忠乎D.吾日三省吾身/见不贤而内自省也20.翻译下列句子(4分)(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21.《论语·雍也》中孔子盛赞颜回“贤”,为了突出颜回的“贤”,这一则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请简要分析。(2分)三、作文(40分)22.请以《让我心存感激的人》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花开花谢,春去秋来。不经意间,我们发现自己在慢慢长大。回首逝去的岁月,总有一些人让我们心存感激:或许是相依相伴的家人、老师,或许是短暂相逢的同学、朋友,或许是擦肩而过的陌生人。他们体贴入微的照顾,严厉中善意的批评,看似平常的只言片语都化作一份厚重的情感沉淀在心底,伴我们成长,让我们难忘。要求:①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选材,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用规范汉字书写,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B卷(共15分)四、综合性学习(4分)23.七年级(1)班开展“有朋自远方来”主题班会,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1)【辨友】针对下面的案例,班级召开了一次辩论会。正方观点为“小玲要和网友见面”,反方观点为“小玲不要和网友见面”。下面不能证明反方观点的一项是()(2分)案例:13岁的小玲在网上聊天时认识了一位网友,她常常和网友聊天讲述自己的生活,两人越聊越投机,小玲对网友也越来越好奇,正巧对方发出邀请,想在周末和她见面。要不要和网友见面呢?小玲陷入了困惑。A.习惯网上交流,见面会觉得尴尬。B.见面可以锻炼小梅的实际应变能力。C.小梅年纪太小,自我保护能力不够。D.对方发出邀请的真实目的并不明晰。(2)班会结束后,你想邀请班里新来的转学生小林周末一起去书店看书,你会怎么说?(2分)五、课外文言文(6分)谢奕作剡令①,有一老翁犯法,谢以醇酒②罚之,乃至过醉,而犹未已。太傅时年七八岁著青布裤在兄膝边坐,谏③曰:“阿兄,老翁可念④,何可作此!”奕于是改容⑤曰:“阿奴⑥欲放去邪?”遂遣之。【注释】①剡(shàn):地名。令:指县令,一县的行政长官。②醇酒:高度酒。③谏:规劝。④念:怜悯;同情。⑤容:面容;脸上的神色。⑥阿奴:对幼小者的爱称,这里是哥哥称呼弟弟。24.下列各项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A.与儿女讲论文义
陈太丘与友期行B.俄而雪骤
相委而去C.谢以醇酒罚之
遣之D.撒盐空中差可拟
何可作此25.翻译句子。(2分)有一老翁犯法,谢以醇酒罚之。26.从文章可以看出谢太傅的性格特点。(2分)六、诗歌鉴赏(5分)阅读古诗,完成下面小题。(5分)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27.下列对这首诗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B.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C.次句直叙其事。“闻道”,表示惊惜。“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见。D.这首七言绝句,想象奇特,体现了李白浪漫主义的风格。28.请从修辞角度对“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两句诗作简要赏析。
四川省汉源县七一中学2025-2026学年上期期中考试七年级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31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
A(解析:B项“莅临”读lì;C项“确凿”读záo;D项“徘徊”读huái)2.
B(解析:A项“决别”应为“诀别”,“翻来复去”应为“翻来覆去”;C项“画妆”应为“化妆”;“奥密”应为“奥秘”;D项“人身鼎沸”应为“人声鼎沸”)3.
B(解析:“喜出望外”指意料之外的惊喜,此处与语境不符)4.
B(解析:A项缺主语,删“通过”或“使”;C项两面对一面,删“是否”;D项否定不当,删“不”)5.
D(解析:讲美女蛇故事的是“长妈妈”、教雪地捕鸟的是“闰土的父亲”,非寿镜吾先生)6.
D(解析:A项陈述句,问号改逗号;B项引号内逗号移到引号外;C项“……”与“等”重复,删其一)7.
A8.
古诗文默写(8分)(1)山岛竦峙(2)枯藤老树昏鸦(3)思君不见下渝州(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6)应傍战场开。9.
名著阅读(4分)(1)
A(2)长妈妈,阿长(3)藤野先生10.
综合性学习(4分)(1)B(2)示例:小林,周末有空吗?我想去书店看书,听说那里有很多适合咱们的课外书,要不要一起去?二、阅读理解(35分)(二)《秋天的怀念》(课内)(12分)10.
运用“悄悄”“偷偷”两个叠词,写出母亲既想让“我”独自发泄情绪,又担心“我”伤害自己的矛盾心理,细腻地表现出母亲对“我”深沉、隐忍的爱。11.11.本题考查记叙顺序。依据①段“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瘫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可知,这句话中断了正常的叙述,是运用了插叙的写法。“母亲喜欢花”表现了母亲是一个非常热爱生活的人,喜欢花,热爱美好的事物。但是,由于儿子的瘫痪,母亲不得不放弃这些生活的享受,全心全意地照顾儿子。因此,这句话既强调了母亲的热爱生活的态度,又暗示了母亲为儿子放弃了对生活的享受,表现了母亲对“我”的关爱之情。12.①“看花”是全文围绕的中心事件。②母亲希望“我”能像这花一样,生机勃勃。可见“看花”是母爱的集中体现。③“看花”是“我”新生活的象征,是母亲愿望的达成。
13.
母亲是一个隐忍坚强的人(自身重病却隐瞒,面对“我”的暴怒默默承受);温柔细心的人(避开“跑”“踩”等敏感词,偷偷关注“我”的动静);深爱子女的人(反复鼓励“我”好好活,临终仍牵挂子女)。(三)《槐花香里忆旧年》(课外)(10分)14.
①儿时奶奶清晨带“我”摘槐花;②奶奶用槐花做槐花饭、晒槐花泡槐花茶。15.“细碎的白色花瓣像雪似的缀满枝头”,运用比喻,将槐花瓣比作雪,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槐花瓣洁白、细密、繁盛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槐花的喜爱之情。16.
①槐花可做香甜的槐花饭、清甜的槐花茶,满足味蕾;②在物质不丰裕的年代,槐花是难得的吃食;③槐花承载着奶奶对“我”的满满疼爱。17.表达了作者对儿时与奶奶相处时光的怀念,对奶奶的思念,以及对旧年简单温暖幸福的眷恋。18.
A19.
D(解析:A项“按时/当时”;B项“表并列/表顺承”;C项“做,成为/替”;D项均为“自我检查、反省”)20.
(1)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2)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21.
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把普通人和颜回在相同困境下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颜回安贫乐道的形象(突出了颜回的“贤”)。三、写作(40分)22.评分标准(以题目一为例,题目二同理)1.
一类文(34-40分):紧扣题目,选材真实典型,细节生动,情感真挚,结构完整,语言流畅有文采,不少于600字。2.
二类文(30-33分):符合题意,选材较恰当,有细节描写,情感真实,结构清晰,语言通顺,不少于600字。3.
三类文(25-30分):基本符合题意,选材较普通,细节不足,情感平淡,结构基本完整,语言较通顺,字数达标。
四类文(24分以下):偏离题意,选材不当,无细节,情感虚假,结构混乱,语言不通顺,字数不足。B卷23.
综合性学习(4分)(1)B(2)示例:小林,周末有空吗?我想去书店看书,听说那里有很多适合咱们的课外书,要不要一起去?24.BA.和;B.副词,不久/连词,表承接C.代词,指老翁;D.可以;25.老翁,老头。以,用。醇酒,高度数的酒。罚,惩罚。之,代词,他。26.结合乙文“阿兄,老翁可念,何可作此!”可知,谢太傅看到哥哥用喝酒惩罚犯法的老人家,非常不忍心,小小年纪就知道替老人家求情,可以看出谢太傅善良、富有同情心。参考译文:谢奕做剡县县令的时候,有一个老头儿犯了法,谢奕就拿烈性酒罚他喝,甚至到醉得很厉害,却还不肯罢手。谢安当时只有七八岁,穿一条蓝布裤,在他哥哥膝上坐着,劝告说:“哥哥,老人家多么可怜,怎么可以做这种事!”谢奕脸色立刻缓和下来,说道:“你要把他放走吗?”于是就把那个老人打发走了。BB.“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表述错误,“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中,“杨花”漂泊不定给人飘零流落之感,“子规”啼鸣暗含悲痛之情。诗人选取暮春时节的这两种景物,既点明时令,又渲染了哀伤的氛围。故选B。28.本题考查诗句赏析。这两句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愁心”寄托于“明月”,赋予了明月人的情感,使明月变成了善解人意的知心人。表达对友人被贬的无限关切、担忧与宽慰。使抽象的“愁心”变得具体可感,也让这份真挚的情谊跨越了空间的阻隔,更具感染力。
四川省汉源县七一中学2025-2026学年上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答题卡学校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积累与运用。(31分)8.古诗文默写(6分,每空1分)(1)(2)(3)(4)(5),9.名著阅读(4分)(2)(1分)(3)(1分)二、阅读理解(34分)10.(3分)11.(3分)12.(3分)(3分)14.(2分)15.(3分)16.(3分)17.(2分)20.(1)(2分)(2)(2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海外开发区项目经理招聘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广告创意策划师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2025年药学顾问招聘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流程设计师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2025年移动应用产品经理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及未来5年市场数据中国工业级明胶市场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2025年及未来5年中国补钙产品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发展战略规划报告
- 2025年全国保密教育线上培训考试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辅警招聘考试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商品代销合同书范本
- 工程周报月报管理制度
-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单招真题-机械基础
- 非自然人低压分布式光伏并网调度协议
- 助播劳务合同协议书
- n1护士考试试题及答案2025
- 青海城市介绍旅游宣传
- 2025年中级政工师考前通关必练题库
- 青青河畔草-古诗十九首其二-赏析-汉
- 数据魔方Fine BI考试FCBA考试题
-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主题阅读(含答案)
- 周一清晨的领导课(原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